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喹啉铜和丙森锌的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56872发布日期:2018-06-22 22:41阅读:157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喹啉铜和丙森锌的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农药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柑桔木虱是黄龙病传播的唯一媒介,在同年有嫩梢的情况下,一年可发生11~14代,田间世代重叠,单个木虱传病率高达70-80%,成虫可飞,防治难度高。同时,在柑桔各个生长时期,除了柑桔木虱,还有柑桔红蜘蛛、柑桔锈壁虱、柑桔潜叶蛾、柑桔粉虱蚜虫等虫害和柑桔树脂病(砂皮病)、柑桔炭疽病、柑桔霜霉病、柑桔灰霉病、柑桔溃疡病、柑桔黑腐病等病害的同时发生,所以迫切需要解决此类病虫害问题。目前,由于农药的单一使用和用药不科学、不合理,快速加重了害虫对当前使用的农药的抗性,缩短了一些高成本、长时间投入研制的农药新成分的使用寿命,同时使用次数多,也加重了环境污染、增加了用药成本。现阶段对于农业上易产生抗性的病害防治,主要办法是开发与现有品种无交互抗性的新成分或已有农药品种之间的复配,前者由于所需的开发成本高、周期长,而且目前的开发速度远远比不上病原菌抗药性产生的速度。鉴于此,亟需开发一种新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来弥补上述缺陷。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含喹啉铜和丙森锌的组合物。本发明的组合物,能产生较高的增效作用,扩大杀菌广谱,克服和延缓病原菌产生抗药性。防效优于单剂、耐雨水冲刷、速效性好、持效期长,减少使用次数,省时、省力,能同时防治多种病原菌以及病害,降低了用药成本。尤其对柑桔红蜘蛛、柑桔锈壁虱、柑桔树脂病、柑桔炭疽病、柑桔霜霉病、柑桔溃疡病、柑桔灰霉病和柑桔粉虱蚜虫有明显的增效作用,防治效果好。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含喹啉铜和丙森锌的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喹啉铜1-50份和丙森锌1-50份。本发明所用的原料简介:喹啉铜,为钳合态有机铜杀菌剂,具有高效、广谱、安全、低毒、低残留等特点,对真菌、细菌性病害都具有优异的防治效果。产品作用方式独特,在作物表面形成致密保护膜,杀死膜内病原菌。在病原菌内部,抑制病原菌的主要传导物的活动和传导,从而杀死病原菌。本发明所用喹啉铜为市售购买。丙森锌,英文通用名称propineb,丙烯基双二硫代氨基甲酸锌,是一种广谱、速效的保护性杀菌剂,提前预防能确保水果、蔬菜品质好,主要用于防治蔬菜上的霜霉病、灰霉病、炭疽病及果树上的疮痂病、炭疽病、黑星病等病害。本发明所用丙森锌为市售购买。现有技术中,柑桔红蜘蛛、柑桔锈壁虱、柑桔树脂病(砂皮病)、柑桔炭疽病、柑桔霜霉病、柑桔溃疡病、柑桔灰霉病和柑桔粉虱蚜虫,对丙森锌产生了一定的抗药性,单独使用已达不到理想的防治效果。本发明采用喹啉铜和丙森锌为原料,制成组合物,能产生较高的增效作用,扩大杀菌广谱,克服和延缓病原菌产生抗药性。防效优于单剂、耐雨水冲刷、速效性好、持效期长,减少使用次数,省时、省力,能同时防治多种病原菌以及病害,降低了用药成本。尤其对柑桔红蜘蛛、柑桔锈壁虱、柑桔树脂病、柑桔炭疽病、柑桔霜霉病、柑桔溃疡病、柑桔灰霉病和柑桔粉虱蚜虫有明显的增效作用,防治效果好。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喹啉铜1-10份和丙森锌1-40份。进一步,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喹啉铜1-10份和丙森锌1-30份。进一步,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喹啉铜1-20份和丙森锌1-30份。进一步,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喹啉铜1-20份和丙森锌1-15份。进一步,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喹啉铜1-15份和丙森锌1-10份。进一步,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喹啉铜25份和丙森锌25份。进一步,所述组合物还含有助剂;所述喹啉铜和丙森锌的总重量与助剂的重量的比值为1:(0.8-1)。进一步,所述助剂包括分散剂、乳化剂、防冻剂、增稠剂、消泡剂、溶剂、润湿剂、崩解剂、填料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进一步,所述助剂为分散剂、乳化剂、消泡剂、润湿剂、崩解剂和填料组成的混合物;所述喹啉铜和丙森锌的总重量与分散剂、乳化剂、消泡剂、润湿剂、崩解剂和填料的重量的比值为1:(0.1-15):(0.1-12):(0.1-2):(0.1-15):(0.1-6):(8-97.5)。更进一步,所述分散剂为木质素磺酸钠、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钠、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聚羧酸钠、脂肪胺聚氧乙烯醚和甘油聚氧乙烯醚脂肪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更进一步,所述乳化剂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聚氧乙烯脂肪醇醚、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酯磷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钙、脂肪酸聚氧乙烯基酯、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聚氧乙烯磺酸钠和苯乙基酚