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昆虫病原线虫培养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海藻酸颗粒承载液体培养基,进行半固态发酵生产昆虫病原线虫。
背景技术:
小卷蛾斯氏线虫是一种以昆虫为寄主的昆虫病原线虫。处于侵入期的昆虫病原线虫能自主寻找寄主,侵入寄主的线虫从肠道中释放昆虫致病杆菌,杆菌在寄主中大量繁殖导致寄主迅速死亡。国际上常用于防治害虫的昆虫病原线虫主要属于斯氏线虫属和异小杆线虫属。斯氏线虫有10个种,异小杆线虫有3个种。在工业化国家生物农药市场上,市场份额仅次于苏云金芽孢杆菌,占第二位。这类线虫对土栖性害虫和钻蛀性害虫有较强的杀灭作用。昆虫病原线虫可规模化培养,且使用方便,对人畜安全,不污染环境,在美国是免注册产品。我国已开发了不少杀虫线虫品种,目前处于中试推广应用阶段,均无注册成产品。
产业化昆虫病原线虫,需要高效,稳定的病原线虫培养方法。在美国、德国等生物农药发达的国家一般采用液体法培养昆虫病原线虫。而我国昆虫病原线虫产业化起步较晚,从事昆虫病原线虫产业化的企业采用都是固体培养和非离体培养。非离体培养昆虫病原线虫一般包括线虫培养和分离两步骤,目前所采用方法中线虫和营养液混合在一起,分离过程需要多次清洗和沉降,才能将线虫与营养液以及营养液中混杂的固形物分离。因此,非离体培养法,培养过程中培养基与线虫在一起,给后期线虫的分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线虫中混合培养基直接导致线虫的存贮活力下降,以及运输过程中死亡率增加。将培养基中营养成分固定在固相中,后期线虫分离简单便捷,对线虫的培养与分离有着重大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原来技术上营养物质与线虫分离困难这一技术难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海藻酸颗粒承载液体培养基,进行半固态发酵生产昆虫病原线虫新方法。将配制好的线虫培养用的培养基,加入3-5%的海藻酸钠,加热溶解。配制饱和氯化钙溶液,将海藻酸钠营养液,滴入饱和氯化钙溶液形成颗粒。将海藻酸颗粒捞出,去离子不冲洗3-5遍,晾干表面水分。高压灭菌后接种昆虫病原线虫共生杆菌,培养72小时后接种线虫,继续培养14天后,直接用去离子水将昆虫病原线虫冲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列举了实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将配制好的线虫培养用的培养基100ml(植物蛋白5%,动物蛋白5%,植物油3%,蔗糖0.5%,蛋白胨1%,酵母膏1%),加入5g的海藻酸钠,加热溶解。配制饱和氯化钙溶液,将海藻酸钠营养液,滴入饱和氯化钙溶液形成颗粒。将海藻酸颗粒捞出,去离子水冲洗5遍,晾干表面水分。置于500子力学ml三角瓶中,约150ml容量,高压灭菌外理20分钟,将准备好的昆虫病原线虫共生杆菌种子液,接种昆虫病原线虫共生杆菌10ml,摇床培养72小时(25摄氏度),待杆菌在海藻酸颗粒上长匀后,接种线虫10万尾每瓶,继续培养14天后,直接用去离子水将昆虫病原线虫冲出,线虫数量为2500万尾。
附图说明
附图1海藻酸颗粒承载液体培养基三角瓶生产昆虫病原线虫实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