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毒死蜱和噻嗪酮的展膜油剂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640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含有毒死蜱和噻嗪酮的展膜油剂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毒死蜱和噻嗪酮的展膜油剂杀虫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防治水稻害虫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毒死蜱和噻嗪酮是常用的两种杀虫药物。毒死蜱的分子式是0,O- 二乙基-O-(3,5,6-三氯_2_吡啶基)硫代磷酸酯。应用一般毒死蜱有乳油、微乳剂、颗粒剂等剂型,为有机磷杀虫剂,具有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在叶片上残留期不长,但在土壤中的残留期较长,对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较 好,适用于棉花、叶菜、苹果、柑橘、水稻、甘蔗等作物。防治对象水稻的稻纵卷叶螟、稻蓟马、稻瘿蚊、稻飞虱、稻叶蝉。小麦的黏虫、蚜虫。棉花的蚜虫、叶螨。蔬菜的菜青虫、小菜蛾、豆荚螟。大豆的食心虫,柑桔的潜叶蛾、红蜘蛛,桃小食心虫。噻嗪酮的分子式是2_特丁基亚氨基-3-异丙基-5-苯基-1,3,5-噻二嗪-4-酮;稳定性对酸和碱稳定,对光和热稳定。噻嗪酮是一种杂环类昆虫几丁质合成抑制剂,能破坏昆虫的新生表皮形成,干扰昆虫的正常生长发育,引起害虫死亡。应用噻嗪酮是一种抑制昆虫生长发育的新型选择性杀虫剂,触杀、胃毒作用强,具有渗透性。作用机制为抑制昆虫几丁质合成和干扰新陈代谢,致使若虫蜕皮畸形或翅畸形而缓慢死亡。一般施药后3 — 7天才能看出效果,对成虫没有直接杀伤力,但可缩短其寿命,减少产卵量,并且产出的多是不育卵,幼虫即使孵化也很快死亡。噻嗪酮是对鞘翅目、部分同翅目以及蜱螨目具有特效性杀幼虫活性的杀虫剂。能有效地防治水稻上的大叶蝉科、飞虱科;马铃薯上的大叶蝉科;柑桔、棉花和蔬菜上的粉虱科;柑桔上的蚧科、盾蚧科和粉阶科。适用作物水稻、果树、茶树、蔬菜;防治对象对同翅目的飞虱、叶蝉、粉虱及介壳
虫类害虫有特效。毒死蜱是有机磷杀虫剂,大量使用使害虫抗性显著增强,用药量不断加大;噻嗪酮作用速度缓慢,抗性增强,另外单纯使用毒死蜱或噻嗪酮局限性较大,明显对环境造成污染,用药量较大使成本提高。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活性组分的混配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以上缺点。能产生增效作用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活性组分混配,可以提高防效,减少有效成分的用量,节约成本,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某些含有毒死蜱和噻嗪酮活性组分的杀虫剂组合物已有报道,例如中国专利CN101933524A (含有毒死蜱和噻嗪酮的水悬浮剂杀虫农药及其制备方法),但仍不能满足农业生产中防治害虫多样化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有毒死蜱和噻嗪酮的展膜油剂杀虫组合物。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将上述含有毒死蜱和噻嗪酮的展膜油剂杀虫组合物应用在防治水稻害虫上。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
毒死蜱和噻嗪酮展膜油剂杀虫组合物的最优配方(各组份的量用重量百分数表示)为毒死蜱和噻嗪酮混合物为5% 60%,乳化剂1% 40%,溶剂1% 25%,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 20%,助溶剂1% 50%,水扩散剂1% 50% ;所述的毒死蜱和噻嗪酮 混合物中的毒死蝶和噻嗪酮的配比为O. 1-10:1。本发明的乳化剂选自烷基苯磺酸钠盐,苯乙烯聚氧乙烯醚硫酸铵盐,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三乙醇胺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联苯酚聚氧乙烯醚,烷基铵盐中的一种或多种。乳化剂的用量优选为1% 40%,进一步优选为10% 25%。溶剂选自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聚乙二醇,山梨醇的一种或多种。溶剂的用量优选为1% 25%,进一步优选为6% 16%。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选自聚乙烯基乙二醇缩水甘油醚,甲苯基缩水甘油醚,丁基缩水甘油醚,苯基缩水甘油醚的一种或多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用量优选为1% 20%。助溶剂选自乙醇,甲醇,异戊醇,苯酚,丙酮,乙酸乙酯,二甲基亚砜,二甲基甲酰胺的一种或多种。