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刺参生态苗种室外培育网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336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刺参生态苗种室外培育网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参养殖使用的工具,更具体地说,涉及培育网箱的改进。
背景技术
现有网箱一般是以养殖鱼类为主,网衣选择0.5 Imm聚乙烯绳编织的4 10目的网衣,网衣结实,四个下角可以直接连接坠石扩张网衣,上部直接用# 10的聚乙烯绳固定于木质、塑料或铁制框架上,结构相对简单,如果不进行改进,根本无法直接利用其进行刺参幼体和稚参的培育过程。
发明内容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适用于刺参海上养殖的网箱,尤其适用于刺参自幼体时期开始的室外培育。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刺参生态苗种室外培育网箱,包括由松木板制成的上敞口箱体,以及箱体上口四周连接固定的泡沫浮筒。所述箱体内四周侧壁及箱底面围置有聚乙烯网或尼龙筛絹网构 成的网衣,所述网衣由网衣支撑架组件固定于所述箱体内;所述网衣分为两层,内层为20(Γ300目网孔,外层为6(Γ80目网孔。所述箱体上口四周间隔栓设有绳索,所述绳索的另一端绑缚有沙袋或连接有附着连接件。其中,附着连接件用于水底固定,如选用木楔等。优选方式下,所述箱体上口盖设有遮阳网。选用黑色塑料等方式,减少强光对幼体和参苗的刺激,同时避免上层水温的迅速增加。一般选择2针遮阳网,遮阳率40%—60%。此外,优选方式下,网衣支撑架组件包括所述箱体底部四周横向围置的PVC管,所述PVC管的管内填充沙袋(用筛絹缝制的小沙袋,便于装填和移除)。所述网衣支撑架组件还包括所述箱体上口每一侧通过栓设绳索悬挂的坠石袋;坠石袋依靠重力,将网衣压靠在箱体内的侧壁上。本发明刺参生态苗种室外培育网箱,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通过所述箱体上口的支架及挂钩在箱体内以平行间隔方式设置的附着基。优选方式下,所述箱体尺寸为:长X宽X高=4 7米ΧΓ7米Χ2 3米。最优方式下,所述箱体尺寸为:长X宽X高=5米Χ5米Χ2.5米,适合规模化制造。而最优方式下,所述网衣内层为200目网孔,外层为60目网孔。此外,所述箱体松木板的连接选用5mm厚钢板和# 12mm白钢螺丝。所有的绳索选用f IOmm的聚乙烯绳。本发明选用优质材料,加强网箱的强度,多点固定,保证了网箱在水中的稳定性。本发明改进网箱结构,适应育苗操作。具体说,本发明网箱根据刺参苗生长繁育特点进行了革新性的设计,更适合刺参苗种的培育操作。首先根据幼体的大小选择合适的筛絹网衣,由于筛絹网衣结构强度不高,选择PVC管做内衬,保持网衣的扩张,质量相对适中,避免了对网衣的破坏。网箱框架四周挂坠石袋,防止网衣变形,又减少了网衣负重,保证网衣在刺参苗种培育过程中的空间和完好性;其次使用多点固定,防止网箱因为风浪而发生大幅度的位移,造成网衣的破坏,网箱框架选择厚木板利用白钢螺丝和钢板固定,既经济又坚固耐用,方便拆卸和运输;再次网衣在开始刺参幼体培育时就是筛絹网衣和聚乙烯网衣套叠共同连接到网箱框架上,既增加了筛絹网衣的强度,又方便在幼参阶段网衣的及时更换;最后网箱框架上设置遮阳网和栓绳的小挂钩,方便附着基、遮阳网的悬挂和拆卸。本发明尤其适用于刺参幼体苗种时期即开始的室外培育,具有使用方便、结构结实、抗破坏能力强等优点。

