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文档序号:8023588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有机电致发光(EL;Electro Luminescence)元件的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特别涉及防止长时间在黑背景下显示小面积的固定的白图案时的图像残留的技术。
背景技术
人们一直期待将使用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以下,称EL元件)的有源矩阵驱动的电致发光显示装置(以下,称EL显示装置)作为下一代的平板显示器。
例如,如日本特开2002-189445号公报所述,在典型的EL显示装置中,多个像素排列成矩阵状。各像素包括EL元件、与EL元件串联连接的驱动晶体管、以及保持该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压的电容器。
EL元件具有在阴极和阳极之间夹持发光层的构造,上述发光层是含有红、绿、或蓝荧光性有机化合物的薄膜,通过向发光层注入电子和空穴并使它们再复合而生成激子,利用该激子失活时产生的光发射来发光。
另一方面,人们知道,例如,如日本特开2001-27890号公报(及其对应的欧洲专利公报EP1111578A1)所述,在液晶电视等中,利用图像处理技术来谋求高像质化。

发明内容
在如上所述的有机EL显示装置中,若在黑背景的相同位置长时间显示小的白图案,则显示白的部分会引起图像残留。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降低在黑背景下显示的白图案的亮度,但此时,存在对比度下降的问题。
本发明就是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而做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这样的技术在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中,不会感到对比度不足,在黑背景的相同位置长时间显示小的白图案时,能够防止显示白的部分的图像残留。
根据本说明书的记述和附图,将会明白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的目的和新的特征。
以下,简单地说明本申请所公开的发明中有代表性的发明的概要。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当作为在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板上显示的图像,在平均亮度低的画面上其高亮度的固定图案被显示期间T1(例如10秒)以上时,经过期间T2(例如3秒),例如,使固定图案的亮度降低到预定值,例如,从100%降低到80%。
若将高亮度的小面积部分的亮度从开始就降低到80%,则对比度下降,从而像质下降,但在本发明中,由于在开始时以100%的亮度显示,因此对比度不下降,接着,使亮度随时间加长而逐渐下降,因此能够防止像从开始就显示80%的亮度时那样感到对比度不足。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EL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2是同时表示图1所示的有机EL显示板的等效电路、数据驱动器以及扫描线驱动电路的图。
图3A-图3D是说明本发明EL显示装置的像质控制电路周边的视频信号的处理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A-图4D是说明本发明EL显示装置的像质控制电路周边的视频信号的处理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5A-图5C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EL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的示意图。
图6A-图6C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EL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的变形例的示意图。
图7A-图7B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EL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的变形例的示意图。
图8A-图8C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EL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的变形例的示意图。
图9A-图9C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EL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的变形例的示意图。
图10A-图10B是用于说明发明本实施例的EL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的变形例的示意图。
图11是表示图2所示的有机EL显示板的1个像素的其它例子的电路图。
