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业生物质能秸秆粉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74046发布日期:2019-10-15 17:28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农业生物质能秸秆粉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质能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农业生物质能秸秆粉碎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质能是自然界中有生命的植物提供的能量;这些植物以生物质作为媒介储存太阳能;属再生能源;据计算,生物质储存的能量为270亿千瓦,比目前世界能源消费总量大2倍;人类历史上最早使用的能源是生物质能;19世纪后半期以前,人类利用的能源以薪柴为主;当前较为有效地利用生物质能的方式有:(1)制取沼气,主要是利用城乡有机垃圾、秸秆、水、人畜粪便,通过厌氧消化产生可燃气体甲烷,供生活、生产之用;(2)利用生物质制取酒精,当前的世界能源结构中,生物质能所占比重微乎其微。

在将秸秆焚烧之前,为了保证焚烧充分,通常需要对秸秆进行粉碎,而因秸秆在刚切割下时含有水分,直接粉碎不仅会加快刀片生锈,也会导致后期焚烧的不充分,从而降低了秸秆焚烧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业生物质能秸秆粉碎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含有水分的秸秆会夹块刀片生锈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农业生物质能秸秆粉碎装置,包括粉碎装置主体,所述粉碎装置主体内壁设置有置料板,置料板上方设置有风机,所述置料板下方设置有加热管,加热管下方设置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与加热管设置有2组,加热管与输送带位置交错分布。

优选的,所述粉碎装置主体顶部的一侧开设有上料口,且粉碎装置主体底部设置有开口,并且粉碎装置主体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机。

优选的,所述粉碎装置主体的内壁还设置有导料板,其导料板倾斜设置在输送带的下方,且导料板下方设置有粉碎轴,粉碎轴一侧通过轴承与第二电机相连接,粉碎轴另一侧通过轴承与粉碎装置主体连接,并且粉碎轴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刀盘和第二刀盘,第一刀盘尺寸小于第二刀盘的尺寸。

优选的,所述输送带通过皮带与第一电机连接,第一电机位于粉碎装置主体的前端,且输送带至少设置有2个,并且输送带运输方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置料板顶部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气缸相连接,且气缸关闭时置料板为水平状态,并且气缸开启时置料板为倾斜状态,并且置料板一侧与粉碎装置主体铰接。

优选的,所述置料板内部开设有漏斗形凹槽,凹槽内部设置有隔离网,凹槽底部设置有开口,开口底部与排水管相连接,且排水管倾斜设置在置料板的内部,并且排水管一侧贯穿置料板和粉碎装置主体设置在粉碎装置主体的外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农业生物质能秸秆粉碎装置在秸秆粉碎之前,先采用风机将秸秆表面的水分吹散,随后在输送秸秆的过程中对秸秆进行烘干的工作,当吹散工作和烘干工作完成后最后进行粉碎工作即可避免第一刀盘和第二刀盘加快生锈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农业生物质能秸秆粉碎装置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农业生物质能秸秆粉碎装置置料板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农业生物质能秸秆粉碎装置第一刀盘侧视图。