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聚乙烯醇、十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硫酸钠、烷基萘磺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更进一步,所述防冻剂为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和尿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更进一步,所述增稠剂为黄原胶、硅酸铝镁、羟甲基纤维素和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更进一步,所述消泡剂为硅油、有机硅酮和聚氧丙烯甘油醚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更进一步,所述溶剂为二甲苯、柴油、苯、环己醇、异丙醇、大豆油、松脂基植物油、油酸甲酯、溶剂油、菜籽油、乙醇、N-吡咯烷酮、乙酸乙酯和水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更进一步,所述润湿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钙、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拉开粉、烷基萘磺酸钠和皂角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更进一步,所述崩解剂为膨润土、硫酸铵、碳酸氢钠、氯化铝和丁二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更进一步,所述填料为白炭黑、高岭土、硅藻土、轻质碳酸钙和淀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更进一步,所述组合物的剂型为水分散粒剂或者可湿性粉剂。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上述含喹啉铜和丙森锌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市场前景广阔,适合规模化推广应用。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含喹啉铜和丙森锌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喹啉铜和丙森锌,所述喹啉铜的重量份数为1-50份,所述丙森锌的重量份数为1-50份,混合均匀后,即得所述含喹啉铜和丙森锌的组合物;或取喹啉铜、丙森锌和助剂,所述喹啉铜的重量份数为1-50份,所述丙森锌的重量份数为1-50份,所述喹啉铜和丙森锌的总重量与助剂的重量的比值为1:(0.8-1),混合均匀后,即得所述含喹啉铜和丙森锌的组合物。本发明的目的之三,是提供上述含喹啉铜和丙森锌的组合物的应用。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应用于柑桔红蜘蛛、柑桔锈壁虱、柑桔树脂病、柑桔炭疽病、柑桔霜霉病、柑桔溃疡病、柑桔灰霉病和柑桔粉虱蚜虫的防治。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如上所述的含喹啉铜和丙森锌的组合物在防治柑桔红蜘蛛、柑桔锈壁虱、柑桔树脂病、柑桔炭疽病、柑桔霜霉病、柑桔溃疡病、柑桔灰霉病和柑桔粉虱蚜虫上的应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采用喹啉铜和丙森锌为原料,制成组合物,能产生较高的增效作用,扩大杀菌广谱,克服和延缓病原菌产生抗药性。防效优于单剂、耐雨水冲刷、速效性好、持效期长,减少使用次数,省时、省力,能同时防治多种病原菌以及病害,降低了用药成本。尤其对柑桔红蜘蛛、柑桔锈壁虱、柑桔树脂病、柑桔炭疽病、柑桔霜霉病、柑桔溃疡病、柑桔灰霉病和柑桔粉虱蚜虫有明显的增效作用,防治效果好。(2)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市场前景广阔,适合规模化生产。(3)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应用于柑桔红蜘蛛、柑桔锈壁虱、柑桔树脂病、柑桔炭疽病、柑桔霜霉病、柑桔溃疡病、柑桔灰霉病和柑桔粉虱蚜虫的防治。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含喹啉铜和丙森锌的水分散粒剂,为质量百分比为25%的丙森锌·喹啉铜水分散粒剂,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成:喹啉铜5g、丙森锌20g、木质素磺酸钠6g、十二烷基硫酸钠4g、拉开粉5g、硫酸铵5.5g和硅藻土54.5g。上述含喹啉铜和丙森锌的水分散粒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喹啉铜、丙森锌、木质素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拉开粉、硫酸铵和硅藻土,混合均匀后,进行粉碎、造粒、干燥,即得含喹啉铜和丙森锌的水分散粒剂。上述含喹啉铜和丙森锌的水分散粒剂在防治柑桔红蜘蛛、柑桔锈壁虱、柑桔树脂病、柑桔炭疽病、柑桔霜霉病、柑桔溃疡病、柑桔灰霉病和柑桔粉虱蚜虫上的应用。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含喹啉铜和丙森锌的水分散粒剂,为质量百分比为2%的丙森锌·喹啉铜水分散粒剂,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成:喹啉铜1g、丙森锌1g、木质素磺酸钠3g、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8g、皂角粉3g、氯化铝0.5g、轻质碳酸钙17g、白炭黑10g和高岭土56.5g。上述含喹啉铜和丙森锌的水分散粒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喹啉铜、丙森锌、木质素磺酸钠、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皂角粉、氯化铝、轻质碳酸钙、白炭黑和高岭土,混合均匀后,进行粉碎、造粒、干燥,即得含喹啉铜和丙森锌的水分散粒剂。