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风道输送装置及其输送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稻谷风道输送装置及其输送方法,包括碾米装置、擦米装置、除尘装置、电饭锅、电控装置、抽风源、集糠室和风道转换阀,风道转换阀具有一个风道转换阀出口和多个风道转换阀进口,风道转换阀出口与开设于集糠室侧壁上部的入尘口连接,风道转换阀的第一进口、第二进口、第三进口、第四进口通过风道分别与碾米装置的出糠口、擦米装置的出渣口、除尘装置的出尘口、电饭锅的出风口连接;碾米装置的粗米出口通过风道与擦米装置的粗米入口连接,擦米装置的精米出口与除尘装置的精米入口连接,除尘装置的净米出口通过风道与电饭锅的进米进风口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体积小适合家用,且传输速度快、干净彻底没有残留。
【专利说明】稻谷风道输送装置及其输送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稻谷的加工设备,尤其是一种稻谷风道输送装置及其输送方法。【背景技术】[0002]现有的稻谷加工设备,输送稻谷一般都是利用稻谷的自重,从上到下输送,过程中 如因空间或结构等各类因素限制而不能采用自重传输时,就会采用螺旋或皮带传输机构, 现有的这些稻谷加工设备存在两方面的缺陷:一是这一类机构全部由刚性零件组成,体积 较大,占用空间,使得此类机器只适用于大型或者小型的加工厂,不适合家用;二是利用稻 谷的自重传输或采用螺旋、皮带传输,往往不能够传输的很干净,导致稻谷残留。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适合家用的稻谷风道输送装置,结构简单, 成本较低,且传输速度快、干净彻底没有残留。[0004]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稻谷风道输送装置的输送方法,输速度快、 干净彻底,且风道内没有残留物。[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一种稻谷风道输送装置,包括碾米装置、擦米装置、除尘装置、电饭锅和电控装 置,设有抽风源、密封的集糠室和风道转换阀,所述抽风源设置于集糠室的顶部且其抽风口 与集糠室相通,所述风道转换阀具有一个风道转换阀出口和多个风道转换阀进口,所述风 道转换阀出口与开设于集糠室侧壁上部的入尘口连接,风道转换阀的第一进口通过风道与 所述碾米装置的出糠口连接,风道转换阀的第二进口通过风道与擦米装置的出渣口连接, 风道转换阀的第三进口通过风道与除尘装置的出尘口连接,风道转换阀的第四进口通过风 道与电饭锅的出风口连接;碾米装置的粗米出口通过风道与擦米装置的粗米入口连接,擦 米装置的精米出口与除尘装置的精米入口连接,除尘装置的净米出口通过风道与电饭锅的 进米进风口连接;碾米状态下,风道转换阀只有第一进口与风道转换阀出口接通,所述碾米 装置的出糠口通过风道转换阀与密封的集糠室连通,在抽风源作用下,碾米装置碾米产生 的稻糠被抽送于集糠室;擦米状态下,风道转换阀只有第二进口与风道转换阀出口接通, 所述擦米装置的出渣口通过风道转换阀与密封的集糠室连通,在抽风源作用下,擦米装置 擦米产生的稻谷残渣和细碎米粒被抽送于密封的集糠室;除尘状态下,风道转换阀只有第 三进口与风道转换阀出口接通,所述除尘装置的出尘口通过风道转换阀与密封的集糠室连 通,在抽风源作用下,经擦米装置擦米后残留在精米中的灰尘被抽送于密封的集糠室;送米 下锅状态下,风道转换阀只有第四进口与风道转换阀出口接通,所述除尘装置的净米出口、 风道转换阀、电饭锅的进米进风口、电饭锅的出风口、风道转换阀的第四进口、风道转换阀 的风道转换阀出口及集糠室的入尘口依次连通,在抽风源作用下,清洁的精米被抽送于电 饭锅的进米进风口内且在重力作用下落入电饭锅的锅底,流入电饭锅内的风依次经电饭锅 的出风口、风道转换阀和集糠室的入尘口由抽风源抽出。[0006]风道转换阀的多个所述的风道转换阀进口,均布于圆盘形的阀体外周,所述风道 转换阀出口垂直设置于阀体的中心。[0007]各所述风道均为软管。