助溶剂的用量优选为1% 50%,进一步优选为10% 40%。水扩散剂选自三乙基己基磷酸、十二烷基硫酸钠、甲基戊醇、纤维素衍生物、聚丙烯酰胺、古尔胶、脂肪酸聚乙二醇酯的一种或多种。水扩散剂的用量优选为1% 50%,进一步优选为15% 30%。本发明的毒死蜱和噻嗪酮展膜油剂杀虫组合物的制配方法为将毒死蜱和噻嗪酮在乳化剂中混合并加热到20 80°C,保温后加入溶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助溶剂和水扩散剂,边加入边搅拌,充分混合均匀,静置后即可制成展膜油剂。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该展膜油剂组合物具有触杀和内吸传导作用,只要把药液直接滴到水田中,药液就可迅速扩散到整田形成药膜,并沿水稻茎基部向上爬升,达到防治害虫目的;与其他剂型相比具有高效、长效、低毒、安全、使用便捷、节省工时降低成本等特点。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实施例表示的范围。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较好的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书为准。实施例I :5· 5%毒死蜱·噻嗪酮展膜油剂
I、组成(重量百分比)
毒死蜱5%,噻嗪酮O. 5%,烷基苯磺酸钠盐10. 5%,丙三醇12%,聚乙烯基乙二醇缩水甘油醚18%,异戊醇30%,十二烷基硫酸钠24%。2、制备方法
先将烷基苯磺酸钠盐、毒死蜱和噻嗪酮按照比例混合混合,加热到20 80°C,保温2小时后冷却到室温,加入丙三醇、聚乙烯基乙二醇缩水甘油醚、异戊醇、十二烷基硫酸钠,边加入边搅拌,充分混合均匀,最后再静置5小时,即可得到所需的5. 5%毒死蜱 噻嗪酮展膜油剂产品。实施例2 15 %毒死蜱·噻嗪酮展膜油剂
I、组成(重量百分比)
毒死蜱12%,噻嗪酮3%,联苯酚聚氧乙烯醚15%,聚乙二醇8%,甲苯基缩水甘油醚15%,异戊醇17%,十二烷基硫酸钠30%。2、制备方法
先将联苯酚聚氧乙烯醚、毒死蜱和噻嗪酮按照比例混合混合,加热到20 80°C,保温5小时后冷却到室温,加入聚乙二醇、甲苯基缩水甘油醚、异戊醇、十二烷基硫酸钠,边加入边搅拌,充分混合均匀,最后再静置8小时,即可得到所需的15%毒死蜱·噻嗪酮展膜油剂产品O实施例3 25 %毒死蜱·噻嗪酮展膜油剂
I、组成(重量百分比)
毒死蜱20%,噻嗪酮5%,烷基苯磺酸钠盐20%,山梨醇15%,聚乙烯基乙二醇缩水甘油醚5%,异戊醇10%,聚丙烯酰胺25%。2、制备方法
先将烷基苯磺酸钠盐、毒死蜱和噻嗪酮按照比例混合混合,加热到20 80°C,保温6小时后冷却到室温,加入山梨醇、聚乙烯基乙二醇缩水甘油醚、异戊醇、聚丙烯酰胺,边加入边搅拌,充分混合均匀,最后再静置9小时,即可得到所需的25%毒死蜱·噻嗪酮展膜油剂产品O实施例4 30%毒死蜱·噻嗪酮展膜油剂
I、组成(重量百分比)
毒死蜱24%,噻嗪酮6%,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10%,丙三醇10%,聚乙烯基乙二醇缩水甘油醚10%,二甲基亚砜20%,十二烷基硫酸钠20%。2、制备方法
先将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毒死蜱和噻嗪酮按照比例混合混合,加热到20 80°C,保温8小时后冷却到室温,加入丙三醇、聚乙烯基乙二醇缩水甘油醚、二甲基亚砜、十二烷基硫酸钠,边加入边搅拌,充分混合均匀,最后再静置10小时,即可得到所需的30%毒死蜱·噻嗪酮展膜油剂产品。实施例5 45%毒死蜱·噻嗪酮展膜油剂
I、组成(重量百分比)
毒死蜱15%,噻嗪酮30%,烷基苯磺酸钠盐17%,乙二醇7%,聚乙烯基乙二醇缩水甘油醚3%,异戊醇12%,十二烷基硫酸钠16%。2、制备方法
先将烷基苯磺酸钠盐、毒死蜱和噻嗪酮按照比例混合混合,加热到20 80°C,保温9小时后冷却到室温,加入乙二醇、聚乙烯基乙二醇缩水甘油醚、异戊醇、十二烷基硫酸钠,边加入边搅拌,充分混合均匀,最后再静置10小时,即可得到所需的45%毒死蜱 噻嗪酮展膜油剂产品。实施例6 :50%毒死蝶·噻嗪酮展膜油剂I、组成(重量百分比)
毒死蜱40%,噻嗪酮10%,烷基苯磺酸钠盐11%,丙三醇10%,苯基缩水甘油醚4%,二甲基甲酰胺10%,十二烷基硫酸钠15%。2、制备方法
先将烷基苯磺酸钠盐、毒死蜱和噻嗪酮按照比例混合混合,加热到20 80°C,保温10小时后冷却到室温,加入丙三醇、苯基缩水甘油醚、二甲基甲酰胺、十二烷基硫酸钠,边加入边搅拌,充分混合均匀,最后再静置12小时,即可得到所需的50%毒死蜱 噻嗪酮展膜油剂
女口
广叩ο
实施例7 60%毒死蜱·噻嗪酮展膜油剂
I、组成(重量百分比)
毒死蜱50%,噻嗪酮10%,苯乙烯聚氧乙烯醚硫酸铵盐13%,山梨醇6%,聚乙烯基乙二醇缩水甘油醚6%,异戊醇8%,甲基戊醇7%。2、制备方法
先将苯乙烯聚氧乙烯醚硫酸铵盐、毒死蜱和噻嗪酮按照比例混合混合,加热到20 80°C,保温12小时后冷却到室温,加入山梨醇、聚乙烯基乙二醇缩水甘油醚、异戊醇、甲基戊醇,边加入边搅拌,充分混合均匀,最后再静置15小时,即可得到所需的60%毒死蜱·噻嗪酮展膜油剂产品。实施例8 :毒死蜱·噻嗪酮展膜油剂防治水稻稻飞虱和稻瘿蚊田间药效试验 试验于2011年8月在湖北省黄R市黄州市禹王办事处汪家冲村四组进行了毒死蜱·噻
嗪酮展膜油剂防治稻飞虱和稻瘿蚊田间药效试验,验证该药剂的防治效果,有效剂量及对水稻的安全性。I. 试验作物水稻;防治对象稻飞風(nilaparvata Iugens)和稻瘿蚊(orseoia oryzae)。2、试验药剂及剂量