图1是本发明刺参生态苗种室外培育网箱的立体结构透视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刺参生态苗种室外培育网箱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网箱选用厚3 6cm、宽20 30cm、长2.5 6m的四块松木板围城箱体框架结构。连接采用厚度4 8mm钢板和多10 15白钢螺丝固定,浮子选择规格# 0.611^1111的泡沫浮筒,利用# 10的聚乙烯绳绑缚到框架上,每个框架配备8个泡沫浮筒。网箱框架内设置网衣,规格是2 5mX2 5mXl 2.5m。网衣内侧底部设置内支架,采用# 40PVC管制作,管内填充沙袋,增加配重,支撑网衣底部。网衣内侧四面,每面均匀悬挂I 2袋坠石网袋,由长度2.2m ^ 10的聚乙烯绳连接于网箱框架。坠石网袋长30 50cm,宽15 30cm,由40目的聚乙烯网制成,每袋内放置直径3cm,长度6cm的圆柱型瓷质坠石10 30个。网箱框架采用10 30个点固定,网箱四个角点,四边中部的两点,根据海域底质情况,选择投放沙袋或设置木楔进行固定。根据需要,通过箱体上口的支架及挂钩在箱体网衣内以平行间隔方式设置有附着基5。附着基选用现有技术刺参海上养殖时网箱使用的附着基,其设置方法及使用方式与现有技术的方法相类似。本发明优选方案中,网衣内可以放置25cmX25cm聚乙烯网片附着基,每10片串联成I吊, 网片间隔10cm,网衣内共设置6排,每排均匀放置10吊。优选实施例:本发明网箱选用厚5cm、宽25cm、长6m的四块松木板围成箱体框架结构;连接采用厚度5mm钢板和β 12白钢螺丝固定。浮子选择规格β 0.6mX Im的泡沫浮筒I,利用β 10的聚乙烯绳绑缚到框架2上,每个框架配备八个泡沫浮筒I。网箱框架2内设置网衣6,规格是5mX5mX2.5m。网衣6内侧底部设置内支架4,采用5mX 5m的# 40PVC管制作,管内填充沙袋,增加配重,支撑网衣6底部。网衣内侧四面,每面均匀悬挂2袋坠石袋7,由长度
2.2m Φ 10的聚乙烯绳连接于网箱框架2上。坠石袋长50cm,宽30cm,由40目的聚乙烯网制成,每袋内放置直径3cm,长度6cm的圆柱型瓷质坠石15个。网箱框架2采用12点固定,网箱4个角的4点,4边中部的2点,根据海域底质情况,选择投放沙袋或设置木楔8进行固定。本发明网箱的主要改进,如下:1、选用优质材料,加强网箱的强度:采用厚5cm,宽25cm,长6m的松木板作为框架,木板连接采用白钢板和白钢螺丝,浮子采用规格# 0.6mX Im的泡沫浮筒,浮筒绑缚采用# 10的聚乙烯绳,同时对网箱采用沙袋或木楔进行12点固定,保证了网箱在水中的稳定性。2、改进网箱结构,适应育苗操作⑴由于网衣张性较差,所以设计网衣内支架,采用5mX 5m PVC管制作,管内填充沙袋增加配重,起到下沉和稳定作用。通过内支架设计可以保证网衣有足够的张力,同时保证网衣下沉并不发生形变,给刺参育苗留有足够的空间。网衣4面增加坠石网袋,保证网衣四面的弹性支撑,防止网衣因水流过大而发生形变,确保网衣内的育苗空间。⑵网衣设计采用内外2层,内层采用20(Γ300目尼龙筛絹网衣,外层采用6(Γ80目聚乙烯网衣,育苗开始前2层网衣同时固定于网箱上。当育苗开始后,参苗体长达到3 5mm时,需要更换网衣时,可以将内层网衣取下,将参苗和附着基直接倒换到外层网衣。⑶网箱上方设置遮阳网3,降低由于强光照引起的网箱内海水温度的剧烈变化造成刺参苗的应激反应,而引发的刺参苗不适或死亡等,提高刺参苗的成活率。遮阳网3采用黑色塑料网,规格7mX 7m,通过聚乙烯绳固定于网箱框架上。⑷根据网衣、附着基5和遮阳网的固定点提前在网箱框架上设置钢制固定挂钩,方便育苗网箱内各部分固定操作。
利用本发明的网箱,实现室外刺参苗规模化生态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育苗车间,亲参采卵孵化,待长至平均体长200-300 μ m的初耳幼体,体重5 X IO-5 I X 10_4g阶段进行选育采集;S2、在近海避风港湾或海参池塘内设置网箱,网箱内选用200 300目筛絹网衣。200目 300目,即孔径0.074 0.050mm,可以保证网衣内的初耳幼体不发生逃逸。S3、将SI中采集的初耳幼体均匀投放到网箱内,投放密度0.2 0.3枚/ml。此阶段没有投放附着基,初耳幼体处于浮游状态。