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林下仿野生灵芝栽培的野草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691908发布日期:2018-06-15 20:41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林下仿野生灵芝栽培的野草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培养基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野生灵芝,又称仙草、瑞草、灵芝草,属担子菌纲多孔菌科灵芝属,是一种以孢子进行有性繁殖、以木质素为主要碳源养分的药用真菌,自古以来就被我国人民当做中草药利用。灵芝,味甘、性平,归心、肺、肝、肾经,具有补气养血、养心安神、止咳平咳之功效。

灵芝含有多种氨基酸、蛋白质、生物碱、香豆精、甾类、三萜类、挥发油、甘露醇、树脂及糖类、维生素B2、维生素C、内酯和酶类。研究表明,灵芝具有滋补、健脑强壮、消炎利尿健胃、抗肿瘤、镇痛、祛痰、保肝解毒、调节血糖、控制血压、辅助肿瘤放化疗、保肝护肝、促进睡眠、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功能,还能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神经衰弱、失眠、糖尿病、偏头痛、血细胞减少症、心肌炎,以及阳痿遗精、频繁性感冒、消除皮肤黑斑、青春痘。

目前,人们对于灵芝,尤其是仿野生灵芝达到野生灵芝一样的质量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人们开始大批量种植大棚灵芝。经研究发现,不同的种植培养基以及栽培方法对灵芝品质以及产量的差异很大。目前,用于野生灵芝栽培的培养基存在如下缺陷:培养基配方不够科学合理、灵芝品质低、投入成本高、杂菌易污染等。鉴于此,有必要研究一种新的用于林下仿野生灵芝栽培的野草培养基,能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用于林下仿野生灵芝栽培的野草培养基。本发明的用于林下仿野生灵芝栽培的野草培养基,适合林下仿野生灵芝的栽培,生产出的灵芝柄长,菌盖结实,生长时间5-6个月,形状接近野生灵芝,产量高且所含三萜、甾醇等有效成分含量高。此外,还能充分利用野草资源,降低成本,减少森林资源用量,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林下仿野生灵芝栽培的野草培养基,按原料的总重量的百分含量计,由如下原料制成:菝契45-50%、钩藤30-35%、麦麸15-20%和石膏1-3%。

本发明的用于林下仿野生灵芝栽培的野草培养基的原料的功效如下:

菝契,又名金刚刺、金刚藤、乌鱼刺、铁菱角、马加勒、山归来等,百合科菝葜属,多年生藤本落叶攀附植物,有祛风利湿、解毒消痈之功效。菝葜为百合科植物菝葜(Smilax china L.)、长托菝葜(S.ferox Wal l.ex Kunth)、黑果菝葜(S.glauco-china Warb.)、托柄菝葜(S.discotis Warb.)、小果菝葜(S.davidiana A.DC)、西南菝葜(S.biumbellata Warb.)、柔毛菝葜(S.chingiiWang et Tang)、红果菝葜(S.poiycolea Warb.)等植物的干燥根茎。秋末至次年春采挖,除去须根,洗净,晒干或趁鲜切片,干燥。味甘,微苦涩,性平,归肝肾经。传统医学认为其根茎具有药用价值,具有祛风利湿、解毒散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筋骨酸痛、小便淋漓、带下量多和疔疮痈肿。

钩藤,别名大钩丁、双钩藤,为茜草科植物,因为枝条上的钩形形似猫爪,所以在美洲地区称为猫爪。钩藤,以带钩的茎枝入药,味甘苦,性微寒;归肝、心包经;质坚潜降,具有清热平肝,熄风止痉的功效,主治肝火上逆头痛目赤、肝阳上亢头晕目眩、热盛动风惊痫、小儿惊风、夜啼、子痫、中风瘫痪、肢节挛急。

麦麸,即麦皮,小麦加工面粉副产品,麦黄色,片状或粉状。主要是纤维、糊粉、一些矿物质和维生素性味甘凉,可收敛汗液。富含纤维素和维生素,主要用途有食用、入药、饲料原料、酿酒等。

本发明以菝契和钩藤为主要原料,得到的用于林下仿野生灵芝栽培的野草培养基,一则更适合林下仿野生灵芝栽培使用,生产出的灵芝柄长,菌盖结实,生长时间5-6个月,形状接近野生灵芝,产量高且所含三萜、甾醇等有效成分含量高。二则,还能充分利用野草资源,减少森林资源用量,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价格低廉,成本低。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用于林下仿野生灵芝栽培的野草培养基,按原料的总重量的百分含量计,由如下原料制成:菝契48%、钩藤33%、麦麸18%和石膏1%。

进一步,所述金刚刺的含水率≤30wt%。

进一步,所述钩藤的含水率≤30wt%。

进一步,所述麦麸为红麦麸。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红麦麸,为小麦磨取面粉后筛下的种皮,就是外面的皮,主要是纤维、糊粉、一些矿物质和维生素。相对于白麦麸,营养更丰富。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上述用于林下仿野生灵芝栽培的野草培养基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用于林下仿野生灵芝栽培的野草培养基的制备方法简单,原料成本低廉,操作容易,市场前景广阔,适合规模化生产。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林下仿野生灵芝栽培的野草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一种用于林下仿野生灵芝栽培的野草培养基,按原料的总重量的百分含量计,由如下原料制成:菝契45-50%、钩藤30-35%、麦麸15-20%和石膏1-3%;

