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操纵的弯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11664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压操纵的弯板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液压操纵的弯板机。此弯板机包括一框架结构,一装于该框架结构内可垂直移动的挤压压头构件,一装于该框架结构内的固定压头构件,和至少两个装在该框架结构内的操作油缸,该些操作油缸在两侧端部区域内可操纵地连接到挤压压头构件上,以驱动挤压压头构件朝固定压头构件移动,及使挤压压头构件从固定压头构件处垂直退回。
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上述类型的弯板机,在此弯板机中,挤压压头构件和固定压头构件一个装在另一个上方,压力则在两侧端部的区域内传递到挤压压头构件上,而固定压头构件则在其两侧端部区域处简支着。
熟悉现有技术的人都知道,此种弯板机的缺点在于在载荷作用下,可移动的挤压压头构件及固定压头构件沿相反方向发生弯曲,结果可移动的挤压压头构件和固定压头构件之间产生一不均匀的工作间隙。在工作区的宽度有几米长的大型弯板机中,特别是被弯曲工作的宽度远远小于最大工作宽度时,此缺点尤其明显。
在已知的技术中,已提出过各种措施,这些技术是要通过对至少一个压头构件的挠度曲线加以校正,以及就上、下压头构件的平行度而论,通过补偿上、下压头构件的挠度曲线的偏差的方式来保证沿弯板机整个工作宽度上有均匀的工作间隙。在已知的技术中,所有这些措施的共同的基本思路是,通过使上部压头构件中产生和载荷有关的反力,使上压头构件即可移动的挤压压头构件的挠度曲线方向与下压头构件即固定压头构件的挠度曲线方向相适应。
根据这类弯板机技术中所熟知的解决办法,上部可移动的挤压压头构件的下部件水平地分成数个压头部件,每个部件和一独立的操作油缸相配合,每个压头部件施加的压力可根据该压头部件所承受的载荷来控制。此外,为此目的,用于使载荷分布适应于各个压头部件的所谓液压缓冲设计,已被用于此技术中。
所有这些已知的解决办法具有共同的缺点,即提供所需反力的装置及控制反力的装置与经常变化的载荷分布条件有关,它们非常浪费,复杂且费用高,因而使这种弯板机的制造与操作非常昂贵。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上文所述类型的弯板机,它避免了已知的弯板机的缺点,并保证工作间隙沿弯板机整个工作宽度上始终保持均匀。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文所述类型的弯板机,它保证压头构件在载荷作用下出现的不可避免的弯曲被补偿掉,使上部可移动压头构件的挠度曲线和下部固定压头构件的挠度曲线沿弯板机整个宽度彼此平行。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文所述类型的弯板机,它以简单、低廉的装置,保证上部可移动的挤压压头构件与下部固定压头构件之间的工作间隙沿弯板机的整个宽度上,有均匀一致的宽度。
为了达到这些及其它目的,根据第一个内容,本发明提供一种液压操纵的弯板机,该弯板机包括一框架结构,一装于框架结构内可垂直移动的挤压压头构件,和一装于框架结构内的固定压头构件。挤压压头在与其移动方向相垂直的平面内被分成上部件和下部件。
挤压压头构件的上部件和下部件各有一位于中央的接触区,上部件和下部件在此接触区内相互贴靠着。上、下部件用两条缝隙彼此分隔开,此缝隙从接触区的两边向挤压压头构件的侧端部延伸,并连续增加其宽度。该弯板机还包括至少两个装在框架结构内的操作油缸,它们在挤压压头构件两侧端的区域上可操纵地连接到挤压压头构件的上部件上,以驱动挤压压头构件向固定压头构件移动,以及使挤压压头构件从固定压头构件处垂直退回。
按照本发明的第二个内容,为了实质上达到相同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液压操纵的弯板机,该弯板机包括一框架结构,一装于框架结构中可垂直移动的挤压压头构件,一装于框架结构中的固定压头构件,和至少两个装在框架结构中的操作油缸,它们在挤压压头构件两侧端部区域内可操纵地连接到挤压压头构件上,以驱动挤压压头构件向固定压头构件移动,并使挤压压头构件从固定压头构件处垂直退回。
固定压头构件沿一实质上与挤压压头构件移动方向相垂直的平面被分成上部件及下部件。