S4、每天间隔2次在网箱内投喂海洋红酵母,投放密度1000 2000个/ml ;优选海洋红酵母的密度在1600个/ml上下较为合适。S5、待长至平均体长800 900 μ m、平均体重1.5X 1(Γ4 4.1 X l(T4g的大耳幼体阶段,在网箱内悬挂附着基,并停止人工补饲海洋红酵母;S6、养殖至体长平均达到3 5mm的稚参阶段,将筛絹网衣更换成60 80目聚乙烯网衣,继续养殖。此过程中,水温逐渐升高,适当下沉附着基网片,同时加大海水循环量,增加海水中的溶氧量,防止水温快速升高。而后续的养殖过程可选用现有技术的适用方法操作。优选方式下,步骤SI采集初耳幼体之后运输到投放地的运输方法为:容器在装满状态下封盖运输。此外,步骤SI中,孵化受精卵的水温控制在20°C ;在养殖海域水温升至18°C时进行步骤S3的投放。步骤SI的最优过程为:在下午4点开始,通过阴干和流水刺激亲参排卵,亲参排卵时的密度控制在20 25 头 /m3 ;刺激前水温18°C,3天不投饵,刺激时将水排净,流水10分钟,将粪便冲干净,阴干I小时,加20°C海水、停气、避光,晚6点之前完成。亲参一般在晚8点左右开始产卵;雄性个体首先排精,排精后将雄性个体取出放入其它池。雄性排精半个小时后雌性个体开始排卵;排卵一直可持续到凌晨2点,在这期间应注意观察雌性排卵量,若发现雄性个体立即将其捞出;排卵结束后,应及时将亲参移入其它池;待受精卵下沉后,抽掉上层海水,洗卵;洗卵方法:用300目网箱虹吸,加20 21V海水,进行洗卵,若产卵量很大,将网箱中的卵分池孵化;分池孵化后,孵化水温控制在20°C,开启充气泵充气,以均匀搅拌池水,促进受精卵上浮。同时每2小时用搅拌耙搅池I次,特别要搅池底;而后进行选育:产卵第二天凌晨开始就应该注意观察受精卵上浮情况,此时受精卵发育到原肠胚期,当24 32小时后发现上浮初耳幼体数量较大,并且上浮个体进入初耳幼体阶段时,在孵化池中通过IOcm 口径橡胶管将小耳幼体虹吸到300目筛絹网箱中,收集初耳幼体。上述SI步骤具有采集效率突出、成活率高等特点。上述刺参苗规模化生态培育方法,从刺参幼体培育开始进行海上或池塘网箱培育。具体说,选择刺参处于初耳幼体阶段即移入室外网箱养殖,此时的初耳幼体,体长大约200-300 μ m,体重5 X 10_5 I X 10_4g。该养殖过程具有如下特点:1、网箱可以设置在近海避风港湾或海参池塘内,选用增强型的网箱(增加固定措施)增加了抗风浪能力,可以在近海避风港湾进行刺参育苗。同时也可以在海参池塘内进行刺参育苗。2、刺参育苗从初耳幼体阶段开始在网箱内进行。而现有技术大都从亲参开始在网箱内产卵孵化,由于水温的不稳定性,以及亲参性腺发育的不同步,导致亲参产卵的一致性很差,产卵量偏少,造成幼体的发育快慢不一,幼体繁育很难在短期内形成规模化。如果从稚参阶段开始投入网箱内繁育,前期在车间内至少要培育I个月以上,相对育苗成本增加很多。从刺参受精卵孵化24 32小时形成初耳幼体,开始投入网箱内进行培育,一方面可以节省育苗成本,另一方面刺参苗的成活率与车间培育基本相当。可以在短时间内在网箱内形成刺参苗规模化的生产。3、利用网箱进行刺参育苗,不使用任何药物和添加剂,最大限度保证刺参育苗在开阔的大水面进行,利用海水中的天然饵料,补充少量海洋红酵母,实现了刺参育苗的生态健康繁育模式,确保了刺参苗的品质和优良的生长性状,是一种绿色有机的刺参苗生产方式。因此,上述养殖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1、降低成本:与刺参苗室内培育相比较,平均每斤刺参苗可降低成本65%,大大减低了刺参苗的培育成本,增加了育苗利润。2、提高成活率:与室内刺参苗相比,网箱刺参生态苗的室外底播成活率提高了25%,平均成活率达到了 80%,大大提高了商品刺参的产量。3、质量好无药残:与室内刺参苗相比,网箱刺参生态苗培育的全过程不使用任何药物,苗种的自身抵抗力大大提高,质量优良,而且无药残,完全是优质绿色刺参苗种。