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型联合收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387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普通型联合收割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普通型联合收割机,其设有在一定的割取宽度内对自行式机身前方的生长农作物进行划分的左右一对分禾器、可绕横向转动轴心被转动驱动且将在所述一对分禾器间被分开的生长农作物拢入的拨禾轮、对由所述拨禾轮拢入的生长农作物进行割取的割取装置、可绕横向转动轴心被转动驱动且向后方的送料装置运送由所述割取装置割取的农作物的螺旋输送器。
背景技术
以往,在此类普通型联合收割机中,有一种所述分禾器的结构为在所述拨禾轮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一对向前方呈尖型的楔形隔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所述隔板形成为从自行式机身的侧面观察为三角形的形状,且三角形的三个顶点 中的一个(前端顶点部)位于前端,从其前端顶点部向后方延伸的三角形底边被设置为大致水平的状态。在分禾器的工作状态下所述隔板位于拨禾轮的前方。因此,当联合收割机前进时,隔板的前端顶点部进入位于割取宽度的左右边界处的生长农作物的根部,可以将割取宽度内的生长农作物与其他范围内的生长农作物进行划分。另外,也有的联合收割机在所述隔板的内侧安装有分禾杆,以向中央侧引导由所述隔板划分的生长农作物中位于宽度方向上两端部位的生长农作物。具体而言,分禾杆由圆棒构成,并安装为在隔板的前端顶点部固定其前端部,而其后端侧处于俯视时朝向螺旋输送器方向稍向内倾斜,且从侧面观察稍向上倾斜的状态。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9-27992号公报(图I 3)

实用新型内容所述分禾器通过进入生长农作物的根部将农作物分开,因此被设置在极其靠近田地表面的位置而使用。从而,如果自行式机身前方的田地表面存在凹凸,则存在分禾器的前端顶点部与田地的凸部发生干扰的隐患。另外,分禾器被安装在自行式机身的前方,因此当自行式机身由于在田地的凹凸面上行驶而上下晃动时,在分禾器的位置上将发生更大的上下运动,从而前端顶点部容易接触田地表面。由此,存在造成行驶障碍的隐患。另外,为缩短联合收割机的全长以实现小型化,可考虑缩小分禾器的前后尺寸,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分禾杆后端的高度位置不发生变化,而分禾杆的前端由于被固定在所述前端顶点部,将保持在较低的位置并向后方移动,因此分禾杆会急剧向上倾斜。由此,与被引导的生长农作物接触的位置将随行驶而从下向上发生较大变化,存在容易使生长农作物的姿态杂乱的隐患。从而,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消除所述问题,提供分禾器的前端顶点部不易扎入田地,且不易使被引导的生长农作物的姿态杂乱,可流畅地实施割取工作的普通型联合收割机。本实用新型的第I个特征构造为一种普通型联合收割机,其具备左右一对分禾器,其在规定的割取宽度内能够对自行式机身前方的生长农作物进行划分;拨禾轮,其可绕横向转动轴心被转动驱动,且可将在一对所述分禾器之间被划分的生长农作物拢入;割取装置,其对由所述拨禾轮拢入的生长农作物进行割取;螺旋输送器,其可绕横向转动轴心被转动驱动,且可向后方的送料装置运送由所述割取装置割取的农作物;该普通型联合收割机的特征在于,所述分禾器由以对置的状态设置在所述拨禾轮左右两侧的一对隔板以及设置在所述隔板的内侧面并将生长农作物引导至所述割取宽度内的分禾杆构成;所述隔板具有前沿部的上下中央部向前方突出的顶部;所述分禾杆被安装为其前端部被固定在所述顶部附近。