固定压头构件的上部件和下部件各有一位于中央的接触区,上部件和下部件在此接触区内相互贴压着。上部件和下部件用两条缝隙彼此分隔开,此缝隙从接触区的两边向固定压头构件的侧端部延伸,并连续增加其宽度。固定压头构件的下部件在其两侧端部区域处简支在弯板机的框架结构上。
用这种方法,通过使面朝待弯曲的工件的压头部件挠性向其两侧端方向逐渐增加,使得相关的压头构件的部件与在相同状态下总是呈现凹曲形状的单块式压头构件相反,在载荷作用下不可避免地呈现凸曲形状的方式,确保压头构件在载荷作用下在面朝工作面并且彼此相对设置的边缘处以同样的方式产生均匀的挠曲。
通过沿面向工作区的压头构件的部件的宽度方向上对横截面进行适当的选择,这些部件的截面模量可加以调节,以使两个压头构件的挠度曲线在任何载荷状态下,基本上相互平行延伸。
本发明所建议的措施,即将压头构件设计成两块式结构,可以在上部可移动的挤压压头构件或在下部的固定压头构件,或两者上加以实施。在后者情况下,甚至可以沿压头构件的宽度将挠度曲线的走向加以线性化。
此外,本发明所提示的这些措施的效果与这样的事实,即可移动的挤压压头构件的运动平面沿垂直,水平或倾斜方向延伸,实质上并无关系。通常,在大多数弯板机中,该运动平面沿水平方向伸展。在大多数情况下,上部挤压压头构件是可移动的,而下部压头构件则是固定的。因而在这种结构中,除施加的压力以外,相应的压头构件及压头构件的部件的重量,必须在计算或选择所需的压头构件的挠度曲线中加以考虑。
由于面向被弯曲工件的压头构件的部件的弯曲随载荷的增加面越来越大,所以缝隙的宽度会随载荷的增加而减小,因而在两块式压头构件的侧端部处的缝隙宽度在空载状态下必须选择得使之大致相当于单块式压头构件在同样的载荷状态下即满负载下预期出现的最大挠度值。在压头构件侧端部处的缝隙宽度,最好至少和与分块式压头构件共同操作的单块式压头构件在满载状态下的最大挠度值相等。然而,假如彼此共同操作的两个压头构件均为两块式结构,则使压头侧端部处的缝隙宽度不大于一单块式压头构件在相同状态下的最大挠度值要更可取些。
在某些实施例中,用托架构件将分块式压头构件的两个部件加以连接是有利的。当弯板机有一个两块式上部挤压压头构件时,这些托架构件可用来在压头构件的两个部件的接触区处,将压头构件两个部件松散地保持在一起,并吸收压头构件的下部件的重量。这些托架构件最好位于压头构件侧端部区域内,在此区域内,它们还可作为对压头构件下部件相对于上部件进行定位和稳定的装置,例如防止下部件绕共同接触区倾斜,特别在承受不对称载荷时。
托架构件最好可枢转地连接到挤压压头构件的上、下部件上,并构成在压弯操作中起作用的超越离合器装置。托架构件中的超越离合器装置可以包括弹簧装置,弹簧装置的尺寸应使其在弯板机空载状态下,将挤压压头构件下部件轻微压向挤压压头构件的上部件。
若挤压压头构件的两个部件例如用螺钉彼此刚性连接,上述托架构件则可以省略。但即使在此情况下,装设定位及导向装置仍可能是有利的,这些装置最好位于挤压压头构件的侧端部区域内,以便相对挤压压头构件的上部件对挤压压头构件的下部件加以定位。
缝隙最好沿一条从中央接触区至挤压压头构件两侧端部的斜直线延伸、因而该斜直线倾角的选择和挤压压头构件的截面模量有关,其是挤压压头构件长度的函数,且实际上相当于此函数平均斜率之半。在第一种方案中,这些要求导致这样的设计,即挤压压头构件的下部件的下边缘是平直的且沿水平方向延伸,整个挤压压头构件有一轮廓高度,该高度从其中央向两侧端部减小,由此,缝隙的倾角实际上相当于挤压压头构件的上部件的上边缘的平均倾角之半。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弯板机的一个实施例的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弯板机的一个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托架构件的一个实施例的正视放大图;
图4为弯板机可移动及固定压头的示意图,示出了在载荷作用下的挠曲线;
图5为本发明的弯板机第二实施例的正视示意图;
图6为定位装置的横截面视图;和图7为本发明弯板机的第三实施例的正视示意图。
由图1及图2可见,弯板机包括一框架结构,它实际上包含有两个沿竖直方向延伸的侧支承件1和一个沿水平方向延伸并将两个直立支承件1的上端相互连接的横梁2;横梁2设计成箱形并有两个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纵向板件3和4,纵向板件的两端则用一沿竖直方向延伸的侧面板5相互连接起来,每一个侧支承件1都由两块直立板件6和7构成,该两直立板件彼此相隔一定距离安装,以便两者之间留出一自由空间8。板件6和7在它们的顶部用横梁2相互连接,在底部则由一连接件9相互连接。
弯板机的有效构件主要是由一固定压头11及一垂直移动的挤压压头10构成。固定压头11与挤压压头10在弯板机框架结构的两个侧支承件1之间沿水平方向延伸进入两块板件6和7之间的自由空间8之中。可以理解,固定压头11与挤压压头10均装有在图中未予示出的弯曲工具。