图12是表示图2所示的有机EL显示板的1个像素的其它例子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另外,在说明实施例用的所有图中,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赋予相同符号,并省略其重复的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EL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本实施例的EL显示装置具有有机EL显示板(Organic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Panel)10、配置或形成在其周边的数据驱动器21和扫描线驱动电路22、控制该数据驱动器21和扫描线驱动电路22的控制器20,以及输入信号处理电路100,上述输入信号处理电路100对从EL显示装置的外部电路输入的视频信号进行加工,以适合在有机EL显示板10上进行的图像显示,并传送至控制器20。
图2是同时表示图1所示的有机EL显示板10的等效电路、数据驱动器21和扫描线驱动电路22的图。
在图2中,开关用薄膜晶体管(SW1)是n型薄膜晶体管,其栅极连接到扫描线(GL),源极连接到视频线(DL),漏极连接到驱动用薄膜晶体管(DT)的栅极。
另外,驱动用薄膜晶体管(DT)是p型薄膜晶体管,其源极连接到电源线(PL),漏极连接到EL元件(OLED)的阳极。
另外,电荷存储电容(Cstg)连接在驱动用薄膜晶体管(DT)的栅极和电源线(PL)之间。
扫描线(GL)连接到扫描线驱动电路22,图2所示的视频线(DL)连接到图1所示的数据驱动器21,数据驱动器21向视频线(DL)提供模拟视频信号。
扫描线驱动电路22在各帧期间,向扫描线(GL)依次提供扫描线选择信号。
各行的开关用薄膜晶体管(SW1)由从对应的扫描线(GL)提供的扫描线选择信号导通仅1个水平扫描期间,在1帧期间后再次被提供扫描线选择信号之前是截止的。
通过开关用薄膜晶体管(SW1)的导通而由视频线(DL)提供的模拟视频信号写入电荷存储电容(Cstg),按每个作为更新周期的1帧期间(1F)进行更新。
1个像素的驱动用薄膜晶体管(DT)向EL元件(OLCD)提供与写入电荷存储电容(Cstg)的模拟视频信号对应的驱动电流(Id)。由此,EL元件(OLED)发光。另外,在图2中,25是发光电源,26是基准电位(例如,GND)。
EL元件(OLED)具有在阴极和阳极之间夹持了发光层的结构,上述发光层是含有荧光性有机化合物的薄膜,通过向发光层注入电子和空穴并使它们再复合而生成激子,利用该激子失活时产生的光发射来发光。
开关用薄膜晶体管(SW1)和驱动用薄膜晶体管(DT),例如由用多晶硅膜作半导体层的薄膜晶体管构成。
另外,扫描线驱动电路22和数据驱动器21,与开关用薄膜晶体管(SW1)和驱动用薄膜晶体管(DT)由相同工序形成,由用多晶硅膜作半导体层的N沟道薄膜晶体管或P沟道薄膜晶体管构成,在同一绝缘衬底上一体地形成。
这里,扫描线驱动电路22和数据驱动器21由控制器20控制、驱动。另外,扫描线驱动电路22和数据驱动器21由电源电路23提供电源电压、或驱动EL元件(OLED)的驱动电压(例如,灰度等级电压、扫描线选择电压、扫描线非选择电压等)。
图1所示的输入信号处理电路100具有像质控制电路110和微机及帧存储器120,像质控制电路110从其输入端开始,具有对比度控制电路111、DC电平控制电路112以及数字γ校正电路113,从数字γ校正电路113输出的视频信号传送至控制器20。
从电视接收机、摄像机、便携电话等外部电路(未图示)的图像信号输出端子输出的视频信号,从像质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输入至对比度控制电路,并且,还输入至微机及帧存储器120。
微机及帧存储器120接收来自外部电路的视频信号,并根据该视频信号,对要显示在有机EL显示板10上的图像的特征进行解析。
具体来说,在APL检测单元121、MAX检测单元122以及MIN检测单元123中,分别检测输入的视频信号的平均亮度电平(以下,记为APL)、最大亮度电平(以下,记为MAX)以及最小亮度电平(以下,记为MIN)。
这些最大亮度电平MAX、最小亮度电平MIN以及平均亮度电平APL的检测是以往所进行的处理,这里省略详细的说明。
例如,在有机EL显示板10的画面显示像“星空”那样在暗背景上散布的多个明亮的“点”时,与该画面对应的视频信号的平均亮度电平APL出现在比其最大亮度电平MAX和最小亮度电平MIN的中点暗的一侧。
由各检测单元检测到的视频信号的最大亮度电平MAX、最小亮度电平MIN以及平均亮度电平APL输入至像质控制量计算单元124,并计算像质控制量。其具体例子参照图2、图3A-图3D后述。
微机及帧存储器120将该像质控制量的计算结果作为像质控制信号,传送至像质控制电路110的对比度控制电路111和DC电平控制电路112。
图3A-图3D、图4A-图4D是说明本实施例的EL显示装置的像质控制电路周边(比控制器20还靠近外部电路侧的所谓的“接口”)的视频信号的处理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A至图3D的信号处理和图4A至图4D的信号处理中的任意一个都如以下所述那样同样地进行,但是,相对于从各检测单元(121、122、123)输入至像质控制量计算单元124的最大亮度电平MAX和最小亮度电平MIN的中间值,平均亮度电平APL的值不同。
在前者中,如图3A所示,因为来自外部电路的视频信号呈现比该中间值大的平均亮度电平APL,所以该视频信号相当于使有机EL显示板的画面整体变亮的图像(例如,晴天时的海滨沙滩)。
在后者中,如图4A所示,因为来自外部电路的视频信号呈现比该中间值小的平均亮度电平APL,所以该视频信号相当于使有机EL显示板的画面整体变暗的图像(例如,星空)。
下面,参照附图3A-3D、图4A-4D,说明本实施例的EL显示装置的接口的信号处理。
