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漫灌床栽培食用菌的方法。
背景技术:
:
目前大部分食用菌品种的养菌温度在20-25℃之间,出菇在15-30℃之间。自然气候下需要延长栽培季节就必须使用空调调节栽培房或栽培大棚的室内温度,耗电成本成为传统的食用菌周年栽培方法中的主要成本之一。以华南地区为例,由于空气是热量的不良导体,改变空气温度的耗电很大,栽培空间制冷制热的电耗成本占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总成本25%以上。
技术实现要素:
: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栽培房或栽培大棚内利用漫灌床栽培食用菌的方法,利用自然水体水温冬暖夏凉的特点,减少乃至取消了使用空调调节食用菌生长适温的能耗;利用流水渗透的方式,满足培养基长时间而缓慢补水的需求,省除了人工补水的大量劳动,避免了快速补水的短效性,可满足食用菌袋栽和覆土袋栽的条件,适用于地面栽培和立体床架栽培。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栽培食用菌用的漫灌床,所述漫灌床包括床架、床架上设置水槽,水槽两端设有进水口和排水口,水槽中排列有食用菌菌袋;水槽进水口经水泵或水源热泵空调连通自然水体,水槽的排水口经排水管连通自然水体。
特别地,所述床架为立体床架,床架上上下平行设置若干层水槽,每层水槽两端设有进水口和排水口,每层水槽进水口经水泵或水源热泵空调连通自然水体,每层水槽排水口连通自然水体;或者,最上层的水槽进水口经水泵或水源热泵空调连通自然水体,上一层的排水口跟下层的进水口通过回水管连通,最下层的水槽的排水口经排水管连通自然水体。
特别地,当食用菌品种需要覆土栽培时,所述水槽2-6cm高处设有泡沫塑料板,所述泡沫塑料板设有与食用菌菌袋口径相同的排列圆孔,菌袋压入圆孔。
所述泡沫塑料板厚1-5cm。
所述床架材料选自水泥、金属、pvc板材、泡沫塑料板材等材料中的任一种。
所述水槽的材料选自水泥、金属、pvc板材、泡沫塑料板材和塑料薄膜等材料中的任一种。
一种利用上述漫灌床栽培食用菌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接种后或菌丝长满后的食用菌菌袋移入漫灌床水槽,当自然水体温度在食用菌品种的栽培适温内(如15-30℃),水槽进水口经水泵连通自然水体,控制水槽水深1-5cm,控制水流速度使水槽的水温保持在栽培适温内;当自然水体水温超出食用菌品种栽培适温的情况下,水槽进水口经调控水温的水源热泵空调连通自然水体,适当降低或提升水槽中流水的温度在栽培适温内;
2)食用菌菌袋出菇2-3潮后,培养基出现明显干缩现象时,在袋底扎若干个小孔或开口。
特别地,当食用菌品种需要覆土栽培时,所述步骤1)还包括以下步骤,水槽流水水面以上覆盖1-5cm厚的泡沫塑料板,所述泡沫塑料板设有与食用菌菌袋口径相同的排列圆孔,将食用菌菌袋压入圆孔,食用菌菌袋下方浸泡于流水中,将泡沫塑料板以上的食用菌菌袋划开脱袋,将覆土材料覆盖在裸露的培养基上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经实验发现,温度是食用菌生长出菇的最主要因素,食用菌生长出菇的适宜温度主要取决于菌袋和菇体的温度,而环境的空气温度相关性较小。华南地区夏季自然水体水温通常在30℃以下,冬季自然水体水温通常在15℃以上,本发明利用水是热量的良导体,水温远比气温稳定的特性,将菌袋与流水直接接触传导热量,可获得较稳定的菌袋和菇体温度,在节省80%空调能耗的基础上,满足了食用菌生长出菇的温度条件。
2)其他地区自然水体水温如果超出食用菌生长出菇温度,还可以采用水源热泵空调适当降低或提升流水的温度,由于改变水的温度远比改变空气温度容易,电耗也比常规空调节省40%以上。
3)控制水槽水深1-5cm,以有效传导热量到菌袋,又不使菌袋漂浮移动。
4)食用菌菌袋出菇2-3潮之后,菌袋内的培养基失水明显,需要补水才能满足后期出菇。传统的做法是剥袋浸水12-24小时,或用注水器高压注水入培养基,前者剥除了菌袋使失水更快,后者逐一人工注水工作量很大。本发明只须在浸泡于流水中的菌袋上扎几个小孔或划开小口,即可长时间缓慢地补充水分,更加有利于后期出菇。
总之,本发明利用自然水体水温冬暖夏凉的特点,减少乃至取消了使用空调调节食用菌生长适温的能耗;利用流水渗透的方式,满足培养基长时间而缓慢补水的需求,省除了人工补水的大量劳动,避免了快速补水的短效性,可满足食用菌袋栽和覆土袋栽的条件,适用于地面栽培和立体床架栽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或2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立体床架,2、水槽,3、水泵或水源热泵空调,4、回水管,5、食用菌菌袋,6、泡沫塑料板,7、圆孔,8、进水管,9、排水管,10、排水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栽培食用菌用的漫灌床,所述漫灌床包括立体床架1、立体床架1上上下平行设置的若干层水槽2,每层水槽2两端设有进水口和排水口,最上层的水槽进水口经水泵3连通自然水体,上一层的排水口跟下层的进水口通过回水管4连通,最下层的水槽的排水口经排水管9连通自然水体;水槽2中排列有食用菌菌袋5。特别地,当食用菌品种需要覆土栽培时,所述水槽2的2-6cm高处设有泡沫塑料板6,所述泡沫塑料板6设有与食用菌菌袋口径相同的排列圆孔7,菌袋压入圆孔。
