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九孔鲍刺参混养用抗应激饵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543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九孔鲍刺参混养用抗应激饵料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是一种九孔鲍刺参混养用抗应激饵料,它由13种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天然原料组成,白鱼粉 10~15%,海带粉 20~50%,紫菜 8~15%,豆粕 5~10%,海浮泥 3~6%,海洋红酵母 2~8%,石莼 2~16%,单胞藻 2~4%,卵磷脂 1~4%,光合细菌 0.5~1%,枯草芽孢杆菌0.5~1%,酪酸梭菌 0.5~1%,壳聚糖 0.5~1%。本发明饵料根据鲍参对环境响应、特别是温度响应的营养免疫机制设计,能增强鲍参免疫力,提高成活率和生长速度;而且迎合新的养殖模式,价格低廉,原料来源稳定,生产工艺简单,使用方便。
【专利说明】一种九孔鲍刺参混养用抗应激饵料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养殖用饵料,特别是一种能提高九孔鲍刺参混养抗应激能力的饵 料。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海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带动了海水养殖业 的迅猛发展,综合化、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鲍参混合养殖技术是利用鲍参的生态互补性进 行混养,这样既可充分利用有效水体,又能促进它的相互生长,而且周期内经济效益明显高 于单一海参、鲍鱼养殖,增加了养殖水体生态结构的空间成层性和生态灶的时空衔接。随着 沿海九孔鲍、刺参养殖的发展,高密度、集约化鲍参混养发展迅猛,利用海水中天然浮游植 物作为基础饵料的传统养殖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九孔鲍、刺参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由于 研究机构和饲料厂家在开发九孔鲍、刺参饵料方面的工作还不够系统深入,目前养殖户普 遍使用的鲍鱼饵料大多数不能同时满足九孔鲍和刺参混养的营养生理需求,市场上缺乏一 种适用于九孔鲍、刺参混养的专用饵料,导致养殖成本过高。尤其是九孔鲍北移、刺参南移 浙江、江苏沿海地区混养,由于养殖环境、特别是养殖水温的改变,用传统的饵料容易导致 鲍参生长速度减缓,免疫力下降,甚至造成大面积死亡,所以开发九孔鲍刺参混养用抗应激 饵料,通过营养免疫途径提高鲍参抗应激能力已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能增强鲍参免 疫力、提高成活率和生长速度的九孔鲍刺参混养用抗应激饵料。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是一种九孔 鲍刺参混养用抗应激饵料,其特点是,该饵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 白鱼粉10?15% 海带粉20?50%; 紫菜8?15% 豆柏5?10% ; 海浮泥3?6% 海洋红酵母2?8% ; 石药2?16% 单胞藻2?4% ; 卵磷脂1?4% 光合细菌0.5?1%; 枯草芽孢杆菌〇. 5?1 % 酪酸梭菌〇. 5?1 % ; 壳聚糖0. 5?1%。
[0005] 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是:一种九孔鲍刺参混养用抗应激饵料,各原料的重量百 分比是, 白鱼粉12?13% 海带粉30?40%; 紫菜10?12% 豆柏7?8% ; 海浮泥4?5% 海洋红酵母4?5% ; 石药8?12% 单胞藻2?4% ; 卵磷脂2?3% 光合细菌0.7?0.8% ; 枯草芽孢杆菌〇. 7?0. 8 % 酪酸梭菌〇. 7?0. 8 % ; 壳聚糖〇? 7?〇? 8 %。
[0006] 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是:一种九孔鲍刺参混养用抗应激饵料,各原料的 重量百分比是, 白鱼粉12% 海带粉41% ; 紫菜12% 豆柏9% ; 海浮泥5% 海洋红酵母5 % ; 石莼8% 单胞藻3 % ; 卵磷脂2% 光合细菌0.7%; 枯草芽孢杆菌〇. 8% 酪酸梭菌〇. 8 % ; 壳聚糖0.7%。
[0007]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白鱼粉优选进口白鱼粉,所述的光合细菌、酪酸梭菌可 以选用现有技术中公开的任何一种光合细菌、酪酸梭菌,比如:酪酸梭菌活菌散,酪酸梭菌 二联活菌散,产氧光合细菌(蓝细菌、原绿菌),不产氧光合细菌(紫色细菌、绿色细菌)。
[0008] 本发明饲料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制成:根据配方比例,首先对原料进行预处理,然后 配料、混合、粉碎、蒸汽杀菌、干燥冷却、超微粉碎,压片成型,烘干制成九孔鲍刺参混养用 抗应激饵料。