首先,从各检测单元(121、122、123)向像质控制量计算单元124输入某个帧期间的视频信号的最大亮度电平MAX、最小亮度电平MIN、以及平均亮度电平APL。
在上述某个帧期间的视频信号的最大振幅(最大亮度电平MAX和最小亮度电平MIN的差)比像质控制电路110所具有的DC电平控制电路112的输出动态范围(输出信号能采用的振幅的最大值)小的情况下,该视频信号在从DC电平控制电路112输出(此时,输入到数字γ校正电路113)的时刻被放大,使得具有等同于DC电平控制电路112的输出动态范围的振幅。
在像质控制电路110的对比度控制电路111中,对从外部电路输入到其中的视频信号实施像这样的视频信号的放大。
另一方面,微机及帧存储器120,根据视频信号的最大亮度电平MAX和最小亮度电平MIN的差求出其最大振幅,将其与DC电平控制电路112的输出动态范围进行比较,通过下述式(1)求出对比度控制电路111的视频信号的放大率(信号振幅调整增益,Gain)。
Gain=动态范围/(MAX-MIN)……..(1)例如,图3A和图4A所示的视频信号的最大亮度电平MAX和最小亮度电平MIN的差是DC电平控制电路112的输出动态范围(显示为100%)的宽度的67%,因此微机及帧存储器120算出Gain约为1.5。由微机及帧存储器120算出的Gain被传送至对比度控制电路111,并确定基于它的视频信号的放大率。
但是,如图3A和图4A所示,来自外部电路的视频信号的最小亮度电平MIN大多与DC电平控制电路112的输出信号的下限不同,并且,来自外部电路的视频信号的最大亮度电平MAX大多与DC电平控制电路112的输出信号的上限不同。
因此,该视频信号的放大如图3B和图4B所示,以其平均亮度电平APL为基准(将APL的DC电平固定)来实施。但是,会产生放大了的视频信号(以下,称为放大视频信号)的最小亮度电平MIN比DC电平控制电路112的输出信号的下限小(图3B)的情况,以及其最大亮度电平MAX比DC电平控制电路112的输出信号的上限大(图4B)的情况。
为解决这样的问题,将对比度控制电路111设计成具有比DC电平控制电路112足够宽的输出动态范围,并如图3C所示那样,将超出DC电平控制电路112的输出动态范围的下限的放大视频信号的一部分(0.5V)作为“负信号”输出。
DC电平控制电路112,通过这样接收从对比度控制电路111输出的放大视频信号,并调整其DC电平(参照图3C和图4C),将该放大视频信号的振动范围限制在DC电平控制电路112的输出动态范围内。
放大视频信号的DC电平调整量也称做像质控制量或DC电平移动量,在本说明书中,以下,只称做“偏移量(Offset)”。该偏移量由微机及帧存储器120算出,并输入至DC电平控制电路112。
由DC电平控制电路112进行了电平移动的放大视频信号,在图3C和图4C中分别表示为“视频信号输出”,经数字γ校正电路113输入至控制器20。控制器20参照来自像质控制电路110(数字γ校正电路113)的视频信号输出,调整有机EL显示板10的电源线(PL)的电流量(提供给各像素的有机EL元件),或调整决定数据驱动器21中的数据信号输出的灰度等级信号。
进行哪个调整都是使每个帧期间的显示图像的平均亮度电平APL与其视频信号输入时的平均亮度电平APL相等。由此,能抑制图3C和图4C所示的视频信号输出的平均亮度电平APL的变动。因此,显示图像的亮度的动态范围,如在图3D和图4D中作为“视觉上的亮度电平”所表示的那样,按照显示图像的整体明亮度变动。
一般来讲,在EL显示装置中,若在黑背景的相同位置长时间显示小的白图案,则显示白的部分会引起图像残留。为了解决该问题,可以降低在黑背景上显示的白图案的亮度,但此时,存在对比度下降的问题。
图5A-图5C是用于说明本实施例的EL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的EL显示装置中,如图5A所示,在平均亮度低的画面(这里是黑色)上显示高亮度、小的白图案。这里,在以黑背景的亮度为0%时,将白图案的亮度定为100%。
在图5A-图5C所示的驱动方法中,如图5B所示,如果在黑背景中的相同位置高亮度、小的图案被显示期间T1(这里是10秒)以上,则经过期间T2(这里是3秒)左右的时间,使该图案的亮度从100%降低到80%左右。
此时,如图5C所示,使高亮度、小的图案从100%的亮度向80%的亮度进行的变化在期间T2内曲线地下降,使得前半部分急剧地变化,后半部分平缓地变化。
由此,在本实施例中,不会感到对比度不足,在长时间显示小的白图案时,能防止显示白的部分的图像残留。
一般来讲,如果使高亮度的小面积部分的亮度从开始就下降到80%,则对比度下降,从而像质下降,但在本实施例中,因为在开始时以100%的亮度显示,对比度不降低,接着,由于使亮度随时间加长而逐渐降低,因此能防止像从开始就显示80%的亮度时那样感到对比度不足。
图6A-图6C是用于说明本实施例的EL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的变形例的示意图。在图6A-图6C的情况下,如图6A所示,在平均亮度低的画面(这里是黑色)上显示高亮度、小的白图案,在以黑背景的亮度为0%时,将白图案的亮度定为100%。
在图6A-图6C所示的驱动方法中,如图6B所示,在黑背景中的相同位置显示高亮度、小的图案时,如果高亮度部分的显示持续10秒以上,则经过3秒左右的时间,使亮度从100%下降到80%左右。
但是,在图6A-图6C的驱动方法中,使用FRC(Frame rate control,帧速率控制),由70%和90%的亮度显示下降到80%的高亮度部分。即、交替显示70%和90%,由于人眼的残像,看起来就是80%。
另外,如图6C所示,使高亮度、小的图案从100%的亮度向80%的亮度进行的变化在期间T2内曲线地下降,使得前半部分急剧地变化,后半部分平缓地变化。
图7A-图7B是用于说明本实施例的EL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的变形例的示意图。
