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桐子快速繁殖方法

文档序号:363578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小桐子快速繁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组培育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桐子快速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小桐子(/airoMa curcas L ),又叫麻疯树、麻风树、膏桐、黑皂树、木花生、油芦子、亮桐、臭梧桐等,属大戟科(^Modiaceae)麻疯树属ijatropha L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是一种多年生木本油料植物。小桐子原产美洲,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小桐子可全株开发,其果实、枝、叶均能利用。小桐子种子含油率高,经过加工可制成生物柴油。小桐子种子、树皮、叶、根和乳汁中含有多种成分的生物药源,可提取制作生物医药和生物农药。小桐子种子加工后的油饼蛋白质含量较高,脱毒后可制作生物饲料,未脱毒的可制作优质的有机生物肥。另外,小桐子茎叶有毒,牲畜不吃,病虫较少,不易燃烧, 可作为田间地边的生物篱和防风防火屏障。培育小桐子能源林,利用其种子提炼生物柴油是小桐子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我国现有栽培和半野生的小桐子,其繁殖主要靠种子繁殖和扦插繁殖,繁殖周期长、成本高。又因其为木本植物,采用常规育种来改变其遗传性状相当困难,因此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如转基因技术等成为首选。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了对小桐子进行了分子水平的育种工作。选育的优良品种大量繁殖,通过组培方式快速繁殖小桐子将在小桐子选育种生产上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关于小桐子的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的报道较多,例如陆伟达、魏琴、唐琳等发表的《麻疯树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快速繁殖》(《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3,9 (2) 127^130.)以及陈金洪、高敏、黄记生发表的《麻疯树茎段离体培养及快速繁殖研究》(《广西农业科学》,2006,37 (3):22广223.)等论文均涉及小桐子的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技术。但是,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
1、均采用不同的激素浓度组合诱导愈伤组织和芽分化,未经过再生芽增殖,其增殖速率低;
2、均采用不同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其不同外植体诱导频率相差及大。采用上述方法不能达到工厂化生产的需要,另有研究者进行了腋芽快繁研究,例如李化、曾妮、贾勇炯等人发表的《麻疯树的促腋芽分枝快繁及生根诱导》(《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3 (5):1116 1120.),所用外植体为种子萌发的胚芽来诱导增殖。 但尚未见公开采用再生芽来诱导增殖的繁殖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小桐子快速繁殖方法,以通过组织培养大规模高效地生产小桐子。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桐子快速繁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准备再生芽步骤,以小桐子成熟种子为材料,经培育获得无菌再生芽; 增殖诱导步骤,将再生芽切下,接入增殖培养基进行增殖培养,从而获得增殖的丛芽; 伸长培养步骤,将增殖后的丛芽切下,接入伸长培养基进而获得茎叶伸长的均勻的
芽;
