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铣刀式开沟秸秆深埋还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90791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一种螺旋铣刀式开沟秸秆深埋还田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螺旋铣刀式开沟秸秆深埋还田机。



背景技术:

玉米秸秆具有量大和茎秆粗等特征,目前过剩秸秆焚烧现象严重。秸秆焚烧造成的危害是第一对民航、交通等部门造成了严重影响;第二焚烧秸秆带来了大量的烟雾,造成空气污染和环境安全问题,烟雾中含有CO、CO2、氮氧化物、光化学氧化剂等,对人体带来危害;第三燃烧秸秆可排放大量的CO2,损失了大量的C、N,造成资源的浪费。

防止秸秆焚烧一项技术是秸秆直接还田。秸秆直接还田分为覆盖还田和翻埋还田。目前秸秆粉碎覆盖还田,是用灭茬机灭茬粉碎还田,使用旋耕机将秸秆和土壤混拌,不能将秸秆深埋。这样导致秸秆将土壤架空,播种机播种后,土壤跑墒严重,种子不能正常发芽,影响玉米产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螺旋铣刀式开沟秸秆深埋还田机。它能一次作业可同时完成灭茬、收集秸秆、开沟、落料、覆土及镇压等多项旱田整地作业。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一种螺旋铣刀式秸秆深埋还田机,包括机架、前置传动箱、后置传动箱及安装于机架上由前端至后端依次设置灭茬装置、输送装置、圆盘开沟装置、螺旋铣刀开沟装置、落料装置及覆土装置;

所述机架前端分别连接上悬挂、下悬挂和前置传动箱,通过上悬挂和下悬挂连接动力机;

灭茬装置通过其上固定架连接在机架前端,灭茬轴传动连接前置传动箱的动力输出轴,灭茬装置的灭茬轴两端位于工作垄沟两侧相邻的两个垄沟内;

所述输送装置倾斜安装在机架上,输送装置的主动轴与后置传动箱侧面动力输出轴传动连接,输送装置输入端与灭茬装置承接,灭茬后的秸秆经输送装置输送落料装置;

后置传动箱安装在机架上,其动力输入端连接前置传动箱;

圆盘开沟装置,安装在后置传动箱工作前端,位于螺旋铣刀开沟装置之前;

螺旋铣刀开沟装置安装在后置传动箱下方,圆盘开沟装置切开土壤减小阻力,和螺旋铣刀开沟装置均置于工作垄沟内;

落料装置,安装在机架上,位于螺旋铣刀开沟装置后方,落料斗与输送装置输出秸秆端相承接,将输送装置输送的秸秆聚拢,经落料装置输送至螺旋铣刀开沟装置所开沟内;

覆土装置,安装在机架上,置于落料装置后方,掩埋垄沟中的秸秆。

进一步地,所述灭茬装置包括灭茬轴、甩刀、外壳及固定架,通过固定架连接在机架上,灭茬轴两端安装于外壳上,灭茬轴上螺旋线排列设置有甩刀,灭茬轴旋转时甩刀的刀尖距离地面距离1~3cm。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上行进方向端连接有挡草帘,和输送装置承接端连接有输送槽。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装置倾斜安装角度α为40-60°。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两对称设置的滚轴、两滚轴上的输送带、设置在输送带上的弹齿轴、安装在弹齿轴上的弹齿及输送带两侧的导槽板,所述输送带上均匀间隔设置多列弹齿轴,所述弹齿轴上均匀间隔并列设置多个弹齿;通过输送带的移动,带动所述弹齿轴两端的短柄可在导槽板所开槽内移动,实现弹齿的伸缩和带动秸秆的升运。

进一步地,所述落料装置包括落料斗、秸秆拨轴、下顺管和支撑加固板,落料斗的出料端连接下顺管,下顺管一侧连接有支撑加固板,秸秆拨轴置于落料斗内,与后置传动箱侧面输出轴带轮通过皮带连接,秸秆拨轴则在皮带轮的带动下,将秸秆向下拨,秆拨轴上沿圆周安装有带刃口的刀具,将灭茬装置粉碎过的秸秆进行进一步粉碎。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铣刀式开沟装置安装于后置传动箱的底面传动轴板上,包括开沟螺旋轴、螺旋叶片和铣刀,所述螺旋叶片为变螺距双螺旋叶片,对称设置于开沟螺旋轴上,在螺旋轴入土端设置铣刀。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叶片螺旋线初始螺距为50mm,螺距由下向上逐渐增大,外缘螺旋升角最大值为15°,螺旋叶片厚度为4mm,入土深度为300mm,开沟宽度为400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能同时在作业过程中一次可完成灭茬,秸秆粉碎收集、掩埋、镇压等项旱田整地秸秆还田作业,并且还能达到秸秆深埋还田、培肥地力,增强土壤有机质的作用,有效地防止了秸秆的焚烧。按本发明研制的机具,实现单一机具联合作业,有效提高大、中型拖拉机的利用率,有效解决深耕改土、间隔耕作、秸秆还田等技术问题。