[0008]还包括用于盛装干净大米的容器,所述擦米装置包括由动力源驱动的转轴,设置 于转轴上的擦离刷,擦离刷外罩设有筛网,所述筛网设置于擦离室内,所述粗米入口设置于 擦离室的顶部,所述出渣口设置于擦离室的下侧,所述精米出口设置于筛网的下端口 ;所述 除尘装置包括净米腔室,所述净米腔室顶端的精米入口与所述精米出口的出口衔接,所述 精米入口位于净米腔室的左侧,精米入口下方设有进风口,净米腔室的腔底为左低右高的 斜坡,该斜坡与净米腔室右上部的所述出尘口衔接,净米腔室左下端的米出口与所述干净 大米的容器衔接。[0009]所述精米出口的下端口为长缝形,精米经长缝形精米出口落下,形成布帘状,在抽 风源的作用下,风从所述进风口进入净米腔室,吹过布帘状精米落层,将较轻的尘渣带出出 尘口,较重的干净大米掉到斜坡上,在自重下聚集于干净大米的容器内。[0010]所述长缝形精米出口的横截面为长方形,缝宽为4-10毫米,缝长为40-100毫米; 在所述进风口上设有空气过滤层。[0011 ] 所述电饭锅包括锅体、锅盖和电控装置,在所述锅盖上面均布有至少两个相同的、 且自中心向外沿径向延伸的进米管道,各所述进米管道的里端与设置于锅盖中心的进米进 风口连通,各进米管道的外端均设有与锅体贯通的进米口,所述进米口的下面设有可上下 移动用于关闭和开启该进米口的进米口密封件,锅盖中部的各相邻进米管道之间均设有与 锅体贯通的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的下面设有可上下移动用于关闭和开启该出风口的出风口 密封件。[0012]锅盖上还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出水口与一个所述出风口连通,以使具有一 定压力的进水先冲到开启的出风口密封件上,再从出风口密封件的四周落入锅体。[0013]用于启闭各所述出风口的出风口密封件为一整体结构,各所述进米口密封件通过 相应的连接板与出风口密封件连接,使得各进米口密封件与出风口密封件构成进出口启闭 联动部件。[0014]一种所述稻谷风道输送装置的稻谷风道输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碾米取适量的稻谷加入碾米装置,关闭粗米出口的阀门,开启出糠口,启动碾米装置进行碾 米,在此碾米过程中,风道转换阀只有第一进口与风道转换阀出口接通,所述碾米装置的出 糠口通过风道转换阀与密封的集糠室连通,在抽风源作用下,碾米装置碾米产生的稻糠被 抽送于集糠室;步骤二:擦米碾完米,稻谷经碾米装置碾米后成为粗米,开启粗米出口的阀门,关闭精米出口的阀 门,在此擦米过程中,风道转换阀只有第二进口与风道转换阀出口接通,所述擦米装置的出 渣口通过风道转换阀与密封的集糠室连通,在抽风源作用下,粗米被送入擦米装置,粗米经 擦米装置擦米后成为精米,擦米产生的稻谷残渣和细碎米粒被抽送于密封的集糠室; 步骤三:除尘擦米完成,关闭粗米出口的阀门,开启精米出口的阀门,在此除尘状态过程中,风道转换阀只有第三进口与风道转换阀出口接通,所述除尘装置的出尘口通过风道转换阀与密封 的集糠室连通,在抽风源作用下,精米被送入除尘装置,残留在精米中的灰尘被抽送于密封 的集糠室;步骤四:送米下锅除尘完成,关闭粗米出口的阀门,关闭精米出口的阀门,在送米下锅过程中,风道转换 阀只有第四进口与风道转换阀出口接通,所述除尘装置的净米出口、风道转换阀、电饭锅的 进米进风口、电饭锅的出风口、风道转换阀的第四进口、风道转换阀的风道转换阀出口及集 糠室的入尘口依次连通,在抽风源作用下,清洁的精米被抽送于电饭锅的进米进风口内且 在重力作用下落入电饭锅的锅底,流入电饭锅内的风依次经电饭锅的出风口、风道转换阀 和集糠室的入尘口由抽风源抽出。[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稻谷风道输送装置,采用风力传输方式 来实现各工序之间的传输,从干净稻谷经过碾米、擦米、除尘、直接送入饭锅烧煮,并且只需 要采用一个动力源、一个风道转换阀,便可实现从稻谷碾米、擦米、除尘、入锅全过程的通断 与传送,结构紧凑、体积小、传输速度快、干净彻底没有残留,适合家庭使用,绿色健康。[0016]而采用风力传输的方式,各工序之间的风道优选为一定直径的软管,因为软管的 可塑性较高,可以在较小的空间里盘绕,在实现传输目标的同时大大减小了产品的体积,而 且传输的非常干净,基本不会有残留。