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动器的永磁体定心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65849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用于制动器的永磁体定心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梯曳引机器(12)的制动器组件(22)。制动器组件(22)可包括旋转元件(30)、安装成与旋转元件(30)操作关联的固定元件(34),以及连接到固定元件(34)上的定位装置(36)。定位装置(36)还可与旋转元件(30)磁性地对接,以便于固定元件(34)关于旋转元件(30)的定心。
【专利说明】用于制动器的永磁体定心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公开大体上涉及制动器系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盘式制动器系统中卡钳(caliper)关于转子的定心。
【背景技术】
[0002]盘式制动器广泛用于减慢或停止运动物体的旋转。盘式制动器的一种应用为电梯系统,且具体是基于曳引的电梯系统。此类电梯系统大体上包括电梯轿厢,电梯轿厢经由围绕曳引滑轮拖曳(trained)的起重绳连接到配重上。曳引滑轮由马达驱动,使得曳引滑轮的旋转移动起重绳,从而引起电梯轿厢期望的移动。为了减慢或停止电梯轿厢的运动(例如,通过促动制动器),曳引滑轮连接到盘式制动器上。
[0003]曳引滑轮可在每个侧部上联接有凸缘,凸缘用作盘式制动器的旋转盘或转子。曳引滑轮和转子一起旋转,以便于电梯轿厢的移动。当摩擦施加到转子的两个侧部上时,转子以及曳弓I滑轮减慢或停止,从而减慢或停止电梯轿厢的移动。与转子的摩擦由卡钳施加,卡钳具有至少一组制动块、制动线圈和在每个卡钳上的弹簧。当制动器被促动时,制动线圈解除接合,且弹簧将力施加到制动块上,制动块接触转子,从而引起与转子和曳引滑轮的运动相反的切向摩擦力。
[0004]卡钳安装成使得其沿切向和径向方向固定,但允许具有关于转子沿轴向方向一定程度的平移或浮动。尽管需要该浮动量来允许运行中遇到的轴向运动范围和负载下的正确制动操作,但此类浮动仍然还促成卡钳关于转子的偏心。卡钳和转子的定心有助于防止制动块在制动器被释放时接触转子。理想的是,卡钳将一直在转子上由其自身定心,其中在每个制动块与转子的转子制动表面之间有一致的间隙。然而,这通常不是事实。因此,过去已经提出了若干技术来具体使卡钳定心和确保制动块在制动器被释放时不接触转子。
[0005]尽管有效,但此类传统技术仍具有若干缺点。例如,在大多数传统技术中,机械装置诸如传感器用于使卡钳和转子定心。这些传感器保持与转子的较大物理接触,从而导致静摩擦(stictional)和摩擦损失。通常,此类技术还需要电源或其它闭环系统操作,不但增加了盘式制动器的总体成本和维护,而且还易于故障和较短的寿命。此外,此类传感器不可适应在传感器的安装单元与转子之间的差异热膨胀。
[0006]因此,如果开发出便于卡钳关于转子定心的可靠、稳健和/或廉价的系统将是有益的。此外或作为备选,如果此类系统将最大限度地减小静摩擦损失和摩擦损失,适应任何热膨胀且/或消除对单独的电源系统的需要,则将是有益的。

【发明内容】

[0007]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制动器组件。制动器组件可包括旋转元件、安装成与旋转元件操作关联的固定元件,以及连接到固定元件上的定位装置。定位装置还可与旋转元件磁性地对接(interface),以便于固定元件关于旋转元件的定心。
[0008]在一些改进中,旋转元件可为转子,固定元件可为卡钳组件,且定位装置可选为包括两个侧部部分和永磁体。永磁体还可选为夹在两个侧部部分之间,两个侧部部分继而又可由铁磁材料制成。
[0009]在其它改进中,两个侧部部分中的每个均可选为具有第一对接表面,且旋转元件可具有第二对接表面,使得第一对接表面和第二对接表面可与彼此对接,以使定位装置与旋转元件磁性地对接。
[0010]在附加改进中,第一对接表面可选为具有带第一组多个末梢的第一组多个齿,且第二对接表面可具有带第二组多个末梢的第二组多个齿。第一组多个齿可选为与第二组多个齿磁性地对接,且第一组多个末梢在固定元件与旋转元件定心时可与面对的第二组多个末梢对准,且第一组多个末梢在固定元件与旋转元件偏心时可选为偏离面对的第二组多个末梢。
[0011]在又一些改进中,定位装置可选为生成磁通量,磁通量集中于第一组多个末梢和第二组多个末梢处。
[0012]在其它改进中,第二对接表面可加工在旋转元件的环形凹槽内,且环形凹槽可选为包括非磁性止挡件。
