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秧碎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448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输秧碎土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收获机械的一种输秧碎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收获花生、土豆、大蒜等地表以下果实收获机械的作业过程是挖掘铲首先将这些作物的秧蔓带着果实及果实所在土壤层一同被挖起,作业时随着机器前进,后挖起土壤层推着在先被挖起土壤层,经托秧蓖过渡到输送分离筛上,经振动,秧蔓根部及果实上粘的土可以掉落,再经输送,秧蔓带着果实可以和土分离,对沙土地生长作物来说,公知的这种收获机械基本能够满足农业要求。但是,这种收获机械对于粘性较强土地生长的作物来说就无法满足农艺要求。作物根部及果实上的土壤由于粘得较牢固,若全靠输送分离筛的振动和输送就不能使粘着的土壤掉落,这是分离效果差,作业性能不可靠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个原因是该收获机上没有分秧器,被挖起的秧蔓带着果实及果实所在土壤缠绕在机架两侧,由于秧蔓交织生长,作业过程中相互撕拽,造成成团秧蔓带着果实及果实所在土壤进到输送分离筛上,成团现象的出现直接影响振动分离效果。总之,公知的现有技术分离效果差,作业性能不可靠,无法满足农业作业要求。
(三)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秧碎土装置,它能提高收获机械的分离效果,使收获机械作业性能可靠,满足农艺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在连接于挖掘铲的托秧蓖上方设有星形辊,两端前侧设有分秧器。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向局部示意视图图3为分秧器结构示意图图中,1.转体 2.转体支撑 3.挖掘铲 4.机架 5.托秧蓖 6.星形辊 7.输送分离筛 8.星形辊传动带 9.传动带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本实用新型包括有连接于挖掘铲(3)的托秧蓖(5),其特征在于托秧蓖(5)上方设有星形辊(6),两端前侧设有分秧器。星形辊(6)安装在机架(4)上,处在托秧蓖(5)上方位置,与托秧蓖(5)保持有间隙,该间隙大小与收获作物种类及作业速度等因素相关,星形辊(6)由星形辊传动带(8)带动旋转;分秧器安装在机架(4)上,处在托秧蓖(5)两端的前侧,分秧器由转体(1)空套在转体支撑(2)上构成。转体(1)可在转体支撑(2)上正反方向自由转动;输送分离筛(7)由传动带(9)带动。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当作业进行时,挖掘铲(3)深入地表以下进行前进挖掘,作物的秧蔓带着果实及果实所在土壤层被挖起,在收获机械前进过程中分秧器把已挖起的秧蔓和未挖起的秧蔓隔离开来,避免了撕拽、成团现象的发生,特别是可以避免花生秧蔓成团现象的发生。这样,后挖起秧蔓土壤层将很均匀地推动在先被挖起的秧蔓土壤层,当星形辊(6)转动拨送秧蔓土壤层的情况下,秧蔓土壤层顺利进入托秧蓖(5),一方面受星形辊(6)拨送,另一方面受星形辊(6)相对于托秧蓖(5)揉搓,土壤层很快被粉碎,经托秧蓖(5)漏到地面,随着星形辊(6)转动拨送的作用,作物秧蔓带着果实以及被粉碎或松散而未掉落的少量土又将进入输送分离筛(7)进行振动,进而筛下已被粉碎或松散而未掉落的少量土。从而解决了粘土地上收获机械分离效果差,作业性能不可靠的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使收获机械具有分离效果好,作业性能可靠,能满足农艺要求的积极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输秧碎土装置,包括有连接于挖掘铲(3)的托秧蓖(5),其特征在于托秧蓖(5)上方设有星形辊(6),两端前侧设有分秧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秧碎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秧器的转体(1)空套在转体支撑(2)上。
专利摘要农业收获机械的一种输秧碎土装置,包括有连接于挖掘铲(3)的托秧篦(5),其特征在于托秧篦(5)上方设有星形辊(6),两端前侧设有分秧器。以此解决了粘土地上收获机械分离效果差,作业性能不可靠的问题。从而本实用新型可使收获机械具有分离效果好,作业性能可靠,能满足农艺要求的积极效果。
文档编号A01D33/00GK2888827SQ200620031869
公开日2007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8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8日
发明者田华, 刘桂芝, 赵伟, 李香兰 申请人:田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