[0017]再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所述擦米装置,待清洁的大米经擦离室的顶部的大 米入口进入擦离室,此时擦离室的擦离刷是高速转动的,进入擦离室的大米被擦离刷带动, 米与擦离刷及筛网壁相对摩擦,将米表面的污物刷下来,同时,碎米、米粉及小糠皮被擦离 刷挤出筛网由出渣口排出,而精米(被擦离刷刷过的大米)颗粒较大出不了筛网,沉落于精 米出口,当擦米完成,所述电控装置打开精米出口的阀门,精米经精米出口落下,风从进风 口进入净米腔室,吹过精米落层,将较轻的尘渣带出出尘口,较重的干净大米掉到斜坡上, 在自重下滑落于干净大米的容器内。实现了大米清洁全过程的自动化,清洗质量好、效率 高、节约水资源。所述精米出口的下端口为长缝形,精米经长缝形精米出口落下,形成布帘 状,风从进风口进入净米腔室,吹过布帘状的精米落层,清污效果更好;采用抽风源,利用风 力传送大米,结构紧凑,体积小,且传输速度快、干净彻底无残留,适合家庭使用,绿色健康。[0018]更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在所述锅盖上面均布有至少两个相同的、且自中心向外 沿径向延伸的进米管道,各所述进米管道的里端与设置于锅盖中心的进米进风口连通,各 进米管道的外端均设有与锅体贯通的进米口,所述进米口的下面设有可上下移动用于关闭 和开启该进米口的进米口密封件,锅盖中部的各相邻进米管道之间均设有与锅体贯通的出 风口,所述出风口的下面设有可上下移动用于关闭和开启该出风口的出风口密封件,这种 结构,当具有一定压力的风携带干净的大米通过管道进入所述进米进风口后,风和大米经均 布的各所述进米管道、进米口进入锅体内,所述进米口密封件进米时打开,做饭时关闭,该 进米口密封件的作用有二: 一是进米时挡风挡米,使大米能四散掉落锅体底部,并使风不会 直接作用到锅体底部,保证大米在进入锅体底部后能均匀分布,二是在做饭时起到密封作 用,保证水蒸汽不会从进米口溢出;设置于锅盖中部的各所述出风口,用于排出从进米口进 入的风,各出风口均布于锅盖中部,能够避免风对均匀散落在锅体底部的大米的吹扰。实现了自动将干净的大米均匀的铺洒在锅底的功能,不仅把人们从繁琐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而 且效率更高。锅盖上设置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出水口与一个所述出风口连通,以使具有一 定压力的进水先冲到开启的出风口密封件上,再从出风口密封件的四周落入锅体,这种结 构,一定量的需注入锅体内做饭的水,先是冲在出风口密封件上,经缓冲四散后才落入锅体 内,使已经在锅体内的大米不会被冲出凹孔,确保锅体内均匀分布的大米仍保持均匀,以使 做出的饭不会出现干、稀不均。【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0019]图1是本发明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风道转换阀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俯视图;图4是本发明中擦米装置和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1中电饭锅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俯视图;图8是图6的优选方案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的A向视图;图10是图8中进出口启闭联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20]如图1至5所示,本发明一种稻谷风道输送装置,包括碾米装置1、擦米装置2、除 尘装置3、电饭锅4、电控装置、抽风源5、密封的集糠室6和风道转换阀7,所述抽风源5设 置于集糠室6的顶部且其抽风口与集糠室6相通,所述风道转换阀7具有一个风道转换阀 出口 700和多个风道转换阀进口,所述风道转换阀出口 700与开设于集糠室6侧壁上部的 入尘口 