[0013]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另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梯系统的机器。该机器可包括曳引滑轮和驱动曳引滑轮的电马达。机器还可包括用于使曳引滑轮制动的制动器组件,制动器组件具有卡钳组件和具有永磁体的定位装置,定位装置连接到卡钳组件上且与曳引滑轮磁性地对接。
[0014]在一些改进中,定位装置可选为定位在卡钳组件与曳引滑轮的转子之间。定位装置还可选为包括具有第一组多个末梢的第一组多个齿,且转子可包括具有第二组多个末梢的第二组多个齿,第一组多个末梢和第二组多个末梢可彼此对准来使卡钳组件和转子定心。
[0015]在其它改进中,定位装置可选为生成磁通量,磁通量可集中在第一组多个末梢和第二组多个末梢处,以使第一组多个末梢和第二组多个末梢对准。
[0016]在又一些改进中,定位装置可选为具有与曳引滑轮的第二对接表面对接的第一对接表面。
[0017]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又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使固定元件和旋转元件定心的方法。该方法可包括提供制动器组件,其具有旋转元件、连接成与旋转元件操作关联的固定元件,以及连接到固定元件上且与旋转元件磁性地对接的定位装置。该方法还可包括由定位装置生成磁通量,以及经由旋转元件发送磁通量来恢复固定元件和旋转元件的定心位置。该方法还可包括在每个制动操作之后重复生成步骤。
[0018]在一些改进中,生成磁通量可选为包括限定从定位装置到旋转元件且返回的闭环磁通量通路。
[0019]在其它改进中,限定磁通量通路可选为包括限制磁通量侧向移动到旋转元件中。
[0020]当连同附图阅读时,其它优点和特征将从以下详细描述中显而易见。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所公开的方法和设备,将对附图中更详细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参照,在附图中: 图1为使用具有本公开内容的盘式制动器系统的机器的电梯系统的简化示意图;
图2为更详细的图1中的具有盘式制动器系统的机器的透视图;
图3为更详细的图2中的盘式制动器系统的一部分的放大透视图;
图4为除去了盘式制动器系统的卡钳组件的图3中的盘式制动器系统的放大透视图; 图5为沿图3中的线5-5截取的盘式制动器系统的截面视图;
图6示出了穿过在图2至图5的盘式制动器系统内采用的磁性装置的磁通量通路;以

图7A和图7B为图6中的磁性装置的磁通量密度矢量图。
[0022]尽管相对于某些特定示例性实施例给出和提供了以下详细描述,但将理解的是,本公开内容的范围将不限于此类实施例,而是其仅提供成用于实现和最佳模式的目的。本公开内容的宽度和精神比最后附于本文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内所具体公开和涵盖的实施例更宽。
【具体实施方式】
[0023]现在参看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至少一些实施例的电梯系统2的简化示意图。尽管本文已经详细示出和/或描述了电梯系统2的所有构件,但典型电梯系统可包括经由起重绳(未示出)连接到配重6上的电梯轿厢4。起重绳可在由曳引滑轮(例如,曳引滑轮10可为电马达的转子)内的电马达驱动的曳引滑轮10上延伸,以如期望那样移动或停止电梯轿厢4。曳引滑轮10上的盘式制动器系统(下文所述)有助于减慢或停止电梯系统2。电马达、曳引滑轮10和盘式制动器系统在本文中共同地称为电梯曳引机器12。具有配重6的电梯系统2以已知的方式操作,且因此为了表达简明而未详细描述。然而,将理解的是,除上文所述的那些之外的构件,如电梯轿厢框架、引导组件、驱动组件等可在本公开内容的范围内构想和考虑。
[0024]现在转到图2,更详细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电梯曳引机器12的示例性实施例。如图所示,电梯曳引机器12可包括各种结构部件,以例如协助在升降道路(例如,起重绳)上方的机房中定位或安装电梯曳引机器。例如,结构部件可包括底板16,底板16具有多个支柱(例如,钢支柱或通道)18。结构部件还可包括安装到底板16上且从底板16延伸的成对机架20。
[0025]此外,每个机架20均可在形状、尺寸和形式上彼此相同(或大致相同)。电梯曳引机器12还可包括在两个机架20之间延伸且延伸穿过曳引滑轮10的轴(具有安装在其上的电马达定子)。因此,机架20可用于固定轴的端部,以承载定子和任何旋转部分的重量。通常与此类机架和/或盘式制动器系统组合或连同使用的其它构件如编码器,尽管未示出和/或描述,但可在本公开内容的范围内构想和考虑。