壮苗培养步骤,将伸长后的芽接入壮苗培养基进行壮苗培养; 生根移栽步骤,选取壮苗培养后茎叶生长均勻的芽切下,用吲哚丁酸浸泡后再接入生根培养基进行生根培养,生出符合移栽要求的根后进行炼苗移栽。进一步地,所述诱导增殖步骤中,增殖培养基的成分为MS+0. Γ2 mg/L 6_苄基嘌呤+0. 01 2 mg/L吲哚丁酸+0 5 mg/L的硝酸银,附加3%蔗糖和0. 7%琼脂,ρΗ5· 8。进一步地,所述诱导增殖步骤中,培养条件是温度控制在M 26°C,光照时间为 12 h/d培养20 50天,光照强度为1600^2000 Ix0进一步地,所述伸长培养步骤中,伸长培养基成分为MS +0. Γ2 mg/L 6_苄基嘌呤和(Tl mg/L的赤霉素,附加3%蔗糖和0. 7%琼脂,ρΗ5· 8。进一步地,所述伸长培养步骤中,培养条件是温度控制在24l6°C,光照时间为 12 h/d培养10 30天,光照强度为1600^2000 Ix0进一步地,所述壮苗培养步骤中,壮苗培养基中含有MS+0. Γ2 mg/L 6_苄基嘌呤 +0.0广2 mg/L吲哚丁酸+0 5 mg/L的硝酸银+(TlO %椰汁。进一步地,所述壮苗培养步骤中,培养条件为温度控制在M 26°C,光照时间为 12 h/d培养10 30天,光照强度为1600^2000 Ix0进一步地,所述生根移栽步骤中,生根培养基为1/2 MS+0. Γ2 mg/L的吲哚丁酸, 需附加广2 %的蔗糖、0. 3 0. 7 %的琼脂,调pH值至5. 8。进一步地,所述生根移栽步骤中,壮苗培养后茎叶生长均勻的芽的切法为选取生长均勻的芽在结下广4 mm处平切。进一步地,所述生根移栽步骤中,切下的芽在接入生根培养基之前先在0. Γ2 mg/ L的吲哚丁酸中浸泡5 120 min。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中采用再生芽来诱导增殖,可用于小桐子遗传转化后优良品系增殖,为小桐子的人工繁殖、脱毒苗生产、繁殖优良品种开辟高效途径。本发明所用的增殖培养基添加有细胞分裂素6-苄基嘌呤和生长素吲哚丁酸,增殖倍数多,平均可达3飞倍,因此,仅需少量的芽就可在短时间内得到大量的材料,为小桐子组培中选育的优良品种的大批量繁殖奠定了基础。本发明的方法中在得到增殖的芽后进行了茎叶伸长培养和壮苗培养,保证了增殖芽都能顺利发育为完整植株。本发明的方法是在无菌操作中完成,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可随时完成。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提供一种小桐子快速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准备再生芽步骤,以小桐子成熟种子为材料,经培育获得无菌再生芽; 增殖诱导步骤,将再生芽切下,接入增殖培养基进行增殖培养,从而获得增殖的丛芽;伸长培养步骤,将增殖后的丛芽切下,接入伸长培养基进而获得茎叶伸长的均勻的
芽;
壮苗培养步骤,将伸长后的芽接入壮苗培养基进行壮苗培养; 生根移栽步骤,选取壮苗培养后茎叶生长均勻的芽切下接入生根培养基进行生根培养,待培养出符合移栽要求的根后进行炼苗移栽。其中,准备再生芽步骤Sl主要是为获得无菌再生芽以供后续增殖诱导步骤使用, 采用现有的各种利用种子培育发芽技术均可实现本步骤的目的。增殖诱导步骤S2进一步包括以下工艺
52.1将分化出的再生芽切下;
S2.2将切下的再生芽接入增殖培养基,该增殖培养基是指MS+0. Γ2 mg/L 6-苄基嘌呤+0.01 2 mg/L吲哚丁酸+0 5 mg/L的硝酸银,需附加3 %蔗糖、0.7 %琼脂,pH5.8。S2. 3培养条件为温度24l6°C,光照时间为12 h/d培养20 50天,光照强度为 1600 2000 lx。伸长培养步骤S3进一步包括以下工艺
53.1将增殖后的丛芽切下接入伸长培养基,该伸长培养基为MS +0. Γ2 mg/L 6-苄基嘌呤和(Tl mg/L的赤霉素,需附加3 %蔗糖、0. 7 %琼脂,pH5. 8。S3. 2培养条件为温度24l6°C,光照时间为12 h/d培养20 50天,光照强度为 1600 2000 lx。壮苗培养步骤S4进一步包括以下工艺
54.1伸长后的芽切下接入壮苗培养基,该壮苗培养基成分包括MS+0.广2 mg/L 6-苄基嘌呤+0.0广2 mg/L吲哚丁酸+0 5 mg/L的硝酸银+(TlO %椰汁;
S4.2培养温度控制在24l6°C,光照时间为12 h/d培养10 30天,光照强度为 1600 2000 lx。生根移栽步骤S5中进一步包括以下工艺
55.1选取茎叶生长均勻的芽切下,切法为苗在结下广4 mm处平切; S5. 2并在0. Γ2 mg/L的吲哚丁酸中浸泡5 120 min,接入生根培养基;
S5.3待培养出符合移栽要求的根后进行炼苗移栽,通常地,当培养出3条以上的根, 且每条根长度为3cm长时即可进行炼苗移栽。下面结合几个具体的实施例详述本发明的实施方案。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例是说明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下述实例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此外,如前所述,采用现有的各种利用种子培育发芽技术均可实现准备再生芽步骤Si的目的,该准备再生芽步骤Sl并非本发明创新的核心所在,因此,在以下各实施例中,将不再特别描述准备再生芽步骤Si,而直接从增殖诱导步骤S2开始阐述。实施例1
本实例以云南元谋野生小桐子种子为材料,样品的总数量及经各处理步骤后的存活数量请参考表1。各主要工艺步骤具体如下
