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诱导剂、其用途、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50935阅读:8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植物诱导剂、其用途、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诱导剂、其用途、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指用于葫芦科作物的中药提取物植物诱导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有关植物病害诱抗剂的研究和应用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并由最初的诱导菌的研究扩展到了化学诱抗剂的研究,苯并噻重氮(BTH)、水杨酸(SA)、草酸(OAA)、 硅酸钠(Na2SiO;3)均能显著诱导甜瓜对白粉病的抗性。上述诱导剂的最适诱导浓度分别为 BTH 0. 25mmol/L、SA 1. OmmoL/L、OAA 30mmoL/L、Na2SiO3 10mmoL/L,其诱导效果分别为 67. 4%、49. 9%、43. 4%和34. 9%。但主要缺陷是化学试剂来源不便,存放危险,成本高,配制麻烦。植物源诱导剂以其低毒、选择性高、易降解、与环境相容性好等独特优势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目前关于植物诱导剂的研究已有很多,有研究报道肉桂等多种植物提取物均对西瓜枯萎病菌等多种病菌具有明显抑菌活性效果,而且有些抑菌活性极强,其抑菌活性可达 100% ;陈志敏等利用丙酮浸渍法提取了银杏、艾蒿、大黄、紫草、青蒿以及独活等11种中草药中的抗病毒活性物质,在西葫芦上防治西瓜花叶病毒2号,发现青蒿和独活的丙酮物对西瓜花叶病的相对防效分别达47. 68%和49. 07%,显著高于对照,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蒋继志等采用纤维素膜技术研究了大蒜、洋葱、芹菜、丁香、花椒、大黄等M种植物离体组织及其提取物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诱导抗性,发现经8种植物组织提取物诱导处理的块茎切片,不仅保鲜期长,而且表现出较强的诱导抗性;王国平等筛选了两种中药材前胡、白芷的水提液,它们可诱导水稻对稻瘟病的抗性以及小麦对赤霉病的抗性。植物提取液是一种混合物,对其活性成分尚不明确,而随着现代分析仪器的快速发展,化合物的分离鉴定及生物活性筛选方法的日臻完善,为植物源诱导剂的开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甜瓜霜霉病作为甜瓜主要病害之一,每年都有发生,特别在7-8月份多雨年份,常造成大量叶片干枯,甚至整株提前枯死,引起塌秧,对果实的含糖量、产量和商品率都造成直接影响,严重影响着农业和经济的发展。由于目前缺乏优良的抗病品种,生产中多采用农药防治的方法,但由于这些药剂使用时间已长,病菌已产生抗性,效果明显降低。赵杰研究证明侧柏叶、马尾松针叶、泽漆茎叶、番茄茎叶和苍耳叶的提取液对甜瓜霜霉病均有较好的预防作用,而对其他诱导剂的研究,多停留在抑菌活性阶段。对霜霉病其他有效的植物诱导剂及诱导机理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低毒、选择性高、易降解、与环境相容性好的用于葫芦科作物的中药提取物植物诱导剂及其制备方法。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3
一种植物诱导剂,至少包括由中药材经混合、提取制得的中药提取物,所述中药材包括丁香、连翘和细辛。进一步改进为,所述丁香、连翘和细辛的重量配比为丁香20% -40%,连翘 20% -40%,细辛 20% -40%。优选的重量配比为,所述丁香、连翘和细辛的重量比为1 1 1。所述的植物诱导剂,其作为葫芦科作物如西瓜,甜瓜,黄瓜,西葫芦等的诱导剂,用于预防葫芦科作物霜霉病、蔓枯病、白粉病和炭疽病等,尤其适用于甜瓜作物及抗霜霉病。其使用方法在作物幼苗期、伸蔓期、初花期以及幼果期植株进行全株喷施雾处理,在不同生育期各喷1-2次,使用浓度为0. 5mg/ml-l. 5mg/ml。