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拨禾脱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028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的拨禾脱粒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稻麦收割装置,特别是一种新型的拨禾脱粒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各类联合收割机用的拨禾装置,大都采用带有拨禾杆的转动支架这一形式,该类拨禾装置由于受到转动支架作回转运动的限制,其对禾(麦)杆的压力点将随着转动支架的转动而由禾(麦)杆的上端向其下部滑移,因而很难保证禾(麦)穗与脱粒装置有足够的贴近程度。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产品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保持禾(麦)穗与脱粒装置有足够的贴近程度和适当长度的接触距离的拨禾脱粒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发明一种新型的拨禾脱粒装置,该装置包括拨禾机架1、挡谷罩7和脱粒系统41;拨禾机架1的前、后侧相同,其前侧形状呈 形,其下部有四根脚27,脱粒系统41装在拨禾机架1的中间,挡谷罩7装在拨禾机架1的中上部位;在拨禾机架1上还装有由前、后侧链轮2、34、8、10、22和绕装在其上的拨禾链条6以及至少四根以上、均匀地装在前、后侧拨禾链条6上的拨禾杆4组成的柔性拨禾装置,链轮2、34、8、10和22分别用前、后侧销轴3、33、9、轴11和销轴21装在拨禾机架1前、后侧的左上端部位、中间左端部位、中间部位、中间右端部位和下部的中右部位。
在拨禾机架1前、后侧的中间部位,还分别装有前、后侧链条支撑轮16和支撑杆23。
拨禾机架1下部的四根脚27为空心管,其上装有调节固定螺钉20。
脱粒系统41包括挡谷桶28、脱粒滚子37、滚子轴31和前、后侧轴承座32,挡谷桶28装在前、后侧拨禾机架1的中间,其左侧面为与脱粒滚子37相适应的圆柱曲面。
本发明的拨禾脱粒装置,由于采用了链条加拨禾的柔性拨禾装置,并让链条围绕脱粒滚子一定的角度,因而,使得禾(麦)穗与脱粒装置有足够的贴近程度,并且有适当长度的接触距离,延长了脱粒时间,故其脱粒效果十分显著,据试验,本发明的脱粒率达到了99.5%以上。


附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附图2是本发明的主剖视图;附图3是本发明的后视图;附图4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本实施例包括拨禾机架1、挡谷罩7、脱粒系统41和柔性拨禾装置。
拨禾机架1为前、后对称,其前、后侧形状呈 形,左侧呈悬臂状,在悬臂的中上部位有联接前后悬臂的横杆5;其下部的右侧,还有将机架前、后侧联成整体的两横杆;下部有四根空心管做成的脚27,每根脚上装有调节固定螺钉20。
挡谷罩7为向右倒置的“厂”字状,其左端搭装在横杆5上,右下部装在拨禾机架1下部的中部靠右部位。
脱粒系统41包括挡谷桶28、脱粒滚子37、滚子轴31和前、后侧轴承座32;挡谷桶28为前、后、左、底四面坐椅状,其左侧面为与脱粒滚子37相适应的圆柱曲面,该桶装在前、后侧拨禾机架1的中间;脱粒滚子37为筒状,其上镶嵌有脱粒齿38,滚子轴31穿装其中,其后端穿出后又穿装后轴承座32后装动力输入皮带轮39,其前端穿出后又穿装前轴承座32后装动力传输齿轮30,前、后轴承座32均装在前、后侧拨禾机架1的中下部位。在拨禾机架1前侧的中下部位装有销轴25,该销轴上套装有与动力传输齿轮30相啮合的齿轮29,该销轴上还套装有动力传输链轮26。
柔性拨禾装置由前、后侧链轮2、34、8、10、22和绕装在其上的拨禾链条6以及至少四根以上、均匀地装在前、后侧拨禾链条6上的拨禾杆4组成,装在拨禾机架1上。链轮2、34、8、10和22分别用前、后侧销轴3、33、9、轴11和销轴21装在拨禾机架1前、后侧的左上端部位、中间左端部位、中间部位、中间右端部位和下部的中右部位;轴11的后端穿装后链轮10后,装于后轴承座36中,其前端穿装前链轮10后,又穿装前轴承座36,其后装动力输入链轮12,前、后轴承座36分别装在拨禾机架1前、后侧的中部右端部位,并装有张紧调紧装置13。动力输入链条17绕装在动力输入链轮12和动力传输链轮26上。