上述含喹啉铜和丙森锌的水分散粒剂在防治柑桔红蜘蛛、柑桔锈壁虱、柑桔树脂病、柑桔炭疽病、柑桔霜霉病、柑桔溃疡病、柑桔灰霉病和柑桔粉虱蚜虫上的应用。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含喹啉铜和丙森锌的水分散粒剂,为质量百分比为55%的丙森锌·喹啉铜水分散粒剂,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成:喹啉铜50g、丙森锌5g、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4g、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4g、膨润土5g、碳酸氢钠5g、淀粉3.5g和轻质碳酸钙23.5g。上述含喹啉铜和丙森锌的水分散粒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喹啉铜、丙森锌、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膨润土、碳酸氢钠、淀粉和轻质碳酸钙,混合均匀后,进行粉碎、造粒、干燥,即得含喹啉铜和丙森锌的水分散粒剂。上述含喹啉铜和丙森锌的水分散粒剂在防治柑桔红蜘蛛、柑桔锈壁虱、柑桔树脂病、柑桔炭疽病、柑桔霜霉病、柑桔溃疡病、柑桔灰霉病和柑桔粉虱蚜虫上的应用。实施例4本实施例的含喹啉铜和丙森锌的水分散粒剂,为质量百分比为45%的丙森锌·喹啉铜水分散粒剂,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成:喹啉铜15g、丙森锌30g、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5g、木质素磺酸钠5g、十二烷基聚氧乙烯磺酸钠7g、十二烷基硫酸钠4g、硫酸铵5g和高岭土29g。上述含喹啉铜和丙森锌的水分散粒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喹啉铜、丙森锌、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木质素磺酸钠、十二烷基聚氧乙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硫酸铵和高岭土,混合均匀后,进行粉碎、造粒、干燥,即得含喹啉铜和丙森锌的水分散粒剂。上述含喹啉铜和丙森锌的水分散粒剂在防治柑桔红蜘蛛、柑桔锈壁虱、柑桔树脂病、柑桔炭疽病、柑桔霜霉病、柑桔溃疡病、柑桔灰霉病和柑桔粉虱蚜虫上的应用。实施例5本实施例的含喹啉铜和丙森锌的水分散粒剂,为质量百分比为60%的丙森锌·喹啉铜水分散粒剂,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成:喹啉铜10g、丙森锌50g、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7g、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6g、膨润土8g、硅藻土8g和轻质碳酸钙11g。上述含喹啉铜和丙森锌的水分散粒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喹啉铜、丙森锌、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膨润土、硅藻土和轻质碳酸钙,混合均匀后,进行粉碎、造粒、干燥,即得含喹啉铜和丙森锌的水分散粒剂。上述含喹啉铜和丙森锌的水分散粒剂在防治柑桔红蜘蛛、柑桔锈壁虱、柑桔树脂病、柑桔炭疽病、柑桔霜霉病、柑桔溃疡病、柑桔灰霉病和柑桔粉虱蚜虫上的应用。实施例6本实施例的含喹啉铜和丙森锌的可湿性粉剂,为质量百分比为30%的丙森锌·喹啉铜可湿性粉剂,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成:喹啉铜5g、丙森锌25g、木质素磺酸钠8g、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5g、丁二酸1.5g、白炭黑4g和高岭土51.5g。上述含喹啉铜和丙森锌的可湿性粉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喹啉铜、丙森锌、木质素磺酸钠、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丁二酸、白炭黑和高岭土,混合均匀后,进行粉碎,即得含喹啉铜和丙森锌的可湿性粉剂。上述含喹啉铜和丙森锌的可湿性粉剂在防治柑桔红蜘蛛、柑桔锈壁虱、柑桔树脂病、柑桔炭疽病、柑桔霜霉病、柑桔溃疡病、柑桔灰霉病和柑桔粉虱蚜虫上的应用。实施例7本实施例的含喹啉铜和丙森锌的可湿性粉剂,为质量百分比为2%的丙森锌·喹啉铜可湿性粉剂,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成:喹啉铜1g、丙森锌1g、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5g、皂角粉0.5g、硅藻土68.5g、轻质碳酸钙14g和淀粉10g。上述含喹啉铜和丙森锌的可湿性粉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喹啉铜、丙森锌、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皂角粉、硅藻土、轻质碳酸钙和淀粉,混合均匀后,进行粉碎,即得含喹啉铜和丙森锌的可湿性粉剂。上述含喹啉铜和丙森锌的可湿性粉剂在防治柑桔红蜘蛛、柑桔锈壁虱、柑桔树脂病、柑桔炭疽病、柑桔霜霉病、柑桔溃疡病、柑桔灰霉病和柑桔粉虱蚜虫上的应用。实施例8本实施例的含喹啉铜和丙森锌的可湿性粉剂,为质量百分比为50%的丙森锌·喹啉铜可湿性粉剂,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成:喹啉铜10g、丙森锌40g、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6g、十二烷基硫酸钠5g、膨润土5g和白炭黑34g。