所述的植物诱导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将中药材粉碎、混合、加水熬制、 分离清液。所述丁香、连翘、细辛需饱满健壮勻称,用自来水洗干净后晾干。所得清液存放在0-4°C的冰箱内保存,使用时加适当蒸馏水稀释至浓度为Img中药材总量/ml水。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加水熬制时,每IOOmg原料药材混合物用水50ml-150ml。再者,所述加水熬制时,熬制温度为80°C -100°C。本中草药提取物植物诱导剂的效果等同于苯并噻重氮(BTH)、水杨酸(SA)、草酸 (0ΑΑ)、硅酸钠(Na2SiO3)等化学药剂,但其来源广泛,取材方便,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在一般药店均可随时买到,价格低廉,制备过程简单容易,无污染无公害,对人畜植物没有不良影响。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发明几种诱导剂处理后接菌对甜瓜幼苗叶片MDA含量的影响;图2是本发明几种诱导剂处理+接菌后甜瓜幼苗叶片木质素含量的变化;图3是本发明几种诱导剂处理+接菌后甜瓜幼苗叶片HRGP的变化;图4是本发明几种诱导剂处理+接菌后甜瓜幼苗叶片POD的变化;图5是本发明几种诱导剂处理+接菌后甜瓜幼苗叶片PAL活性的变化;图6是本发明几种诱导剂处理+接菌后甜瓜幼苗叶片PPO活性的变化;图7是本发明几种诱导剂处理+接菌后甜瓜幼苗叶片CHI活性的变化;图8是本发明几种诱导剂处理+接菌后甜瓜幼苗叶片GLU活性的变化;图9是本发明苗期几种诱导剂处理和霜霉菌接种后叶绿素总量的变化;图10是本发明苗期几种诱导剂处理和霜霉菌接种后叶绿素a/b的变化;图11是本发明苗期几种诱导剂处理和霜霉菌接种后甜瓜幼苗Car的变化;图12是本发明诱导剂处理和霜霉菌接种后对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图13是本发明几种诱导剂处理和霜霉菌接种后对叶片气孔导度的影响;图14是本发明几种诱导剂处理和霜霉菌接种后对叶片胞间(X)2浓度的影响;图15是本发明不同时期诱导剂处理对甜瓜果实膨大期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实施例1 一种植物诱导剂,由重量配比分别为20^^40^^40%的中药材丁香、连翘和细辛混合、提取制得的中药提取物。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饱满健壮勻称的中药材用自来水洗干净后晾干,粉碎、 混合,加水熬制(每IOOmg原料药材混合物用水50ml,熬制温度为80°C )、分离清液并存放在0-4°C的冰箱内保存。所述中药提取物用于葫芦科作物如西瓜,甜瓜,黄瓜,西葫芦等的诱导剂,用于用于预防葫芦科作物霜霉病、蔓枯病、白粉病和炭疽病等,使用时加适当蒸馏水稀释至浓度为 Img中药材总量/ml水,在作物幼苗期、伸蔓期、初花期以及幼果期植株进行全株喷施雾处理,在不同生育期各喷一次即可。实施例2 一种植物诱导剂,由重量配比分别为40^^20^^40%的中药材丁香、连翘和细辛混合、提取制得的中药提取物。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饱满健壮勻称的中药材用自来水洗干净后晾干,粉碎、 混合,加水熬制(每IOOmg原料药材混合物用水100ml,熬制温度为90°C )、分离清液并存放在0-4°C的冰箱内保存。所述中药提取物用于葫芦科作物如西瓜,甜瓜,黄瓜,西葫芦等的诱导剂,用于用于预防葫芦科作物霜霉病、蔓枯病、白粉病和炭疽病等,使用时加适当蒸馏水稀释至浓度为 Img中药材总量/ml水,在作物幼苗期、伸蔓期、初花期以及幼果期植株进行全株喷施雾处理,在不同生育期各喷一次即可。实施例3 一种植物诱导剂,由重量配比分别为40^^40^^20%的中药材丁香、连翘和细辛混合、提取制得的中药提取物。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饱满健壮勻称的中药材用自来水洗干净后晾干,粉碎、 混合,加水熬制(每IOOmg原料药材混合物用水150ml,熬制温度为100°C )、分离清液并存放在0-4°C的冰箱内保存。所述中药提取物用于葫芦科作物如西瓜,甜瓜,黄瓜,西葫芦等的诱导剂,用于用于预防葫芦科作物霜霉病、蔓枯病、白粉病和炭疽病等,使用时加适当蒸馏水稀释至浓度为 Img中药材总量/ml水,在作物幼苗期、伸蔓期、初花期以及幼果期植株进行全株喷施雾处理,在不同生育期各喷一次即可。