固定压头11通常设计成简支着的横向构件。为此,两个连接件9中的每一个均有两个支承件12,该两支承件12在相应的连接件9上彼此相隔一定距离装设,每个支承件上均设置有一带凹曲圆柱表面的轴承座13。固定压头构件11的两个侧端部各具有伸入支承件12之间空间内的侧端部分。侧端部分各装有一圆柱形耳轴销14,该耳轴销则具有两个支承在支承件12的轴承座13中的伸出端。
弯板机的框架结构装有两个液压缸即操作油缸23,每个操作油缸由一柱塞(未示出)及一用以操纵挤压压头构件10朝着或背离固定压头构件11移动的活塞杆22。这些操作油缸23位于弯板机框架结构的两个侧端部处。挤压压头构件10有两个沿横向伸出的端部部分。挤压压头构件10用两个托架构件21悬挂在操作油缸23的两个活塞杆22上。每个托架构件21有一个可枢转地与相关操作油缸的活塞杆22连接的上端,和一个可枢转地与挤压压头构件10的突出端部分连接的下端。将托架构件21的下端连接到挤压压头构件10上的枢轴以标号24标示;而将托架构件21的上端连接到操作油缸23的活塞杆22上的枢轴则用标号25标示。
为了将操作油缸23的活塞杆22施加的压力传递到挤压压头构件10上,设置了一个形式为双铰组件26的压力传递铰接头。有关双铰组件26的设计及结构的详细情况在此不作说明。
挤压压头构件10沿压力作用的方向被分成两部分。具体地说,挤压压头构件10包括有一上部件15及一下部件17。上、下部件15、17各有一位于中央的接触区18,部件15和17在此接触区相互贴压着。在接触区18的两边,在上部件15及下部件17之间留有缝隙19。两条缝隙19的宽度在紧靠中央接触区18处为零,在挤压压头构件10的侧端部20处增大至某一数值。缝隙19,特别是其宽度的具体设计将在下面详加讨论。
如前所述,挤压压头构件10的上部件15利用托架构件21悬挂在操作油缸23的两个活塞杆22上。同样,挤压压头构件10的下部件17则用两个托架构件27悬挂在上部件15上。托架构件27各有一个可枢转地连接到挤压压头构件10的上部件15上的上端和一个可枢转地连接到挤压压头构件10的下部件17上的下端。将托架构件27的下端连接到挤压压头构件10的下部件17上的枢轴以标号30标示;而将托架构件27的上端连接到挤压压头构件10的上部件15上的枢轴则用标号29标示。这样,上、下部件15、17被松散地安装在一起,并且在中央接触区18处相互贴压着。上部件15及下部件17的相互位置再用一定位销28加以固定,该定位销则在中央接触区18处,分别插入上部件15及下部件17的凹孔中。
图4示出了用于将挤压压头构件10的下部件17悬挂于上部件15上的托架构件27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将挤压压头构件11悬挂于操作油缸23的活塞杆22上的托架构件21,亦可采用和托架构件27相同的设计,由此将由双铰组件26构成的压力传递铰接头桥接起来。
由附图可见,托架构件21沿动力传递方向分成两部分,即分成一个可枢转地与设置在挤压压头构件10的上部件15上的枢轴29连接的上部件31(参见图1),和一个可枢转地与设置在挤压压头构件11的下部件17上的枢轴30连接的下部件32。上部件31及下部件32用螺栓33松散地相互连接起来,该螺栓33自由地穿过上部件31的侧向支腿35,拧入下部件32内。在螺栓33的螺栓头34及上部件的支腿35之间装有弹簧元件36,例如碟形弹簧。这些弹簧元件36经螺头34和螺栓33,在托架构件21的下部件32上施加一作用力,以使下部件32拉向上部件31。就托架构件27而论,所选择的弹簧力的大小应使得挤压压头构件10的下部件17轻轻抵压着挤压压头构件10的上部件15,而对于托架构件21而言,所选择的弹簧力的大小应使得动力传递铰接头组件26的元件在挤压压头构件10空载状态下,例如挤压压头构件10的快速送进或缩回的过程中,轻微地压在一起。
托架构件27的两个部件31和32的松散连接构成一超越离合器,其结果是,由操作油缸23的活塞杆22施加的压力,在挤压压头构件10的工作行程内,只由动力传递铰接头组件26传递给挤压压头构件11。因此,托架构件21和27及它们所联接的铰接头并未在压力作用下产生严重的变形。而且,还能保证挤压压头构件10的下部件17保持在一稳定的位置,即在挤压压头构件10挤压行程中,下部件17受一弯曲力作用,并能避免挤压压头构件10的下部件17向挤压压头构件10的上部件15倾斜。
在图4中,分别示出带有上、下部件15、17的挤压压头构件10及固定压头构件11。假定挤压压头构件10及固定压头构件11沿压头构件10和11的全长分别均匀受载,可以预料,固定压头构件11将沿图4所示的挠度曲线46挠曲。按照本发明建议的挤压压头构件10的设计,即挤压压头构件10分成两个由两条缝隙19分开的部件15和17,挤压压头构件10的下部件17将沿挠度曲线45挠曲。应该理解,所示的挠度被大大地跨大了;实际上,最大挠度约为十分之一毫米,甚至更小。