2.本发明适用于东北玉米产区可实现行间局部深松、局部秸秆还田,在垄沟内深埋2个垄沟的秸秆。实行隔行垄间交替,既达到秸秆深埋还田技术要求,又减小了机械动力的消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灭茬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输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落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圆盘开沟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覆土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镇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中螺旋铣刀式开沟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1整机传动图。

图中:1.机架,

2.输送装置,21.输送带轴,22.输送带,23.弹齿,24.弹齿轴,25.导槽板,26.输送带主动轴,261.从动带轮;

3.落料装置,31.落料斗,32.秸秆拨轴,321.从动带轮,33.下顺管,34.支撑加固板,

4.覆土装置,41.覆土器支架,42.覆土圆盘,

5.镇压装置,51.弹簧盖,52.弹簧,53.套管,54.镇压器支架,55.镇压轮,

6.后置传动箱,601.输入轴,602.带轮输出轴,603.主动带轮,604.从动链轮;

7.螺旋铣刀开沟装置,71.开沟螺旋轴,72.螺旋叶片,73.铣刀,

8.圆盘开沟装置,81.圆盘开沟气支架,82.开沟圆盘,

9.灭茬装置,91.灭茬轴,92.灭茬刀,93固定架,94.外壳,95.输送槽,96.挡草帘;

10.下悬挂,11.前置传动箱,111.链轮输出轴,112.主动链轮,113.带轮输出轴,114.主动带轮;

12.上悬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螺旋铣刀式秸秆深埋还田机,包括机架1、前置传动箱11和后置传动箱6、传动装置、安装于机架1上由工作前端至后端依次设置灭茬装置9、输送装置2、圆盘开沟装置8、螺旋铣刀开沟装置7、落料装置3及覆土装置4;

所述机架1工作前端分别连接上悬挂12、下悬挂10和前置传动箱11,通过上悬挂12和下悬挂10连接动力机;

如图1、图2所示,灭茬装置9通过其上固定架连接在机架1工作前端,灭茬轴91通过传动装置连接前置传动箱11的动力输出轴,灭茬装置9的灭茬轴91的两端工作垄沟两侧相邻的两个垄沟内,圆盘开沟装置8和螺旋铣刀开沟装置7位于当前垄沟内,灭茬装置9的灭茬轴91通过传动装置连接前置传动箱11的动力输出轴。

如图2所示,所述灭茬装置9包括灭茬轴91、灭茬刀92、固定架93、外壳94和挡草帘96,通过固定架93连接在机架1上,灭茬轴91两端安装于外壳94上,灭茬轴91上设置有灭茬刀92,灭茬刀92为Y型甩刀92,Y型甩刀92采用双螺旋线布置,每条螺旋线上布置8组刀具,同一螺旋线上相邻两刀具径向安装夹角为72°,两组螺旋线上对应刀具相对于灭茬轴的轴线中心对称。甩刀在旋转时伸出外壳94下端面,所述外壳上行进方向端连接有挡草帘96,和输送装置2承接端连接有输送槽。工作时,通过前置传动箱传递动力带动灭茬轴91转动,将打碎的秸秆向上抛起,通过外壳94的遮挡作用回落到输送槽95上,灭茬轴旋转时Y型甩刀的刀尖距离地面距离1-3cm,灭茬轴93回转半径为470mm,转速为1620r/min,刀尖线速度约为39.87m/s。

如图1所示,所述输送装置2安装在机架上,其倾斜角度α为40-60°,本例选择45°。如图3所示,所述输送装置2包括两对称设置的滚轴21、两滚轴21上的输送带22、设置在输送带22上的弹齿轴24、安装在弹齿轴24上的弹齿23及输送带22两侧的导槽板25,所述输送带22上均匀间隔设置多列弹齿轴24,所述弹齿轴24上均匀间隔并列设置多个弹齿23。通过输送带22的移动,带动所述弹齿轴24两端的短柄可在导槽板25所开槽内移动,实现弹齿23的伸缩和带动秸秆的升运。输送装置2通过后置传动箱6侧面动力输出轴上的带轮提供动力,输送装置2输入端与灭茬装置9的输送槽95承接,灭茬后的秸秆经输送装置2输送至落料装置3;输送带轴的转速为260r/min,轴的直径为100mm,输送带的线速度为1.36m/s。

后置传动箱6安装在机架1上,其动力输入端连接前置传动箱11。

如图1所示,圆盘开沟装置8安装在后置传动箱6工作前端,位于螺旋铣刀开沟装置7之前;如图5所示,圆盘开沟装置8包括开沟圆盘82和圆盘开沟器支架81,开沟圆盘82通过圆盘开沟器支架81固定在机架1上,其开沟圆盘82置于旋铣刀开沟装置7前端,预先为螺旋铣刀开沟装置7开出一个沟槽,适当减小螺旋开沟部分的土壤阻力;开沟圆盘82的开沟深度为90-110mm,开沟宽度为5~6mm。

如图1所示,螺旋铣刀开沟装置7通过螺栓安装在后置传动箱6下方传动轴板上,圆盘开沟装置8和螺旋铣刀开沟装置7均位于当前垄沟内;

