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草组合物及其用途和使用方法

文档序号:380042阅读:7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除草组合物及其用途和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草组合物,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含有毒莠啶衍生物和芳氧苯氧丙酸酯类作为活性成分的除草组合物。
背景技术
农作物由于杂草危害造成作物产量降低,为此每年均需要施用大量的除草剂进行杂草防除以挽回作物产量损失。近年来,杂草在大豆等多种经济作物上的危害越来越严重,而且由于除草剂滥用,使杂草对农药产生越来越大的抗性,造成杂草防除效果逐年降低。因此,需要具有更好的防除效果的除草剂品种。
毒莠啶是一种内吸性除草剂,能迅速被叶和根吸收,并在植物体内传导。其作用于核酸代谢,使植物产生过量的核酸,使一些组织转变成分生组织,造成叶片、茎和根生长畸形,贮藏物质耗尽,维管束组织被栓塞或破裂,植株逐渐死亡。
芳氧苯氧丙酸类除草剂是由赫司特公司首先开发的,1975年报道禾草灵具有除草活性,1976年陶氏化学公司发现了吡氟氯草灵,其后开发出多个品种。此类除草剂在中国广泛用于阔叶作物防除禾本科杂草,精噁唑禾草灵是麦田防除看麦娘、野燕麦的主要除草剂品种之一。
大多数芳氧苯氧丙酸类除草剂能被植物叶片迅速吸收,在共质体中传导到根芽的分生组织。个别的品种如禾草灵除了被叶片吸收外,也被根吸收,在植物体内只能进行有限的传导。这类除草剂作用于乙酰辅酶A羧化酶,从而抑制脂肪酸的合成。它们的选择性主要是由降解代谢差异造成的,在耐药性的植物体内能迅速地被降解成无活性的物质。
为了增加植物对芳氧苯氧丙酸类除草剂的吸收,这类除草剂的商品制剂是酯,而不是酸,如喹禾灵的制剂是10%乙酯(quizalofop-ethyl),吡氟氯草灵的制剂是甲酯(haloxyfop-methyl),植物吸收后迅速分解成有活性的酸。
芳氧苯氧丙酸类除草剂主要作为茎叶处理剂,用在阔叶作物田防除一年生和多年生的禾本科杂草。有些品种也可用在禾谷类作物上,如禾草灵、骠马用在小麦田,威霸用在水稻田。
芳氧苯氧丙酸类除草剂的药效受气温和土壤墒情影响较大。在气温低、土壤墒情差时施药,除草效果不好;在气温高、土壤墒情好、杂草生长旺盛时施药,除草效果好。这类除草剂和干扰激素平衡的除草剂(如2,4-D)有拮抗作用,即它们混用,除草效果会下降。

发明内容为了扩大毒莠啶衍生物的杀草谱及作物的应用范围,提高毒莠啶衍生物对油菜田杂草的防除效果,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含有毒莠啶衍生物和芳氧苯氧丙酸酯类作为活性成分的除草组合物,二者复配可以更大程度地提高对油菜田恶性杂草防除效果,扩大杀草谱,具有非常明显的增效作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除草组合物含有活性组分和载体,活性组分为毒莠啶衍生物和任意一种或多种芳氧苯氧丙酸酯类,毒莠啶衍生物和芳氧苯氧丙酸酯类的重量比为0.1∶100至100∶0.1。
优选地,本发明毒莠啶衍生物和芳氧苯氧丙酸酯类的重量比为1∶20至20∶1。
本发明毒莠啶衍生物为4-氨基-3,5,6-三氯吡啶-2-羧酸和/或其有机盐和/或无机盐和/或其酯。其中有机盐为乙醇胺盐,三异丙醇胺盐、三乙胺盐;无机盐为钾盐、钠盐、铵盐;所述酯为甲酯、丁酯、辛酯、异辛酯。4-氨基-3,5,6-三氯吡啶-2-羧酸通用名为毒莠啶。
本发明芳氧苯氧丙酸酯类为恶草醚、精喹禾灵、禾草灵、氟萘草酯、吡氟禾草灵、精吡氟禾草灵、吡氟氯禾灵、精吡氟氯禾灵、炔草酯、噻唑禾草灵、噻唑禾草灵、炔禾灵、精恶唑禾草灵、喔草酯、糖草酯。