由图4可见,在压力Fp,支座反力Fa及挤压压头构件10的重量Go与固定压头构件11的重量Gu的作用下,挤压压头构件10和固定压头构件11是以同样的方式挠曲,使得挠曲线45和46实质上平行延伸。
如前所述,从中央接触区18向挤压压头构件10的两侧端部延伸的两条缝隙19,从中央接触区18处开始为零,连续增加其宽度,在侧面端部处增大至一预定值。此预定值和使用相同的尺寸,设计及材料的单块式挤压压头构件时所出现的最大载荷挠度值大致相等,而不应高于此值。此值可由计算确定,或通过装设一单块式试验性挤压压头构件并测量其最大载荷挠度的方式,根据实验来确定。这样,实际使用的挤压压头构件可设计成使得侧端部处的缝隙宽度和原先测量的挠度值大致相等。在任何情况下,在侧端部处的缝隙19的宽度必须具有至少相当在最大压力载荷状态下,单块式固定压头构件11的挠度值。
两条缝隙19最好均沿一条直线延伸,此直线从中央接触区18向下倾斜,延伸至挤压压头构件10的侧端部为止。换言之,挤压压头构件10的下部件17的横截面,从中央接触区18到侧端部连续减小。斜直线的倾角最好选择得和挤压压头构件10的截面模量有关,其为挤压压头构件10的长度的函数且实际上为此函数平均斜率之半。由附图可见,挤压压头构件10的下部件17的下边缘,即面向弯板机工作区16的边是平直的且沿水平方向延伸,挤压压头构件10的上端具有一上边缘,该上边缘由一中央水平部分10b及与该中央部分10b毗邻的两个向下倾斜部分10a所组成。这样,整个挤压压头构件10有一轮廓高度,它从其中心处向侧端部减小,由此,缝隙19的倾角实际上相当于挤压压头构件10的上边缘部分10a的平均倾角之半。
图5所示的弯板机和图1及图2所示的不同,其不同之处主要是将挤压压头构件10的上部件15及下部件17连系在一起的方法有所不同。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两个托架构件27(参见图1)已被省略,挤压压头构件10的上、下部件15、17在中央接触区18内彼此被刚性地固定住。为此,上、下部件15、17分别带有突缘件38及39,它们被分别装设在挤压压头构件10的上、下部件15、17的前、后两面上;每两个相邻的突缘件38及39用螺钉37相互固定。另一种方法是,突缘件38及39可以省略掉,而两个部件15和17则用螺钉彼此直接固定。在此情况下,应该理解,例如,上部分15必须设有适当的凹孔(未示出)。
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装有分别供上、下部件15及17相互参照定位和导向的装置40。由图6可见,定位及导向装置40有两块板件41,板件41用螺钉42安装在挤压压头构件10的上部件15上,并将上、下部件15、17之间的缝隙19桥接起来。叠盖在挤压压头构件10的下部件17上的板件41的下端装有定位及导向销43,该销可用调节螺钉44沿轴向加以调节。调节螺钉被调节到使定位及导向销43轻轻接触挤压压头构件10的下部件17的前后表面。
图7示出了本发明弯板机又一种实施例。此弯板机包括一框架结构构成,它主要包括两个垂直延伸的侧支承件101及一沿水平方向延伸并将两个垂直支承件101的上端相互连接起来的横梁102。横梁102有一类似箱形的结构,它包括两个垂直延伸的纵向板件103及104,它们的两端用一垂直延伸的侧面板件105相连接。每个侧支承件101有两块直立板件106与107,它们彼此相隔一定距离布设,以便两者之间留出一自由空间108。板件106及107在它们顶部用横梁102相互连接,在它们的底部则用连接件109相互连接。
该弯板机的有效部件实质上是由一固定压头构件111及一垂直移动的挤压压头构件110构成。固定压头构件111与挤压压头构件110在弯板机框架结构的两个侧支承件101之间沿水平方向延伸进板件106和107之间的自由空间108内。可以理解,固定压头构件111及挤压压头构件110均装有弯曲工具,该弯曲工具并未在图中示出。
固定压头构件11通常设计成由一上部件117和一下部件115构成的简支横向构件。为此,两个连接件109各有两个支承件112,它们彼此相隔一定距离地安装在相应的连接件109上,并且每个支承件上设置有一个具有凹曲圆柱面的轴承座113。固定压头构件111的下部件115的两个侧端部均有伸入支承件112之间空间内的侧端部分。这些侧端部分装有圆柱形的耳轴销114,该耳轴销有两个支承在支承件112的轴承座113上的突出的端部。
