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横向摘穗的玉米摘穗对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215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横向摘穗的玉米摘穗对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玉米摘穗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横向摘穗的玉 米摘穗对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玉米收获机上的摘穗装置有两种布置形式, 一种是横向摘穗, 一种 是纵向摘穗。
对于纵向摘穗装置来说,存在的缺点为第一,摘穗对辊将果穗摘下,果 穗需要落入纵向传送装置,再送入横向的果穗传动带。第二,由于相邻的两组 摘穗对辊之间有转送装置,所以受两组摘穗对辊之间距离的限制,在收割对玉 米的行距有要求。第三,摘穗辊凸筋结构复杂,制造困难,而且摘穗辊重量较 大,玉米损失和破碎比较大。第四,纵向摘穗结构的传动部件多,消耗的动力 大。
对于横向摘穗装置来说,其优点是降低了收割时对玉米行距的要求,特别 适合各地区农艺不同的现实情况。但是由于结构的限制,玉米茎秆喂入困难, 摘穗能力不强,从而影响了这类玉米收获机的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横向摘穗的玉米摘穗对辊 装置,以提高其玉米茎秆的喂入能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用于横向摘穗的玉米摘 穗对辊装置,包括短摘穗辊,所述短摘穗辊上设有第一螺旋结构,长摘穗辊, 所述长摘穗辊上设有第二螺旋结构,所述第二螺旋结构的旋向与第一螺旋结构 的旋向相反,所述短摘穗辊与长摘穗辊平行排列形成位于始端的喂入区和位于 末端的摘穗区,所述第一螺旋结构包括第一螺旋筋,所述第二螺旋结构包括位 于摘穗区内的第二螺旋筋和位于喂入区内的螺旋叶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短摘穗辊的始端为锥台形。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改进,在喂入区内,所述螺旋叶片的直径从始 端向末端逐渐减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螺旋结构还包括第一斜拉筋, 所述第一斜拉筋与所述第一螺旋筋的旋向相同并交错排列;所述第二螺旋结构 还包括位于所述摘穗区内的第二斜拉筋,所述第二斜拉筋与第二螺旋筋的旋向 相同并交错排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设置于短摘穗辊的末端上的第一 直拉筋,所述第一直拉筋的延伸方向与短摘穗辊的轴线平行,设置于长摘穗辊 的末端上的第二直拉筋,所述第二直拉筋的延伸方向与长摘穗辊的轴线平行。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所述第一螺旋结 构包括第一螺旋筋,所述第二螺旋结构包括位于摘穗区内的第二螺旋筋和位于 喂入区内的螺旋叶片,螺旋叶片的设置能更好的将玉米茎秆导入摘穗区,与第 一螺旋筋和第二螺旋筋稳步结合,保证摘穗过程的顺利进行。
由于所述短摘穗辊的始端为锥台形,在喂入区内,所述螺旋叶片的直径从 始端向末端逐渐减小,两者相互配合,有利于引导玉米茎秆喂入到摘穗区。
由于所述第一螺旋结构还包括第一斜拉筋,所述第一斜拉筋与所述第一螺 旋筋的旋向相同并交错排列;所述第二螺旋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摘穗区内的第 二斜拉筋,所述第二斜拉筋与第二螺旋筋的旋向相同并交错排列,斜拉筋和螺 旋筋相互配合,进一步增加了摘穗对辊的摘穗能力。
由于还包括设置于短摘穗辊的末端上的第一直拉筋,所述第一直拉筋的延 伸方向与短摘穗辊的轴线平行,设置于长摘穗辊的末端上的第二直拉筋,所述 第二直拉筋的延伸方向与长摘穗辊的轴线平行,直拉筋可以对玉米果穗实行强 制摘穗,防止堵塞,以保证作业顺畅。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5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多个用于横向摘穗的玉米摘穗对辊装置安装在摘 穗台上。每组用于横向摘穗的玉米摘穗对辊装置包括短摘穗辊1和长摘穗辊2, 所述短摘穗辊1与长摘穗辊2平行排列,形成位于始端的喂入区和位于末端的 摘穗区。
摘穗对辊装置的前方设有分禾器和拨禾链3,所述分禾器和拨禾链3与喂 入区位置相对应,以便将玉米茎秆横向喂入摘穗对辊装置,所述摘穗对辊装置 的后方设有果穗搅龙推运器,从果穗搅龙推运器送出的果穗经升运器输送到果 穗箱。
如图l所示,为减轻重量,短摘穗辊l为管状结构,短摘穗辊l上设有第 一螺旋结构,第一螺旋结构包括第一螺旋筋11和第一斜拉筋12,两者旋向相 同并交错排列,第一斜拉筋12有三排,两者结合能够增强果穗的摘穗能力。短 摘穗辊1的始端为锥台形,在短摘穗辊1的末端上设有第一直拉筋13,所述第 一直拉筋13的延伸方向与短摘穗辊1的轴线平行。