图中:1、上料口,2、粉碎装置主体,3、第一电机,4、输送带,5、导料板,6、气缸,7、风机,8、置料板,9、排水管,10、加热管,11、第二电机,12、第一刀盘,13、第二刀盘,14、粉碎轴,15、隔离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农业生物质能秸秆粉碎装置,包括粉碎装置主体2,粉碎装置主体2内壁设置有置料板8,置料板 8上方设置有风机7,风机7通过螺栓固定在粉碎装置主体2顶部的内壁,从而可以将置料板8上秸秆的水分吹散,粉碎装置主体2顶部的一侧开设有上料口1,上料口1开设在粉碎装置主体2顶部的左侧,且粉碎装置主体2底部设置有开口,便于出料,并且粉碎装置主体2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机11,粉碎装置主体2右侧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电机11;粉碎装置主体2的内壁还设置有导料板5,导料板5通过螺栓与粉碎装置主体2固定,其导料板5倾斜设置在输送带4的下方,导料板5倾斜的方向为向第二电机11一侧倾斜,且导料板5下方设置有粉碎轴14,粉碎轴14一侧通过轴承与第二电机11相连接,粉碎轴14右侧与第二电机11连接,粉碎轴14另一侧通过轴承与粉碎装置主体2连接,粉碎轴14左侧与粉碎装置主体2连接,并且粉碎轴14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刀盘12和第二刀盘13,第一刀盘12和第二刀盘13与粉碎轴14焊接,第一刀盘12尺寸小于第二刀盘13的尺寸,由于第一刀盘12和第二刀盘 13尺寸不同,则会对秸秆进行更好的粉碎;置料板8下方设置有加热管10,加热管10设置有2个,一个位于粉碎装置主体2左侧的内壁,另一侧位于粉碎装置主体2右侧的内壁,粉碎装置主体2左侧内壁的加热管10位于2个输送带4之间,粉碎装置主体2右侧内壁的加热管10位于置料板8下方,加热管10下方设置有输送带4,置料板8顶部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气缸6相连接,通过气缸6的推动可以使置料板8呈倾斜状态,从而使置料板8上的秸秆掉落在输送带4上进行输送工作,且气缸6关闭时置料板8为水平状态,并且气缸6开启时置料板8为倾斜状态,并且置料板8一侧与粉碎装置主体2铰接,置料板8右侧与粉碎装置主体2铰接;置料板8内部开设有漏斗形凹槽,凹槽内部设置有隔离网15,可以将秸秆和秸秆表面的水分隔离开,凹槽底部设置有开口,便于收集秸秆表面的水分,开口底部与排水管9相连接,且排水管9倾斜设置在置料板8的内部,排水管9倾斜的方向为向粉碎装置主体2 右侧倾斜,并且排水管9一侧贯穿置料板8和粉碎装置主体2设置在粉碎装置主体2的外壁上,排水管9右侧设置在粉碎装置主体2外壁上;输送带4 与加热管10设置有2组,加热管10与输送带4位置交错分布,输送带4通过皮带与第一电机3连接,第一电机3位于粉碎装置主体2的前端,且输送带4至少设置有2个,并且输送带4运输方向相反,2个输送带4均为倾斜结构,1个输送带4向粉碎装置主体2左侧倾斜,一个输送带4向粉碎装置主体 2右侧倾斜;该农业生物质能秸秆粉碎装置在秸秆粉碎之前,先采用风机7将秸秆表面的水分吹散,随后在输送秸秆的过程中对秸秆进行烘干的工作,当吹散工作和烘干工作完成后最后进行粉碎工作即可避免第一刀盘12和第二刀盘13加快生锈的问题。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农业生物质能秸秆粉碎装置时,首先对本装置进行简单的了解,了解过后再对本装置的重要零件部为进行检查,检查没有问题后再正式进入使用,使用时,首先将风机7、第一电机3、加热管10和第二电机11启动,随后将秸秆从上料口1倒入粉碎装置主体2的内部,倒在置料板8上,当秸秆落在置料板8上后,风机7会将秸秆表面的水吹散,使水落进置料板8的内部并通过隔离网15进入到排水管9中,随后通过排水管9排出粉碎装置主体2外部,当吹散工作结束后,将气缸6启动,使气缸6推动置料板8通过铰链左侧向下倾斜,使置料板8上的秸秆掉落在输送带4上,当秸秆掉落在输送带4上后气缸6复位,这时输送带4会对秸秆进行输送,而在输送过程中加热管10则会对秸秆进行烘干工作,当秸秆通过输送带4掉落在导料板5上时,秸秆则会顺着导料板5掉落到第一刀盘12和第二刀盘13 上进行最后的粉碎工作,而当粉碎工作结束后被粉碎的秸秆则从粉碎装置主体2底部出料,这就是该农业生物质能秸秆粉碎装置的工作原理。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