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贴膜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32534发布日期:2018-09-25 21:58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治具,具体为一种贴膜治具。



背景技术:

PCB板的生产加工中,需要进行贴膜操作,为了提高贴膜速度,需要借助贴膜治具,传统的贴膜治具结构较为复杂,夹持过程中需要拧紧较多的螺丝,操作复杂、加工效率低,在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贴膜治具。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治具操作复杂、加工效率低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贴膜治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贴膜治具,包括底板、支撑柱和压条,所述底板顶端的中部对称设有两个支撑柱,两个所述支撑柱一侧的底部分别与固定杆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的中部套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两端固定设有限位环,所述固定环的一侧安装有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一端通过万向接头与第二传动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杆的另一端与下夹板底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下夹板顶端的四侧安装有固定柱,所述支撑柱另一侧的顶部固定设有压条,所述固定环的另一侧固定设有压板,所述底板顶端的一侧固定设有螺钉,所述螺钉的中部套设有活动环,所述活动环的一侧固定设有L形压杆,所述活动环的顶部设有旋转环,所述旋转环与螺钉螺纹连接,所述螺钉的顶端固定设有圆形挡板。

进一步的,所述下夹板的两侧均贯穿设有导柱,所述导柱的底端与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柱的顶端固定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直径小于固定柱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环底端的两侧通过弹簧与底板的顶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环的一侧固定设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一端固定设有球形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种贴膜治具,螺钉中部套设的活动环在配合旋转环的使用下,可以通过拧动旋转杆将活动环下降,操作简单;两个支撑柱之间设有的固定杆和固定环的配合使用,可以利用杠杆原理控制下夹板进行上升或者下降,方便快速对PCB板进行夹紧,操作更加便捷,同时方便拆卸,大大加快工作效率;定位柱可以减少夹紧的面积,避免损坏PCB板上的电子元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贴膜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贴膜治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支撑柱;3、固定环;4、固定杆;5、压板;6、弹簧;7、螺钉;8、活动环;9、旋转环;10、第一传动杆;11、圆形挡板;12、旋转杆;13、下夹板;14、固定柱;15、定位柱;16、压条;17、L形压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一种贴膜治具,包括底板1、支撑柱2和压条16,底板1顶端的中部对称设有两个支撑柱2,两个支撑柱2一侧的底部分别与固定杆4的两端固定连接,固定杆4的中部套设有固定环3,固定环3的两端固定设有限位环,固定环3的一侧安装有第一传动杆10,第一传动杆10的一端通过万向接头与第二传动杆的一端连接,第二传动杆的另一端与下夹板13底端的中部固定连接,下夹板13顶端的四侧安装有固定柱14,支撑柱2另一侧的顶部固定设有压条16,固定环3的另一侧固定设有压板5,底板1顶端的一侧固定设有螺钉7,螺钉7的中部套设有活动环8,活动环8的一侧固定设有L形压杆17,活动环8的顶部设有旋转环9,旋转环9与螺钉7螺纹连接,螺钉7的顶端固定设有圆形挡板11。

其中,下夹板13的两侧均贯穿设有导柱,导柱的底端与底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可以保证下夹板13竖直的上升或者下降,保证夹持PCB板的稳定性。

其中,固定柱14的顶端固定设有定位柱15,定位柱15的直径小于固定柱14的直径,可以减少与PCB板的夹紧面积,避免损坏电子元件。

其中,活动环8底端的两侧通过弹簧6与底板1的顶端连接,对活动环8进行支撑。

其中,旋转环9的一侧固定设有旋转杆12,旋转杆12的一端固定设有球形把手,可以通过球形把手对旋转环9进行旋转,操作更加方便舒适。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贴膜治具,具体操作时,操作者可以先将PCB板放置在四个定位柱15的顶部,然后旋转旋转杆12,这样与螺钉7螺纹连接的旋转环9就会下降,同时压动活动环8的下降,弹簧6收缩,与活动环8固定连接的L形压杆17开始压动压板5的一端倾斜,固定环3相对固定杆4旋转,第一传动杆10通过万向接头控制第二传动杆将下夹板13顶起,导柱的设计,可以保证下夹板13竖直的上升或者下降,下夹板13不断上升时,当PCB板顶端的两侧与两个压条16接触时,操作者可以再拧动旋转杆12,把PCB板锁紧在定位柱15和压条16之间即可完成夹紧步骤,当贴膜完成之后,操作者只需反向拧动旋转12即可将下夹板13下降,将PCB板取出即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