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装置以及制造方法_5

文档序号:9820882阅读:来源:国知局
由输送机构2输送,一个单位的处理结束。
[0156]〈第二实施方式〉
[0157]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粘合时,使推压棍51从面板P2的一方端部向另一方端部移动,但也可以采用其它的移动样态。图18(A)?图18(C)是其说明图。
[0158]在该图的例中,将面板P2的中央部作为粘合始端部,如图18(A)的那样,将推压辊51的初期位置作为面板P2的中央部。在保持单元41L、41R的转动限制一起解除了的状态下进行粘合作业。如图18(B)所示,使推压辊51向Y方向的一方向移动。在该图的例中,向输送方向下游侧(保持单元41R侧)移动。面板Pl和面板P2之间的空气依次向输送方向下游侧被挤出。若推压辊51到达面板P2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的端部,则面板P2的一半的粘合结束。
[0159]接着,如图18(C)所示,使推压辊51向Y方向的另一方向移动。在该图的例中,向输送方向上游侧(保持单元41L侧)移动。面板Pl和面板P2之间的空气依次向输送方向上游侧被挤出。若推压辊51到达面板P2的输送方向上游侧的端部,则面板P2的粘合结束。
[0160]即使在使推压辊51以这样的移动样态移动了的情况下,由于处于浮动状态的保持单元41L以及41R的姿势也与面板P2的姿势变化相应地变化,所以能够一边更可靠地保持面板P2 —边防止气泡的混入。
[0161]接着,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由I个推压辊51进行了面板Pl和面板P2的粘合,但也可以由多个推压辊51进行面板Pl和面板P2的粘合。图19(A)表示其一例。该图的例与图18的例同样,将面板P2的中央部作为粘合始端部,且使推压辊51为2个。2个推压辊51在Y方向并列设置,向相互离开的方向移动。在该图的例中,一方的推压辊5Ia向Y方向的一方向(例如,保持单元41R侧)移动,另一方的推压辊51b向Y方向的另一方向(例如,保持单元4IL侧)移动。
[0162]在图19(A)的例的情况下,若多个推压辊51在粘合始端部同时推压面板P2,则存在气泡混入推压辊51之间的可能性。因此,也可以是最初由一个推压辊51推压面板P2,其它的推压辊51事先推压最初推压的区域。图20(A)?图20(C)表示其一例。
[0163]首先,如图20(A)所示,仅推压辊51A上升,使面板P2的粘贴面(上面)的一部分与面板Pl的粘贴面(下面)抵接。接着,如图20⑶所示,暂时使推压辊51A向保持单元41R侧移动,将推压辊51B最初推压的区域粘合。此时,推压辊51A的向保持单元41R的移动量是直到推压辊51B上升而开始推压面板P2的位置为止的距离量。此后,如图20(C)所示,使推压辊51A的移动折返,移动到保持单元41L侧的粘合终端部。另外,推压辊51B在推压棍5IA开始向保持单元4IL侧移动后上升,推压面板P2,移动到保持单元4IR侧的粘合终端部。面板P2和面板Pl的抵接区域成为在X方向长的带状的区域。这样,通过使用多个推压辊51A、51B,能够缩短粘合时间,且能够防止气泡的混入。
[0164]接着,推压辊51的移动方向也可以是从面板P2的一边到相向的一边的方向以外的方向。图19(B)表示其一例。该图的例表示使推压辊51的移动方向成为对角线方向的例,将面板P2的中央部作为粘合始端部,且使推压辊51为2个。2个推压辊51在面板P2的对角线上向相互离开的方向移动。保持单元41L、41R保持面板P2的相向的角落部。
[0165]此外,也可以采用将多个推压辊呈放射状地配置在面板P2的中央部的周围,使各推压辊呈放射状地移动的结构等。由此,能够将面板Pl和面板P2之间的空气依次朝向面板P2的端缘部挤出。此时,从面板P2的中央部到各端缘部的距离分别不同。因此,最好调整各推压辊的移动速度,以便使全部推压辊同时到达面板P2的端缘部。另外,各推压辊也可以与放射状的配置部位相应地调整其辊宽度。例如,也可以使得从面板P2的中央部向各角部移动的推压辊与从面板P2的中央部向各端缘部移动的推压辊相比,辊宽度长。
[0166]〈其它的实施方式〉
[0167]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做成了如下的结构:由保持单元41L保持面板P2的输送方向上游侧的端部,由保持单元41R保持面板P2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的端部,保持面板P2的相向的端部。这可稳定地保持面板P2。
[0168]但是,也可以采用仅保持面板P2的一方端部的结构(例如,做成保持单元41L或41R的任意一方的结构)。反之,也可以采用增设保持单元而保持面板P2的4边全部、3边的结构。此面板P2的4边保持或3边保持,相对于将面板P2的中央部作为粘合始端部的粘合方法特别合适。
[0169]符号的说明
[0170]A:制造装置;P1:面板;P2:面板;31:保持单元;41L:保持单元;41R:保持单元;44L:升降机构;44R:升降机构;51:推压棍;52:棍移动机构。
【主权项】
1.一种制造装置,是将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粘合制造层叠体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保持前述第一面板的第一保持单元; 在前述第一面板的下方保持前述第二面板的多个第二保持单元; 从被保持在前述第二保持单元上的前述第二面板的下方将前述第二面板朝向前述第一面板的一方推压的推压棍; 与前述推压辊连接地设置,使前述推压辊沿前述第一面板移动的辊移动机构;和 使前述多个第二保持单元相对于前述第一保持单元上下地移动的升降机构, 前述多个第二保持单元分别可绕与被保持在前述第一保持单元上的前述第一面板的面板面平行的轴转动地被支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多个第二保持单元包括: 保持前述第二面板的一边的至少一个一边侧保持单元;和 对前述第二面板的与前述一边相向的另一边进行保持的至少一个另一边侧保持单元, 前述升降机构可独立地上下地移动前述一边侧保持单元和前述另一边侧保持单元。