在图5C、图6C中,使高亮度、小的图案从100%的亮度向80%的亮度进行的变化在期间T2内曲线地下降,使得前半部分急剧地变化,后半部分平缓地变化,但是,在图7A中,使高亮度、小面积的图案从100%的亮度向80%的亮度直线地(相对于时间均匀地减少)变化。
另外,在图7B中,使高亮度、小的图案从100%的亮度向80%的亮度进行的变化在期间T2内曲线地下降,使得成为与图5C、图6C相反的曲线,前半部分平缓地变化,后半部分急剧地变化。
图8A-图8C是用于说明本实施例的EL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的变形例的示意图。在图8A-图8C所示的驱动方法中,如图8A所示,在平均亮度低的画面(这里是黑色)上显示高亮度、小的白图案,在以黑背景的亮度为0%时,白色图案的亮度是80%,这一点与上述图5A-图5C所示的驱动方法不同。
在图8A-图8C所示的驱动方法中,如图8B所示,在黑背景中的相同位置显示高亮度、小的图案时,如果高亮度部分的显示持续10秒以上,则经过3秒左右的时间,使亮度从80%下降到60%左右。
此时,如图8C所示,使高亮度、小的图案从80%的亮度向60%的亮度进行的变化在期间T2内曲线地下降,使得前半部分急剧地变化,后半部分平缓地变化。
图9A-图9C是用于说明本实施例的EL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的变形例的示意图。在图9A-图9C所示的驱动方法中,如图9A所示,在平均亮度低的画面(这里是黑色)上显示高亮度、小的白图案,在以黑背景的亮度为0%时,白图案的亮度是80%,这一点与上述图6A-图6C所示的驱动方法不同。
在图9A-图9C所示的驱动方法中,如图9B所示,在黑背景中显示高亮度、小的图案时,如果高亮度部分的显示持续10秒以上,则经过3秒左右的时间,使亮度从80%下降到60%左右。
但是,在图9A-图9C的驱动方法中,使用FRC(Frame ratecontrol),由50%和70%的亮度显示下降到60%的高亮度部分。
此时,如图9C所示,使高亮度、小的图案从80%的亮度向60%的亮度进行的变化在期间T2内曲线地下降,使得前半部分急剧地变化,后半部分平缓地变化。
图10A-图10B是用于说明本实施例的EL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的变形例的示意图。
在图8C、图9C中,使高亮度、小的图案从80%的亮度向60%的亮度进行的变化在期间T2内曲线地下降,使得前半部分急剧地变化,后半部分平缓地变化,但是,在图10A中,使高亮度、小的图案从80%的亮度向60%的亮度直线地(相对于时间均匀地减少)地变化。
另外,在图10B中,使高亮度、小的图案从80%的亮度向60%的亮度进行的变化在期间T2内曲线地下降,使得与图8C、图9C呈相反的曲线,前半部分平缓地变化,后半部分急剧地变化。
另外,在本发明的驱动方法中,在以黑色的亮度为0%时,使在平均亮度低的画面上显示的高亮度、小的白图案的亮度为W,W满足W≥80%,在使经过期间T2左右下降到的亮度值为W1时,优选W-W1=20%(例如,100%→80%、80%→60%)。
另外,在W为60%<W<80%时,优选经过期间T2左右,使该亮度的小的白图案的亮度降低到60%。
另外,本发明的驱动方法的特征在于在平均亮度低的画面(这里是黑色)上长时间显示高亮度、小的白图案时,经过期间T2左右,使该亮度的小的白色图案的亮度降低。在以黑色的亮度为0%时,优选上述平均亮度低的画面的亮度小于或等于50%。
另外,本实施例的驱动方法利用上述微机及帧存储器120的控制执行。
图11、图12是表示图2所示的有机EL显示板10的1个像素的其它例子的电路图。
图2所示的像素,开关用薄膜晶体管和驱动用薄膜晶体管由2个薄膜晶体管构成,而图11、图12所示的像素,开关用薄膜晶体管和驱动用薄膜晶体管由4个薄膜晶体管构成,在这一点上,图11、图12所示的像素与图2所示的像素不同。
不言而喻,本发明,不仅能适用于图1所示的有机EL显示板10的1个像素,也能适用于图11、图12所示的像素的情况。
另外,图11、图12所示的像素是以往众所周知的,所以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如以上的说明那样,在本实施例中,不会感到对比度不足,在黑背景的相同位置长时间显示小的白图案时,能防止显示白的部分的图像残留。
以上,基于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人所做出的发明具体地进行了说明,但是,不言而喻,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其精神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
以下,简单地说明本申请所公开的发明中有代表性的发明所取得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在黑背景的相同位置长时间显示小的白图案时,能够防止显示白的部分的图像残留,而不会感到对比度不足。
