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籽盘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5390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吸籽盘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吸籽盘装置,涉及一种农田气吸式滚筒播种机领域,尤其是一种吸籽盘装置。其在一个吸籽盘上配有适合播种滚筒所有播种株距的株距孔。在株距孔上装有封堵和吸籽孔变形器。通过封堵和吸籽孔变形器在株距孔上的配套使用来完成播种滚筒对不同株距和不同特征种子的播种要求。从而达到气吸式滚筒播种机在播种不同品种的种子和不同播种株距时不用更换吸籽盘的目的。具有操作简单,避免更换吸籽盘后带来的一系列技术性的调整问题。
【专利说明】一种吸好盘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机具尤其是一种气吸式滚筒播种机的吸籽盘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大多气吸式滚筒播种机对不同株距和不同种子的播种要求都是通过更换与之株距和种子特征配套的吸籽盘来完成的。不但工序多,而且每次更换完后还存在落籽时间差的技术调整问题。
[0003]发明的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用更换吸籽盘就能满足气吸式滚筒播种机播种滚筒对不同株距和不同种子的播种技术要求的气吸式滚筒播种机全新吸籽盘装置。
[000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
[0006]包括吸籽盘和吸籽盘上的株距孔及株距孔上分别安装的封堵及吸籽孔变形器的吸籽盘装置,其结构特点是;在一个吸籽盘上设有了适合气吸式滚筒播种机播种滚筒所有播种株距的株距孔,设置在吸籽盘上的株距孔的分配比例和数量与设置在播种滚筒上的不同株距的排种口的分配比例和数量相呼应,如果吸籽盘和播种滚筒存在减速比关系,其与减速比倍份的比例和数量相呼应。工作时,在确定播种品种和株距后,同一株距内与排种口相匹配的株距孔装有吸籽孔变形器,且装入株距孔内的吸籽孔变形器的形状特性与种子的大小特征和吸种数量相匹配。用与其种子品种特征和播种数量相适应的吸籽孔变形器装入与播种滚筒播种株距相对应的株距孔,剩余的株距孔都用封堵封上。通过这种封堵与吸籽孔变形器在株距孔上的配合使用的方法来达到适合气吸式滚筒播种机播种滚筒对播种不同种子和株距时的吸籽盘。省去了拆装吸籽盘而带来的一系列的调整问题。
[000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在同一吸籽盘上设置了气吸式滚筒播种机播种滚筒在播种时所具有的所有播种株距的株距孔。又通过封堵和吸籽孔变形器在株距孔上的配合使用,使气吸式滚筒播种机不用更换吸籽盘成为现实。用户只需在与播种株距配套的株距孔内装入与种子特征和播种数量相适应的吸籽孔变形器,剩余所有株距孔用封堵封上,就达到更换吸籽盘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不但操作简单、省略工序,而且避免了更换吸籽盘带来的一系列技术性调整问题。
[0008]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0]图中;1、吸籽盘,2、株距孔,3、封堵,4、吸籽孔变形器,5、播种滚筒,6、排种口。
[0011]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3]如图一所示,包括吸籽盘I株距孔2封堵3吸籽孔变形器4的吸籽盘装置,其结构特点是:在吸籽盘I上设有株距孔2、其设置比例和数量与气吸式播种机播种滚筒5上所设有的播种株距排种口 6的比例和数量相匹配。如果吸籽盘I和播种滚筒5存在减速比关系,其与减速比倍份的比例和数量相呼应。(注:倍数的比例和数量是指适合吸籽盘与播种滚筒装有减速装置的机型)。在吸籽盘I工作时,同一株距内与排种口 6相匹配的株距孔2装有吸籽孔变形器4,且装入株距孔2内的吸籽孔变形器4的形状特性与种子的大小特征和吸种数量相匹配。在株距孔2上分别安装的封堵3和吸籽孔变形器4,其安装特点是:当确定播种株距和种子品种后,所采用的与播种滚筒上播种株距相配套的株距孔2装上与其种子特征和播种数量相匹配的吸籽孔变形器4,剩余的株距孔2则用封堵3全部封上。
【权利要求】
1.一种吸籽盘装置,包括吸籽盘(I)、株距孔(2)、封堵(3)、吸籽孔变形器(4)播种滚筒(5)、排种口(6),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籽盘(I)上设有适合播种滚筒(5)所有播种株距的株距孔(2 ),在株距孔(2 )上安装有封堵(3 )和吸籽孔变形器(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籽盘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吸籽盘(I)上株距孔(2)的分配比例和数量与设置在播种滚筒(5)上的不同株距的排种口(6)的分配比例和数量相呼应,如果吸籽盘(I)和播种滚筒(5)存在减速比关系,其与减速比倍份的比例和数量相呼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籽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吸籽盘(I)工作时,同一株距内与排种口(6)相匹配的株距孔(2)装有吸籽孔变形器(4),且装入株距孔(2)内的吸籽孔变形器(4)的形状特性与种子的大小特征与吸种数量相匹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籽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吸籽盘(I)工作时,装有吸籽孔变形器(4)以外的株距孔(2 )全部用封堵(3 )封住。
【文档编号】A01C7-20GK204272644SQ201420607328
【发明者】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人]袁延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