601连接,风道转换阀的第一进口 701通过风道与所述碾米装置I的出糠口 101连 接,风道转换阀的第二进口 702通过风道与擦米装置2的出渣口 201连接,风道转换阀的第 三进口 703通过风道与除尘装置3的出尘口 302连接,风道转换阀的第四进口 704通过风 道与电饭锅4的出风口 406连接;碾米装置I的粗米出口 102通过风道与擦米装置2的粗 米入口 202连接,擦米装置2的精米出口 203与除尘装置3的精米入口 301连接,除尘装置 3的净米出口 307通过风道与电饭锅4的进米进风口 404连接;碾米状态下,风道转换阀7只有第一进口 701与风道转换阀出口 700接通,所述碾米装 置I的出糠口 101通过风道转换阀7与密封的集糠室6连通,在抽风源5作用下,碾米装置 I碾米产生的稻糠被抽送于集糠室6 ;擦米状态下,风道转换阀7只有第二进口 702与风道 转换阀出口 700接通,所述擦米装置2的出渣口 201通过风道转换阀7与密封的集糠室6 连通,在抽风源5作用下,擦米装置2擦米产生的稻谷残渣和细碎米粒被抽送于密封的集糠 室6 ;除尘状态下,风道转换阀7只有第三进口 703与风道转换阀出口 700接通,所述除尘 装置3的出尘口 302通过风道转换阀7与密封的集糠室6连通,在抽风源5作用下,经擦米 装置2擦米后残留在精米中的灰尘被抽送于密封的集糠室6 ;送米下锅状态下,风道转换阀 7只有第四进口 704与风道转换阀出口 700接通,所述除尘装置3的净米出口 307、风道转换阀7、电饭锅4的进米进风口 404、电饭锅4的出风口 406、风道转换阀7的第四进口 704、 风道转换阀7的风道转换阀出口 700及集糠室6的入尘口 601依次连通,在抽风源5作用 下,清洁的精米被抽送于电饭锅4的进米进风口 404内且在重力作用下落入电饭锅4的锅 底,流入电饭锅4内的风依次经电饭锅4的出风口 406、风道转换阀7和集糠室6的入尘口 601由抽风源5抽出。[0021]作为优选,风道转换阀7的多个所述的风道转换阀进口 701、702、703、704,均布于 圆盘形的阀体710外周,所述风道转换阀出口 700垂直设置于阀体710的中心;各所述风道 均为软管。[0022]作为优选,还设有用于盛装干净大米的容器303,所述擦米装置2包括由动力源 204驱动的转轴205,设置于转轴205上的擦离刷206,擦离刷206外罩设有筛网207,所述筛 网207设置于擦离室208内,所述粗米入口 202设置于擦离室208的顶部,所述出渣口 201 设置于擦离室208的下侧,所述精米出口 203设置于筛网207的下端口 ;所述除尘装置3包 括净米腔室304,所述净米腔室304顶端的精米入口 301与所述精米出口 203的出口衔接, 所述精米入口 301位于净米腔室304的左侧,精米入口 301下方设有进风口,净米腔室304 的腔底为左低右高的斜坡306,该斜坡306与净米腔室304右上部的所述出尘口 302衔接, 净米腔室304左下端的米出口与所述干净大米的容器303衔接。进一步的优化结构为:所 述精米出口 203的下端口为长缝形,精米经长缝形精米出口 203落下,形成布帘状,在抽风 源5的作用下,风从所述进风口进入净米腔室304,吹过布帘状精米落层,将较轻的尘渣带 出出尘口 302,较重的干净大米掉到斜坡306上,在自重下聚集于干净大米的容器303内。 更进一步的优化结构为:所述长缝形精米出口 203的横截面为长方形,缝宽为4-10毫米,缝 长为40-100毫米;在所述进风口上设有空气过滤层305。[0023]如图6至10所示,所述电饭锅包括锅体401、锅盖402、电控装置及设置于锅体401 与锅盖402之间的密封圈4012,在所述锅盖402上面均布有三个相同的、且自中心向外沿径 向延伸的进米管道403,各所述进米管道403的里端与设置于锅盖402中心的进米进风口 404连通,各进米管道403的外端均设有与锅体401贯通的进米口 405,所述进米口 405的 下面设有可上下移动用于关闭和开启该进米口 405的进米口密封件407,锅盖402中部的各 相邻进米管道403之间均设有与锅体401贯通的出风口 406,所述出风口 406的下面设有可 上下移动用于关闭和开启该出风口 406的出风口密封件408。锅盖402上设有进水管409, 所述进水管409的出水口与一个所述出风口 406连通,以使具有一定压力的进水先冲到开 启的出风口密封件408上,再从出风口密封件408的四周落入锅体401。