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多个第二保持单元分别具有吸附保持前述第二面板的下面的吸附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多个第二保持单元包括具备抵接部件的至少一个保持单元, 前述抵接部件具有与前述第二面板的端缘抵接的向下的倾斜部, 前述第二面板的端缘位于前述倾斜部和具备前述吸附部的面板保持面之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多个转动支承单元, 前述多个转动支承单元分别可绕与被保持在前述第一保持单元上的前述第一面板的面板面平行的轴转动地支承前述多个第二保持单元中的至少一个第二保持单元。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对前述多个第二保持单元的转动进行限制或进行限制解除的多个限制机构。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推压辊在其周面中的与前述多个第二保持单元相向的部分上具有槽。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使前述一边侧保持单元和前述另一边侧保持单元中的至少任意一方向与另一方接近、离开的方向移动的水平移动机构。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多个前述一边侧保持单元, 具备多个前述另一边侧保持单元, 还具备: 使多个前述一边侧保持单元向相互接近、离开的方向移动的第一水平移动机构;和 使多个前述另一边侧保持单元向相互接近、离开的方向移动的第二水平移动机构。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进行使前述推压棍从粘合始端部侧向粘合终端部侧移动的控制,并且进行使前述多个第二保持单元中的在前述粘合终端部侧的保持单元上升的控制。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进行使前述推压辊从前述第二面板中的前述一边的一侧向前述另一边的一侧的方向移动的控制,并且进行使前述另一边侧保持单元一面上升一面向从前述一边侧保持单元离开的方向移动的控制。12.—种制造方法,是将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粘合制造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保持工序、抵接工序和粘合工序, 所述保持工序在使粘贴面向下被保持的前述第一面板的下方,使粘贴面向上地由多个保持单元保持前述第二面板, 所述抵接工序使推压辊与被保持的前述第二面板的下面抵接,并且朝向前述第一面板推压前述第二面板,使前述第二面板的前述粘贴面的至少一部分与前述第一面板的前述粘贴面抵接, 所述粘合工序使前述推压辊沿前述第一面板移动,将前述第一面板和前述第二面板粘入η ? 前述粘合工序为了追随前述推压辊的移动地使前述第二面板的相对于前述第一面板的抵接区域增大,使前述多个保持单元中的至少一部分保持单元的姿势变化。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前述保持工序包括在上下方向将前述第二面板的端缘的一部分夹入的工序。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保持工序中,使前述第二面板的粘合终端部侧与前述第二面板的粘合始端部相比从前述第一面板离开,保持前述第二面板。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粘合工序中,追随前述推压辊的移动地使前述第二面板的前述粘合终端部向与前述第一面板接近的方向移动。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粘合工序中,追随前述推压辊的移动地使前述第二面板的前述粘合终端部一面向与前述第一面板接近的方向移动一面从前述第二面板的前述粘合始端部在水平方向离开。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前述推压辊在前述多个保持单元保持了前述第二面板的状态下,将前述第二面板朝向前述第一面板推压。18.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抵接工序中,前述第二面板的前述粘贴面和前述第一面板的前述粘贴面的抵接区域是带状的区域, 在前述粘合工序中,使前述推压辊从前述带状的区域沿前述第一面板向一方向移动。19.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抵接工序中,前述第二面板的前述粘贴面和前述第一面板的前述粘贴面的抵接区域是带状的区域, 在前述粘合工序中,使两个前述推压辊分别从前述带状的区域沿前述第一面板向相互离开的方向移动。
【专利摘要】一种制造装置以及制造方法,其一边更可靠地保持面板一边防止气泡的混入。制造装置是将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粘合制造层叠体的制造装置,其中具备:保持前述第一面板的第一保持单元;在前述第一面板的下方保持前述第二面板的多个第二保持单元;从被保持在前述第二保持单元上的前述第二面板的下方将前述第二面板朝向前述第一面板的一方推压的推压辊;与前述推压辊连接地设置,使前述推压辊沿前述第一面板移动的辊移动机构;和使前述多个第二保持单元相对于前述第一保持单元上下地移动的升降机构,前述多个第二保持单元分别可绕与被保持在前述第一保持单元上的前述第一面板的面板面平行的轴转动地被支承。
【IPC分类】B32B38/18, G02F1/13
【公开号】CN105584193
【申请号】CN201510760733
【发明人】中川优志, 德永英树
【申请人】平田机工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6年5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10日
当前第5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