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机起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51196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吊机起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起重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造海上平台用大吨 位吊机的起升装置。
技术背景目前在吊装工程中广泛使用起重吊机,现有的吊机的起升装置一般采用在 吊机横梁上固定有一台巻扬机,巻扬机通过钢丝绳与单个的定滑轮及吊钩滑轮 绕组,吊钩滑轮上设有吊钩,这种结构的起升装置,可以满足决大多数场合的 需要,但是在对于大型吊机起升万吨级以上重物时,目前的起升装置由于结构 的限制,无法满足需要,现有起升装置的受力比较集中,吊点较少,在起升过 程中容易发生起升设备损坏的问题,同是由于相对于被起升钩来讲,由于起升 过程中受力集中,容易造成被吊物损坏。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进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起重吨位巨大、受 力均匀、安全可靠、结构简单的吊机起升装置。本实用新魁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吊机起升装置,是由巻扬机、钢丝绳、起重钩和吊机横梁组成,其特点是起升装置的巻扬机为3台以上,巻扬机 沿吊机横梁方向分布且高度由吊机横梁端部向中心依次降低,在吊机横梁中部 的另一侧固定有与巻扬机等同数目的上导向滑轮,上导向滑轮高度由近侧吊机 横梁端部向中心依次降低,吊机横梁的下部设有与上导向滑轮数目相同的下导 向滑轮,每个下导向滑轮的下方吊机横梁上固定有定滑轮组,每台巻扬机分别与其相对的另一侧的上导向滑轮、下导向滑轮、定滑轮组通过钢丝绳 绕组,定滑轮组通过钢丝绳绕组由单个固定钩固定在一起组成的吊钩 组,每个固定钩上轴连接一个起重钩,吊钩组的数目与定滑轮组的数 目相同,相邻的吊钩组固定在一起。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是由3-8台巻扬机组成。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是组成定滑轮组的滑轮 数目与组成吊钩组固定钩的数目相同。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是定滑轮组的滑轮和吊 钩组固定钩为2-10个。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是所述的起重钩是吊钩 体由两级以上平衡梁轴连接构成,最后一级平衡梁的顶部设有一个连 接轴孔,其他级平衡梁上设有三个三角形分布的连接轴孔,上级平衡 梁的底角两个连接轴孔分别与一个下级平衡梁的顶角处连接轴孔轴 连接在一起,最后一级平衡梁的底角上分别连接一个吊钩。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是所述平衡梁是2-6级。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是所述的吊钩是下方开 口的圆形抓钩。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是定滑轮组和吊钩组为 2國8组。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显著特点和积极效果本实 用新型起升装置采用3台以上巻扬机,每台巻扬机分别通过钢丝绳依 次与上、下导向滑轮、定滑轮组、吊钩组绕组,吊钩组的每个固定钩上连接有一个吊钩,这样增加了起升吨位,同时才用定滑轮组和吊钩 组,增加了吊点,分散了起升重力,使起升设备受力均匀,更加安全可靠;吊钩体是由两级以上平衡梁轴连接构成,每级平衡梁分别与下 一级两个平衡梁轴连接,将整个起重力分散到每一个平衡梁上,这样 分散了吊钩所受到力,更加安全可靠;最后一级平衡梁的两底角分别 轴连接一个吊钩,将单钩受力均匀分散到四个吊钩上,每一组吊钩的 受力更小,同时加大了提升梁及被吊物的受力面积,使受力更加均匀, 安全性高,可靠性更好;吊钩是下方开口的圆形抓钩,这样可以将起 重杆插入吊钩的圆环内,起重杆的连接杆从吊钩开口处伸出与被吊物 连接,这样将吊钩受力分散,使被吊物的吊点增多,同时受力面积增 大,使被吊物不会受到损伤。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起重钩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吊钩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l, 一种吊机起升装置,参照图l,是在吊机横梁4上固 定有3台以上巻扬机1,巻扬机1沿吊机横梁4方向分布且高度由吊 机横梁4端部向中心依次降低,在吊机横梁4中部的另一侧固定有与 巻扬机1等同数目的上导向滑轮5,上导向滑轮5高度由近侧吊机横 梁4端部向中心依次降低,吊机横梁4的下部设有与上导向滑轮5数目相同的下导向滑轮6,每个下导向滑轮6下方的吊机横梁4上固定 有定滑轮组7,本实施例中采用4组定滑轮组7,每台巻扬机l分别 与其相对的另一侧的上导向滑轮5、下导向滑轮6、定滑轮组7通过 钢丝绳2绕組,定滑轮组7通过钢丝绳2绕组单个固定钩8固定在一 起组成的吊钩组9,吊钩组9的数目与定滑轮组7的数目相同,本实 施例中采用4组吊钩组9相互连接在一起,每个固定钩8上轴连接一 个起重钩3,本实施例中采用3台巻扬机1,组成每个定滑轮组7的 滑轮和组成吊钩组9的固定钩8的数目为6个,这构成了本实用新型 的一种结构。