[0026]安装在曳引滑轮10的任一侧上的凸缘用作制动器组件22的旋转元件或转子30。制动器组件22还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固定元件或卡钳组件34,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可通过适合的紧固件如销24的方式安装到相应的一个机架20上,且还可抵靠相应的一个转子30。尽管在图2中不可见,但制动器组件22还可包括用于使每个卡钳组件34关于每个相应转子30定心的定位装置36(见图3)。在以下的图3至图7中更详细地描述了定位装置36。
[0027]在操作中,制动器组件22可为电促动的。当电梯系统2的制动器(未示出)被激励(以已知方式)时,定位在卡钳组件34内的制动线圈(不可见)产生磁场,从而使制动块(也不可见,且定位在卡钳组件内)远离转子30移动,且允许其旋转来用于使曳引滑轮10(通过电马达)移动来移动电梯轿厢4。在解除激励时,卡钳组件34内的制动线圈不再影响制动块,且卡钳组件内的弹簧使制动块朝转子30移动且与转子30接触,以便停止其旋转,且停止电梯轿厢4的运动。
[0028]此外,在制动器组件22的操作期间,一些或所有卡钳组件34可沿切向和径向方向固定到机架20上,但可如下文所述那样在轴向方向上具有一定程度的平移或浮动。例如,轴向浮动有助于适应由于温度等造成的电梯曳引机器12中的大小变化。举例来说,电梯曳引机器12的一端上的所有卡钳组件34都可允许轴向浮动。卡钳组件34的这种轴向浮动由图3中的箭头37示出。为了解决浮动且确保卡钳组件34在制动操作之后回到关于相应的转子30的定心位置,可采用下文中所述的定位装置36。
[0029]现在参看图3至图4,更详细地示出和描述了定位装置36。具体而言,图3更详细地示出了具有定位在一个卡钳组件34与一个转子30之间的定位装置的制动器组件22的一部分,而图4示出了除去了一个卡钳组件的制动器组件的一部分。为了简化阐述,下文仅相对于一个卡钳组件34 (下文也简单地称为卡钳组件34)和一个转子30 (下文也简单地称为转子30)来描述定位装置36。然而,应当理解的是,相同的教导内容可适于电梯曳引机器12内的其它卡钳组件34和其它转子30,那些卡钳组件34和转子30中的每个均具有定位在其间的定位装置36。
[0030]定位装置36可具体为磁性定位装置,且更具体地为被动永磁体装置,其连接到卡钳组件(固定元件)34上,且与转子(旋转元件)30磁性地对接。在至少一些实施例中,定位装置36可通过紧固件如螺母、螺栓、螺钉等的方式或通过粘合剂和胶机械地连接(或安装)到卡钳组件34上。在其它实施例中,定位装置36可磁性地安装到卡钳组件34上,或还通过其它类型的机构安装到卡钳组件34上。下文中更详细地描述了定位装置36与转子30之间的连接(磁性对接)。依靠连接在卡钳组件34与转子30之间的定位装置36且使定位装置与转子磁性地对接,卡钳组件可以以在每个制动块与转子的转子制动表面之间的一致间隙(例如,定位成等距的)来在转子上定心,以确保释放(例如,激励)制动器时制动块不接触转子(例如,转子制动表面)。
[0031]为了便于卡钳组件34和转子30的定心,定位装置36可包括夹住永磁体40 (见图4)的侧部部分38。在至少一些实施例中,每个侧部部分38均可由铁磁材料如钢制成,但在其它实施例中,可采用其它类型的铁磁材料。相关地,为了与永磁体40磁性地对接,转子30可由铁磁材料如铸铁(例如,灰口铁)构成,但可采用常用于构成盘式制动器转子的其它类型的铁磁材料。
[0032]依靠构成铁磁材料的侧部部分38以及转子30,可建立从永磁体40穿过侧部部分38和转子30的磁通量通路(下文在图6中所述)来用于转子和卡钳组件34的定心。此夕卜,为了建立磁通量通路,永磁体40可以以一定的定向或方向定位。例如,在至少一些实施例中且如图所示,永磁体40可定向成使得永磁体的北极面对由箭头41所示的方向,且磁通量从永磁体的北极流至南极。在其它实施例中,北极可面向与箭头41方向相反的方向,且磁通量然后可沿与图6中在下文所述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流动。
[0033]尽管事实上在图3和图4的实施例中,每个侧部部分38已示为在形状和尺寸上与将定位在侧部部分之间的中心(或大致中心)的永磁体40相似(或大致相似),但这不需要总是这样的情况。相反,在其它实施例中,每个侧部部分38均可采用不同于彼此的构造(例如,形状和尺寸),且/或永磁体40可定位成在两个不对称的侧部部分之间偏心。此外,尽管已经示出了仅一个永磁体40,但将理解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那些永磁体中的多个和/或分别具有一个或多个永磁体的多个定位装置可在卡钳组件34与转子30之间使用。
[0034]永磁体40的形状、尺寸和材料以及在卡钳组件34与转子30之间的定位装置36的定位也可在其它实施例中变化。具体而言,定位装置36的形状、尺寸和布置可取决于若干因素变化,如,电梯曳引机器12的尺寸、卡钳组件34的尺寸和重量,以及使卡钳组件和转子定心所需的轴向力(F)。以上参数也可变化,只要永磁体40布置成产生穿过定位装置36且穿过转子30的磁通量(如下文所述),使得卡钳组件34和转子的相对位置的任何变化由定位装置感测到,且磁性剪切力(例如,恢复轴向力)用于使制动器组件22恢复到其定心位置。