上述含喹啉铜和丙森锌的可湿性粉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喹啉铜、丙森锌、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十二烷基硫酸钠、膨润土和白炭黑,混合均匀后,进行粉碎,即得含喹啉铜和丙森锌的可湿性粉剂。上述含喹啉铜和丙森锌的可湿性粉剂在防治柑桔红蜘蛛、柑桔锈壁虱、柑桔树脂病、柑桔炭疽病、柑桔霜霉病、柑桔溃疡病、柑桔灰霉病和柑桔粉虱蚜虫上的应用。实施例9本实施例的含喹啉铜和丙森锌的可湿性粉剂,为质量百分比为65%的丙森锌·喹啉铜可湿性粉剂,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成:喹啉铜15g、丙森锌50g、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10g、聚氧乙烯脂肪醇醚5g、硫酸铵5g和膨润土15g。上述含喹啉铜和丙森锌的可湿性粉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喹啉铜、丙森锌、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聚氧乙烯脂肪醇醚、硫酸铵和膨润土,混合均匀后,进行粉碎,即得含喹啉铜和丙森锌的可湿性粉剂。上述含喹啉铜和丙森锌的可湿性粉剂在防治柑桔红蜘蛛、柑桔锈壁虱、柑桔树脂病、柑桔炭疽病、柑桔霜霉病、柑桔溃疡病、柑桔灰霉病和柑桔粉虱蚜虫上的应用。实施例10本实施例的含喹啉铜和丙森锌的可湿性粉剂,为质量百分比为40%的丙森锌·喹啉铜可湿性粉剂,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成:喹啉铜30g、丙森锌10g、聚羧酸钠10g、十二烷基聚氧乙烯磺酸钠5g、拉开粉5g、硅藻土20g和轻质碳酸钙20g。上述含喹啉铜和丙森锌的可湿性粉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喹啉铜、丙森锌、聚羧酸钠、十二烷基聚氧乙烯磺酸钠、拉开粉、硅藻土和轻质碳酸钙,混合均匀后,进行粉碎,即得含喹啉铜和丙森锌的可湿性粉剂。上述含喹啉铜和丙森锌的可湿性粉剂在防治柑桔红蜘蛛、柑桔锈壁虱、柑桔树脂病、柑桔炭疽病、柑桔霜霉病、柑桔溃疡病、柑桔灰霉病和柑桔粉虱蚜虫上的应用。应用实施例:为了检测本发明的组合物的防治效果,现列举以下试验数据:以下表1至表7的药剂稀释后的喷洒量均按本领域的常规喷洒要求,即叶子的正背面、果实表面喷洒至形成滴状流下即可。应用实施例5将本发明实施例5得到的60%丙森锌·喹啉铜水分散粒剂与65%丙森锌可湿性粉剂、40%喹啉铜悬浮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试验地点是桂林市广西农垦桂林良丰一队脐橙果园,喷雾法,配制药液时采用二次稀释法,均匀喷施于柑橘枝叶和果实,在树脂病发病初期进行第一次施药,共施4次,末次药后20天进行调查,调查面积以小区算(每小区为2-3株柑橘树),每小区调查2株树,每株按东、南、西、北、中五个点取样,每点调查两个枝条,每个枝条调查顶叶往下4张叶及全部果实,记录调查的总叶(果)数、病叶(果)数和病级,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效。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表1实施例5得到的丙森锌·喹啉铜水分散粒剂防治柑橘树脂病(砂皮病)药效试验结果表1试验结果表明,在柑橘霜霉病危害期施药,60%丙森锌·喹啉铜水分散粒剂在以上使用量的情况下,对防治柑橘霜霉病有较好的防效。应用实施例3将本发明实施例3得到的60%丙森锌·喹啉铜水分散粒剂与65%丙森锌可湿性粉剂、40%喹啉铜悬浮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试验地点是桂林市广西农垦桂林良丰一队脐橙果园,叶面喷雾法,按处理用药量兑水稀释配成药液,均匀喷施于柑橘树叶正反两面,在炭疽病发病初期进行第一次施药,共施4次,末次药后20天进行调查,调查面积以小区算(每小区为2-3株柑橘树),每小区调查2株树,每株按东、南、西、北、中五个点取样,每点调查两个枝条,每个枝条调查顶叶往下4张叶及全部果实,记录调查的总叶(果)数、病叶(果)数和病级,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效。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表2实施例3得到的丙森锌·喹啉铜水分散粒剂防治柑橘炭疽病药效试验结果表2试验结果表明,在柑橘树炭疽病发生初期施药,实施例3得到的丙森锌·喹啉铜水分散粒剂按以上使用量喷药,对防治柑橘炭疽病有较好的防效。应用实施例6将本发明实施例6得到的30%丙森锌·喹啉铜可湿性粉剂与80%丙森锌可分散粒剂、30%喹啉铜可湿性粉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试验地点是桂林市广西农垦桂林良丰一队脐橙果园,叶面喷雾法,按处理用药量兑水溶解稀释配成药液,对柑橘树整株进行喷雾,在柑橘蚜虫发生期施药1次,施药前夕调查虫口基数,施药后5天、10天、15天各调查一次存活虫数,共3次。调查面积以小区算(每小区为2-3株柑橘树),调查方法采用定株定梢调查,每小区调查2棵柑橘树,每株按东、南、西、北、中5个不同方位各选取2个有虫梢进行标记,调查记录每梢活虫数。与空白对照区比较,计算相对防效。应用实施例6试验结果如表3所示。表3实施例6得到的30%丙森锌·喹啉铜可湿性粉剂防治柑橘蚜虫药效试验结果表3试验结果表明,在柑橘蚜虫为害期施药,30%丙森锌·喹啉铜可湿性粉剂在以上使用量的情况下,对防治柑橘蚜虫有较好的防效。将本发明实施例6得到的30%丙森锌·喹啉铜可湿性粉剂与65%丙森锌可湿性粉剂、40%喹啉铜悬浮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试验地点是桂林市广西农垦桂林良丰一队脐橙果园,叶面喷雾法,按处理用药量兑水稀释配成药液,均匀喷施于柑橘树叶片正反两面、枝干至湿润,在灰霉病发病前期期进行第一次施药,共施4次,末次药后20天进行调查,调查面积以小区算(每小区为2-3株柑橘树),每小区调查2株树,每株按东、南、西、北、中五个点取样,每点调查两个枝条,每个枝条调查顶叶往下4张叶及全部果实,记录调查的总叶(果)数、病叶(果)数和病级,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效。