如图8所示,所述螺旋铣刀式开沟装置7包括开沟螺旋轴71、螺旋叶片72和铣刀73,所述螺旋叶片72为变螺距双螺旋叶片,对称设置于开沟螺旋轴71上,在螺旋轴71入土端设置铣刀,通过后置传动箱6驱动与传动轴板连接的所述螺旋轴71转动,通过变螺距双螺旋叶片72进行开沟,螺旋叶片72螺旋线初始螺距为50mm,螺距由下往上逐渐增大,外缘螺旋升角最大值为15°,经计算,在转速为260r/min的情况下,可以保证土壤的上升和抛洒。螺旋叶片厚度为4mm。入土深度为300mm,开沟宽度为400mm。

如图1所示,所述落料装置3各个部分由钣金折弯而成,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1上,位于螺旋铣刀开沟装置7后方,落料斗31与输送装置2输出秸秆端相承接,将输送装置2输送的秸秆聚拢,经落料装置3输送至螺旋铣刀开沟装置7所开沟内。

如图4所示,所述落料装置3包括落料斗31、秸秆拨轴32、下顺管33和支撑加固板34,落料斗31的出料端连接下顺管33,下顺管33一侧连接有支撑加固板34,秸秆拨轴32置于落料斗31内,与后置传动箱6侧面输出轴带轮通过皮带连接,落料斗31将秸秆聚拢,秸秆拨轴32则在皮带轮的带动下,将秸秆向下拨,通过下顺管33和支撑加固板34将秸秆送入沟内,落料斗31、秸秆拨轴32和支撑加固板34通过螺栓连接,秸秆拨轴32通过后置传动箱侧面输出轴带轮带动,秸秆拨轴32的转速为260r/min。秸秆拨轴32上沿圆周安装有带刃口的刀具,将灭茬装置9粉碎过的秸秆进行进一步粉碎,防止发生堵塞。

覆土装置4安装在机架1上,置于落料装置3后方,掩埋垄沟中的秸秆。

如图6所示,所述覆土装置4为现有结构,包括覆土圆盘42和覆土器支架41,覆土圆盘42为对称设置的两个,通过其转轴连接在覆土器支架41上,通过覆土器支架41固定于机架1的安装座上,覆土圆盘42可绕其转轴轴心转动,覆土圆盘42可根据实际覆土量大小调节其角度,使土壤均匀覆盖在沟中的秸秆上。根据秸秆覆土量的多少,通过覆土器支架41上的多个安装孔自行调节安装高度。

如图7所示,本发明还设置有镇压装置5,采用现有结构,安装在机架1工作末端,置于覆土装置4后方;所述镇压装置5在两圆盘间的光轴套上若干橡胶窄轮。镇压装置上部套于焊接在机架上的套管53内,套管内装有弹簧52,上部弹簧盖51通过螺纹固定。镇压轮55是将松土覆盖后的土地压实,减少土壤的水分蒸发。镇压装置自身的镇压力可通过弹簧52进行自动调节。

如图9所示,为本发明的传动原理图,拖拉机动力输出轴将动力传至前置传动箱11,经过前置传动箱11变速之后,动力向两侧传动,经前置传动箱11链轮输出轴111和前置传动箱11带轮输出轴113,分别传递给主动链轮112和灭茬传动主动带轮114,传动比分别为1.8和1,灭茬传动主动带轮114带动灭茬传动从动带轮911,传动比为1:3,主动链轮112带动从动链轮604,传动比为15:13,经后置传动箱6输入轴601传至后置传动箱6,后置传动箱6动力向下传至螺旋铣刀开沟装置7,向侧面经后置传动箱6带轮输出轴602将动力输出,传动比均为1,主动带轮603带动输送带主动轴从动带轮261和秸秆拨轴32的从动带轮321,传动比均为1。

本发明与拖拉机通过上悬挂12和下悬挂10挂接,通过拖拉机动力输出轴连接万向联轴器将拖拉机的动力传给机具。拖拉机的选用标准为Ⅰ类三点悬挂,动力大于45kW。机具外型尺寸(长×宽×高):2790mm×1490mm×1520mm,工作幅宽为1200mm,深松深度为25~30cm。

由传统灭茬机和开沟机相对秸秆和土壤的运动规律经计算后得出,秸秆还田机的灭茬轴转速为1620r/min,螺旋开沟刀轴转速应为260r/min。设计时取拖拉机后输出轴转速为540转/min,因此,前置传动箱采用一组锥形齿轮进行变速,链轮端传动比为1.8,带轮端传动比为1,链轮传动比为15:13,灭茬传动带轮传动比为1:3,后置传动箱同样采用一组锥齿轮传动,向下传动和侧面传动的传动比均为1,后置传动箱侧面带轮传动比均为1。

实施例2:本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例所述输送装置2安装在机架1上的倾斜角度α为40°。

实施例3:本例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本例所述输送装置2安装在机架1上的倾斜角度α为60°。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