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青藤的组培快繁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67995阅读:156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生物技术中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中药青藤的组培快繁方法。



背景技术:

中药青藤(sinomeniumacutum),又名青风藤、寻风藤、扶风藤、枫风藤等,是防已科防已属植物的干燥根茎,其富含具青藤碱、双青藤碱、四氢表小粟碱、尖防己碱、土藤碱、木兰碱、异青藤碱、尖防己定碱、白兰花碱等,有通络、止痛、祛风湿功效,常用于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肿大、肢体疼痛、麻木等疾病的治疗。作为一种具有独特药效的中药,在民间应用青藤或其复方内服或外用治疗风湿性疾病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由于其对风湿性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目前已将其应用于中成药制剂,如正清风痛宁注射液、正清风痛宁缓释片、风湿止痛药酒、正清风痛宁片、芪麝颈康丸、追风活络胶囊等。

目前青藤处于野生状态,但由于药农无序采挖,其野生资源锐减,因此人工栽培青藤显得十分迫切!青藤可通过种子、扦插、压条等方式繁殖,但均存在周期长、繁殖系数低下等缺点,限制了青藤种苗的生产。因此有必要建立青藤的组培快繁体系,为青藤的人工规模化种植提供优质种苗。本发明选择青藤带节茎段为外植体,经诱导、增殖、生根、炼苗以及移栽等步骤,建立了中药青藤的组培快速繁殖体系。本发明具有周期短、成本低廉、繁殖系数高等特点,可直接用于青藤种苗的工厂化生产,对于促进中药青藤的植物资源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至目前为止,国内外尚未有青藤组织培养技术的报道,也未有青藤组培快繁专利的申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药青藤的组培快繁方法,本发明选择青藤带节茎段为外植体,经诱导、增殖、生根、炼苗以及移栽等步骤,其诱导率达到了89%以上,成活率达到了90%以上,实现了中药青藤的组培快繁,从而实现了本发明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中药青藤的组培快繁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如下步骤:获取青藤的外植体、外植体诱导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移栽;

所述的外植体诱导培养操作的外植体诱导培养基包括:b5培养基、1.0~3.0mg/l6-ba、0.5~1.0mg/lnaa、0.05~0.1mg/lga3、25~30g/l蔗糖、3.5~4.0g/l琼脂、0.5~1.0g/l活性炭,外植体诱导培养基ph为5.4~5.8。

在上述的中药青藤的组培快繁方法中,所述的外植体诱导培养操作的方法为:将采集得到的作为外植体的青藤的带节藤茎消毒后剪切成2.0~2.5cm的带节藤茎并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中,置于25~28℃进行全暗培养40~60天即可诱导形成不定芽。

在上述的中药青藤的组培快繁方法中,所述的增殖培养操作所用到的增殖培养基包括:ms培养基、ms培养基、3.0~5.0mg/l6-ba、0.5~1.0mg/lnaa、20~30g/l蔗糖、3.5~4.0g/l琼脂、0.1~0.5g/l活性炭,增殖培养基ph为5.4~5.8。

在上述的中药青藤的组培快繁方法中,所述的增殖培养操作具体为:将外植体诱导培养操作得到的不定芽切成长1.5~2.0cm的茎段并接种到增殖培养基中培养30~40天即可实现不定芽的增殖。

在上述的中药青藤的组培快繁方法中,所述的生根培养操作所用到的生根培养基包括:1/2ms培养基、0.5~1.0mg/lggr-5、0.5~1.0mg/liba、15~20g/l蔗糖、3.0~4.0g/l琼脂、0.1~0.3g/l活性炭,生根培养基ph为5.4~5.8。

在上述的中药青藤的组培快繁方法中,所述的生根培养操作的方法为:从基部切取所述的增殖培养操作得到的长2.0~3.0cm的不定芽并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中培养30~35天即能实现试管苗的生根。

在上述的中药青藤的组培快繁方法中,所述的移栽操作的具体方法为:将经生根培养操作得到的根系生长良好的试管苗在温室的自然光下炼苗1~2天,洗净根部的培养基移栽于体积比为1:1的腐殖土、泥炭土混合基质中栽培成苗即得种苗。

在上述的中药青藤的组培快繁方法中,增殖培养操作、生根培养操中培养条件均为:培养温度为25~28℃,光照强度为2500~3000lx,光照时间为11~13小时/天。

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建立了中药青藤的组培快速繁殖体系,本发明具有周期短、成本低廉、繁殖系数高等特点,可直接用于青藤种苗的工厂化生产,对于促进中药青藤的植物资源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实施例一

(1)外植体采集:在野外选取生长健壮、无明显病害的青藤植株中上部、向阳充实的带节藤茎为外植体,采集后立即进行保水保湿处理并及时带回实验室。

(2)外植体诱导:当步骤(1)采集回实验室外植体先在自来水下冲洗过夜,置于超净工作台中于75%的乙醇溶液中消毒10秒钟,无菌水冲洗3次后用无菌滤纸吸干水分后,置于0.1%的升汞溶液中消毒20分钟,无菌水冲洗5次后用无菌滤纸吸干水分后切成2.0~2.5cm左右的带节藤茎并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中,置于25℃进行全暗培养40天即可诱导形成不定芽,诱导率为93.2%,污染率低于20%。所述的诱导培养基为:b5培养基+3.0mg/l6-ba+1.0mg/lnaa+0.1mg/lga3+25g/l蔗糖+3.5g/l琼脂+0.5g/l活性炭,ph为5.4。