[0035]现在连同图3和图4参照图5和图6,定位装置36可分别通过第一对接表面42和第二对接表面44的方式连接成磁性地对接转子30。第一对接表面42可在每个侧部部分38上加工,而第二对接表面44可在转子30的环形凹槽46内加工。此外,第一对接表面42和第二对接表面44中的每个分别可加工成具有多个相应的齿48和50,齿48和50分别具有末梢52和54,在那些末梢之间具有小空隙。
[0036]为了使定位装置36与转子30磁性地对接,侧部部分38可插入环形凹槽46内,使得第一对接表面42上的齿48与第二对接表面44上的齿50对接。具体而言,在第一对接表面42与第二对接表面44之间的磁性对接分别建立,使得齿48的末梢52与齿50的末梢54对准(例如,直接地接触或匹配)。依靠定位装置36与转子30的磁性对接,避免了在定位装置与转子之间的任何大致直接的物理接触,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小了静摩擦损失和摩擦损失。此外,尽管在本实施例中,已经公开了通过环形凹槽46磁性地对接转子30的单个定位装置36,但在至少一些实施例中,可采用分别具有定位装置的多个环形凹槽。
[0037]末梢52和54的对准位置呈现出卡钳组件34和转子30的定心位置。与末梢52和54的对准的任何偏差(由卡钳组件沿箭头37的方向的轴向移动引起)导致卡钳组件34和转子30的偏心位置。该偏心位置可由定位装置36校正,且具体而言,由定位装置的永磁体40校正,其产生磁通量来恢复在末梢52和54之间的对准,从而以下文所述的方式使卡钳组件34和转子30回到定心位置。
[0038]具体相对于齿48和50,那些成对齿中的每个均可为匹配的齿,其可由铁磁材料(如,钢)制成,且可采用分别具有末梢52和54的梯形或三角形构造,且可具有或可不具有倒角端部部分。作为优选,第一对接表面42上的齿48的数目可等于第二对接表面44上的齿50的数目,但这不需要总是这样的情况。此外,在至少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可分别采用第一对接表面42和第二对接表面44中的每个上的十五个齿48和50。在其它实施例中,齿的数目可变化。同样,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可采用每个齿48和50的1.67毫米的齿到齿节距(例如,在两个连续的末梢之间的距离)。在其它实施例中,齿48和50的齿到齿节距可变化。
[0039]现在参看图6和图7A至图7B,图6中示出了永磁体40的磁通量通路56,而图7A和图7B中分别示出了磁通量62的磁通量密度矢量图58和60。如上文所述,具有永磁体40的定位装置36和转子30设立成使得齿48和50的末梢52和54分别在对应于卡钳组件34和转子30的定心位置的对准位置上。在操作期间,当由图3中的箭头37示出的轴向力(F)作用在卡钳组件34或转子30上且使那些构件偏心时,由永磁体40产生的磁通量(例如,磁场)62(由图7A和图7B中的多个箭头示出)生成恢复轴向力(例如,沿与轴向力F相反的方向上),以恢复在末梢52和54之间的对准,且使卡钳组件和转子回到稳定的定心位置。如下文进一步描述的那样,磁通量62趋于沿着磁通量通路56,以保持最小磁阻(reluctant)的位置,且磁阻的任何增大由恢复轴向力抵消来使磁通量回到最小磁阻位置。
[0040]关于对应由永磁体40产生的磁通量62的磁通量通路56,其沿箭头41的方向(从北极到南极)延伸,且沿着穿过定位装置36的侧部部分38进入转子30且经由侧部部分中的另一个回到永磁体的闭环38。此外,磁通量通路56试图采用从定位装置36到转子30且返回的最短通路。当齿48的末梢52与面对的齿50的末梢54直接对准时,获得了磁通量62和磁通量通路56的最短距离和最小磁阻。因此,磁通量62从定位装置36的齿48的每个末梢52中的每个流至转子30的齿50的每个对应的末梢54,如由图6中的磁通量通路56的环部分64所示。因此,磁通量62集中在面对或对应的成对齿48和50的末梢52和54之间。
[0041 ] 末梢52和54的此类对准(或定心)位置对应于卡钳组件34和转子30的定心位置。该位置在图区域58中示出,其中对应的末梢52和54彼此对准,且具有零(0)毫米偏移。如果转子30的齿50的末梢54远离定位装置36的齿48的末梢52沿侧向移动(例如,由卡钳组件34的轴向移动引起的偏移),导致卡钳组件34和转子30的偏心位置,则磁通量62中的磁阻增大。为了恢复末梢52和54的最小磁阻位置,磁通量62产生相反的轴向恢复力,且迫使偏移末梢54回到与末梢52对准的位置。图区域60分别示出了齿48和50的末梢52和54的四分之一(0.25)毫米的偏移,以及由永磁体40所生成的恢复力。