其中,恶草醚为(RS)-2-[2-[4-(3,5-二氯-2-吡啶基氧)苯氧基]丙酰]-1,2-恶唑烷;精喹禾灵为(R)-2-[4-(6-氯-2-喹恶啉基氧代)苯氧基]丙酸乙酯;禾草灵为(RS)-2-[4-(2,4-二氯苯氧基)苯氧基]丙酸甲酯;氟萘草酯为(R)-2-[7-(2-氯-a,a,a-三氟-对-甲苯氧基)-萘-2-基氧]丙酸甲酯;吡氟禾草灵为(RS)-2-[4-(5-三氟甲基-2-吡啶氧基)苯氧基]丙酸丁酯;精吡氟禾草灵为(R)-2-{4-[(5-三氟甲基吡啶-2-基)氧基]苯氧基}丙酸丁酯;吡氟氯禾灵为(RS)-2-[4-(三氯-5-三氟甲基-2-吡啶氧基)苯氧基]丙酸甲酯;精吡氟氯禾灵为(R)-2-[4-(三氯-5-三氟甲基-2-吡啶氧基)苯氧基]丙酸甲酯;炔草酯为2-丙炔基-(R)-2-[4-(5-氯-3-氟-2-吡啶氧基)苯氧基]丙酸酯;噻唑禾草灵为2-[4-(6-氯-2-苯并噻唑氧基)苯氧基]丙酸乙酯;噻唑禾草灵为(±)-2-[4-(6-1,3-苯并噻唑-2-基氧)苯氧基]丙酸;炔禾灵为2-丙炔基-2-[4-((3,5-二氯-2-吡啶基)氧基)苯氧基]丙酸酯;精恶唑禾草灵为(R)-2-[4-(6-氯-2-苯并恶唑氧基)苯氧基]丙酸乙酯;喔草酯为(R)2-异亚丙基氨基-氧乙基(R)-2-[4-(6-氯喹喔啉-2-基氧)苯氧基]丙酸酯;糖草酯为(±)-四氢糖基(R)-2-[4-(6-氯喹喔啉-2-基氧)苯氧基]丙酸酯。
本发明组合物中的活性组分重量百分含量为0.01-99.9%。本发明的除草剂组合物中活性组分的量取决于每种组分单独使用时的施用量,也取决于一种组分与另一种组分的比例以及增效作用的程度。
本发明组合物中含有至少两种载体,载体可以是固体或液体,通常用于配制除草剂组合物的载体均可使用。载体中至少一种是表面活性剂,可以是乳化剂、分散剂或湿润剂,例如,十二烷基硫酸钠、仲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聚氧乙烯脂肪酸脂、聚氧乙烯脂肪醇醚、聚氧乙烯脂肪氨、乙氧基蓖麻油、脂肪酸聚乙二醇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等或直接使用市售的乳化剂。
本发明除草组合物可以配制成乳油、液剂、水剂、浓乳剂、微乳剂、可湿性粉剂、水悬浮剂、油悬浮剂、水分散颗粒剂、可溶性粉剂或可溶性粒剂。这些制剂可以用已知的方式制备,例如通过将活性化合物与溶剂和/或载体混合,如果需要,采用乳化剂和分散剂来填充,如果用水作稀释剂,也可以用其它的有机溶剂作助溶剂。
本发明除草组合物用于防治油菜田一年生及多年生禾本科和阔叶杂草。施用形式取决于特定的使用;在各种情况下,须保证它们的分散尽可能地细微和均匀。
本发明除草组合物使用方法为在油菜种植前土壤处理或油菜苗后茎叶处理,可以直接喷洒或兑水、植物油或矿物油喷洒,可以单独施用或与其他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或植物生长调节剂施用或与肥料混合施用。
本发明可以呈成品制剂形式提供,即组合物中各物质已经混合;但组合物的成分也可以以单独制剂提供,使用前在桶(罐)中直接混合。本发明的浓缩物通常与水混合得到所需活性物质的浓度。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用于防治油菜田一年生及多年生各种禾本科和阔叶杂草等。本发明的除草剂组合物的施用场所为水田、旱地等。
本发明的组合物也可以与其它具有除草、杀虫或杀菌性能的化合物特别是茎叶处理的除草剂混合使用,还可以与杀线虫剂、防护剂、生长调节剂、植物营养素或土壤调节剂混合使用。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现场除草的方法,在杂草萌发之前或萌发之后,向作物及作物生长的场所施用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按普通的方法施用,如拌土、喷雾、喷射、浇注等。本发明的施用量随天气条件或作物状态变化。除草效果通常与组合物中单个化合物的含量有关,也与外界因素相关,例如气候,但通过使用适当的剂型可以减缓气候的影响。