增殖诱导步骤S2:将分化出的再生芽切下,接入增殖培养基MP8,即MS+1.0 mg/L 6-苄基嘌呤+0. 01mg/L吲哚丁酸+0. 025 mg/L的硝酸银,并附加3%蔗糖和0. 7%琼脂,pH5. 8,温度控制在对!,光照时间为12 h/d培养30天,光照强度为1800 Ix0
伸长培养步骤S3 将增殖后的丛芽切下,接种到伸长培养基SEB3,即MS+0. 3 mg/L 6-苄基嘌呤和0. 25 mg/L的赤霉素,并附加3 %蔗糖和0. 7%琼脂,ρΗ5· 8,诱导茎叶伸长, 培养温度控制在对 261,光照时间为12 h/d培养30天,光照强度为160(T2000 Ix0壮苗培养步骤S4 伸长后的芽切下接入壮苗培养基MCl,即MS+1. 0 mg/L 6_苄基嘌呤+0.01 mg/L吲哚丁酸+0 mg/L的硝酸银+5 %椰汁,进行壮苗培养,培养温度控制在 ^°C,光照时间为12 h/d培养18天,光照强度2000 Ix0生根移栽步骤S5 取灭菌的盘,垫上无菌滤纸,加入少量无菌水;挑取长势均勻 (对于长势不均勻的芽要再经过壮苗培养后才能进行生根培养)的芽切下,切法为在芽的结下2 mm处平切,并在0.3 mg/L的吲哚丁酸中浸泡5 min,浸泡过程中尽量只让芽的切口处接触到液体;然后取出芽接种到生根培养基R2中诱导生根,该生根培养基R2成分为 1/2MS+0. 3 mg/L的吲哚丁酸,并附加1%的蔗糖和0. 35%的琼脂,并调pH值至5. 8。培养条件是温度控制在M 26°C,光照时间为12 h/d培养14天,光照强度为1600 Ix0选取已生根至少3条的生根苗,在自然光条件下过度广3星期,逐渐开盖炼苗并移栽至温室。实施例2
本实例以云南元谋野生小桐子种子为材料,样品的总数量及经各处理步骤后的存活数量请参考表1。各主要工艺步骤具体如下
增殖诱导步骤将分化出的再生芽切下,接入增殖培养基MP16,即MS+2.0 mg/L 6-苄基嘌呤+0. 1 mg/L吲哚丁酸+1 mg/L的硝酸银,并附加3%蔗糖和0. 7%琼脂,pH5. 8,培养温度控制在沈!,光照时间为12 h/d培养35天,光照强度为2000 Ix0伸长培养步骤将增殖后的丛芽切下,接种到伸长培养基SEBlO JPMS +2 mg/L 6-苄基嘌呤和1 mg/L的赤霉素,并附加3 %蔗糖和0.7 %琼脂,pH5. 8,诱导茎叶伸长,培养温度控制在^°C,光照时间为12 h/d培养20天,光照强度为1800 Ix0壮苗培养步骤伸长后的芽切下接入壮苗培养基MC2,即改良MS+2. 0 mg/L 6_苄基嘌呤+0.1 mg/L吲哚丁酸+1 mg/L的硝酸银+10 %椰汁,进行壮苗培养;培养温度控制在 ^°C,光照时间为12 h/d培养14天,光照强度2000 Ix0生根移栽步骤取灭菌的盘,垫上无菌滤纸,加入少量无菌水;挑取长势均勻的芽切下,切法为在芽的结下1 mm处平切,并在1 mg/L的吲哚丁酸中浸泡120 min,浸泡过程中尽量只让芽的切口处接触到液体;然后取出芽接种到生根培养基R2,即1/2MS+1 mg/L的吲哚丁酸,并附加2、的蔗糖和0. 7%的琼脂,并调pH值至5. 8,诱导生根。培养条件是温度控制在对 261,光照时间为12 h/d培养20天,光照强度为1600 Ix0选取已生根至少 3条的生根苗,在自然光条件下过度广3星期,逐渐开盖炼苗并移栽至温室。实施例3
本实例以云南元谋野生小桐子种子为材料,样品的总数量及经各处理步骤后的存活数量请参考表1。各主要工艺步骤具体如下
增殖诱导步骤将分化出的再生芽切下,接入增殖培养基ΜΡ0,即MS+0. 1 mg/L 6-苄基嘌呤+0. 01 mg/L吲哚丁酸+5 mg/L的硝酸银,并附加3%蔗糖和0. 7%琼脂,ρΗ5· 8,培养温度控制在沈!,光照时间为12 h/d培养40天,光照强度为2000 Ix0伸长培养步骤将增殖后的丛芽切下,接种到伸长培养基SEBl JPMS +0.1 mg/L 6-苄基嘌呤和0. 5 mg/L的赤霉素,并附加3 %蔗糖和0. 7%琼脂,pH5. 8,诱导茎叶伸长,培养温度控制在M 26°C,光照时间为12 h/d培养30天,光照强度为2000 Ix0壮苗培养步骤伸长后的芽切下接入壮苗培养基MC1,即MS+0. 3 mg/L 6_苄基嘌呤+0.1 mg/L吲哚丁酸+0.5 mg/L的硝酸银+0 %椰汁,进行壮苗培养;培养温度控制在 ^°C,光照时间为12 h/d培养20天,光照强度2000 Ix0生根移栽步骤取灭菌的盘,垫上无菌滤纸,加入少量无菌水;挑取长势均勻的芽切下,切法为在芽的结下4 mm处平切,并在2 mg/L的吲哚丁酸中浸泡60min,浸泡过程中尽量只让芽的切口处接触到液体;然后取出芽接种到生根培养基R2,即1/2 MS+2 mg/L的吲哚丁酸,并附加1. 5%的蔗糖和7%的琼脂,并调pH值至5. 8,诱导生根。其培养的条件是 温度控制在M 26°C,光照时间为12 h/d培养18天,光照强度为1600 Ix0选取已生根至少3条的生根苗,在自然光条件下过度广3星期,逐渐开盖炼苗并移栽至温室。表1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再生率及增值率
权利要求