[0042]因此,磁通量62趋于一直保持最小磁阻的位置,且磁阻中的任何增大(由末梢52和54的偏移引起)引起永磁体40试图且最大限度地减小磁阻,且保持末梢52和54对准,从而保持卡钳组件34和转子30的定心位置。此外,为了防止在定位装置36与转子30之间的直接接触,非磁性止挡件66位于转子的环形凹槽46内且在磁通量通路56的通路中。止挡件66和定位装置36的内部半圆形形状产生非磁性隔层,以防止磁通量62流至盘,而省略了齿48和50。
[0043]工业实用件
大体上,本公开内容阐明了连接成与曳引滑轮操作关联的制动器组件。制动器组件可包括旋转元件或转子、固定元件或卡钳组件,以及定位在每个相应的卡钳组件与转子之间的定位装置。每个定位装置均可包括永磁体,永磁体布置成产生穿过每个转子的磁通量,以使每个相应的卡钳组件与其定心。
[0044]依靠通过使用永磁体(上文中所述的定位装置的形式)来使卡钳组件和转子定心,本公开内容提供了优于传统定心机构的若干优点。例如,在传感器(定位装置)与其位置被感测的部分(转子)之间不存在相当的物理接触,从而消除或至少大致减少了任何摩擦损失。此外,定位装置提供被动控制,从而消除了对传统方案的电源和闭环控制系统的需要。此外,定位装置克服了涉及静摩擦(静态摩擦)和摩擦的机械定心装置的典型问题,且提供了适应在对象(传感器安装)与感测部分(转子)之间的差异热膨胀的能力。因此,定位装置提供了稳健、易于保持和使用,以最小维护得到较长寿命,且安装和操作都廉价的制动器组件和因此的盘式制动器系统。
[0045]此外,尽管事实上已经参照电梯系统描述了以上公开内容,但将理解的是,盘式制动器系统可与也采用盘式制动器的其它类型的机器和系统一起使用。
[0046]尽管已经阐明了仅一些实施例,但备选方案和改型将从以上描述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这些和其它备选方案被认为是等同的,且在本公开内容和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制动器组件(22),包括: 旋转元件(30); 固定元件(34),其安装成与所述旋转元件(30)操作关联;以及 定位装置(36),其连接到所述固定元件(34)上且与所述旋转元件(30)磁性地对接,以便于所述固定元件(34)关于所述旋转元件(30)的定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器组件(22),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元件为转子(30),以及所述固定元件为卡钳组件(3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器组件(22),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36)包括两个侧部部分(38)和夹在所述两个侧部部分(38)之间的永磁体(4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动器组件(22),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侧部部分(38)中的每一个均由铁磁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动器组件(22),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侧部部分(38)中的每一个均具有第一对接表面(42),以及所述旋转元件(30)具有第二对接表面(44),所述第一对接表面和所述第二对接表面彼此对接,以使所述定位装置(36)与所述旋转元件(30)磁性地对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动器组件(2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接表面(42)具有带第一组多个末梢(52)的第一组多个齿(48),以及所述第二对接表面(44)具有带第二组多个末梢(54)的第二组多个齿(5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动器组件(2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多个齿(48)与所述第二组多个齿(50)磁性地对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动器组件(22),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固定元件(44)与所述旋转元件(30)定心时,所述第一组多个末梢(52)与面对的第二组多个末梢(54)对准。