本发明的组合物有三个鲜明的优点一是组合物在一定配比范围内表现出极好的增效作用,混合后的组合物较其单剂明显提高了除草效果,从而降低了使用剂量,在减少农民用药成本的同时,降低了对环境影响程度。二是扩大了杀草谱,一种药剂能同时防治多种杂草,提供了一种极其方便有效的防治手段,对油菜田的禾本科及阔叶杂草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三是该组合物是内吸性除草剂与触杀性除草剂复配组合,药剂不同作用特性得到极强的优势互补,能有效延缓单剂的抗性发生与发展,它对稗草、金色狗尾草、苍耳、龙葵的防除效果达到95%以上。
本发明活性组分为毒莠啶和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芳氧苯氧丙酸酯类化学名称和结构式如下
化学名称4-氨基-3,5,6-三氯吡啶-2-羧酸结构式 实验式C6H3Cl3N2O2相对分子量241.5芳氧苯氧丙酸酯类除草剂为 羟戊禾灵分子式C18H18F3NO5分子量385.33 氟萘草酯分子式C21H16ClF3O4分子量424.80 吡氟氯禾灵分子式C18H17ClF3NO3分子量387.78
精恶唑禾草灵分子式C18H16ClNO5分子量361.78 炔草酯分子式C17H13ClFNO4分子量349.74 炔禾灵分子式C17H13Cl2NO4分子量366.20 恶草醚分子式C17H16Cl2N2O4分子量383.23 吡氟禾草灵分子式C19H20F3NO4分子量383.36 禾草灵分子式C16H14Cl2O4分子量341.19
糖草酯分子式C22H21ClN2O5分子量428.87 喔草酯分子式C22H22ClN3O5分子量443.88 精喹禾灵分子式C19H17ClN2O4分子量372.80 噻唑禾草灵分子式C18H16ClNO4S分子量377.8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用以下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使本发明的优点更明显。但本发明绝非限于这些例子。所有制剂的配比中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生物活性部分的处理剂量均为有效成分,其浓度为100%。
1、可湿性粉剂的配制如实施例1~5配方,按配方要求,将原药、各种助剂及填料等充分混合,经超细粉碎机粉碎后,即得到加工产品。
实施例1 20%可湿性粉剂毒莠啶1%,高效盖草能19%,十二烷基硫酸钠2.0%,羧甲基纤维素5%,木质素磺酸钠10%,硅藻土补足至100%。
实施例2 25%可湿性粉剂毒莠啶乙醇铵盐10%,精恶唑禾草灵1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5%,白碳黑10%,木质素磺酸钠10%,高岭土补足至100%。
实施例3 45%可湿性粉剂毒莠啶丁酯5%,精喹禾灵40%,烷酰胺基牛磺酸盐2%,烷基萘甲醛缩合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5%,凹凸棒土补足至100%。
实施例4 50%可湿性粉剂毒莠啶异辛酯15%,炔禾灵35%,烷酰胺基牛磺酸盐2%,烷基萘甲醛缩合5%,烷基酚聚氧乙烯磷酸酯5%,轻质碳酸钙补足至100%。
实施例5 70%可湿性粉剂毒莠啶钾25%,糖草酯45%,烷酰胺基牛磺酸盐5%,亚甲基双萘磺酸钠5%,烷基酚聚氧乙烯磷酸酯5%,轻质碳酸钙补足至100%。
2、水乳剂的配制如实施例6~10配方,将原药、溶剂、乳化剂和共乳化剂加在一起,使溶解成均匀油相。将水、抗冻剂等混合一起,成为均一水相。在高速搅拌下,将水相加入到油相或将油相加入到水相,形成分散性良好的水乳剂。