实施例4 一种植物诱导剂,由重量配比分别为33%、33%、34%的中药材丁香、连翘和细辛混合、提取制得的中药提取物。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饱满健壮勻称的中药材用自来水洗干净后晾干,粉碎、 混合,加水熬制(每IOOmg原料药材混合物用水100ml,熬制温度为90°C )、分离清液并存放在0-4°C的冰箱内保存。所述中药提取物用于葫芦科作物如西瓜,甜瓜,黄瓜,西葫芦等的诱导剂,用于用于预防葫芦科作物霜霉病、蔓枯病、白粉病和炭疽病等,使用时加适当蒸馏水稀释至浓度为 Img中药材总量/ml水,在作物幼苗期、伸蔓期、初花期以及幼果期植株进行全株喷施雾处理,在不同生育期各喷一次即可。当然,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如在三种中药材的基础上添加若干种化学药或其他的中药材),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所述植物诱导剂用于预防甜瓜霜霉病时,与其他诱导剂的对比试验如下1. 1 材料供试甜瓜品种为银帝和卡拉克赛,由甘肃农业大学瓜类研究所提供。卡拉克赛又名伽师瓜,是我国著名哈密瓜品种,易感霜霉病;银帝是近年西北地区的主栽品种,高抗霜霉病。供试菌种甜瓜霜霉病菌(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由甘肃省农科院提供。供试药剂BTH(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提供);SA、OAA(天津光复化学有限公司生产);侧柏(采自农大校园),番茄茎叶(采自甘肃省农科院温室);洋葱、大蒜、韭菜(购于兰州市安宁区桃海市场);中草药丁香、连翘、细辛、硫磺、明矾、苦参、蛇床子、花椒、苍耳、 黄柏(购于兰州市安宁黄河医药公司)。1. 2 方法1. 2. 1孢子悬浮液的制备采摘田间新鲜的甜瓜霜霉病叶片,用自来水冲洗掉上面的老孢子,在18 19°C下保湿Mh,促使新鲜孢子囊的产生。用毛笔蘸蒸馏水将新鲜孢子冲洗到烧杯中,再将其稀释成浓度为IOX显微镜下每个视野含有10 15个孢子的悬浮液。1. 2. 2试验处理1. 2. 2. 1诱导剂种类及浓度的筛选以卡拉克赛为试材,待幼苗长至五叶一心期时,采用下列浓度的药剂处理 BTH (0.3mmol/L、0. 5mmol/L、0. 7mmol/L)、SA (0.5mmoL/L、1. OmmoL/L、1. 5mmoL/L)、 0AA(15mmol/L、30mmol/L、45mmol/L)、侧柏(0. 5mg/ml、lmg/ml)、番茄茎叶(0. 5mg/ml、lmg/ ml)、葱蒜类(0. 5mg/ml、lmg/ml)、中草药I (硫磺、明矾、苦参、蛇床子、花椒0. 5mg/ml、 lmg/ml)、中草药II ( 丁香、连翘、细辛0. 5mg/ml、lmg/ml)、中草药III (苦参、苍耳、黄柏 0.5mg/ml、lmg/ml)。处理方法为用不同浓度的诱导剂分别涂抹处理幼苗第三片真叶,以 Tween 80为助吸剂,叶面湿润为准,对照用Tween 80涂抹。3d后全株喷雾接种霜霉菌,接菌后5d、7d、9d统计病情指数。每处理种植15株,重复3次。1.2. 2.2盆栽试验处理以甜瓜银帝和卡拉克赛为试材,选取籽粒饱满、大小一致的甜瓜种子浸种催芽,露白后播种于盛有蛭石和珍珠岩(3 1)混合基质的塑料花盆(21CmX16CmX13Cm)中,幼苗至两叶一心时,每盆间留1株。定期浇灌l/2H0agland营养液,培养基质湿度维持在最大持水量的75%左右。待幼苗长到五叶一心时用BTH(0. 5mmol/L)、侧柏叶片提取液(0. 5mg/ ml)、中草药II制剂(lmg/ml)喷雾处理第3片真叶(叶面喷湿为止),3d后全株接种霜霉菌,接种时用喷壶将霜霉菌孢子悬浮液均勻喷在甜瓜幼苗上。实验设5个处理=Tween 80 (CKl) ,Tween 80+霜霉菌(CK2)、Tween 80+BTH+霜霉菌(BTH)、Tween 80+侧柏 + 霜霉菌 (侧柏)、Tween 80+中草药11+霜霉菌(中草药II)。分别在处理后(接菌后)3(0)、5 (2)、 8(5),11 (8)、14 (11) d对各指标进行测定,每测定三次重复。1. 2. 2. 3田间试验处理本试验于2008年5月至8月中旬在甘肃民勤县进行,以厚皮甜瓜银帝(抗病品种)和卡拉克赛(感病品种)为试材。选择土壤质地、肥力基本一致的土地铺膜种植,行距 1. 2米,株距0. 5米。