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I种特征构造,隔板构成为具有由前边缘部的上下中央部向前方突出而形成的顶部,以及从所述顶部向下边缘部下倾的下倾边缘部,因此所述顶部位于相比隔板的下边缘部更高的位置(更远离田地的位置),即使田地存在凹凸,也更易于防止所述顶部扎入田地而造成行驶的·障碍。另外,分禾杆的前端被固定在隔板的前端顶点部,因此分禾杆的前端位置也将是相比以往更高的位置。而只要分禾杆后端的高度位置与以往相同,分禾杆的前端高度位置与后端高度位置之差就将减小,因此倾斜程度将比以往变缓,可减小与被引导的生长农作物接触的位置的变化,不易使生长农作物的姿态变得杂乱。这一作用可在不特别限制分禾器的前后长度大小的前提下实现。并且特别地,在缩短分禾器尺寸的情况下,与以往构造的差异将得到明显体现。从而,作为间接的作用也可期望缩短分禾器尺寸,实现联合收割机的小型化。由以上可知,能够使分禾器的前端顶点部不易扎入田地,且不易使被引导的生长农作物的姿态杂乱,可以流畅地进行割取工作。本实用新型的第2个特征构造为所述隔板构成为具有从所述顶部向下边缘部下倾的下倾边缘部。本实用新型的第3个特征构造为所述分禾杆沿前后方向配置,使其后端部位于所述螺旋输送器的附近。本实用新型的第4个特征构造为所述分禾杆被配置为其后端侧的延长线处于与所述螺旋输送器的转动轴心交叉的状态。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4个特征构造,可由分禾杆将生长农作物向螺旋输送器的转动轴心引导。从而,由于能够在向螺旋输送器引导生长农作物的同时由割取装置进行割取,并直接引导至螺旋输送器而没有多余操作,因此可提高生长农作物向螺旋输送器的引导效率。本实用新型的第5个特征构造为所述隔板被配置为所述下倾边缘部处于与工作状态下所述拨禾轮的转动轴心位置相同或位于其后方的状态。拨禾轮具有由耙齿将生长农作物勾住并引导至螺旋输送器的作用,而作为其作用对象的生长农作物中除直立状态的农作物之外,由于某些原因处于倒下状态的农作物也可由耙齿勾起并引导至螺旋输送器。[0023]从而,在割取宽度区域的相邻区域内处于倒下状态的生长农作物以及从相邻区域内倒向割取宽度区域的生长农作物也可由耙齿勾起。此时,特别是将割取宽度区域的相邻区域内处于倒下状态的生长农作物勾回竖直状态时,为减少勾起的阻力,相对耙齿位置倒向割取宽度外侧的农作物的前端部分应尽可能避免被压迫。假如分禾器压迫了倒在割取宽度外侧的农作物,则其更靠近前端侧的部分将被限制移动,存在即使生长的农作物由耙齿勾住也不能勾回竖直状态,而且还会在与耙齿的勾连处被拉断,而造成无法回收靠近前端侧的生长农作物的隐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5个特征构造,隔板设置为下倾边缘部处于与工作状态下拨禾轮的转动轴心位置相同或位于其后方的状态,因此即使在耙齿达到最低点的状态下,隔板的下倾边缘部也将位于其侧方,可保证田地表面与下倾边缘部之间存在空隙。 从而,由耙齿将相邻区域内处于倒下状态的生长农作物勾回竖直状态时,可防止隔板压迫生长农作物。生长农作物中处于倒下状态的部分可穿过所述空隙回到割取宽度内。由此,可将处于倒下状态的生长农作物也全部勾回竖直状态并切断后引导至螺旋输送器,防止发生割取残留。本实用新型的第6个特征构造为所述送料装置被配置为从所述螺旋输送器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央向操作部的相反一侧偏移,左右两侧的所述分禾杆中,远离所述送料装置一侧的分禾杆从所述隔板向内侧突出的突出距离大于另一侧分禾杆的突出距离。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6个特征构造,在将生长农作物向螺旋输送器引导的过程中,可通过对送料装置的连接部,不会浪费而高效率地引导生长农作物。即由于分禾杆的突出距离越大,水平方向上的引导量越大,因此通过使更加远离送料装置一侧的分禾杆的突出距离较大,可根据与送料装置的偏向成比例的比重引导生长农作物,能够更高效地进行生长农作物的引导。