应用实施例6防治柑橘灰霉病试验结果如表4所示。表4实施例6得到的30%丙森锌·喹啉铜可湿性粉剂防治柑橘灰霉病药效试验结果表4试验结果表明,在柑橘灰霉病盛发初期施药,30%丙森锌·喹啉铜可湿性粉剂在以上使用量的情况下,对防治柑橘灰霉病有较好的防效。应用实施例1将本发明实施例1得到的25%丙森锌·喹啉铜水分散粒剂与65%丙森锌可湿性粉剂、40%喹啉铜悬浮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试验地点是桂林市广西农垦桂林良丰一队脐橙果园,叶面喷雾法,按处理用药量兑水稀释配成药液,均匀喷施于柑橘树叶片、枝梢至湿润,在柑橘锈壁虱发生高峰前期施药1次,施药前夕调查活螨数量,施药后1天、7天、14天、21天、28天各调查一次定点叶的残存活螨数,共5次。调查面积以小区算(每小区为2-3株柑橘树),调查方法为每小区调查2棵柑橘树,每株按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标记侧枝,调查20张新叶背面的活螨数量,用10倍折叠式手持扩大镜直接观察每一视野的螨数。与空白对照区比较,计算相对防效。应用实施例1防治柑橘锈壁虱试验结果如表5所示。表5实施例1得到的25%丙森锌·喹啉铜水分散粒剂防治柑橘锈壁虱药效试验结果表5试验结果表明,在柑橘锈壁虱发生高峰前期施药,25%丙森锌·喹啉铜水分散粒剂在以上使用量试验的情况下,对防治柑橘锈壁虱有较好的防效。应用实例实施例4将本发明实施例4得到的45%丙森锌·喹啉铜水分散粒剂与65%丙森锌可湿性粉剂、40%喹啉铜悬浮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试验地点是桂林市广西农垦桂林良丰一队脐橙果园,采用喷雾法,配制药液时采用二次稀释法,均匀喷施于柑橘枝叶和果实,在柑橘溃疡病发病初期或发病前进行第一次施药,共施3次,施药间隔10天,末次药后15天进行一次性调查,调查面积以小区算(每小区为2-3株柑橘树)。叶片病害调查方法:每小区调查2株树,每株按东、南、西、北、中五个点取样,每点调查两个梢的全部叶片,记录调查的总叶树,病叶树和病级,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效。果实病害调查方法:每小区调查两株柑橘树,每株随机调查100个果实,记录调查的总果树和病果数,计算病果率和防效。应用实施例4防治柑橘溃疡病试验结果如表6所示。表6实施例4得到的45%丙森锌·喹啉铜水水分散粒剂防治柑橘溃疡病药效试验结果表6试验结果表明,在柑橘溃疡病发病初期或发病前进行第一次施药,幼果期、果实生长期再各施一次,45%丙森锌·喹啉铜水分散粒剂在以上用药量试验的情况下,对防治柑橘溃疡病有较好的防效。应用实例实施例9将本发明实施例9得到的65%丙森锌·喹啉铜可湿性粉剂与65%丙森锌可湿性粉剂、40%喹啉铜悬浮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试验地点是桂林市广西农垦桂林良丰一队脐橙果园,采用喷雾法,配制药液时采用二次稀释法,均匀喷施于柑橘枝叶和果实,在柑橘黑腐病发病初期或发病前进行第一次施药,共施3次,施药间隔10天,末次药后15天进行一次性调查,调查面积以小区算(每小区为2-3株柑橘树)。叶片病害调查方法:每小区调查2株树,每株按东、南、西、北、中五个点取样,每点调查两个梢的全部叶片,记录调查的总叶树,病叶树和病级,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效。果实病害调查方法:每小区调查两株柑橘树,每株随机调查100个果实,记录调查的总果树和病果数,计算病果率和防效。应用实施例9防治柑橘黑腐病试验结果如表7所示。表7实施例9得到的65%丙森锌·喹啉铜可湿性粉剂防治柑橘黑腐病药效试验结果表7试验结果表明,在柑橘黑腐病发病初期或发病前进行第一次施药,幼果期、果实生长期再各施一次,65%丙森锌·喹啉铜可湿性粉剂在以上用药量试验的情况下,对防治柑橘黑腐病病有较好的防效。以下实例说明含喹啉铜和丙森锌的组合物的增效作用1、本发明的含喹啉铜和丙森锌的组合物对柑橘锈壁虱的室内毒力测定试验对象为柑橘锈壁虱。试验采用药膜法。取圆柱形透明玻璃罐头瓶(底部直径6.8cm,瓶口直径5.5cm,高8.7cm),加入50ml已稀释成所需浓度的药液,盖紧盖子,轻轻摇匀,倒置30s,使瓶内壁都粘满药液,然后将药液倒出,然后让瓶子自然晾干。将柑橘嫩芽用相同药液浸泡1min,自然晾干后放入已晾干的瓶中;用浸过相同药液的棉花包住嫩芽基部保湿。锈壁虱成虫用带塞玻璃试管从九里香树上采集。每个处理重复3次,每次重复10头成虫。处理时用CO2麻醉(18-20s)后放入各个处理瓶中,空白对照用清水,每个瓶口用40目纱网盖好,以防成虫飞出。20分钟后检查是否有死虫,记录药前活虫数。将接虫后的玻璃瓶置于温度(25±1)℃的光照培养箱中。药后24h目测死虫数、活虫数,计算死亡率,清水对照死亡率不超过10%为有效试验。先将浓度换算成自然对数值,校正死亡率换算成反正弦代换值。再以反正弦代换值为因变量,以剂量自然对数值为自变量,用DPS生物统计软件进行直线回归分析,得出各个药剂的毒力回归直线方程。依据孙云沛法计算药剂的毒力指数及共毒系数(CTC)。实测毒力指数=标准药剂EC50/供试药剂EC50×100单剂理论毒力指数=单剂实测毒力指数×单剂在混剂中的含量混剂理论毒力指数=各单剂理论毒力指数之和共毒系数=混剂实测的毒力指数/混剂理论毒力指数×100评价标准:CTC≤80为拮抗作用,80<CTC<120为相加作用,CTC≥120为增效作用。试验结果如表8所示。表8各个药剂的毒力指数和丙森锌·喹啉铜的共毒系数表8表明表明丙森锌与喹啉铜按质量比50:1~1:50复配,对柑橘锈壁虱均有增效作用,尤其是配比在30:1~1:20时,增效更显著,共毒系数均大于160,远远大于增效作用的评价标准120。2、本发明的含喹啉铜和丙森锌的组合物对柑橘红蜘蛛的室内毒力测定:试验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的载玻片浸渍法。每块载玻片接种20头活的雌成螨,在3次预备试验的基础上设系列浓度值,清水对照,每处理3次重复(共60头雌成螨)。浸药5秒钟后立即用吸水纸吸干,然后放入24-26℃恒温箱中,药后48小时检查死亡率,计算校正死亡率。