(3)增殖培养:将步骤(2)诱导得到的不定芽切成长约1.5~2.0cm的茎段并接种到增殖培养基中培养30天即可实现不定芽的增殖,增殖系数达到6.0倍。所述的增殖培养基为:ms培养基+5.0mg/l6-ba+1.0mg/lnaa+20g/l蔗糖+3.5g/l琼脂+0.1g/l活性炭,ph为5.4。

(4)生根培养:从基部切取步骤(3)增殖得到的长约2.0~3.0cm的不定芽并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中培养30天即能实现试管苗的生根,生根率为95.6%。所述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培养基+1.0mg/lggr-5(生根粉)+1.0mg/liba+15g/l蔗糖+3.0g/l琼脂+0.1g/l活性炭,ph为5.4。

(5)移栽:将步骤(4)根系生长良好的试管苗在温室的自然光下炼苗1天,洗净根部的培养基移栽于体积比为1:1的腐殖土、泥炭土混合基质中栽培成苗即得种苗,移栽30天后成活率达到97%以上。

上述步骤(3)~(4)的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为25℃,光照强度为2500lx,光照时间为11小时/天。

实施例二

(1)外植体采集:在野外选取生长健壮、无明显病害的青藤植株中上部、向阳充实的带节藤茎为外植体,采集后立即进行保水保湿处理并及时带回实验室。

(2)外植体诱导:当步骤(1)采集回实验室外植体先在自来水下冲洗过夜,置于超净工作台中于75%的乙醇溶液中消毒13秒钟,无菌水冲洗4次后用无菌滤纸吸干水分后,置于0.1%的升汞溶液中消毒25分钟,无菌水冲洗6次后用无菌滤纸吸干水分后切成2.0~2.5cm左右的带节藤茎并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中,置于27℃进行全暗培养48天即可诱导形成不定芽,诱导率为91.5%,污染率低于15%。所述的诱导培养基为:b5培养基+2.0mg/l6-ba+0.7mg/lnaa+0.08mg/lga3+27g/l蔗糖+3.7g/l琼脂+0.8g/l活性炭,ph为5.6。

(3)增殖培养:将步骤(2)诱导得到的不定芽切成长约1.5~2.0cm的茎段并接种到增殖培养基中培养35天即可实现不定芽的增殖,增殖系数达到5.3倍。所述的增殖培养基为:ms培养基+4.4mg/l6-ba+0.8mg/lnaa+25g/l蔗糖+3.7g/l琼脂+0.3g/l活性炭,ph为5.6。

(4)生根培养:从基部切取步骤(3)增殖得到的长约2.0~3.0cm的不定芽并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中培养33天即能实现试管苗的生根,生根率达到93%以上。所述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培养基+0.75mg/lggr-5(生根粉)+0.7mg/liba+17g/l蔗糖+3.5g/l琼脂+0.2g/l活性炭,ph为5.6。

(5)移栽:将步骤(4)根系生长良好的试管苗在温室的自然光下炼苗1.5天,洗净根部的培养基移栽于体积比为1:1的腐殖土、泥炭土混合基质中栽培成苗即得种苗,移栽30天后成活率达到95%以上。

上述步骤(3)~(4)的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为27℃,光照强度为2700lx,光照时间为12小时/天。

实施例三

(1)外植体采集:在野外选取生长健壮、无明显病害的青藤植株中上部、向阳充实的带节藤茎为外植体,采集后立即进行保水保湿处理并及时带回实验室。

(2)外植体诱导:当步骤(1)采集回实验室外植体先在自来水下冲洗过夜,置于超净工作台中于75%的乙醇溶液中消毒15秒钟,无菌水冲洗5次后用无菌滤纸吸干水分后,置于0.1%的升汞溶液中消毒30分钟,无菌水冲洗7次后用无菌滤纸吸干水分后切成2.0~2.5cm左右的带节藤茎并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中,置于28℃进行全暗培养60天即可诱导形成不定芽,诱导率为89%,污染率低于5%以下。所述的诱导培养基为:b5培养基+1.0mg/l6-ba+0.5mg/lnaa+0.05mg/lga3+30g/l蔗糖+4.0g/l琼脂+1.0g/l活性炭,ph为5.8。

(3)增殖培养:将步骤(2)诱导得到的不定芽切成长约1.5~2.0cm的茎段并接种到增殖培养基中培养40天即可实现不定芽的增殖,增殖系数达到4.0倍。所述的增殖培养基为:ms培养基+3.0mg/l6-ba+0.5mg/lnaa+20g/l蔗糖+4.0g/l琼脂+0.5g/l活性炭,ph为5.8。

(4)生根培养:从基部切取步骤(3)增殖得到的长约2.0~3.0cm的不定芽并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中培养35天即能实现试管苗的生根,生根率达到90%以上。所述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培养基+0.5mg/lggr-5(生根粉)+0.5mg/liba+20g/l蔗糖+4.0g/l琼脂+0.3g/l活性炭,ph为5.8。

(5)移栽:将步骤(4)根系生长良好的试管苗在温室的自然光下炼苗1~2天,洗净根部的培养基移栽于体积比为1:1的腐殖土、泥炭土混合基质中栽培成苗即得种苗,移栽30天后成活率达到90%以上。

上述步骤(3)~(4)的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为28℃,光照强度为3000lx,光照时间为13小时/天。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它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