权利要求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包括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板和视频信号输入到其中的输入信号处理电路,上述输入信号处理电路包括亮度检测电路,检测上述输入的视频信号的平均亮度,以及亮度控制电路,响应该检测出的平均亮度,当作为上述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板的图像,在平均亮度低的画面上其高亮度的固定图案被显示期间T1以上时,在上述期间T1后经过期间T2,使上述固定图案的亮度降低到预定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期间T1是10秒,上述期间T2是3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当以在上述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板上显示黑图像时的亮度为0%、在上述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板上显示白图像时的亮度为100%时,上述平均亮度小于或等于5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亮度控制电路,在显示了上述期间T1以上的固定图案的亮度大于或等于80%时,使上述固定图案的亮度降低到与显示了上述期间T1以上的固定图案的亮度差为20%的值。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亮度控制电路,在显示了上述期间T1以上的固定图案的亮度大于60%小于80%时,使上述固定图案的亮度降低到6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亮度控制电路在上述期间T2内使上述固定图案的亮度直线地降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亮度控制电路在上述期间T2内使上述固定图案的亮度曲线地降低,使得上述期间T2的前半部分平缓地变化,上述期间T2的后半部分急剧地变化。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亮度控制电路在上述期间T2内使上述固定图案的亮度曲线地降低,使得上述期间T2的前半部分急剧地变化,上述期间T2的后半部分平缓地变化。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期间T2后的上述固定图案的亮度通过FRC方式实现。
10.一种具有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板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作为上述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板的图像,在平均亮度低的画面上其高亮度的固定图案被显示期间T1以上的步骤;以及响应该检测,在上述期间T1后经过期间T2,使上述固定图案的亮度降低到预定值的步骤。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期间T1是10秒,上述期间T2是3秒。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以在上述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板上显示黑图像时的亮度为0%、在上述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板上显示白图像时的亮度为100%时,上述平均亮度小于或等于50%。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显示了上述期间T1以上的固定图案的亮度大于或等于80%时,上述预定值是与显示了上述期间T1以上的固定图案的亮度差为20%的值。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显示了上述期间T1以上的固定图案的亮度大于60%小于80%时,上述预定值是60%。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期间T2内,使上述固定图案的亮度直线地降低。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期间T2内,使上述固定图案的亮度曲线地降低,使得在上述期间T2的前半部分平缓地变化,在上述期间T2的后半部分急剧地变化。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期间T2内,使上述固定图案的亮度曲线地降低,使得在上述期间T2的前半部分急剧地变化,在上述期间T2的后半部分平缓地变化。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期间T2后的上述固定图案的亮度通过FRC方式实现。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使得在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中,不会感到对比度不足,在黑背景的相同位置长时间显示小的白图案时,能够防止显示白的部分的图像残留。显示装置包括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板和输入视频信号的输入信号处理电路;输入信号处理电路包括检测输入的视频信号的平均亮度的电路,以及当作为上述电致发光元件板的图像,在平均亮度低的画面上其高亮度的固定图案被显示期间T1以上时,在期间T1后经过期间T2,使上述固定图案的亮度降低到预定值的电路。
文档编号H05B33/08GK1734543SQ200510089919
公开日2006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4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4日
发明者新谷晃, 藤平雅仁, 德田尚纪 申请人: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