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感应加热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32523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磁感应加热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加热器,具体是涉及一种电磁感应加热组件。
背景技术
利用太阳能集热器供热具有节能、环保、安全的特点,因此,在全球范围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太阳能的供热是间断性的,若在晚间、阴天供热将受到影响,而许多领域需要连续供热,这样就制约了太阳能集热器的使用范围。如北方冬季取暖,在夜间或阴天太阳能集热器提供的热量远远不能满足采暖需要,必须有一套辅助加热系统来保证。纵观当前的加热方式多以电加热为主,而在电加热方面以高频加热最为节能、高效。 变频供热机就是利用高频加热的原理,将利用太阳能加热后的介质(主要是水)输送到变频供热机,变频供热机装有电磁感应加热组件,当通过变频供热机的水温低于设定温度时,变频供热机自动启动,短时间内将水加热到设定温度;当水温达到或高于设定温度时,变频供热机自动停止工作,这样就可从变频供热机中连续不间断地输出热水,满足供热或采暖需要。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频供热机用电磁感应加热装置,使用寿命长,稳
定性好,电热效率高。 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电磁感应加热组件,包括加热器外壳体,加热线圈和不锈钢管。 外壳体为PPR绝缘管件,绝缘管件一端为冷水入口 ,另一端为热水出口 , PPR绝缘管件中部为环形凹槽,加热线圈绕设在PPR绝缘管件中部的环形凹槽上。加热线圈由环氧树脂封装在该环形凹槽内。 不锈钢管同轴设置在绝缘管件内,并由前支架和后支架予以支撑。[0009]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变频供热机中由电子电路将工频电源转变成直流电源,再将直流电转变成20KHz高频方波,经IGBT功率器件驱动,送入上述电磁感应加热组件的加热线圈中,加热线圈所产生的高频磁场穿透PPR绝缘骨架,在其内部悬中布置的不锈钢管上产生无数交变涡流,使其自行发热,发热的不锈钢管浴在水中,当水分子连续通过其内外表面时热能被带走,达到加热水的目的。 由于发热单元与电源完全独立,故在使用中非常安全,并且加热线圈和电路中没有高发热元件,使用寿命和可靠性大幅度提高。同时,大量的磁力线穿透水分子,导致水分子被磁化。而磁化水在使用中不易产生水垢,所以,可以保持电热效率长期稳定在98%以上。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电磁感应加热组件,包括外壳体1,外壳体1为PPR绝缘管件。外壳体1的一端为进水口 2,另一端为出水口 3,中部有环形凹槽4。在外壳体1中部环形凹槽4内绕设有加热线圈5,加热线圈5用环氧树脂9封装在环形凹槽4内,加热线圈5的两端分别与直流高频电源连接。在外壳体1内同轴悬设有不锈钢管6,不锈钢管6由前支架7和后支架8支撑在外壳体l内。在外壳体l的内壁与不锈钢管6外壁之间形成水通道,与不锈钢管内水通道形成双循环水通道。
权利要求电磁感应加热组件,包括外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为PPR绝缘管件;外壳体(1)的一端为进水口(2),另一端为出水口(3);外壳体(1)中部有环形凹槽(4),在环形凹槽(4)内绕设有加热线圈(5),加热线圈(5)的两端分别与直流高频电源连接;加热线圈(5)由环氧树脂(9)封装在环形凹槽(4)内;在外壳体(1)内,同轴悬设有不锈钢管(6),不锈钢管(6)的两端分别由前支架(7)和后支架(8)支撑在外壳体(1)内。
专利摘要电磁感应加热组件,包括加热器外壳体,加热线圈和不锈钢管。外壳体为PPR绝缘管件,绝缘管件一端为冷水入口,另一端为热水出口,PPR绝缘管件中部为环形凹槽,加热线圈绕设在PPR绝缘管件中部的环形凹槽上。加热线圈由环氧树脂封装在该环形凹槽内。不锈钢管同轴设置在绝缘管件内,并由前支架和后支架予以支撑。由于发热单元与电源完全独立,故在使用中非常安全,并且加热线圈和电路中没有高发热元件,使用寿命和可靠性大幅度提高。同时,大量的磁力线穿透水分子,导致水分子被磁化。而磁化水在使用中不易产生水垢,所以,可以保持电热效率长期稳定在98%以上。
文档编号H05B6/02GK201476264SQ200920203130
公开日2010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8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8日
发明者刘会善, 吕忠营 申请人:大连金房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