据实施例1-7中毒死蜱与噻嗪酮7个不同含量做对水稻稻飞虱和稻瘿蚊的田间试验。15%毒死蜱展膜油剂,8%噻嗪酮展膜油剂均由上海沪联生物药业(夏邑)有限公司提供。另设清水空白对照。共10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4次,小区随机排列。施药时存水层5cm,保持5天以上,此时田间稻飞虱处于中、低龄若虫高峰期,于施药前调查基数,采用在水稻田中洒滴法,于施药后I天、3天、7天分别进行药效调查。3、计算公式
Λ CXd虫.教 x/^虫.教、ι、,ιηΛ 防Y口效果(%)_ - - CX1虫數X Atj虫數〃
式中=Ptci-处理区药前Jt1-处理区药后 CK0-对照区药前KK1-对照区药后
4、试验结果见表I
表I毒死蜱·噻嗪酮展膜油剂对水稻稻飞虱和稻瘿蚊的防治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含有毒死蜱和噻嗪酮的展膜油剂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分按照重量百分比组成毒死蜱和噻嗪酮混合物为5% 60%,乳化剂1% 40%,溶剂1% 25%,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 20%,助溶剂1% 50%,水扩散剂1% 50% ;所述的毒死蜱和噻嗪酮混合物中的毒死蜱和噻嗪酮的配比为O. 1-10:1。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含有毒死蜱和噻嗪酮的展膜油剂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选自烷基苯磺酸钠盐,苯乙烯聚氧乙烯醚硫酸铵盐,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三乙醇胺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联苯酚聚氧乙烯醚,烷基铵盐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含有毒死蜱和噻嗪酮的展膜油剂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选自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聚乙二醇,山梨醇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含有毒死蜱和噻嗪酮的展膜油剂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选自聚乙烯基乙二醇缩水甘油醚,甲苯基缩水甘油醚,丁基缩水甘油醚,苯基缩水甘油醚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含有毒死蜱和噻嗪酮的展膜油剂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助溶剂选自乙醇,甲醇,异戊醇,苯酚,丙酮,乙酸乙酯,二甲基亚砜,二甲基甲酰胺的一种或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含有毒死蜱和噻嗪酮的展膜油剂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扩散剂选自三乙基己基磷酸、十二烷基硫酸钠、甲基戊醇、纤维素衍生物、聚丙烯酰胺、古尔胶、脂肪酸聚乙二醇酯的一种或几种。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含有毒死蜱和噻嗪酮的展膜油剂杀虫组合物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毒死蜱和噻嗪酮在乳化剂中混合并加热到20 80°C,保温后加入溶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助溶剂和水扩散剂,边加入边搅拌,充分混合均匀,静置后即可制成展膜油剂。
8.权利要求I 6中所述的含有毒死蜱和噻嗪酮的展膜油剂杀虫组合物在防治水稻害虫方面的应用。
全文摘要
一种含有毒死蜱和噻嗪酮的展膜油剂杀虫组合物,由毒死蜱和噻嗪酮混合物、乳化剂、溶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助溶剂、水扩散剂制配而成,其制配方法是,将毒死蜱和噻嗪酮在乳化剂中混合并加热到20~80℃,保温后加入溶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助溶剂和水扩散剂,边加入边搅拌,充分混合均匀,静置后即可制成展膜油剂。使用该药时无需加水或拌土,不用任何植保器械,直接把药液滴到水田中.能迅速均匀扩散全田,形成药膜层,并沿水稻茎基部向上爬升20cm,达到防治害虫目的;具有高效、长效、低毒、安全、使用便捷、省工节本等特点。
文档编号A01P7/04GK102696671SQ20121014247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0日
发明者司贤良 申请人:上海沪联生物药业(夏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