为避免脱粒齿37撞击拨禾杆4,在拨禾机架1前、后侧的中间部位,还分别装有前、后侧链条支撑轮16和支撑杆23。在拨禾机架1的左侧的中部和下部,分别装有前、后侧分禾器35。
本发明的拨禾脱粒装置直接装在微型联合收割机的机架19上,由拨禾机架1下部的四根空心管脚27穿装在机架19上的四根立柱上,调节固定螺钉20固定,调整四根空心管脚27穿装在机架19上的四根立柱上的位置,可调整脱粒装置距地面的高度。
使用时,双手握住微型联合收割机的控制手柄15,行走装置18驱动整机向左行走,动力源通过皮带轮40传递给动力输入皮带轮39,进而传递给滚子轴31和脱粒滚子37,带动脱粒滚子37作顺时针方向转动;其后,滚子轴31的前端带动动力传输齿轮30,又带动与动力传输齿轮30相啮合的齿轮29和与其同轴的动力传输链轮26,带动链条17传递给动力输入链轮12,从而带动拨禾链条6和装在其上的拨禾杆4作逆时针方向转动。在行进过程中,分禾器35将割幅内的禾(麦)杆导入,由柔性拨禾装置中的拨禾杆4将禾(麦)穗带向右侧,并逐渐向下压,使其最大限度地与脱粒滚子37上的脱粒齿38贴近,由于链条6在通过脱粒滚子37上的最高点后,转向右下方向,这样以来,就使得禾(麦)穗与脱粒滚子37上的脱粒齿38更加贴近,有更长的接触脱粒时间,从而大大提高了脱粒的效果。此时,收割机下部的割禾器24将禾(麦)杆割断,禾(麦)杆和脱下来的谷(麦)进入谷(麦)草输送和分离装置14进行谷(麦)、草分离。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的拨禾脱粒装置,包括拨禾机架(1)、挡谷罩(7)和脱粒系统(41),拨禾机架(1)的前、后侧相同,其前侧形状呈 形,其下部有四根脚(27),脱粒系统(41)装在拨禾机架(1)的中间,挡谷罩(7)装在拨禾机架(1)的中上部位;其特征在于在拨禾机架(1)上还装有由前、后侧链轮(2)、(34)、(8)、(10)、(22)和绕装在其上的拨禾链条(6)以及至少四根以上、均匀地装在前、后侧拨禾链条(6)上的拨禾杆(4)组成的柔性拨禾装置,链轮(2)、(34)、(8)、(10)和(22)分别用前、后侧销轴(3)、(33)、(9)、轴(11)和销轴(21)装在拨禾机架(1)前、后侧的左上端部位、中间左端部位、中间部位、中间右端部位和下部的中右部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拨禾脱粒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拨禾机架(1)前、后侧的中间部位,还分别装有前、后侧链条支撑轮(16)和支撑杆(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拨禾脱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拨禾机架(1)下部的四根脚(27)为空心管,其上装有调节固定螺钉(20)。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拨禾脱粒装置,其特征在于脱粒系统(41)包括挡谷桶(28)、脱粒滚子(37)、滚子轴(31)和前、后侧轴承座(32),挡谷桶(28)装在前、后侧拨禾机架(1)的中间,其左侧面为与脱粒滚子(37)相适应的圆柱曲面。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新型的拨禾脱粒装置,涉及一种稻麦收割装置,由拨禾机架1、挡谷罩7、脱粒系统41和柔性拨禾装置构成;该装置能保持禾(麦)穗与脱粒装置有足够的贴近程度和适当长度的接触距离,大大提高禾(麦)穗的脱粒效果,可广泛适用于南方丘陵地区的稻(麦)收割,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稻麦收割装置。
文档编号A01D57/00GK1659950SQ20051003110
公开日2005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4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4日
发明者李自持 申请人:李自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