作为优选,用于启 闭各所述出风口 406的出风口密封件408为一整体结构,各所述进米口密封件407通过相 应的连接板4010与出风口密封件408连接,使得各进米口密封件407与出风口密封件408 构成进出口启闭联动部件4011。[0024]上述稻谷风道输送装置的稻谷风道输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碾米取适量的稻谷加入碾米装置1,关闭粗米出口 102的阀门,开启出糠口 101,启动碾米装 置I进行碾米,在此碾米过程中,风道转换阀7只有第一进口 701与风道转换阀出口 700接 通,所述碾米装置I的出糠口 101通过风道转换阀7与密封的集糠室6连通,在抽风源5作 用下,碾米装置I碾米产生的稻糠被抽送于集糠室6 ;步骤二:擦米碾完米,稻谷经碾米装置I碾米后成为粗米,开启粗米出口 102的阀门,关闭精米出口 203的阀门,在此擦米过程中,风道转换阀7只有第二进口 702与风道转换阀出口 700接通, 所述擦米装置2的出渣口 201通过风道转换阀7与密封的集糠室6连通,在抽风源5作用 下,粗米被送入擦米装置2,粗米经擦米装置2擦米后成为精米,擦米产生的稻谷残渣和细 碎米粒被抽送于密封的集糠室6 ;步骤三:除尘擦米完成,关闭粗米出口 102的阀门,开启精米出口 203的阀门,在此除尘状态过程中, 风道转换阀7只有第三进口 703与风道转换阀出口 700接通,所述除尘装置3的出尘口 302 通过风道转换阀7与密封的集糠室6连通,在抽风源5作用下,精米被送入除尘装置3,残留 在精米中的灰尘被抽送于S封的集糖室6 ;步骤四:送米下锅除尘完成,关闭粗米出口 102的阀门,关闭精米出口 203的阀门,在送米下锅过程中, 风道转换阀7只有第四进口 704与风道转换阀出口 700接通,所述除尘装置3的净米出口 307、风道转换阀7、电饭锅4的进米进风口 404、电饭锅4的出风口 406、风道转换阀7的第 四进口 704、风道转换阀7的风道转换阀出口 700及集糠室6的入尘口 601依次连通,在抽 风源5作用下,清洁的精米被抽送于电饭锅4的进米进风口 404内且在重力作用下落入电 饭锅4的锅底,流入电饭锅4内的风依次经电饭锅4的出风口 406、风道转换阀7和集糠室 6的入尘口 601由抽风源5抽出。[0025]采用稻谷风道输送方法,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传输速度快、干净彻底、风道内没 有残留物。
【权利要求】
1.一种稻谷风道输送装置,包括碾米装置(I)、擦米装置(2 )、除尘装置(3 )、电饭锅(4 ) 和电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抽风源(5)、密封的集糠室(6)和风道转换阀(7),所述抽风源(5 )设置于集糠室(6 )的顶部且其抽风口与集糠室(6 )相通,所述风道转换阀(7 )具有一个风道转换阀出口(700)和多个风道转换阀进口,所述风道转换阀出口(700)与开设于集糠室(6)侧壁上部的入尘口(601)连接,风道转换阀的第一进口( 701)通过风道与所述碾米装置(I)的出糠口( 101)连接,风道转换阀的第二进口( 702)通过风道与擦米装置(2)的出渣口( 201)连接,风道转换阀的第三进口( 703)通过风道与除尘装置(3)的出尘口( 302)连接,风道转换阀的第四进口( 704)通过风道与电饭锅(4 )的出风口( 406 )连接;碾米装置(I)的粗米出口( 102 )通过风道与擦米装置(2)的粗米入口(202)连接,擦米装置(2)的精米出口(203)与除尘装置(3)的精米入口(301)连接,除尘装置(3)的净米出口(307)通过风道与电饭锅(4)的进米进风口(404) 连接;碾米状态下,风道转换阀(7)只有第一进口(701)与风道转换阀出口(700)接通,所述碾米装置(I)的出糠口( 101)通过风道转换阀(7 )与密封的集糠室(6 )连通,在抽风源(5 ) 作用下,碾米装置(I)碾米产生的稻糠被抽送于集糠室(6);擦米状态下,风道转换阀(7)只有第二进口(702)与风道转换阀出口(700)接通,所述擦米装置(2)的出渣口(201)通过风道转换阀(7)与密封的集糠室(6)连通,在抽风源(5) 