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化玻璃的制作方法及采用该方法制作的钢化玻璃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81764阅读:65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化玻璃的制作方法及采用该方法制作的钢化玻璃。



背景技术:

家用的灶台通常会设置钢化玻璃作为操作面板,相比其他结构更加方便清洗,同时,也更加美观,结构更加坚固。但是由于使用过程中,容易粘黏油渍,清洗非常不方便。同时,由于使用过程中,灶台受热,会同时出现升温现象,由于现有的灶台没有设置温度提示信息,使用者不能及时了解灶台操作台的温度,操作不注意时容易烫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化玻璃的制作方法及采用该方法制作的钢化玻璃,能改善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通过设置热变色层,能够实现对控制面板温度进行显示,避免烫伤。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钢化玻璃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玻璃切片:将白玻璃切片呈需要形状形成玻璃原片,对玻璃原片边缘进行磨边去除毛边;

S2:钢化:将玻璃原片放入钢化炉进行钢化操作,形成钢化玻璃原片;

S3:夹胶:将2片钢化玻璃原片边缘部位夹胶,使2片钢化玻璃原片之间形成玻璃空腔;

S4:灌注热变色水凝胶:在步骤S3中的玻璃空腔内灌注热变色水凝胶,并封口,使玻璃空腔内侧封闭;

S5:涂覆自洁膜:在单侧钢化玻璃原片表面涂覆自洁膜,形成自洁膜层。

进一步地,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所述的自洁膜层为亲水性自洁膜层。

进一步地,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所述的热变色水凝胶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与无机盐混合而成的水凝胶。

进一步地,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所述的白玻璃厚度为4-6㎜。

进一步地,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在步骤S4中,在钢化玻璃原片中部的玻璃空腔内设置中空圆柱状通孔用于安装开关元件。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钢化玻璃,依次包括自洁膜层、2片钢化玻璃层,在所述的2片钢化玻璃层之间设置有热变色水凝胶,在2片所述的钢化玻璃层的边缘内侧设置有粘结剂,在2片所述的钢化玻璃层外侧边缘覆盖有密封胶,在2片所述的钢化玻璃层之间设置有元件安装孔。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制备的钢化玻璃能够根据温度改变透光率,从而可以方便用户根据颜色辨别温度,壁面烫伤;

(2)本发明制备的钢化玻璃能够方便清洗表面污渍,清洗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2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01.自洁膜层,102.钢化玻璃层,103.热变热水凝胶,104.粘结剂,105.密封胶,106.元件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介绍,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一种钢化玻璃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玻璃切片:将白玻璃切片呈需要形状形成玻璃原片,对玻璃原片边缘进行磨边去除毛边;

S2:钢化:将玻璃原片放入钢化炉进行钢化操作,形成钢化玻璃原片;

S3:夹胶:将2片钢化玻璃原片边缘部位夹胶,使2片钢化玻璃原片之间形成玻璃空腔;

S4:灌注热变色水凝胶:在步骤S3中的玻璃空腔内灌注热变色水凝胶,并封口,使玻璃空腔内侧封闭;

S5:涂覆自洁膜:在单侧钢化玻璃原片表面涂覆自洁膜,形成自洁膜层。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自洁膜层为亲水性自洁膜层。

进一步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热变色水凝胶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与无机盐混合而成的水凝胶。作为优选,所述的热变色水凝胶的最低临界相容温度为30~33℃。

进一步优选地,本实施中,所述的白玻璃厚度为4-6㎜。

优选地,为了方便安装元件,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4中,在钢化玻璃原片中部的玻璃空腔内设置中空圆柱状通孔用于安装开关元件。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本发明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公开了一种钢化玻璃,依次包括自洁膜层101、2片钢化玻璃层102,在所述的2片钢化玻璃层102之间设置有热变色水凝胶103,在2片所述的钢化玻璃层102的边缘内侧设置有粘结剂104,在2片所述的钢化玻璃层102外侧边缘覆盖有密封胶105,在2片所述的钢化玻璃层102之间设置有元件安装孔106。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自洁膜层为无极自洁涂层,其在制备过程中需要提前涂覆在玻璃表面。首先切割一定尺寸的5mm超白玻璃原片,经磨边清洗之后,将玻璃原片进行钢化,钢化后,两片钢化玻璃原片之间涂覆一层pvb胶片,利用聚酯弹性间隔条密封钢化玻璃,形成空腔,利用灌浆工艺向玻璃空腔内灌注热至变色功能层,灌注后将玻璃空腔密封,并在钢化玻璃外层涂覆亲水自洁膜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