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吸虫尾蚴水面富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0915阅读:48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富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血吸虫尾蚴水面富集装置。



背景技术:

血吸虫也称裂体吸虫。寄生在宿主静脉中的扁形动物。血吸虫寄生于多数脊椎动物,卵穿过静脉壁进入膀胱,随尿排出。幼虫在中间宿主螺类体内发育。成熟幼虫通过皮肤或口进入终宿主人体内。曼森氏裂体吸虫在大、小肠静脉中,主要分布于非洲和南美洲北部。卵随粪便排出。幼虫进入螺体,再通过皮肤回到终宿主人体内。日本裂体吸虫主要见于中国大陆、日本、中国台湾、东印度群岛和菲律宾,除人外,还侵袭其他脊椎动物,如家畜和大鼠等。

尾蚴,吸虫纲,有些动物的末期幼虫,由第二代包蚴产生或由雷蚴直接产生。

富集就是指从大量母体物质中搜集欲测定的痕量元素至一较小体积,从而提高其含量至测定下限以上的这一操作步骤。试样中含量少于0.01%的痕量物质,如果它的含量低于分析方法的测定下限,就必须采用预富集的方法。

现有的血吸虫尾蚴水面富集装置存在操作复杂、使用不方便、收集效果差的缺点,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收集效果好的血吸虫尾蚴水面富集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的血吸虫尾蚴水面富集装置存在操作复杂、使用不方便、收集效果差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收集效果好的血吸虫尾蚴水面富集装置。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血吸虫尾蚴水面富集装置,包括有旋转电机、塑料瓶、转杆、轴承、叶片、放置壳、水泵、出水管、进水管、斗型收集壳、联轴器、连杆和浮板,连杆两端对称设有塑料瓶,塑料瓶上设有浮板,连杆中部设有放置壳,右侧浮板上设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左侧设有转杆,转杆通过联轴器与旋转电机连接,放置壳左右两侧对称设有轴承,转杆穿过轴承,转杆上设有叶片,叶片位于放置壳内,放置壳前端设有斗型收集壳,左侧浮板上设有水泵,水泵右侧连接有进水管,进水管右端与斗型收集壳前端连接,水泵左侧连接有出水管。

工作原理:当要使用该装置收集水面的血吸虫尾蚴时,将该装置放置到水面上,由于塑料瓶在水面的浮力较大,该装置整体浮在水面上,然后控制旋转电机带动转杆转动,叶片转动,转动的叶片将水面的水带入到斗型收集壳内,因为血吸虫尾蚴多活动在水表面,所以这样就能够将快速的将血吸虫尾蚴带入到斗型收集壳内,同时启动水泵,水泵通过进水管将斗型收集壳内带有血吸虫尾蚴的水吸入进水管内,并且通过出水管流出,这样就可以收集血吸虫尾蚴,并进行研究。

(3)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达到了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收集效果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旋转电机,2-塑料瓶,3-转杆,4-轴承,5-叶片,6-放置壳,7-水泵,8-出水管,9-进水管,10-斗型收集壳,11-联轴器,12-连杆,13-浮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血吸虫尾蚴水面富集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有旋转电机1、塑料瓶2、转杆3、轴承4、叶片5、放置壳6、水泵7、出水管8、进水管9、斗型收集壳10、联轴器11、连杆12和浮板13,连杆12两端对称设有塑料瓶2,塑料瓶2上设有浮板13,连杆12中部设有放置壳6,右侧浮板13上设有旋转电机1,旋转电机1左侧设有转杆3,转杆3通过联轴器11与旋转电机1连接,放置壳6左右两侧对称设有轴承4,转杆3穿过轴承4,转杆3上设有叶片5,叶片5位于放置壳6内,放置壳6前端设有斗型收集壳10,左侧浮板13上设有水泵7,水泵7右侧连接有进水管9,进水管9右端与斗型收集壳10前端连接,水泵7左侧连接有出水管8。

工作原理:当要使用该装置收集水面的血吸虫尾蚴时,将该装置放置到水面上,由于塑料瓶2在水面的浮力较大,该装置整体浮在水面上,然后控制旋转电机1带动转杆3转动,叶片5转动,转动的叶片5将水面的水带入到斗型收集壳10内,因为血吸虫尾蚴多活动在水表面,所以这样就能够将快速的将血吸虫尾蚴带入到斗型收集壳10内,同时启动水泵7,水泵7通过进水管9将斗型收集壳10内带有血吸虫尾蚴的水吸入进水管9内,并且通过出水管8流出,这样就可以收集血吸虫尾蚴,并进行研究。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 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