1.一种小桐子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准备再生芽步骤,以小桐子成熟种子为材料,经培育获得无菌再生芽;增殖诱导步骤,将再生芽切下,接入增殖培养基进行增殖培养,从而获得增殖的丛芽;伸长培养步骤,将增殖后的丛芽切下,接入伸长培养基进而获得茎叶伸长的均勻的芽;壮苗培养步骤,将伸长后的芽接入壮苗培养基进行壮苗培养;生根移栽步骤,选取壮苗培养后茎叶生长均勻的芽切下,用吲哚丁酸浸泡后再接入生根培养基进行生根培养,生出符合移栽要求的根后经炼苗后,进行移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桐子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殖诱导步骤中, 增殖培养基的成分为:MS+0. Γ2 mg/L 6-苄基嘌呤+0.0广2 mg/L吲哚丁酸+0 5 mg/L的硝酸银,附加3%蔗糖和0. 7%琼脂,pH5. 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小桐子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殖诱导步骤中,培养条件是温度控制在M 26°C,光照时间为12 h/d培养2(Γ50天,光照强度为 1600 2000 lx。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桐子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伸长培养步骤中, 伸长培养基成分为MS +0. Γ2 mg/L 6-苄基嘌呤和(Tl mg/L的赤霉素,附加3%蔗糖和 0. 7% 琼脂,ρΗ5· 8。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小桐子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伸长培养步骤中,培养条件是温度控制在M 26°C,光照时间为12 h/d培养1(Γ30天,光照强度为 1600 2000 lx。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桐子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壮苗培养步骤中, 壮苗培养基中含有:MS+0. Γ2 mg/L 6-苄基嘌呤+0.0广2 mg/L吲哚丁酸+0 5 mg/L的硝酸银+(TlO %椰汁。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小桐子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壮苗培养步骤中,培养条件为温度控制在M 26°C,光照时间为12 h/d培养1(Γ30天,光照强度为 1600 2000 lx。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桐子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根移栽步骤中, 生根培养基为1/2 MS+0. Γ2 mg/L的吲哚丁酸,并附加广2 %的蔗糖和0. 3 0. 7 %的琼脂, 调PH值至5.8。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桐子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根移栽步骤中, 壮苗培养后茎叶生长均勻的芽的切法为选取生长均勻的芽在结下广4 mm处平切。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8或9所述的小桐子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根移栽步骤中,切下的芽在接入生根培养基之前先在0. Γ2 mg/L的吲哚丁酸中浸泡5 120 min。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桐子快速繁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准备再生芽步骤,以小桐子成熟种子为材料,经培育获得无菌再生芽;增殖诱导步骤,将再生芽切下,接入增殖培养基进行增殖培养,从而获得增殖的丛芽;伸长培养步骤,将增殖后的丛芽切下,接入伸长培养基进而获得茎叶伸长的均匀的芽;壮苗培养步骤,将伸长后的芽接入壮苗培养基进行壮苗培养;生根移栽步骤,选取壮苗培养后茎叶生长均匀的芽切下接入生根培养基进行生根培养,生出符合移栽要求的根后进行炼苗移栽。本发明采用再生芽来诱导增殖,增殖倍数高,可用于小桐子遗传转化后优良品系增殖,为小桐子的人工繁殖、脱毒苗生产、大批量繁殖优良品种开辟高效途径。
文档编号A01H4/00GK102405832SQ20111023766
公开日2012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8日
发明者孔晓香, 孙怀娟, 李耿光, 李艳梅, 陈小莲 申请人:普罗米绿色能源(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