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刺参生态苗种室外培育网箱,包括由松木板制成的上敞口箱体(2),以及箱体上口四周连接固定的泡沫浮筒(I),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内四周侧壁及箱底面围置有聚乙烯网或尼龙筛絹网构成的网衣(6),所述网衣由网衣支撑架组件固定于所述箱体内;所述网衣(6)分为两层,内层为20(Γ300目网孔,外层为6(Γ80目网孔; 所述箱体上口四周间隔栓设有绳索,所述绳索的另一端绑缚有沙袋或连接有附着连接件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刺参生态苗种室外培育网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上口盖设有遮阳网(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刺参生态苗种室外培育网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网衣支撑架组件包括所述箱体底部四周横向围置的PVC管(4),所述PVC管(4)的管内填充沙袋; 所述网衣支撑架组件还包括所述箱体上口每一侧通过栓设绳索悬挂的坠石袋(7);所述坠石袋依靠重力,将网衣压靠在箱体内的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刺参生态苗种室外培育网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所述箱体上口的支架及挂钩在箱体内以平行间隔方式设置的附着基(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刺参生态苗种室外培育网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网衣内层为200目网孔,外层为60目网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刺参生态苗种室外培育网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尺寸为:长X宽X高=4 7米X4 7米X2 3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刺参生态苗种室外培育网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尺寸为:长X宽X高=5米Χ5米X2.5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刺参生态苗种室外培育网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松木板的连接选用5毫米厚角钢和# 12毫米白钢螺丝。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刺参生态苗种室外培育网箱,其特征在于,所有的绳索选用Φ 10毫米的聚乙烯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刺参生态苗种室外培育网箱,包括由松木板制成的上敞口箱体2,以及箱体上口四周连接固定的泡沫浮筒1。所述箱体2内四周侧壁及箱底面围置有尼龙筛绢网构成的网衣6,所述网衣由网衣支撑架组件固定于所述箱体内;所述网衣6分为两层,内层为200~300目网孔,外层为60~80目网孔;所述箱体上口四周间隔栓设有绳索,所述绳索的另一端绑缚有沙袋或连接有附着连接件8。本实用新型刺参海上养殖的网箱,尤其适用于刺参自幼体时期开始的室外培育,具有使用方便、结构结实、抗破坏能力强等优点。
文档编号A01K61/00GK203058077SQ201220644528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9日
发明者赵欣涛, 刘崎, 刘峰, 宫明春, 关庆生 申请人:大连棒棰岛海参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