[0009] 本发明九孔鲍刺参混养用抗应激饵料是根据鲍参对环境响应、特别是温度响应的 营养免疫机制设计,能增强鲍参免疫力,提高成活率和生长速度,防治鲍参疾病。
[0010] (1)白鱼粉是以鳕鱼、蝶鱼等白肉鱼种的全鱼或下脚料加工制成含脂低之鱼粉,粗 蛋白高,氨基酸含量平衡,消化利用率高,营养价值高。
[0011] (2)海带、紫菜、石莼和单胞藻等是九孔鲍和刺参的天然饵料,可明显增强饲料的 适口性,对鲍参有诱食作用,能有效地提高摄食量,减少配方中其他原料的添加量,降低饲 料成本。
[0012] (3)海洋红酵母是自然海域中存在的酵母菌,富含蛋白质、肝糖颗粒、不饱和脂肪 酸和维生素等。
[0013] (4)海浮泥富含底栖硅藻,具有重要的营养价值,可促进鲍参的生长,提高免疫力。
[0014] (5)卵磷脂是与蛋白质、维生素并列的"第三营养素",和壳聚糖联合使用可增强鲍 参免疫力。
[0015] (6)光合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酪酸梭菌搭配使用可净化水质,对鲍参致病菌或内 源性感染的条件致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各种肠道有害细菌的发育起抑制作用,可增 强鲍参对不良养殖环境的适应性,提高抗应激能力。
[0016] 原料来源稳定,价格低廉。本发明具有良好的诱食作用,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饵 料系数,减轻因残饵对水质造成的不良影响。本发明生产工艺简单,使用方便。主要目的是 迎合新的养殖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目前九孔鲍刺参混养中存在的问题。
[0017] 发明人于2013年2月1日至2014年5月15日,利用本发明的九孔鲍刺参混养用 抗应激饵料和普通鲍鱼饵料在赣榆区海头镇室内鲍参混养池进行投喂实验。实验选择两 个鲍参混养池,混养池规格6mX6mX3m,鲍参1:1混养,放养密度均为20个/m2,对 照池投喂普通鲍鱼饵料,而处理池投喂本发明的九孔鲍刺参混养用抗应激饵料,实验周期 104天,实验结果见下表。经过3个多月的养殖试用,与对照组相比,投喂本发明饵料的鲍 鱼体重提高42. 67%,刺参体重提高35. 07%,混养饲料系数降低28. 43%。与对照组相比,处 理组鲍鱼免疫指标如呼吸爆发、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总抗氧化能力和溶菌酶活力分别提 高206. 73%、342. 03%、124. 14%和118. 85%,处理组刺参呼吸爆发、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总 抗氧化能力和溶菌酶活力分别提高305. 61%、272. 78%、85. 71%和289. 39%。

【权利要求】
1. 一种九孔鲍刺参混养用抗应激饵料,其特征在于,该饵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 制成: 白鱼粉10?15% 海带粉20?50%; 紫菜8?15% 豆柏5?10% ; 海浮泥3?6% 海洋红酵母2?8% ; 石药2?16% 单胞藻2?4% ; 卵磷脂1?4% 光合细菌0.5?1%; 枯草芽孢杆菌〇. 5?1 % 酪酸梭菌〇. 5?1 % ; 壳聚糖0. 5?1%。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九孔鲍刺参混养用抗应激饵料,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 重量百分比是: 白鱼粉12?13% 海带粉30?40%; 紫菜10?12% 豆柏7?8% ; 海浮泥4?5% 海洋红酵母4?5% ; 石药8?12% 单胞藻2?4% ; 卵磷脂2?3% 光合细菌0.7?0.8% ; 枯草芽孢杆菌〇. 7?0. 8 % 酪酸梭菌〇. 7?0. 8 % ; 壳聚糖〇? 7?〇? 8 %。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九孔鲍刺参混养用抗应激饵料,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 重量百分比是: 白鱼粉12% 海带粉41% ; 紫菜12% 豆柏9% ; 海浮泥5% 海洋红酵母5 % ; 石莼8% 单胞藻3 % ; 卵磷脂2% 光合细菌0.7%; 枯草芽孢杆菌〇. 8% 酪酸梭菌〇. 8 % ; 壳聚糖0.7%。
【文档编号】A23K1/16GK104472960SQ201510004117
【公开日】2015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15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15年1月6日
【发明者】王兴强, 陈丽, 曹梅 申请人: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连云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