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动器组件(22),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固定元件(34)从所述旋转元件(30)偏心时,所述第一组多个末梢(52)偏离面对的第二组多个末梢(54)。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动器组件(22),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36)生成集中在所述第一组多个末梢(52)和所述第二组多个末梢(54)处的磁通量(62)。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动器组件(2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对接表面(44)加工在所述旋转元件(30)的环形凹槽(46)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动器组件(22),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槽(46)还包括非磁性止挡件(66)。
13.一种用于电梯系统(2)的机器(12),包括: 曳引滑轮(10); 驱动所述曳引滑轮(10)的电马达;以及 用于使所述曳引滑轮(10)制动的制动器组件(22),所述制动器组件(22)具有卡钳组件(34)和具有永磁体(40)的定位装置(36),所述定位装置(36)连接到所述卡钳组件(34)上,且与所述曳引滑轮(10)磁性地对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机器(12),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36)定位在所述卡钳组件(34)与所述曳引滑轮(10)的转子(30)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机器(12),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36)具有带第一组多个末梢(52)的第一组多个齿(48),以及所述转子(30)具有带第二组多个末梢(54)的第二组多个齿(50),所述第一组多个末梢(52)和所述第二组多个末梢(54)与彼此对准来使所述卡钳组件(34)和所述转子(30)定心。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机器(12),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36)生成磁通量(62),所述磁通量(62)集中在所述第一组多个末梢(52)和所述第二组多个末梢(54)处,以对准所述第一组多个末梢(52)和所述第二组多个末梢(54)。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机器(12),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36)具有与所述曳引滑轮(10)的第二对接表面(44)对接的第一对接表面(42)。
18.一种使固定元件(34)和旋转元件(30)定心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制动器组件(22),其具有旋转元件(30)、连接成与所述旋转元件(30)操作关联的固定元件(34),以及连接到所述固定元件(34)上且与所述旋转元件(30)磁性地对接的定位装置(36); 由所述定位装置(36)生成磁通量(62),且经由所述旋转元件(30)发送所述磁通量(62)来恢复所述固定元件(34)和所述旋转元件(30)的定心位置;以及 在每个制动操作之后重复所述生成步骤。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生成磁通量(62)包括限定从所述定位装置(36)到所述旋转元件(30)且返回的闭环磁通量通路(56)。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限定磁通量通路(56)还包括限制所述磁通量(62)侧向移动到所述旋转元件(30)中。
【文档编号】B66D5/14GK103596870SQ201180071606
【公开日】2014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6日
【发明者】Z.皮奇, R.惠勒 申请人:奥的斯电梯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