所述泡沫塑料板厚1-5cm。
所述床架、水槽用水泥、金属、pvc板材、泡沫塑料板材等材料制备。
一种利用上述漫灌床栽培食用菌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接种后或菌丝长满后的食用菌菌袋移入漫灌床水槽,当自然水体温度在食用菌品种的栽培适温15-30℃,最上层的水槽进水口经水泵连通自然水体,控制水槽水深1-5cm,控制水流速度使水槽的的水温保持在栽培适温15-30℃内;
2)食用菌菌袋出菇2-3潮后,培养基出现明显干缩现象时,在袋底扎若干个小孔或开口。
:特别地,当食用菌品种需要覆土栽培时,所述步骤1)还包括以下步骤,水槽流水水面以上覆盖1-5cm厚的泡沫塑料板,所述泡沫塑料板设有与食用菌菌袋口径相同的排列圆孔,将食用菌菌袋压入圆孔,食用菌菌袋下方浸泡于流水中,将泡沫塑料板以上的食用菌菌袋划开脱袋,将覆土材料覆盖在裸露的培养基上即可。
试验表明,使用本发明在相同规模种植数量的情况下,较目前国内采用的单纯空调控温有效节约电能80%以上(水泵、喷雾加湿、风机通风等仍需少量能耗)。
实施例2:
参考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自然水体水温超出食用菌生长出菇适温15-30℃,最上层的水槽进水口经水源热泵空调3连通自然水体。
一种利用上述漫灌床栽培食用菌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接种后或菌丝长满后的食用菌菌袋移入漫灌床水槽,最上层的水槽进水口经调控水温的水源热泵空调连通自然水体,适当降低或提升水槽中流水的温度,保持在栽培适温15-30℃内,控制水槽水深1-5cm;
2)食用菌菌袋出菇2-3潮后,培养基出现明显干缩现象时,在袋底扎几个小孔或开口。
特别地,当食用菌品种需要覆土栽培时,所述步骤1)还包括以下步骤,水槽流水水面以上覆盖1-5cm厚的泡沫塑料板,所述泡沫塑料板设有与食用菌菌袋口径相同的排列圆孔,将食用菌菌袋压入圆孔,食用菌菌袋下方浸泡于流水中,将泡沫塑料板以上的食用菌菌袋划开脱袋,将覆土材料覆盖在裸露的培养基上即可。
试验表明,使用本发明在相同规模种植数量的情况下,较目前国内采用的单纯空调控温有效节约电能40%以上。
实施例3:
参考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立体床架1上下平行设置的每层水槽2两端设有进水口和排水口,每层水槽2进水口经水泵3连通自然水体,每层水槽排水口连通自然水体。
一种利用上述漫灌床栽培食用菌的方法,参考实施例1。
试验表明,使用本发明在相同规模种植数量的情况下,较目前国内采用的单纯空调控温有效节约电能80%以上。
实施例4:
如图2所示的一种栽培食用菌用的漫灌床,适用于土地面积足够或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所述漫灌床包括地面铁丝床架1、地面铁丝床架1上设置塑料薄膜水槽2,水槽两端设有进水口和排水口,水槽中排列有食用菌菌袋5;水槽进水口经水泵或水源热泵空调3连通自然水体,水槽的排水口经排水管9连通自然水体。特别地,当食用菌品种需要覆土栽培时,所述水槽的2-6cm高处设有泡沫塑料板6,所述泡沫塑料板6设有与食用菌菌袋口径相同的排列圆孔7,菌袋压入圆孔。
所述泡沫塑料板厚1-5cm。
一种利用上述漫灌床栽培食用菌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接种后或菌丝长满后的食用菌菌袋移入漫灌床水槽,当自然水体温度在食用菌品种的栽培适温(如15-30℃),水槽进水口经水泵连通自然水体,控制水槽水深1-5cm,控制水流速度以水槽的水温均能保持在栽培适温内;当自然水体水温超出食用菌品种栽培适温的情况下,水槽进水口经调控水温的水源热泵空调连通自然水体,适当降低或提升水槽中流水的温度;
2)食用菌菌袋出菇2-3潮后,培养基出现明显干缩现象时,在袋底扎若干个小孔或开口。
特别地,当食用菌品种需要覆土栽培时,所述步骤1)还包括以下步骤,水槽流水水面以上覆盖1-5cm厚的泡沫塑料板,所述泡沫塑料板设有与食用菌菌袋口径相同的排列圆孔,将食用菌菌袋压入圆孔,食用菌菌袋下方浸泡于流水中,将泡沫塑料板以上的食用菌菌袋划开脱袋,将覆土材料覆盖在裸露的培养基上即可。
试验表明,在大部分地区只用漫灌的水温(15-30℃)就能达到预期,节能80%以上。但栽培室温超出15-30℃的食用菌品种和外界自然水体水温超出该范围,也适用此方法,只是用水源热泵空调代替水泵,比使用普通空调节能4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