图I是联合收割机的左视图。图2是联合收割机的俯视图。图3是表示分禾器的主要部分侧视图。图4是表示分禾器的主要部分俯视图。图5是分禾器的立体图。图6是联合收割机的后视图。图7是表示排杆罩的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2 自行式式机身6 送料装置12 割取装置13 螺旋输送器16 拨禾轮[0045]20分禾器30隔板30B下边缘部30D前端顶点部 (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构造的顶部)30E下倾边沿部31分禾杆31a分禾杆的前端部31b分禾杆的后端部b螺旋输送器的转动轴心LI突出距离P拨禾轮轴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普通型联合收割机的整体侧视图,图2为其整体俯视图。在这种联合收割机中,轴流式的脱粒装置3与谷粒回收部4被左右并排地安装在具备左右一对履带行驶装置I的自行式机身2上,且在谷粒回收部4的前方配备操作部5。运送割取农作物的送料装置6以可绕支点X上下自由摇动的方式与脱粒装置3的前部连接,而该送料装置6的前端连接割取部7,该送料装置6具有大致相当于机身宽度的割取宽度。从而,生长农作物由所述割取部7进行割取,从送料装置6运送至脱粒装置3,经过脱粒处理之后由谷粒回收部4回收谷粒,排出谷杆通过设置在脱粒装置3后方的排杆口 3a向后方排出。割取部7构成为推剪型的割取装置12以及将割取的农作物横向运送至割取宽度中央的螺旋输送器13被架设在左右一对划分架11之间的结构。一对分禾架11的前端部分别设有可将自行式机身2前方的生长农作物在特定的割取宽度内分开的分禾器20。螺旋输送器13以可绕横向的转动轴心b被转动驱动的方式构成,且该螺旋输送器13具备进行横向运送的螺旋叶片13a,以及将被横向运送的割取农作物送入送料装置6的起始端的拢入齿13b (参照图3)。送料装置6中内置有卷起传送带14,该卷起传送带14是将运送条14b横向架设在纵向卷绕的左右的链条14a之间、并相互连接构成的。由拢入齿13b送入的割取农作物沿送料装置底面被卷起运送,投入并运送至脱粒装置3的前端。另外,送料装置6设置在脱粒装置3的前方,并且被安装在相比所述螺旋输送器13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央位置更偏向自行式机身左侧(操作部5的相反一侧)的位置。在自行式机身2上的主架8前部与送料装置6的下部之间架设着液压缸15,通过该液压缸15的伸缩运动,割取部7与送料装置6 —同绕所述支点X摆动升降。割取部7前部的上方设置有将生长的农作物拢入后方并提起的拨禾轮16。所述拨禾轮16通过支撑架18被架设在可绕支点a上下自由摆动的左右一对支撑臂17的前部。支撑臂17与分禾架11之间安装有风门19。由未图示的操作杆进行拨禾轮16的上下摆动操作时,该风门19可辅助此操作,能够容易地改变拨禾轮16的拢入操作的作
用高度。另外,也能够通过将支撑架18沿支撑臂17滑动并调整,前后调整拢入操作的作用位置。拨禾轮16由水平架设在左右的所述支撑架18上的转动支轴22、连接并固定在该转动支轴22左右两侧的一对正方形拨禾轮架23、水平架设在左右两侧的拨禾轮架23的顶部四个位置并可自由转动的四根耙齿安装轴24、在各个耙齿安装轴24上以一定间距并列安装的多根耙齿25、被支撑且可绕相比轮架23的拨禾轮轴心P靠后方规定距离的偏心轴心Q自由转动的正方形辅助拨禾轮架26等部件构成。辅助拨禾轮架26仅被安装在右侧拨禾轮架23的右侧。辅助拨禾轮架26与一对拨禾轮架23形成为大致相同的外形形状。从各个耙齿安装轴24的右端向后方,一体地突出设置转动限制臂27。该转动限制臂27的自由端枢轴连接至辅助拨禾轮架26的各个顶部。