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承测试工装用固定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84401阅读:709来源:国知局
一种耳承测试工装用固定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音频测试工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耳承测试工装用固定支架。
【背景技术】
[0002]在新项目研发阶段的耳机组装过程中,为了避免耳机不良品流入客户端,通常在耳机测试工站采用耳承测试工装进行测试,以提前识别不良品。
[0003]在耳机行业,耳机声学测试是产品质量检测的重要环节,是保证耳机声学符合客户标准的一种校验方式。
[0004]传统测试一般使用POM (polyformaldehyde,聚甲醛)耳承测试工装或娃胶耳承测试工装,其中Ρ0Μ耳承测试工装质地较硬,密封性不好,容易漏气,导致FR测试不良;而硅胶耳承测试工装价格昂贵、制作周期长。
[0005]基于上述描述可知,现有技术中的耳承测试工装,在快速夹下压产品时,易使耳承测试工装下翘,使密性不好,造成漏气,影响产品测试结果。
【实用新型内容】
[0006]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以便提供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耳承测试工装用固定支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耳承测试工装用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第一承载板、第二承载板以及支撑柱;
[0008]所述第一承载板上设置有第一圆形通孔,所述第一圆形通孔的直径适配所述耳承测试工装的安装圆筒外侧壁的直径;
[0009]所述第二承载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仿真耳的圆形固定件;
[0010]所述第一承载板和所述第二承载板上下相互平行,所述支撑柱设置在所述第一承载板和所述第二承载板之间,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承载板与所述第二承载板之间的高度。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圆形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一承载板的中心位置,所述圆形固定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承载板的中心位置;
[0012]所述第一圆形通孔与所述圆形固定件的中心同轴。
[0013]其中,所述圆形固定件为第二圆形通孔;
[0014]或者,所述圆形固定件为圆形容纳槽;
[0015]或者,所述圆形固定件由第二圆形通孔和圆形容纳槽构成,所述第二圆形通孔和所述圆形容纳槽的中心同轴,且所述第二圆形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圆形容纳槽的直径。
[0016]优选地,所述固定支架还包括仿真耳转接头,用于使所述固定支架适配不同型号的仿真耳。
[0017]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仿真耳转接头为圆筒结构,所述圆筒结构下端的筒径适配于所述仿真耳的连接部,所述圆筒结构上端的筒径适配于所述耳承测试工装的安装圆筒。
[0018]进一步优选地,当所述仿真耳的连接部具有螺纹结构时,所述圆筒结构下端的筒径内侧壁设置有配合的螺纹结构。
[0019]优选地,所述固定支架包括4个所述支撑柱,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承载板和所述第二承载板之间的四个边角处;
[0020]每个支撑柱均为丝杆结构,所述第一承载板的四个边角处分别设置有与所述丝杆结构配合的螺丝孔;
[0021]所述丝杆结构的上端依次穿过下螺帽、所述螺丝孔和上螺帽,通过所述上螺帽和下螺帽调节所述第一承载板的高度,所述丝杆结构的下端通过紧固螺帽固定在所述第二承载板上。
[002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耳承测试工装用固定支架,通过两个承载板分别固定耳承测试工装和仿真耳,并通过支撑柱调节两个承载板之间高度,使耳承测试工装和仿真耳稳固地连接在一起,从而使得在测试耳机产品的声学特性的过程中,保证耳机产品和仿真耳接触的稳定性,避免漏气。
[0023]在优选方案中,还设置有了仿真耳转接头,提高本实用新型固定支架的通用性。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耳承测试工装用固定支架主视图;
[0025]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26]图3为图1的侧视图;
[0027]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仿真耳转接头外观示意图;
[0028]图5为图4的剖视图;
[0029]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两个固定支架连接在一起的主视图;
[0030]图7图6的俯视图;
[0031]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使用固定支架固定耳承测试工装和AE1000型人工耳的不意图;
[0032]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使用固定支架固定耳承测试工装和AE2000型人工耳的不意图;
[0033]图中:1、第一承载板;11,第一圆形通孔;12、安装孔;2、第二承载板;21、圆形固定件;21a、第二圆形通孔;21b、圆形容纳槽;22、连接结构;22a、安装孔;22b、安装轴;3、支撑柱;31a、上螺帽;31b、下螺帽;32、紧固螺帽;4、仿真耳转接头;41、圆筒结构上端;42、圆筒结构下端;51、AE1000型人工耳;52、AE2000型人工耳;6、耳承测试工装。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35]实施例一:
[003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耳承测试工装用固定支架主视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的侧视图。
[0037]如图1-图3共同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耳承测试工装用固定支架包括:第一承载板1、第二承载板2以及支撑柱3,第一承载板1用于承载耳承测试工装,第二承载板2用于承载仿真耳。
[0038]第一承载板1上设置有第一圆形通孔11,第一圆形通孔11的直径适配耳承测试工装的安装圆筒外侧壁的直径;
[0039]第二承载板2上设置有用于固定仿真耳的圆形固定件21 ;
[0040]第一承载板1和第二承载板2上下相互平行,支撑柱3设置在第一承载板1和第二承载板2之间,用于调节第一承载板1与第二承载板2之间的高度。
[0041]其中,第一承载板上的第一圆形通孔的直径适配耳承测试工装的安装圆筒外侧壁的直径应理解为:第一圆形通孔的直径稍大于耳承测试工装的安装圆筒外侧壁的直径,使得用本实施例中的固定支架固定耳承测试工装时,耳承测试工装的安装圆筒能够穿过第一承载板上的第一圆形通孔,与仿真耳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定固定支架的第一承载板承载耳承测试工装的方式,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局限于通过机械连接的方式将耳承测试工装固定在第一承载板上。当通过机械连接的方式将耳承测试工装固定在第一承载板上时,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承载板还需设置有安装孔,例如,参考图1和图2所示,在第一承载板1的第一圆形通孔11的四周设置安装孔12。
[0042]本实施例中的仿真耳又称为人工耳,用于声学测试。
[0043]本实施的固定支架通过两个承载板以及用于调节两个承载板之间高度的支撑柱,能够保证在测试耳机产品的声学特性的过程中,保证耳机产品和仿真耳接触稳定性,避免漏气。
[0044]如图1所不,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圆形通孔11设置在第一承载板1的中心位置,圆形固定件21设置在第二承载板2的中心位置;且第一圆形通孔11与圆形固定件21的中心同轴。
[0045]其中,第二承载板2上的圆形固定件21为第二圆形通孔21 a,使得本实施例中的固定支架适用于尾部尺寸较小的仿真耳,例如AE1000型人工耳;
[0046]或者,圆形固定件21为圆形容纳槽21b,使得本实施例中的固定支架适用于尾部尺寸较大的仿真耳,例如AE2000型人工耳;
[0047]或者,圆形固定件21由第二圆形通孔21a和圆形容纳槽21b构成,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