作用下,擦米装置(2)擦米产生的稻谷残渣和细碎米粒被抽送于密封的集糠室(6);除尘状态下,风道转换阀(7)只有第三进口(703)与风道转换阀出口(700)接通,所述除尘装置(3 )的出尘口( 302 )通过风道转换阀(7 )与密封的集糠室(6 )连通,在抽风源(5 ) 作用下,经擦米装置(2)擦米后残留在精米中的灰尘被抽送于密封的集糠室(6);送米下锅状态下,风道转换阀(7)只有第四进口(704)与风道转换阀出口(700)接通, 所述除尘装置(3 )的净米出口( 307 )、风道转换阀(7 )、电饭锅(4 )的进米进风口( 404 )、电饭锅(4)的出风口(406)、风道转换阀(7)的第四进口(704)、风道转换阀(7)的风道转换阀出口(700)及集糠室(6)的入尘口(601)依次连通,在抽风源(5)作用下,清洁的精米被抽送于电饭锅(4)的进米进风口(404)内且在重力作用下落入电饭锅(4)的锅底,流入电饭锅(4) 内的风依次经电饭锅(4)的出风口(406)、风道转换阀(7)和集糠室(6)的入尘口(601)由抽风源(5)抽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谷风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风道转换阀(7)的多个所述的风道转换阀进口(701、702、703、704),均布于圆盘形的阀体(710)外周,所述风道转换阀出口(700)垂直设置于阀体(710)的中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稻谷风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风道均为软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稻谷风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装置(3)还包括用于盛装干净大米的容器(303);所述擦米装置(2)包括由动力源(204)驱动的转轴(205),设置于转轴(205 )上的擦离刷(206 ),擦离刷(206 )外罩设有筛网(207 ),所述筛网(207 )设置于擦离室(208)内,所述粗米入口(202)设置于擦离室(208)的顶部,所述出渣口(201)设置于擦离室(208)的下侧,所述精米出口(203)设置于筛网(207)的下端口 ;所述除尘装置 (3 )包括净米腔室(304 ),所述净米腔室(304 )顶端的精米入口( 301)与所述精米出口( 203 ) 的出口衔接,所述精米入口(301)位于净米腔室(304)的左侧,精米入口(301)下方设有进风口,净米腔室(304)的腔底为左低右高的斜坡(306),该斜坡(306)与净米腔室(304)右上部的所述出尘口(302)衔接,净米腔室(304)左下端的米出口与所述干净大米的容器(303) 衔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稻谷风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精米出口(203)的下端口为长缝形,精米经长缝形精米出口(203)落下,形成布帘状,在抽风源(5)的作用下,风从所述进风口进入净米腔室(304),吹过布帘状精米落层,将较轻的尘渣带出出尘口(302), 较重的干净大米掉到斜坡(306)上,在自重下聚集于干净大米的容器(303)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稻谷风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缝形精米出口(203) 的横截面为长方形,缝宽为4-10毫米,缝长为40-100毫米;在所述进风口上设有空气过滤层(30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稻谷风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饭锅(4)包括锅体 (401)、锅盖(402 )和电控装置,在所述锅盖(402 )上面均布有至少两个相同的、且自中心向外沿径向延伸的进米管道(403),各所述进米管道(403)的里端与设置于锅盖(402)中心的进米进风口(404)连通,各进米管道(403)的外端均设有与锅体(401)贯通的进米口(405), 所述进米口(405)的下面设有可上下移动用于关闭和开启该进米口(405)的进米口密封件(407),锅盖(402)中部的各相邻进米管道(403)之间均设有与锅体(401)贯通的出风口 (406),所述出风口(406)的下面设有可上下移动用于关闭和开启该出风口(406)的出风口密封件(40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稻谷风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锅盖(402)上还设有进水管 (409),所述进水管(409)的出水口与一个所述出风口(406)连通,以使具有一定压力的进水先冲到开启的出风口密封件(408 )上,再从出风口密封件(408 )的四周落入锅体(401)。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稻谷风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启闭各所述出风口( 406 )的出风口密封件(408 )为一整体结构,各所述进米口密封件(407 )通过相应的连接板(4010)与出风口密封件(408)连接,使得各进米口密封件(407)与出风口密封件(408) 构成进出口启闭联动部件(4011)。
10.一种权利要求8所述稻谷风道输送装置的稻谷风道输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碾米取适量的稻谷加入碾米装置(1),关闭粗米出口(102)的阀门,开启出糠口(101),启动碾米装置(I)进行碾米,在此碾米过程中,风道转换阀(7)只有第一进口( 701)`与风道转换阀出口( 700 )接通,所述碾米装置(I)的出糠口( 101)通过风道转换阀(7 )与密封的集糠室(6)连通,在抽风源(5)作用下,碾米装置(I)碾米产生的稻糠被抽送于集糠室(6);步骤二:擦米碾完米,稻谷经碾米装置(I)碾米后成为粗米,开启粗米出口(102)的阀门,关闭精米出口(203)的阀门,在此擦米过程中,风道转换阀(7)只有第二进口(702)与风道转换阀出口(700)接通,所述擦米装置(2)的出渣口(201)通过风道转换阀(7)与密封的集糠室(6) 连通,在抽风源(5)作用下,粗米被送入擦米装置(2),粗米经擦米装置(2)擦米后成为精米,擦米产生的稻谷残渣和细碎米粒被抽送于密封的集糠室(6);步骤三:除尘擦米完成,关闭粗米出口(102)的阀门,开启精米出口(203)的阀门,在此除尘状态过程中,风道转换阀(7)只有第三进口( 703)与风道转换阀出口( 700)接通,所述除尘装置(3) 的出尘口(302)通过风道转换阀(7)与密封的集糠室(6)连通,在抽风源(5)作用下,精米被送入除尘装置(3),残留在精米中的灰尘被抽送于密封的集糠室(6);步骤四:送米下锅除尘完成,关闭粗米出口(102)的阀门,关闭精米出口(203)的阀门,在送米下锅过程中,风道转换阀(7)只有第四进口(704)与风道转换阀出口(700)接通,所述除尘装置(3) 的净米出口(307)、风道转换阀(7)、电饭锅(4)的进米进风口(404)、电饭锅(4)的出风口 (406)、风道转换阀(7)的第四进口(704)、风道转换阀(7)的风道转换阀出口(700)及集糠室(6 )的入尘口( 601)依次连通,在抽风源(5 )作用下,清洁的精米被抽送于电饭锅(4)的进米进风口(404)内且在重力作用下落入电饭锅(4)的锅底,流入电饭锅(4)内的风依次经电饭锅(4)的出风口(406)、风道转换阀(7)和集糠室(6)的 入尘口(601)由抽风源(5)抽出。
【文档编号】B02B7/00GK103495449SQ201310445911
【公开日】2014年1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7日
【发明者】许小平, 许雪峰, 赵智杰 申请人:杭州博达设计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