从各个耙齿安装轴24的轴心R到转动限制臂27的自由端转动支撑点S的距离以及连接两支点R、S的连线方向、与从拨禾轮轴心P到偏心轴心Q的距离以及连接两轴心P、Q的连线方向一致;拨禾轮轴心P、偏心轴心Q、耙齿安装轴24的轴心R、以及转动限制臂27的自由端转动支撑点S构成四联平行连接条的支点。从而,当拨禾轮架23绕拨禾轮轴心P周围转动时,由于辅助拨禾轮架26跟随着拨禾轮架23的转动绕偏心轴心Q转动,从而耙齿安装轴24将在绕拨禾轮轴心P公转的同时绕轴心R向相反方向同步自转,由此耙齿安装轴24将始终保持一定的转动姿态。另外,通过由设置在转动支轴22的左端部的带轮G3、驱动侧的带轮G1、设置在两带轮G3、G1之间的驱动传动带G2、抵接在驱动传送带G2的一对张力轮G4构成的传动机构从驱动系统传递转动动力,实施对拢入拨禾轮16的转动驱动。如图3 5所示,所述分禾器20构成为具备在所述拢入拨禾轮16的左右两侧以相对状态设置的一对隔板30、以及设置在所述隔板30的内侧面并将生长农作物向所述割取宽度内引导的分禾杆31。隔板30形成为从自行式机身2的侧面观察时,其形状为将近似直角三角形的底边前端侧倒角形成的大致四边形的形状(参照图3)。后沿部30A设有向厚度方向弯曲的法兰部30a,通过使该法兰部30a与分禾架11的法兰部Ila贴合并螺丝固定,将分禾器20 —体安装。另外,法兰部30a的长度方向上的上端部处于伸出且弯曲的状态,被螺丝固定在分禾架11的上边缘部。下边缘部30B形成为其与后边缘部30A大致成直角,并设有加强法兰部30b。该加强法兰部30b形成为宽度随靠近前端侧而变窄的形状。另外,加强法兰部30b的后端侧延伸至分禾架11的下边缘部侧,而延伸部位的端部被螺丝固定在分禾架11上。上边缘部30C形成为其从后沿部30A的上端向前方呈下倾状态,并设有在厚度方向上弯曲的加强法兰部30c。另外,上边缘部30C形成为相比所述法兰部30a的上端弯曲部上被固定的分禾架11的上表面部,具有更大的倾斜度。所述加强法兰部30c与加强法兰部30b同样,形成为宽度随靠近前端侧而变窄的形状。上边缘部30C的下端部为隔板30的前端顶点部(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特征结构的顶部)30D,而从前端顶点部30D至下边缘部30B为倾斜度向下的下倾边沿部30E。前端顶点部30D,以及下倾边沿部30E都形成为流线型以防止过于锋利。例如,在上边缘部30c的下端部至前端顶点部30D、下倾边沿部30E、下边缘部30B的前端部的范围内,通过焊接圆棒m加工为流线型(参照图5)。另外,设定所述下倾边沿部30E的前后方向上的位置为行驶状态下所述拨禾轮16的转动轴心P的正下方(参照图I、图3)。分禾杆31由圆棒构成,其前端部31a被固定在所述前端顶点部30D附近的分禾器内侧面,并设置后端部31b使其向所述螺旋输送器13的旋转轴心b的方向延长至螺旋叶片13a附近。如图所示,分禾杆31处于稍稍倾斜的状态。分禾杆31的中间部分被固定在设置于隔板30上的支架32上。 左右两侧的分禾器20的支架32尺寸长度不同。具体而言,自行式机身右侧(远离送料装置6的一侧)的支架32长度大于另一侧的支架长度。从而,分禾杆31从隔板30突出的突出距离LI、L2之中,自行式机身右侧的分禾杆31的突出距离LI大于另一侧的分禾杆31的突出距离L2 (参照图4)。在左右两个隔板30相对的内表面,以上述方式设有将割取宽度内的生长农作物向内侧引导的分禾杆31,而在左右两个隔板30的外表面,分别设有将割取宽度外的生长农作物向外侧引导的板条形的引导板33。另一方面,在脱粒装置3的排杆口 3a,以从后方覆盖的方式设置排杆罩40。如图6、图7所不,排杆罩40形成为宽度尺寸符合排杆口 3a的宽度。使排杆罩40的安装用法兰部40a贴合脱粒装置3后表面的左右两端边沿部所分别具有的支柱部3b,并将两者螺丝固定以安装排杆罩40。通过焊接左右侧板部41、两个侧板部41的上边缘部之间的上板部42、两个侧板部41的后沿部之间的后板部43,一体构成排杆罩40。另外,所述安装用法兰部40a形成为从左右侧板部41前方侧的边沿部向内侧以直角弯曲的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说明中,关于左右的记述是以主架8的前方为准,其左侧为左,其右侧为右。