在伸蔓期、初花期以及幼果期对甜瓜植株进行全株喷施药剂处理,试验设 6 个处理Tween 80 (CK)、Tween 80+ 伸蔓期 BTH、Tween 80+ 初花期 BTH、Tween80+ 初花期侧柏、Tween80+初花期中草药II、Tween 80+伸蔓期+幼果期BTH、Tween 80+幼果期 BTH0在生育后期开始发病时对各种病害的发生进行统计,在果实发育期进行光合测定,果实成熟期进行果实品质测定。1. 3指标测定方法对如下指标按文献方法进行测定,甜瓜抗霜霉病处理效果、MDA、抗病相关物质、抗病相关酶活性、光合作用、甜瓜果实大小及品质。1.4数据分析用SPSS (16. 0)和 Excel (Office 2003)进行数据分析。2. 1不同诱导剂及其浓度的筛选结果表1不同浓度的各诱导剂对霜霉菌孢子萌发及预防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植物诱导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诱导剂至少包括由中药材经混合、提取制得的中药提取物,所述中药材包括丁香、连翘和细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诱导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丁香、连翘和细辛的重量配比为丁香 20% -40%,连翘 20% -40%,细辛 20% -4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植物诱导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丁香、连翘和细辛的重量比为1:1:1。
4.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诱导剂在葫芦科作物上的应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植物诱导剂在甜瓜作物上的应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植物诱导剂在抗霜霉病上的应用。
7.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诱导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将中药材粉碎、混合、 加水熬制、分离清液。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植物诱导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水熬制时,每 IOOmg原料药材混合物用水50ml-150ml。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植物诱导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水熬制时,熬制温度为 80°C -IOO0C0
10.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诱导剂在葫芦科作物上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作物幼苗期、伸蔓期、初花期以及幼果期植株进行全株喷施雾处理,在不同生育期各喷1-2次,使用浓度为 0. 5mg/ml-l. 5mg/ml。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诱导剂、其用途、及其制备方法,其至少包括由中药材经混合、提取制得的中药提取物,所述中药材包括丁香、连翘和细辛。其作为葫芦科作物诱导剂,用于预防霜霉病。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中药材粉碎、混合、加水熬制、分离清液。本植物诱导剂的效果等同于苯并噻重氮(BTH)、水杨酸(SA)、草酸(OAA)、硅酸钠(Na2SiO3)等化学药剂,但其来源广泛,制备过程简单容易,无污染无公害,对人畜植物没有不良影响。
文档编号A01N65/08GK102246828SQ20101017662
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9日
发明者乃小英, 乔昌萍, 康恩祥, 张玉鑫, 朱振家, 王春林, 胡敏, 陈年来, 陶永红 申请人:甘肃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