步骤2:取含水率≤30wt%的菝契和含水率≤30wt%的钩藤,分别粉碎至粒径为0.3-0.5cm,然后加入麦麸、石膏,混合均匀后,即得所述用于林下仿野生灵芝栽培的野草培养基。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步骤1所述用于林下仿野生灵芝栽培的野草培养基,按原料的总重量的百分含量计,由如下原料制成:菝契48%、钩藤33%、麦麸18%和石膏1%。

进一步,步骤1所述麦麸为红麦麸。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红麦麸,为小麦磨取面粉后筛下的种皮,就是外面的皮,主要是纤维、糊粉、一些矿物质和维生素。相对于白麦麸,营养更丰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用于林下仿野生灵芝栽培的野草培养基,适合林下仿野生灵芝的栽培,生产出的灵芝柄长,菌盖结实,生长时间5-6个月,形状接近野生灵芝,产量高且所含三萜、甾醇等有效成分含量高。此外,还能充分利用野草资源,降低成本,减少森林资源用量,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2)本发明的用于林下仿野生灵芝栽培的野草培养基的制备方法简单,操作容易,市场前景广阔,适合规模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用于林下仿野生灵芝栽培的野草培养基,按原料的总重量的百分含量计,由如下原料制成:含水率为30wt%的菝契45%、含水率为30wt%的钩藤35%、麦麸17%和石膏3%。

本实施例的用于林下仿野生灵芝栽培的野草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一种用于林下仿野生灵芝栽培的野草培养基,按原料的总重量的百分含量计,由如下原料制成:含水率为30wt%的菝契45%、含水率为30wt%的钩藤35%、麦麸17%和石膏3%;

步骤2:取的菝契和钩藤,分别粉碎至粒径为0.3cm,然后加入麦麸、石膏,混合均匀后,即得所述用于林下仿野生灵芝栽培的野草培养基。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用于林下仿野生灵芝栽培的野草培养基,按原料的总重量的百分含量计,由如下原料制成:含水率为25wt%的菝契48%、含水率为25wt%的钩藤33%、麦麸18%和石膏1%。

本实施例的用于林下仿野生灵芝栽培的野草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一种用于林下仿野生灵芝栽培的野草培养基,按原料的总重量的百分含量计,由如下原料制成:含水率为25wt%的菝契48%、含水率为25wt%的钩藤33%、麦麸18%和石膏1%;

步骤2:取菝契和钩藤,分别粉碎至粒径为0.4cm,然后加入麦麸、石膏,混合均匀后,即得所述用于林下仿野生灵芝栽培的野草培养基。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用于林下仿野生灵芝栽培的野草培养基,按原料的总重量的百分含量计,由如下原料制成:含水率为20wt%的菝契50%、含水率为20wt%的钩藤30%、麦麸19%和石膏1%。

本实施例的用于林下仿野生灵芝栽培的野草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一种用于林下仿野生灵芝栽培的野草培养基,按原料的总重量的百分含量计,由如下原料制成:含水率为20wt%的菝契50%、含水率为20wt%的钩藤30%、麦麸19%和石膏1%;

步骤2:取菝契和钩藤,分别粉碎至粒径为0.5cm,然后加入麦麸、石膏,混合均匀后,即得所述用于林下仿野生灵芝栽培的野草培养基。

对比例1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对比例1以木糠取代菝契,其余都相同,即对比例1的培养基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成:木糠45%、钩藤35%、麦麸17%和石膏3%。

对比例1的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将野生灵芝菌种分别接种于灭菌后的对比例2和实施例2得到的培养基中,待菌丝长好后,得到成熟的菌筒,再将成熟的菌筒于海拔1000米以上林下栽培。其中,野生灵芝菌种,购于桂林灌阳林灌菌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为采集桂林海洋山野生紫灵芝(直径为29cm、柄长17cm、半圆形、表面紫褐色)经选育品质优良,抗杂菌强的优质灵芝菌种。

分别测定对比例1和实施例1的野生灵芝的产量和质量,具体如表1所示。

表1对比例1和实施例1的灵芝栽培质量对比

对比例2

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对比例2以麦草粉(即将干燥的麦草打成粉)取代菝契,其余都相同,即对比例2的培养基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成:菝契48%、麦草粉33%、麦麸18%和石膏1%。

对比例2的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2。

将野生灵芝菌种分别接种于灭菌后的对比例2和实施例2得到的培养基中,待菌丝长好后,得到成熟的菌筒,再将成熟的菌筒于海拔1000米以上林下栽培,分别测定对比例2和实施例2的野生灵芝的产量和质量,具体如表2所示。

表2对比例2和实施例2的灵芝栽培质量对比

对比例3

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对比例3以红麦麸取代白麦麸,其余都相同,即对比例3的培养基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成:菝契50%、钩藤30%、白麦麸19%和石膏1%。

对比例3的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3。

将野生灵芝菌种分别接种于灭菌后的对比例2和实施例2得到的培养基中,待菌丝长好后,得到成熟的菌筒,再将成熟的菌筒于海拔1000米以上林下栽培,分别测定对比例3和实施例3的野生灵芝的产量和质量,具体如表3所示。

表3对比例3和实施例3的灵芝栽培质量对比

由此可见,本发明的用于林下仿野生灵芝栽培的野草培养基,适合林下仿野生灵芝的栽培,生产出的灵芝柄长,菌盖结实,生长时间5-6个月,形状接近野生灵芝,产量高且所含三萜、甾醇等有效成分含量高。此外,还能充分利用野草资源,降低成本,减少森林资源用量,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