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中药植物杀菌制剂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植物杀菌制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红掌花形鲜丽,深受消费者喜爱。但在生产过程中,有一种系统性侵染细菌病 害一红掌细菌性叶疫病,发生危害时会对种植生产造成严重威胁。细菌性叶疫病病菌从 叶片气孔较多的叶背开始侵染。侵染初期,在嫩叶叶背出现半透明、水渍状病斑,病斑常出 现在叶片的叶脉间,呈块状,边缘清淅;当空气湿度较大时,特别是在连续降雨之后,病斑迅 速扩展。在嫩叶背面的病斑上可见到充满棕褐色菌脓的液泡,当空气湿度降低时,液泡消 失,病斑变为褐色至黑色,逐渐干枯;再遇降雨和空气湿度增大时,病斑又继续向健康组织 扩展;在高湿的环境条件下,病菌可沿叶柄内的维管束继续向下扩展,感病的维管束变成褐 色,切断叶柄,可见到有菌脓从维管束中流出;老叶感染后叶缘出现点状水渍病斑,侵染后 期,在叶缘出现棕褐色的病斑,病斑周围叶色变黄,在叶柄受害部也可见到有菌脓溢出,随 后整株叶片萎蔫,植株死亡。近年来在发展观赏红掌规模化生产栽培过程中,红掌细菌性叶疫病发生严重,影 响植株的正常生长和开花,成为红掌产业健康发展的制约因子。红掌对于化学防治非常敏 感,容易出现药斑,严重影响花卉的品相,而且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生产上非常需要一种 低毒、有效的抑菌生物农药应用于红掌细菌性叶疫病的防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经济、安全、环保的中药植物杀菌制剂及其在红掌细菌性叶疫 病防治中的应用,该中药制剂用于防治红掌细菌性叶疫病的抑菌效果显著,能够满足生产 的需求。本发明的中药植物杀菌制剂为黄芩醇提液。所述黄芩醇提液的制备步骤如下以 黄芩为原料,加入2 4倍体积的70 80% (体积比)乙醇溶液,在5(T60°C下回流2 3 次,每次回流1 1. 5h,将回流所得提取液浓缩,制得1. (Γ2. Og/ml的黄芩醇提液。作用时 可兑水5 10倍稀释。所述的中药植物杀菌制剂在防治红掌细菌性叶疫病中的应用。本发明的中药植物杀菌制剂可用于防治红掌细菌性叶疫病,病害防治采用预防为 主,提前用药的原则,在高温、高湿条件预防性用药和病发时及早用药,药液附加0. Γ0. 2% (V/V)吐温对叶面上下喷布,以叶面不滴水为度,幼苗至开花,喷布4飞次,可视发病情况 适当增减次数。实际喷布时兑水5 10倍稀释。本发明的显著优点
本发明的中药制剂来源于天然,无毒副作用,不易导致病原微生物产生抗耐药性,可用 于防治红掌细菌性叶疫病,是一种低毒、有效的抑菌生物农药,且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成本 较低。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
选用各中药植物为原料(见表1),检测其对细菌性叶疫病菌的抑制作用。以中药植物 /75%乙醇(V/V=l/3),水浴加热(5(T60°C)回流三次,每次广1. 5h,将三次回流所得醇提取 液真空旋转蒸发浓缩,制成1. (Γ2. Og/ml的中药植物醇提取液,以对细菌性叶疫病菌的抑 菌活性为指标,如表1所示,本发明的黄芩醇提液对细菌性叶疫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3. 9
表1五种中草药的最低抑菌浓度(gPL)
权利要求
1.一种中药植物杀菌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植物杀菌制剂为黄芩醇提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植物杀菌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黄芩醇提液的制备步 骤如下以黄芩为原料,加入2 4倍体积的70 80% (体积比)乙醇溶液,在5(T60°C下回 流2 3次,每次回流1 1. 5h,将回流所得提取液浓缩,制得1. (Γ2. Og/ml的黄芩醇提液。
3.—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植物杀菌制剂在防治红掌细菌性叶疫病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植物杀菌制剂及其应用,所述中药植物杀菌制剂为黄芩醇提液。本发明的中药制剂来源于天然,无毒副作用,不易导致病原微生物产生抗耐药性,可用于防治红掌细菌性叶疫病,是一种低毒、有效的抑菌生物农药,且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成本较低。
文档编号A01N65/22GK101999417SQ20101060432
公开日2011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4日
发明者宁书菊, 魏道智, 黄书盛 申请人:福建农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