将浓度换算成自然对数值,校正死亡率换算成反正弦代换值,再以反正弦代换值为因变量,以剂量自然对数值为自变量,用DPS生物统计软件进行直线回归分析,得出各个药剂的毒力回归直线方程。根据各个药剂的毒力回归直线方程求出校正死亡率反正弦代换值(y),通过查反对数表得出EC50值,再依据孙云沛法计算药剂的毒力指数及共毒系数(CTC)。实测毒力指数=标准药剂EC50/供试药剂EC50×100单剂理论毒力指数=单剂实测毒力指数×单剂在混剂中的含量混剂理论毒力指数=各单剂理论毒力指数之和共毒系数=混剂实测的毒力指数/混剂理论毒力指数×100评价标准:CTC≤80为拮抗作用,80<CTC<120为相加作用,CTC≥120为增效作用。试验结果如表9所示。表9各个药剂的毒力指数和丙森锌·喹啉铜的共毒系数表9的试验结果表明喹啉铜与丙森锌按质量比1:50~50:1复配,对柑橘红蜘蛛均有增效作用,尤其是配比在1:20~30:1时,增效更显著。3、本发明的含喹啉铜和丙森锌的组合物对柑橘树脂病(破皮病)的室内毒力测定:试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取5ml配好的试验药液加入到装有45ml热培养基(PDA培养基,45-50℃)的锥形瓶中,摇匀后,迅速倒入直径90mm玻璃培养皿,每个培养皿倒入带药培养基12ml,每个处理4个重复,水平静置,冷却后即成平板。用直径5mm打孔器从培养4d的供试菌边缘切取菌饼,用挑针将带有菌丝的一面接到带毒培养基上,所有操作均在超净工作台进行无菌操作。处理后将平板放在20℃的恒温无菌培养箱中培养4d后采用十字交叉法分别测量各处理的菌落直径,计算各处理菌落直径的平均值、菌落直径的平均净生长量和菌丝生长抑制率。菌落净生长量(mm)=菌落直径-5菌丝生长抑制率(%)=〔(对照菌落净生长量-处理菌落净生长量)/对照菌落净生长量〕×100将浓度换算成自然对数值,抑制率换算反正弦函数值,以反正弦函代换值为因变量,以剂量自然对数值为自变量,用DPS生物统计软件进行直线回归分析,得出回归方程,再进行反自然对数换算得出EC50。依孙云沛法计算药剂的毒力指数和共毒系数(CTC)。实测毒力指数=标准药剂EC50/供试药剂EC50×100单剂理论毒力指数=单剂实测毒力指数×单剂在混剂中的含量混剂理论毒力指数=各单剂理论毒力指数之和共毒系数=混剂实测的毒力指数/混剂理论毒力指数×100评价标准:CTC≤80为拮抗作用,80<CTC<120为相加作用,CTC≥120为增效作用。试验结果如表10所示。表10各个药剂的毒力指数和丙森锌·喹啉铜的共毒系数供试药剂质量配比EC50(mg/kg)共毒系数喹啉铜-8.67-丙森锌-6.64-喹啉铜:丙森锌50:15.63153.08喹啉铜:丙森锌40:15.21165.18喹啉铜:丙森锌30:14.99172.05喹啉铜:丙森锌20:14.67182.99喹啉铜:丙森锌15:14.36195.12喹啉铜:丙森锌10:14.01210.36喹啉铜:丙森锌1:13.42219.90喹啉铜:丙森锌1:53.36205.64喹啉铜:丙森锌1:103.42198.37喹啉铜:丙森锌1:153.48193.64表10的试验结果表明喹啉铜与丙森锌按质量比1:50~50:1复配,对柑橘树脂病(破皮病)均有增效作用,尤其是配比在1:30~30:1时,增效更显著。4、本发明的含喹啉铜和丙森锌的组合物对柑橘炭疽病的室内毒力测定:试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取5ml配好的试验药液加入到装有45ml热培养基(PDA培养基,45-50℃)的锥形瓶中,摇匀后,迅速倒入直径90mm玻璃培养皿,每个培养皿倒入带药培养基12ml,每个处理4个重复,水平静置,冷却后即成平板。用直径5mm打孔器从培养4d的供试菌边缘切取菌饼,用挑针将带有菌丝的一面接到带毒培养基上,所有操作均在超净工作台进行无菌操作。处理后将平板放在20℃的恒温无菌培养箱中培养4d后采用十字交叉法分别测量各处理的菌落直径,计算各处理菌落直径的平均值、菌落直径的平均净生长量和菌丝生长抑制率。菌落净生长量(mm)=菌落直径-5菌丝生长抑制率(%)=〔(对照菌落净生长量-处理菌落净生长量)/对照菌落净生长量〕×100将浓度换算成自然对数值,抑制率换算反正弦函数值,以反正弦函代换值为因变量,以剂量自然对数值为自变量,用DPS生物统计软件进行直线回归分析,得出回归方程,再进行反自然对数换算得出EC50。依孙云沛法计算药剂的毒力指数和共毒系数(CTC)。实测毒力指数=标准药剂EC50/供试药剂EC50×100单剂理论毒力指数=单剂实测毒力指数×单剂在混剂中的含量混剂理论毒力指数=各单剂理论毒力指数之和共毒系数=混剂实测的毒力指数/混剂理论毒力指数×100评价标准:CTC≤80为拮抗作用,80<CTC<120为相加作用,CTC≥120为增效作用。试验结果如表11所示。表11各个药剂的毒力指数和丙森锌·喹啉铜的共毒系数供试药剂质量配比EC50(mg/kg)共毒系数喹啉铜-9.31-丙森锌-7.32-喹啉铜:丙森锌50:16.64139.47喹啉铜:丙森锌40:16.01153.89喹啉铜:丙森锌30:15.53166.89喹啉铜:丙森锌20:15.12179.51喹啉铜:丙森锌15:14.88187.59喹啉铜:丙森锌10:14.51201.45喹啉铜:丙森锌1:13.88211.24喹啉铜:丙森锌1:53.54214.42喹啉铜:丙森锌1:103.99187.09喹啉铜:丙森锌1:154.29172.94表11的试验结果表明喹啉铜与丙森锌按质量比1:50~50:1复配,对柑橘炭疽病均有增效作用,尤其是配比在1:30~20:1时,增效更显著5、本发明的含喹啉铜和丙森锌的组合物对柑橘溃疡病的室内毒力测定:试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取5ml配好的试验药液加入到装有45ml热培养基(PDA培养基,45-50℃)的锥形瓶中,摇匀后,迅速倒入直径90mm玻璃培养皿,每个培养皿倒入带药培养基12ml,每个处理4个重复,水平静置,冷却后即成平板。用直径5mm打孔器从培养4d的供试菌边缘切取菌饼,用挑针将带有菌丝的一面接到带毒培养基上,所有操作均在超净工作台进行无菌操作。处理后将平板放在20℃的恒温无菌培养箱中培养4d后采用十字交叉法分别测量各处理的菌落直径,计算各处理菌落直径的平均值、菌落直径的平均净生长量和菌丝生长抑制率。菌落净生长量(mm)=菌落直径-5菌丝生长抑制率(%)=〔(对照菌落净生长量-处理菌落净生长量)/对照菌落净生长量〕×100将浓度换算成自然对数值,抑制率换算反正弦函数值,以反正弦函代换值为因变量,以剂量自然对数值为自变量,用DPS生物统计软件进行直线回归分析,得出回归方程,再进行反自然对数换算得出EC50。