实施例2, 一种吊机起升装置,参照图l、图2、图3,是在实施 例1的基础上,起重钩3是吊钩体10由两级以上平衡梁11轴连接构 成,最后一级平衡梁11的顶部设有一个连接轴孔12,其他级平衡梁 11上设有三个三角形分布的连接轴孔12,上级平衡梁11的底角两个 连接轴孔12分别与一个下级平衡梁11的顶角处连接轴孔12轴连接 在一起,最后一级平衡梁ll的底角上分别连接一个吊钩13,本实施 例采用三级平衡梁11轴连接构成,第一级和第二级平衡梁11上设有 三个三角形分布的连接轴孔12,第一级平衡梁11上底角的两个连接 轴孔12分别与第二级中间平衡梁11的顶角连接轴孔12轴连接,每 个第二级平衡梁11底角的两个连接轴孔12分别与一个最后级平衡梁 11的顶角连接轴孔12轴连接,最后级平衡梁11的两底角分别设有 一个吊钩13,吊钩13是下方开口的圆形抓钩,其他与实施例l完全 相同。
权利要求1. 一种吊机起升装置,是由卷扬机(1)、钢丝绳(2)、起重钩(3)和吊机横梁(4)组成,其特征是起升装置的卷扬机(1)为3台以上,卷扬机(1)沿吊机横梁(4)方向分布且高度由吊机横梁(4)端部向中心依次降低,在吊机横梁(4)中部的另一侧固定有与卷扬机(1)等同数目的上导向滑轮(5),上导向滑轮(5)高度由近侧吊机横梁(4)端部向中心依次降低,吊机横梁(4)的下部设有与上导向滑轮(5)数目相同的下导向滑轮(6),每个下导向滑轮(6)的下方吊机横梁(4)上固定有定滑轮组(7),每台卷扬机(1)分别与其相对的另一侧的上导向滑轮(5)、下导向滑轮(6)、定滑轮组(7)通过钢丝绳(2)绕组,定滑轮组(7)通过钢丝绳(2)绕组由单个固定钩(8)固定在一起组成的吊钩组(9),每个固定钩(8)上轴连接一个起重钩(3),吊钩组(9)的数目与定滑轮组7的数目相同,相邻的吊钩组(9)固定在一起。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机起升装置,其特征是由3-8台巻扬机(l) 组成。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吊机起升装置,其特征是组成定滑轮组(7) 的滑轮数目与組成吊钩组(9)固定钩(8)的数目相同。
4、 根据杈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吊机起升装置,其特征定滑轮组(7) 的滑轮和吊钩組(9)固定钩(8)为2-10个。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吊机起升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起重钩(3) 是吊钩体(10)由两级以上平衡梁(11)轴连接构成,最后一级平衡梁(11) 的顶部设有一个连接轴孔(12),其他级平衡梁(11)上设有三个三角形分布的 连接轴孔(12),上级平衡梁(11)的底角两个连接轴孔(12)分别与一个下级 平衡梁(11)的顶角处连接轴孔(12)轴连接在一起,最后一级平衡梁(11) 的底角上分别连接一个吊钩(13)。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吊机起升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平 衡梁(3)是2-6级。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吊机起升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 吊钩(13)是下方开口的圆形抓钩。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机起升装置,其特征是定滑轮 组(7)和吊钩组(9)为2-8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吊机起升装置,是由卷扬机、钢丝绳、起重钩和吊机横梁组成,起升装置采用3台以上卷扬机,每台卷扬机分别通过钢丝绳依次与上、下导向滑轮、定滑轮组、吊钩组绕组,吊钩组的每个固定钩上连接有一个吊钩,吊钩体是由两级以上平衡梁轴连接构成,每级平衡梁分别与下一级两个平衡梁轴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起重吨位巨大、受力均匀、安全可靠、结构简单的特点。
文档编号B66C11/00GK201099586SQ20072002349
公开日2008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12日
发明者兰公英, 姜效瑜, 张谭龙, 瑶 滕, 章立人, 韩华伟 申请人:烟台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