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528297阅读:来源:国知局
络与无线通信网络互通。
[0115]图3是本较佳实施方式的软件示意图。
[0116]在图3中,本较佳实施方式的软件由受控终端软件301、控制终端软件302和控制系统303组成,其中控制系统303又包含接入控制子系统310、数据管理子系统320、控制算法子系统330和地理信息子系统340。
[0117]受控终端软件301负责终端数据的收集和上报,并可根据控制系统303下发的指令调整受控终端的各种参数。
[0118]控制终端软件302可支持但不限于手机安装,控制终端软件302负责接收控制系统下发的受控终端各种状态数据并显示相应的状态在UI上供用户使用,同时控制终端软件UI接收用户的操作指令并上报指令到控制系统303。
[0119]控制系统303的接入控制子系统310负责受控终端、控制终端的接入鉴权和消息分发;
[0120]控制系统303的数据管理子系统320负责受控终端和控制终端的数据维护管理,为接入控制子系统310和控制算法子系统330提供数据源支持,并接收控制算法子系统330对数据的更新;
[0121]控制系统303的控制算法子系统330为核心控制模块,完成业务控制逻辑处理,具体算法控制参见图4描述;
[0122]控制系统303的地理信息系统330是为控制终端提供受控终端的地图信息显示,可作为可选子系统部署。
[0123]图4是控制算法的一个实施例,本较佳实施方式方法不仅限于该实施例,系统可根据整合多种算法控制终端的定位指令的下发。整合算法可以按地域、按速度、按时段的某一种或多种算法整合,整合时可以使或运算,也可以是与运算。
[0124]步骤401,受控终端根据控制系统下发的指令周期性上报终端状态数据到控制系统;
[0125]步骤402,控制系统根据上报的数据获取受控终端属性,进入步骤403 ;
[0126]步骤403,根据控制终端的业务设置检查受控终端此次上报的数据是否需要加入地域算法以调整受控终端定位控制策略,需要加入则对接收的消息进行标识,否则不做标识;且/或,根据控制终端的业务设置检查受控终端此次上报的数据是否加入时段算法以调整受控终端定位控制策略,需要则对消息进行时间标识,否则不做标识;且/或,根据控制终端的业务设置检查受控终端此次上报的数据是否加入速度算法以调整受控终端定位控制策略,需要则对消息进行速度标识,否则不做标识;
[0127]步骤404,控制算法子系统从数据中获取受控终端数据上报时的位置,根据地域标识加入该地域的控制比重因子;且/或,控制算法子系统从数据中获取受控终端数据上报的时间,根据时间标识加入该时间段的控制比重因子;且/或,控制算法子系统检查受控终端上报的数据是否包含速度信息,包含速度信息则加入该速度对应的控制比重因子,数据中不包含速度信息时则取系统缺省时间控制比重因子加入算法;
[0128]步骤405,控制算法子系统根据输入的各种控制比重因子计算出此时终端在此区域的定位策略,并发送定位策略指令给接入控制子系统,由接入控制子系统下发新的定位策略指令给受控终端。
[0129]各种定位控制比重因子由系统进行预定义,不同的定位控制比重因子对应不同业务类型,控制终端只需在该业务类型上进行设置即可,各种业务类型的定位比重因子不超过1。
[0130]举例:
[0131]参见图5。受控终端一直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与控制系统保持通信,控制系统可根据受控终端当前接入的网络获取移动通信基站小区,进而把该移动通信基站小区作为该受控终端的大致地理位置。
[0132]控制系统根据受控终端的空间位置、时间判断是否启用卫星定位。判断启用卫星定位就下发卫星定位指令到受控终端,受控终端根据指令采用卫星定位并上报定位结果,在定位结果中包含了终端的运动速度。
[0133]控制系统根据受控终端上报的运动速度,结合受控终端的空间位置和时间,调整受控终端采用卫星定位的策略。
[0134]控制系统可以下发一次策略,受控终端将根据该策略启动卫星定位并上报定位结果;控制系统也可以逐条下发定位请求,受控终端收到定位请求后启用一次卫星定位。
[0135]平时受控终端不启用卫星定位,控制系统根据用户设置的条件下发指令让受控终端启用卫星定位,这样既能满足受控终端应用定位需要,又能尽量延长终端的电池使用时间。
[0136]控制系统在实施时可参考如下计算公式计算出终端定位控制策略。
[0137]图5中出发地为安全区域,目的地为危险区域,路线A为携带受控终端的步行线路,路线B为携带受控终端的乘车路线。路线B由于道路比较危险,路线B设置为危险区域。
[0138]案例中控制系统按设置的计算参数控制卫星定位指令下发,在卫星定位间隔之间控制系统直接使用受控终端接入的移动通信小区作为受控终端位置。
[0139]控制系统安全区域设置为4小时1次卫星定位,危险区域设置为10分钟1次卫星定位,普通区域设置为1小时1次,按速度5公里/小时设置为5分钟1次卫星定位,系统按时间段进行定位计算统一为1小时1次。
[0140]按照上面控制系统设置的受控终端卫星定位控制策略,受控终端在控制系统设置的安全区域(出发地)内时,控制系统下发受控终端启用卫星定位的间隔时间为:
[0141]T = 4小时,只受地理位置影响,时间和运动速度无影响,控制系统每个4个小时下发1次卫星定位请求。
[0142]受控终端在控制系统设置的危险区域(目的地)内时,控制系统下发受控终端启用卫星定位的间隔时间为:
[0143]T = 10分钟,在目的地内只受地理位置影响,时间和运动速度无影响,控制系统每10分钟下发1次分为定位请求。
[0144]受控终端在控制系统设置的路线A上以5公里/小时步行时,控制系统下发受控终端启用卫星定位的间隔时间为:
[0145]T = 1(普通区域的间隔时间为1小时)*1(时间因素的间隔时间为1小时)*5(系统参考速度)/5 (终端实际速度)*1/12 (参考速度下间隔时间为5分钟,1/12小时)=1/12小时=5分钟,即控制系统每5分钟下发1次卫星定位请求。
[0146]受控终端在控制系统设置的路线B上以50公里/小时乘车前进时,控制系统下发受控终端启用卫星定位的间隔时间为:
[0147]T = 1/6(危险区域10分钟1次卫星定位)*1(时间因素1小时1次卫星定位)*5 (参考速度)/50(实际以50公里/小时移动)*1/12 (参考速度下间隔时间为5分钟,1/12小时)=1/720小时=5秒,即在路线B上行进时,控制系统需要下发控制策略按5秒钟1次卫星定位到受控终端。
[0148]通过上面的计算分析,受控终端在不同的区域和路线上可按不同的定位时间间隔进行定位,卫星定位的电量损耗较大,可有效节约电池电量。
[0149]图6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参照图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装置,包括:
[0150]获取模块601,用于获取终端在第一时刻T1上报的第一实时信息;
[0151]生成模块6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实时信息和当前定位策略,生成第一定位模型,其中,所述当前定位策略与终端的业务类型对应;
[0152]控制模块603,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定位模型,控制终端以第一周期P1为周期、按照满足所述业务类型的定位精度需求的第一定位方式进行定位。
[0153]所述装置用于控制系统。
[0154]可见,通过上述方式,可以根据终端上报的不同实时信息,控制终端以不同周期、按照满足终端业务类型的定位精度需求的定位方式进行定位,从而支持根据终端业务类型自动调节定位周期。
[0155]其中,可以有:
[0156]所述P1不等于第二周期P2 ;所述P2用于所述控制系统根据第二定位模型,控制终端以所述P2为周期、按照所述第一定位方式进行定位;所述第二定位模型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