弯板机框架结构设置有两个液压缸即操作油缸123,每个操作油缸包括一活塞(未示出)及一用以操纵挤压压头构件110朝着或背离固定压头构件111移动的活塞杆122。这些操作油缸123设置在弯板机框架结构的两个侧端的区域上。挤压压头构件110具有两个侧向伸出的端部。挤压压头构件110用两个托架构件121悬挂在操作油缸123的两个活塞杆122上。每个托架构件121有一个可枢转地连接到相关的操作油缸123的活塞杆122上的上端,和一个可枢转地连接到挤压压头构件110的突出端部分上的下端。将托架构件121下端连接到挤压压头构件110上的枢轴用标号124表示,而将托架构件121的上端连接到操作油缸123的活塞杆122上的枢轴则以标号125表示。
为了将操作油缸123的活塞杆122施加的压力传递到挤压压头构件110上,装设了一个形式为双铰组件126的压力传递铰接头。关于双铰组件126的结构和设计详情,在此不作说明。
固定压头构件111沿压力作用方向分成两个部分。具体地说,固定压头构件111包括一上部件115及一下部件117。上、下部件115、117均有一位于中央的接触区118,部件115和117在此接触区相互贴压着。在接触区118的两边,上、下部件115、117之间留有缝隙119。两条缝隙119的宽度在靠近接触区118处为零,然后连续增加,在固定压头构件111的两侧端部120处达到某一数值。在此之前已就缝隙119,特别是缝隙宽度作了详尽讨论,它亦可用于图7所示的实施例上。
固定压头构件111的上、下部件115、117在中央接触区118处,相互松散地贴靠在一起。上、下部件115、117的相互位置再用定位销128另外加以固定,该定位销插进上、下部件115、117在中央接触区118处的凹孔内。为了对固定压头构件111的上、下部件115、117作附加的定位及导向,装设了两个定位与导向部件40;它们的设计和结构与上文参照图6所作的讨论相同。
此外,上文所作的评论和说明,相应地亦可用于图7所示实施例上,特别是就挠度和缝隙宽度而言。
最后需要指出,弯板机的设计也可以有两块式挤压压头构件,例如图1或图5所示的实施例,以及两块式固定压头构件,例如图7所示的实施例。
权利要求
1.一种液压操纵的弯板机,该弯板机包括一框架结构;一装于所述框架结构内可垂直移动的挤压压头构件,一装在所述框架结构中的固定压头构件,和至少两个装在所述框架结构内的操作油缸,此些操作油缸在挤压压头构件的两侧端部区域内可操纵地连接到所述挤压压头构件上,以驱动所述挤压压头构件向固定压头构件移动,以及使所述挤压压头构件从所述固定压头构件处垂直退回,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压头构件是沿一个实际上和所述挤压压头构件移动方向相垂直的平面被分为一个上部件和一个下部件,所述挤压压头构件的所述上部件和所述下部件各有一位于中央的接触区,所述上部件和所述下部件在此接触区相互贴压着,所述上部件和所述下部件由两条缝隙彼此分隔开,此两缝隙从所述接触区每一边向所述挤压压头构件的侧端部延伸,并连续增加其宽度,由此,所述操作油缸可操纵地连接到所述挤压压头构件的所述上部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弯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压头构件的所述下部件的横截面沿该挤压压头构件的下部件的宽度而变化,使得当所述挤压压头构件压向固定压头构件时,所述挤压压头构件的挠度曲线与所述固定压头构件的挠度曲线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弯板机,其特征在于该挤压压头构件的侧端部区域内的所述缝隙在空载状态下的宽度,实际上相当于单块式挤压压头构件在载荷作用下所观测的最大挠度值。
4.根据权利要求3的弯板机,其特征在于该挤压压头构件的侧端部区域内的所述缝隙在空载状态下的宽度,至少和与所述两块式挤压压头构件共同工作的单块式固定压头构件在最大载荷作用下的最大挠度一样大。
5.根据权利要求1的弯板机,其特征在于该挤压压头构件的侧端部区域内的所述缝隙在空载状态下的宽度,至多和单块式挤压压头构件在载荷作用下所观测到的最大挠度值一样大。
6.根据权利要求1的弯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压头构件的所述上、下部件,通过托架构件而相互偶接。
7.根据权利要求6的弯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构件位于所述挤压压头构件的所述上、下部件的侧端部区域内。
8.根据权利要求6的弯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构件可枢转连接到所述挤压压头构件的所述上、下部件上。