依孙云沛法计算药剂的毒力指数和共毒系数(CTC)。实测毒力指数=标准药剂EC50/供试药剂EC50×100单剂理论毒力指数=单剂实测毒力指数×单剂在混剂中的含量混剂理论毒力指数=各单剂理论毒力指数之和共毒系数=混剂实测的毒力指数/混剂理论毒力指数×100评价标准:CTC≤80为拮抗作用,80<CTC<120为相加作用,CTC≥120为增效作用。试验结果如表12所示表12各个药剂的毒力指数和丙森锌·喹啉铜的共毒系数供试药剂质量配比EC50(mg/kg)共毒系数喹啉铜-8.86-丙森锌-6.82-喹啉铜:丙森锌50:16.25140.93喹啉铜:丙森锌40:15.88149.59喹啉铜:丙森锌30:15.31165.26喹啉铜:丙森锌20:15.12170.62喹啉铜:丙森锌15:14.68185.84喹啉铜:丙森锌10:14.45193.83喹啉铜:丙森锌1:13.78203.90喹啉铜:丙森锌1:53.51202.06喹啉铜:丙森锌1:103.62192.43喹啉铜:丙森锌1:153.78183.06表12的试验结果表明喹啉铜与丙森锌按质量比1:50~50:1复配,对柑橘溃疡病均有增效作用,尤其是配比在1:30~30:1时,增效更显著。6、本发明的含喹啉铜和丙森锌的组合物对柑橘霜霉病的室内毒力测定:试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取5ml配好的试验药液加入到装有45ml热培养基(PDA培养基,45-50℃)的锥形瓶中,摇匀后,迅速倒入直径90mm玻璃培养皿,每个培养皿倒入带药培养基12ml,每个处理4个重复,水平静置,冷却后即成平板。用直径5mm打孔器从培养4d的供试菌边缘切取菌饼,用挑针将带有菌丝的一面接到带毒培养基上,所有操作均在超净工作台进行无菌操作。处理后将平板放在20℃的恒温无菌培养箱中培养4d后采用十字交叉法分别测量各处理的菌落直径,计算各处理菌落直径的平均值、菌落直径的平均净生长量和菌丝生长抑制率。菌落净生长量(mm)=菌落直径-5菌丝生长抑制率(%)=〔(对照菌落净生长量-处理菌落净生长量)/对照菌落净生长量〕×100将浓度换算成自然对数值,抑制率换算反正弦函数值,以反正弦函代换值为因变量,以剂量自然对数值为自变量,用DPS生物统计软件进行直线回归分析,得出回归方程,再进行反自然对数换算得出EC50。依孙云沛法计算药剂的毒力指数和共毒系数(CTC)。实测毒力指数=标准药剂EC50/供试药剂EC50×100单剂理论毒力指数=单剂实测毒力指数×单剂在混剂中的含量混剂理论毒力指数=各单剂理论毒力指数之和共毒系数=混剂实测的毒力指数/混剂理论毒力指数×100评价标准:CTC≤80为拮抗作用,80<CTC<120为相加作用,CTC≥120为增效作用。试验结果如表13所示。表13各个药剂的毒力指数和丙森锌·喹啉铜的共毒系数供试药剂质量配比EC50(mg/kg)共毒系数喹啉铜--7.89-丙森锌--6.28-喹啉铜:丙森锌50:15.32147.57喹啉铜:丙森锌40:15.01156.51喹啉铜:丙森锌30:14.78163.71喹啉铜:丙森锌20:14.52172.45喹啉铜:丙森锌15:14.23183.58喹啉铜:丙森锌10:14.01192.28喹啉铜:丙森锌1:13.45202.71喹啉铜:丙森锌1:53.26199.42喹啉铜:丙森锌1:103.49183.34喹啉铜:丙森锌1:153.63175.24表13的试验结果表明喹啉铜与丙森锌按质量比1:50~50:1复配,对柑橘霜霉病均有增效作用,尤其是配比在1:20~30:1时,增效更显著。7、本发明的含喹啉铜和丙森锌的组合物对柑橘灰霉病的室内毒力测定:试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取5ml配好的试验药液加入到装有45ml热培养基(PDA培养基,45-50℃)的锥形瓶中,摇匀后,迅速倒入直径90mm玻璃培养皿,每个培养皿倒入带药培养基12ml,每个处理4个重复,水平静置,冷却后即成平板。用直径5mm打孔器从培养4d的供试菌边缘切取菌饼,用挑针将带有菌丝的一面接到带毒培养基上,所有操作均在超净工作台进行无菌操作。处理后将平板放在20℃的恒温无菌培养箱中培养4d后采用十字交叉法分别测量各处理的菌落直径,计算各处理菌落直径的平均值、菌落直径的平均净生长量和菌丝生长抑制率。菌落净生长量(mm)=菌落直径-5菌丝生长抑制率(%)=〔(对照菌落净生长量-处理菌落净生长量)/对照菌落净生长量〕×100将浓度换算成自然对数值,抑制率换算反正弦函数值,以反正弦函代换值为因变量,以剂量自然对数值为自变量,用DPS生物统计软件进行直线回归分析,得出回归方程,再进行反自然对数换算得出EC50。依孙云沛法计算药剂的毒力指数和共毒系数(CTC)。实测毒力指数=标准药剂EC50/供试药剂EC50×100单剂理论毒力指数=单剂实测毒力指数×单剂在混剂中的含量混剂理论毒力指数=各单剂理论毒力指数之和共毒系数=混剂实测的毒力指数/混剂理论毒力指数×100评价标准:CTC≤80为拮抗作用,80<CTC<120为相加作用,CTC≥120为增效作用。试验结果如表14所示。表14各个药剂的毒力指数和丙森锌·喹啉铜的共毒系数表14的试验结果表明喹啉铜与丙森锌按质量比1:50~50:1复配,对柑橘灰霉病均有增效作用,尤其是配比在1:20~15:1时,增效更显著。8、本发明的含喹啉铜和丙森锌的组合物对柑橘潜叶蛾的室内毒力测定:试验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的载玻片浸渍法。每块载玻片接种20头活的雌成螨,在3次预备试验的基础上设系列浓度值,清水对照,每处理3次重复(共60头雌成螨)。浸药5秒钟后立即用吸水纸吸干,然后放入24-26℃恒温箱中,药后48小时检查死亡率,计算校正死亡率。将浓度换算成自然对数值,校正死亡率换算成反正弦代换值,再以反正弦代换值为因变量,以剂量自然对数值为自变量,用DPS生物统计软件进行直线回归分析,得出各个药剂的毒力回归直线方程。根据各个药剂的毒力回归直线方程求出校正死亡率反正弦代换值(y),通过查反对数表得出EC50值,再依据孙云沛法计算药剂的毒力指数及共毒系数(CTC)。实测毒力指数=标准药剂EC50/供试药剂EC50×100单剂理论毒力指数=单剂实测毒力指数×单剂在混剂中的含量混剂理论毒力指数=各单剂理论毒力指数之和共毒系数=混剂实测的毒力指数/混剂理论毒力指数×100评价标准:CTC≤80为拮抗作用,80<CTC<120为相加作用,CTC≥120为增效作用。