如图1所示,长摘穗辊2也为管状结构,长摘穗辊2上设有第二螺旋结构, 第二螺旋结构的旋向与第一螺旋结构的旋向相反。第二螺旋结构包括位于摘穗 区内的第二螺旋筋21和位于喂入区内的螺旋叶片22,螺旋叶片22的直径从始 端向末端逐渐减小。所述第二螺旋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摘穗区内的三排均匀分 布的第二斜拉筋23,所述第二斜拉筋23与第二螺旋筋21的旋向相同并交错排 列。长摘穗辊2的末端上设有第二直拉筋24,所述第二直拉筋24的延伸方向 与长摘穗辊2的轴线平行。
如图2所示,长摘穗辊2和短摘穗辊1的末端设有齿轮传动装置4,这样, 当动力装置驱动长摘穗辊2转动时,短摘穗辊1就会与长摘穗辊2同时相向转 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工作时,长摘穗辊2和短摘穗辊1相向转动。 带有果穗的玉米茎秆在分禾器和拨禾链的引导下,进入喂入区。长摘穗辊上的 螺旋叶片将其横向输送,到达摘穗区。在摘穗区,第一螺旋筋和第二螺旋筋一 边协助玉米茎秆横向输送,一边与第一斜拉筋和第二斜拉筋一起挤拉玉米果穗,将其摘下。那些没有被摘下的玉米果穗在到达摘穗区的末端时,被第一直拉筋 和第二直拉筋强制摘穗,以免造成堵塞。摘取的果穗落入果穗搅龙推运器内, 经升运器输送到果穗箱。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顺捷地导入玉米茎秆,并能显著地提高摘穗 能力,而且,对玉米行距的要求低,便于推广应用。
权利要求1. 用于横向摘穗的玉米摘穗对辊装置,包括短摘穗辊,所述短摘穗辊上设有第一螺旋结构,长摘穗辊,所述长摘穗辊上设有第二螺旋结构,所述第二螺旋结构的旋向与第一螺旋结构的旋向相反,所述短摘穗辊与长摘穗辊平行排列,形成位于始端的喂入区和位于末端的摘穗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结构包括第一螺旋筋,所述第二螺旋结构包括位于摘穗区内的第二螺旋筋和位于喂入区内的螺旋叶片。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横向摘穗的玉米摘穗对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摘穗辊的始端为锥台形。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横向摘穗的玉米摘穗对辊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喂入区内,所述螺旋叶片的直径从始端向末端逐渐减小。
4. 如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任一种用于横向摘穗的玉米摘穗对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结构还包括第一斜拉筋,所述第一斜拉筋与所述第一螺旋筋的旋向相同并交错排列; 所述第二螺旋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摘穗区内的第二斜拉筋,所述第二斜拉筋与第二螺旋筋的旋向相 同并交错排列。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横向摘穗的玉米摘穗对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一斜拉筋和第二斜拉筋分别是三排。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横向摘穗的玉米摘穗对辊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短摘穗辊的末端上的第一直拉筋,所述第一直拉筋的延伸方向与短 摘穗辊的轴线平行,设置于长摘穗辊的末端上的第二直拉筋,所述第二直拉筋的延伸方向与长 摘穗辊的轴线平行。
7. 如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任一种用于横向摘穗的玉米摘穗对辊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短摘穗辊的末端上的第一直拉筋,所述第一直拉筋的延伸方向与短 摘穗辊的轴线平行,设置于长摘穗辊的末端上的第二直拉筋,所述第二直拉筋的延伸方向与长 摘穗辊的轴线平行。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摘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摘穗辊和所述 短摘穗辊均为管状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横向摘穗的玉米摘穗对辊装置,它包括短摘穗辊和长摘穗辊,短摘穗辊与长摘穗辊平行排列形成位于始端的喂入区和位于末端的摘穗区,所述短摘穗辊包括第一螺旋筋,所述长摘穗辊包括位于摘穗区内的第二螺旋筋和位于喂入区内的螺旋叶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顺捷地导入玉米茎秆,并能显著地提高摘穗能力,而且,对玉米行距的要求低,便于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A01D45/00GK201294757SQ2008201747
公开日2009年8月2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5日
发明者张明源, 李国栋, 凯 高 申请人:福田雷沃国际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