9.根据权利要求6的弯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构件包括在挤压操作中起作用的超越离合器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弯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构件上的所述超越离合器装置包括弹簧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弯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装置的尺寸应使得它们在弯板机空载状态下,能将所述挤压压头构件的所述下部件轻轻压向所述挤压压头构件的所述上部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的弯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压头构件的所述上、下部件在它们位于中央的接触区内,彼此被刚性地加以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的弯板机,其特征在于该弯板机还带有供所所述挤压压头构件的所述上、下部件彼此相对地进行定位的装置,该定位装置装于所述两块式挤压压头构件的侧端部区域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的弯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系沿一条从所述中央接触区至所述挤压压头构件的侧端部的倾斜直线延伸。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弯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直线的倾角被选择得和挤压压头构件的截面模量有关,为挤压压头构件长度的函数,并且实际上相当于此函数平均斜率之半。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弯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压头构件的所述下部件的下边缘是平直的且沿水平方向延伸,并且整个挤压压头构件有一轮廓高度,它从该挤压压头构件的中心向其侧端部减小,由此,所述缝隙的倾角实际上相当于所述挤压压头构件的所述上部件的上边缘的平均倾角之半。
17.一液压操纵的弯板机,其包括一框架结构,一装于所述框架结构中的可垂直移动的挤压压头构件,一装于所述框架结构中的固定压头构件,和至少两个装在所述框架结构内的操作油缸,该些操作油缸在所述挤压压构件的两端部区域内可操纵地连接到所述挤压压头构件上,用以驱动所述挤压压头构件向所述固定压头构件移动,以及使所述挤压压头构件从所述固定压头构件处垂直退回,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压头构件沿一和所述挤压压头构件移动方向相垂直的平面,被分成一个上部件和一个下部件,所述固定压头构件的所述上部件和所述下部件,各有一位于中央的接触区,所述上部件和所述下部件在此接触区相互贴靠着,所述上部件和所述下部件被两条缝隙彼此分开,所述缝隙从所述接触区的两边向所述固定压头构件部件的侧端部延伸,并连续增加其宽度,所述固定压头构件的所述下部件在其两侧端部区域内简支在弯板机的框架结构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有一可垂直移动的上挤压压头构件的液压操纵弯板机。压力在该挤压压头构件两个侧端部区域处产生。一共同操作的固定压头构件设置在可移动压头构件对面,并在其两侧端部区域处简支着。可移动上压头构件被分成两个部件,此两部件在一位于中央的接触区处相互贴靠着。两条缝隙由此接触区沿一条斜直线延伸,其宽度从接触区向压头构件的侧端部逐渐增加,压力施加在上部压头构件的部件上。由此可使上部压头构件和下部压头构件在载荷作用下,以同样的方式挠曲,使它们的挠度曲线实际上相互平行延伸。
文档编号B30B15/06GK1073380SQ9211364
公开日1993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1992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1991年11月21日
发明者W·克伦霍尔茨 申请人:M及S布鲁格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