实施例6 10%水乳剂毒莠啶3%,糖草酯7%,N-甲基吡咯烷酮5%,聚乙烯醇0.8%,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基醚5%,烷基-二乙二醇醚-磺酸钠2.5%,农乳2201 2%,乙二醇5%,水补足至100%。
实施例7 15%水乳剂毒莠啶三异丙醇胺盐3%,喔草酯12%,溶剂油15%,聚乙二醇5%,烷基芳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3.5%,农乳2201 5%,二甲基甲酰胺12%,乙二醇5%,水补足至100%。
实施例8 25%水乳剂毒莠啶甲酯2.5%,精喹禾灵22.5%,二甲苯10%聚乙烯醇1.2%,烷基-二乙二醇醚-磺酸钠3.5%,农乳2201 13%,壬基酚聚氧乙,烯醚5%,水补足至100%。
实施例9 30%水乳剂毒莠啶辛酯15%,高效盖草能15%,聚丙烯酸甲酯3%,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基醚10%,烷基-二乙二醇醚-磺酸钠3.5%,农乳2201 2%,二甲基甲酰胺20%,乙二醇5%,水补足至100%。
实施例10 35%水乳剂毒莠啶三乙胺盐33%,喔草酯2%,聚丙烯酸甲酯5%,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基醚5%,烷基-二乙二醇醚-磺酸钠3.5%,农乳2201 2%,二甲基甲酰胺12%,脲素5%,水补足至100%。
3、水分散性颗粒剂的配制如实施例11~14配方,将原药和粉状载体、润湿展着剂及粘结剂等进行混合粉碎,再加水捏合后,加入装有筛网的造粒机中进行造粒。然后再经干燥、筛分即得颗粒状产品。
实施例11 30%水分散性颗粒剂毒莠啶5%,精喹禾灵25%,亚甲基双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12%,柠檬酸5%,可溶性淀粉15%,石膏补足至100%。
实施例12 40%水分散性颗粒剂毒莠啶铵盐8%,精恶唑禾草灵32%,木质素磺酸钠12%,环氧聚醚5%,硫酸钠15%,石膏补足至100%。
实施例13 50%水分散性颗粒剂毒莠啶乙醇胺盐15%,高效盖草能35%,木质素磺酸钙15%,环氧聚醚5%,可溶性淀粉15%,聚乙烯吡咯烷酮5%,凹凸棒土补足至100%。
实施例14 60%水分散性颗粒剂毒莠啶钾盐30%,喔草酯30%,亚甲基双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1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5%,聚乙烯吡咯烷酮5%,凹凸棒土补足至100%。
4、悬浮剂的配制如实施例15~17配方,按配方要求,以水为介质,将原药、分散剂、助悬剂和防冻剂等加入砂磨釜中,进行研细,制成悬浮剂。
实施例15 30%悬浮剂毒莠啶5%,恶草醚25%,木质素磺酸钙5%,白碳黑0.3%,乙二醇4%,硅酮少许,水补足至100%。
实施例16 40%悬浮剂毒莠啶丁酯20%,吡氟禾草灵20%,亚甲基双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5%,白碳黑1%,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基醚5%,乙二醇4%,磷酸三丁酯少许,水补足至100%。
实施例17 45%悬浮剂毒莠啶辛酯10%,精喹禾灵20%,高效盖草能20%,木质素磺酸钠5%,白碳黑0.3%,农乳2201 5%,丙三醇8%,硅酮少许,水补足至100%。
5、油悬浮剂的配制如实施例18~23配方,按配方要求,以油为介质,将原药、分散剂、助悬剂和防冻剂等加入砂磨釜中,进行研细,制成悬浮剂。
实施例18 3%油悬浮剂毒莠啶1%,精喹禾灵2%,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壬基酚聚氧乙烯醚(7)5%,植物油补至100%实施例19 5%油悬浮剂毒莠啶2%,喔草酯3%,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壬基酚聚氧乙烯醚(7)5%,植物油补至100%。