侧板部41形成为从侧面方向观察时,其形状为对竖长矩形的后上角进行倒角而形成的梯形形状。另外,左右侧板部41的上边缘部彼此位于同一高度,而其下边缘部形成为使右侧的侧板部41R下边缘部位于左侧的侧板部41L下边缘部的下方。左侧的侧板部41L下端部位于排杆口 3a的下边缘部与右侧的侧板部41R的下边缘部之间。另外,在左侧的侧板部41L的下边缘部,连接设置有同等宽度且向右侧倾斜向下的引导倾斜板44。该引导倾斜板44的下端部延伸至排杆口 3a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的正下方位置附近。一体设置两个侧板部41的倒角部分之间的长方形后板倒角部43a、在其下方下垂的长方形后板垂下部43b、后板垂下部43b与下方的所述引导倾斜板44之间的三角形后板盖部43c,构成后板部43 (参照图7)。引导倾斜板44的上侧空间Vl的左侧由所述左侧的侧板部41L覆盖,后方侧由所述后板盖部43c覆盖,因此可引导从所述排杆口 3a排出至所述上侧空间Vl的排杆,使其下落至引导倾斜板44的上表面。另外,排杆在沿引导倾斜板44上表面的下倾坡度下滑的同时,被引导至相邻于引导倾斜板44的右侧的倾斜下游侧空间V2,随后下落至地面。此时,引导倾斜板44上滑下的排杆与右侧的侧板部41R接触而被引导至下方,可抑制大范围的飞散。根据所述排杆罩40,可在倾斜下游侧空间V2的下方与后方确保开口部40A,因此排杆不易堵塞,且可在防止了大范围飞散的状态下排出谷杆。另外,通过后方的开口部40A, 能够更简单地实施内部的维护等工作。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普通型联合收割机,前端顶点部30D位于相比隔板30的下边缘部30B更高的位置(更远离田地的位置),因此即使田地存在凹凸,也更易于防止前端顶点部30D扎入田地而造成行驶的障碍。另外,分禾杆31的倾斜度接近水平,因此可减少与被引导的生长农作物的接触位置的变化,不易使生长农作物的姿态变得杂乱。而且,通过使左右两侧的分禾杆31的突出距离L1、L2不相同,以及将分禾杆31的后端向螺旋输送器13的旋转轴心b的方向设置,从而高效地将生长农作物引导至螺旋输送器13。进而,即使缩短分禾器尺寸,分禾杆31的倾斜度也不会增大,因此也能够实现联合收割机的小型化。另外,可将处于倒下状态的生长农作物也无残留地收拢到割取宽度内并切断后引导至螺旋输送器13,防止发生割取残留。其他实施方式以下说明其他实施方式。(I)分禾杆31不限于由以上实施方式所说明的圆棒构成。例如,也可由管材或板条等构成。(2)拢入拨禾轮16不限于以上实施方式所说明的形状。例如,除四边形外也可以是五边形以上的多边形或圆形。另外,如上所述,为方便对照附图而使用了附图标记,但是本实用新型不因该附图标记的记载而限于附图中的构造。另外,当然可以在不脱离实用新型思想的范围内,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实施本实用新型。工业实用性该联合收割机可以应用于作为谷粒回收部而使用粮箱与卸粮器,或装备了装袋用料斗与装袋装置的普通型联合收割机。
权利要求1.一种普通型联合收割机,具备 左右一对分禾器,其在规定的割取宽度内能够对自行式机身前方的生长农作物进行划分; 拨禾轮,其可绕横向转动轴心被转动驱动,且可将在一对所述分禾器之间被划分的生长农作物拢入; 割取装置,其对由所述拨禾轮拢入的生长农作物进行割取; 螺旋输送器,其可绕横向转动轴心被转动驱动,且可向后方的送料装置运送由所述割取装置割取的农作物; 该普通型联合收割机的特征在于, 所述分禾器由以对置的状态设置在所述拨禾轮左右两侧的一对隔板以及设置在所述隔板的内侧面并将生长农作物引导至所述割取宽度内的分禾杆构成; 所述隔板具有前沿部的上下中央部向前方突出的顶部; 所述分禾杆被安装为其前端部被固定在所述顶部附近。