试验结果如表15所示。表15各个药剂的毒力指数和丙森锌·喹啉铜的共毒系数表15的试验结果表明喹啉铜与丙森锌按质量比1:50~50:1复配,对柑橘潜叶蛾均有增效作用,尤其是配比在1:20~30:1时,增效更显著。9、本发明的含喹啉铜和丙森锌的组合物对柑橘蚜虫的室内毒力测定:试验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的载玻片浸渍法。每块载玻片接种20头活的雌成螨,在3次预备试验的基础上设系列浓度值,清水对照,每处理3次重复(共60头雌成螨)。浸药5秒钟后立即用吸水纸吸干,然后放入24-26℃恒温箱中,药后48小时检查死亡率,计算校正死亡率。将浓度换算成自然对数值,校正死亡率换算成反正弦代换值,再以反正弦代换值为因变量,以剂量自然对数值为自变量,用DPS生物统计软件进行直线回归分析,得出各个药剂的毒力回归直线方程。根据各个药剂的毒力回归直线方程求出校正死亡率反正弦代换值(y),通过查反对数表得出EC50值,再依据孙云沛法计算药剂的毒力指数及共毒系数(CTC)。实测毒力指数=标准药剂EC50/供试药剂EC50×100单剂理论毒力指数=单剂实测毒力指数×单剂在混剂中的含量混剂理论毒力指数=各单剂理论毒力指数之和共毒系数=混剂实测的毒力指数/混剂理论毒力指数×100评价标准:CTC≤80为拮抗作用,80<CTC<120为相加作用,CTC≥120为增效作用。试验结果如表16所示。表16各个药剂的毒力指数和丙森锌·喹啉铜的共毒系数供试药剂质量配比EC50(mg/kg)共毒系数喹啉铜-8.89-丙森锌-6.41-喹啉铜:丙森锌50:15.61157.27喹啉铜:丙森锌40:15.21169.04喹啉铜:丙森锌30:14.98176.31喹啉铜:丙森锌20:14.69186.12喹啉铜:丙森锌15:14.46194.62喹啉铜:丙森锌10:14.28200.65喹啉铜:丙森锌1:13.69201.87喹啉铜:丙森锌1:53.49192.62喹啉铜:丙森锌1:103.52186.84喹啉铜:丙森锌1:153.76173.50表16的试验结果表明喹啉铜与丙森锌按质量比1:50~50:1复配,对柑橘蚜虫均有增效作用,尤其是配比在1:15~40:1时,增效更显著。由此可见,本发明的含喹啉铜和丙森锌的组合物对柑桔红蜘蛛、柑桔锈壁虱、柑桔树脂病、柑桔炭疽病、柑桔霜霉病、柑桔溃疡病、柑桔灰霉病和柑桔粉虱蚜虫有明显的增效作用,防治效果好。10、本发明的含喹啉铜和丙森锌的组合物对柑橘粉虱的室内毒力测定:试验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的载玻片浸渍法。每块载玻片接种20头活的雌成螨,在3次预备试验的基础上设系列浓度值,清水对照,每处理3次重复(共60头雌成螨)。浸药5秒钟后立即用吸水纸吸干,然后放入24-26℃恒温箱中,药后48小时检查死亡率,计算校正死亡率。将浓度换算成自然对数值,校正死亡率换算成反正弦代换值,再以反正弦代换值为因变量,以剂量自然对数值为自变量,用DPS生物统计软件进行直线回归分析,得出各个药剂的毒力回归直线方程。根据各个药剂的毒力回归直线方程求出校正死亡率反正弦代换值(y),通过查反对数表得出EC50值,再依据孙云沛法计算药剂的毒力指数及共毒系数(CTC)。实测毒力指数=标准药剂EC50/供试药剂EC50×100单剂理论毒力指数=单剂实测毒力指数×单剂在混剂中的含量混剂理论毒力指数=各单剂理论毒力指数之和共毒系数=混剂实测的毒力指数/混剂理论毒力指数×100评价标准:CTC≤80为拮抗作用,80<CTC<120为相加作用,CTC≥120为增效作用。试验结果如表17所示。表17各个药剂的毒力指数和丙森锌·喹啉铜的共毒系数供试药剂配比EC50(mg/kg)共毒系数喹啉铜-6.89-丙森锌-5.84-喹啉铜:丙森锌50:14.45154.29喹啉铜:丙森锌40:14.21162.94喹啉铜:丙森锌30:14.01170.83喹啉铜:丙森锌20:13.86176.98喹啉铜:丙森锌15:13.58190.32喹啉铜:丙森锌10:13.31204.81喹啉铜:丙森锌1:13.01210.02喹啉铜:丙森锌1:52.85210.25喹啉铜:丙森锌1:103.09191.65喹啉铜:丙森锌1:153.18185.41喹啉铜:丙森锌1:203.31177.72喹啉铜:丙森锌1:303.51167.20喹啉铜:丙森锌1:403.69158.86喹啉铜:丙森锌1:503.82153.34表17的试验结果表明喹啉铜与丙森锌按质量比1:50~50:1复配,对柑橘粉虱均有增效作用,尤其是配比在1:30~30:1时,增效更显著。11、本发明的含喹啉铜和丙森锌的组合物对柑橘木虱的室内毒力测定:试验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的载玻片浸渍法。每块载玻片接种20头活的雌成螨,在3次预备试验的基础上设系列浓度值,清水对照,每处理3次重复(共60头雌成螨)。浸药5秒钟后立即用吸水纸吸干,然后放入24-26℃恒温箱中,药后48小时检查死亡率,计算校正死亡率。将浓度换算成自然对数值,校正死亡率换算成反正弦代换值,再以反正弦代换值为因变量,以剂量自然对数值为自变量,用DPS生物统计软件进行直线回归分析,得出各个药剂的毒力回归直线方程。根据各个药剂的毒力回归直线方程求出校正死亡率反正弦代换值(y),通过查反对数表得出EC50值,再依据孙云沛法计算药剂的毒力指数及共毒系数(CTC)。实测毒力指数=标准药剂EC50/供试药剂EC50×100单剂理论毒力指数=单剂实测毒力指数×单剂在混剂中的含量混剂理论毒力指数=各单剂理论毒力指数之和共毒系数=混剂实测的毒力指数/混剂理论毒力指数×100评价标准:CTC≤80为拮抗作用,80<CTC<120为相加作用,CTC≥120为增效作用。试验结果如表18所示。表18各个药剂的毒力指数和丙森锌·喹啉铜的共毒系数表18的试验结果表明喹啉铜与丙森锌按质量比1:50~50:1复配,对柑橘木虱均有增效作用,尤其是配比在1:30~30:1时,增效更显著。由此可见,本发明的含喹啉铜与丙森锌的组合物对柑桔红蜘蛛、柑桔锈壁虱、柑桔树脂病、柑桔炭疽病、柑桔霜霉病、柑桔溃疡病、柑桔灰霉病和柑桔粉虱蚜虫有明显的增效作用,防治效果好。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访客 来自[越南] 2020年04月11日 19:12
    这两种药能混用?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