实施例20 8%油悬浮剂毒莠啶三异丙醇胺盐3%,高效盖草能5%,脂肪酸聚氧乙烯醚10%,蓖麻油聚氧乙烯醚(20)5%,烷基酚聚氧乙烯醚5%,植物油补至100%实施例21 15%油悬浮剂毒莠啶甲酯7.5%,精恶唑禾草灵7.5%,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壬基酚聚氧乙烯醚(7)5%,机油补至100%实施例22 20%油悬浮剂毒莠啶钠盐10%,噻唑禾草灵10%,三-甲基苄基酚聚氧乙烯醚5%,脂肪醇聚氧乙烯醚(7)5%,甘油单月桂酸酯聚氧乙烯醚10%,矿物油补至100%实施例23 30%油悬浮剂毒莠啶甲酯20%,糖草酯1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甘油单月桂酸酯聚氧乙烯醚10%,快渗剂T 10%,植物油补至100%6、乳油的配制如实例24~30配方,将原药、溶剂、乳化剂加在一起,使溶解成均匀油相。
实施例24 2%乳油毒莠啶1%,糖草酯1%,N-甲基吡咯烷酮,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甘油单月桂酸酯聚氧乙烯醚10%,快渗剂T 10%,植物油补至100%实施例25 5%乳油毒莠啶2%,精吡氟氯禾灵3%,环己酮%20,脂肪酸聚氧乙烯醚5%,甘油三月桂酸酯聚氧乙烯醚10%,JFC 10%,甲苯补至100%实施例26 10%乳油毒莠啶乙醇胺盐4%,精恶唑禾草灵6%,N,N-二甲基甲酰胺1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甘油单月桂酸酯聚氧乙烯醚10%,快渗剂T 10%,溶剂油补至100%
实施例27 20%乳油毒莠啶铵盐10%,精喹禾灵10%,二甲基亚砜20%,壬基酚聚氧乙烯醚(10)15%,二甲苯补至100%实施例28 30%乳油毒莠啶异辛酯15%,精吡氟氯禾灵15%,磷酸三丁酯30%,油酸聚乙二醇400酯10%,甘油单月桂酸酯聚氧乙烯醚10%,快渗剂T10%,溶剂油补至100%实施例29 40%乳油毒莠啶辛酯25%,炔禾灵15%,N-甲基吡咯烷酮30%,蓖麻油聚氧乙烯醇10%,甘油单月桂酸酯聚氧乙烯醚5%,溶剂油补至100%实施例30 50%乳油毒莠啶甲酯15%,精吡氟氯禾灵35%,甲醇20%,乙醇胺3%,脂肪胺聚氧乙烯醚5%,甘油双月桂酸酯聚氧乙烯醚4%,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5%,N-甲基吡咯烷酮补至100%6、应用例实施例31 5%乳油的应用取本发明实施例25制得的5%乳油100g用于防治油菜田一年生及多年生禾本科和阔叶杂草。使用方法为在油菜种植前土壤处理或油菜苗后茎叶处理,兑15gk水,喷洒。
组合物在温室的除草效果在温室内采用盆栽的方法测定组合物的制剂及毒莠啶、恶草醚、精喹禾灵、禾草灵、氟萘草酯、吡氟禾草灵、精吡氟禾草灵、吡氟氯禾灵、精吡氟氯禾灵、炔草酯、炔禾灵、精恶唑禾草灵、喔草酯、糖草酯对禾本科及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试验方法试验采用温室盆栽法,在一次性纸杯中播种定量的杂草种子,待杂草出土后1.5~2叶期时进行间苗,每个纸杯选留5株长势较为一致的杂草植株进行培养,并定期浇灌N、P、K复合肥的水溶液,待禾本科杂草长至3~4叶期、阔叶杂草4~6叶期时用履带式作物喷雾机进行茎叶喷雾处理,处理后6小时后放在温室继续培养观察,20天后调查各个处理的除草效果。
表.磺草酮与三氮苯类除草剂组合物实例对禾本科及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