2.根据权利要求I记载的普通型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板构成为具有从所述顶部向下边缘部下倾的下倾边缘部。
3.根据权利要求I记载的普通型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禾杆沿前后方向配置,使其后端部位于所述螺旋输送器的附近。
4.根据权利要求2记载的普通型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禾杆沿前后方向配置,使其后端部位于所述螺旋输送器的附近。
5.根据权利要求3记载的普通型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禾杆被配置为其后端侧的延长线处于与所述螺旋输送器的转动轴心交叉的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4记载的普通型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禾杆被配置为其后端侧的延长线处于与所述螺旋输送器的转动轴心交叉的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2记载的普通型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板被配置为所述下倾边缘部处于与工作状态下所述拨禾轮的转动轴心位置相同或位于其后方的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4记载的普通型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板被配置为所述下倾边缘部处于与工作状态下所述拨禾轮的转动轴心位置相同或位于其后方的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6记载的普通型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板被配置为所述下倾边缘部处于与工作状态下所述拨禾轮的转动轴心位置相同或位于其后方的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I 9中任一项记载的普通型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料装置被配置为从所述螺旋输送器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央向操作部的相反一侧偏移,左右两侧的所述分禾杆中,远离所述送料装置一侧的分禾杆从所述隔板向内侧突出的突出距离大于另一侧分禾杆的突出距离。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普通型联合收割机,使分禾器的前端顶点部不易与田地接触,且不易使被引导的生长农作物的姿态杂乱,从而能够流畅地实现割取工作。该联合收割机中设置左右一对分禾器、处于分禾器之间的拨禾轮、割取装置、能够向后方的送料装置运送被割取的农作物的螺旋输送器。分禾器具备左右两侧相对的一对隔板、在隔板内侧将生长农作物引导至割取宽度内的分禾杆。隔板具备前沿部的上下中央部向前方突出的顶部、从顶部向下边缘部下倾的下倾边缘部。分禾杆沿前后方向配置,其前端部被固定在顶部附近,其后端部位于螺旋输送器的附近。
文档编号A01D41/02GK202635103SQ2012202396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6日
发明者近藤博幸, 乙宗拓也, 松本健太, 西田和彦, 长野文男, 米田丰, 滨砂大吾, 小林宜泰, 丸山纯一, 阿瀬勇, 村山贤多, 坂井孝次, 日田定范, 熊谷雅行 申请人:株式会社久保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