结论上表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毒莠啶与芳氧苯氧丙酸酯混用后较各自单用相比对杂草特别是禾本科杂草稗草、金色狗尾草的防除效果有明显的提高,达到同时防治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的目的。
权利要求
1.一种除草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活性组分和载体,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活性组分为毒莠啶衍生物和一种或多种芳氧苯氧丙酸酯类,毒莠啶衍生物和芳氧苯氧丙酸酯类的重量比为0.1∶100至100∶0.1。
2.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毒莠啶衍生物和芳氧苯氧丙酸酯类的重量比为1∶20至20∶1。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毒莠啶衍生物为4-氨基-3,5,6-三氯吡啶-2-羧酸和/或其有机盐和/或无机盐和/或其酯。
4.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有机盐为乙醇胺盐三异丙醇胺盐、三乙胺盐;所述的无机盐为钾盐、钠盐、铵盐;所述的酯为甲酯、丁酯、辛酯、异辛酯。
5.权利要求1-4之任一所述的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芳氧苯氧丙酸酯类为恶草醚、精喹禾灵、禾草灵、氟萘草酯、吡氟禾草灵、精吡氟禾草灵、吡氟氯禾灵、精吡氟氯禾灵、炔草酯、噻唑禾草灵、噻唑禾草灵、炔禾灵、精恶唑禾草灵、喔草酯和糖草酯。
6.权利要求1-5之任一的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合物中的活性组分重量百分含量为0.01-99.9%。
7.权利要求1-6之任一所述的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中含有至少两种载体,其中至少一种是表面活性剂。
8.权利要求1-7之任一所述的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是乳油、液剂、水剂、浓乳剂、微乳剂、可湿性粉剂、水悬浮剂、油悬浮剂、水分散颗粒剂、可溶性粉剂或可溶性粒剂。
9.权利要求1-8之任一所述的除草组合物用于防治油菜田一年生及多年生禾本科和阔叶杂草的用途。
10.权利要求1-8之任一所述的除草组合物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组合物直接喷洒或兑水、植物油和/或矿物油后喷洒,单独施用或与其他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施用或与肥料混合施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除草组合物,该除草组合物含有活性组分为毒莠啶衍生物和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芳氧苯氧丙酸酯类,毒莠啶和芳氧苯氧丙酸酯的重量比为0.1∶100至100∶0.1,二者复配可以更大程度地提高对农作物杂草,尤其是油菜田恶性杂草防除效果,扩大杀草谱,具有非常明显的增效作用。
文档编号A01N43/40GK1711840SQ20041000924
公开日2005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23日
发明者詹福康, 李生学, 李学峰, 杨舰, 母灿先, 林吉柏, 张永忠, 庹代松, 乔政, 王敏, 刘尚钟 申请人:北京颖新泰康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