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杀菌剂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533阅读:8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抗菌杀菌剂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菌杀菌剂及其生产工艺。
现有的各种消毒剂,一般仅具单一的消毒作用,抗菌种类少,适用面窄。作用速度大多较慢,易被机体吸收,具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碘酊虽具有较强的杀菌效果,但其对创面组织的刺激性作用也较强,使用时疼痛感强烈。单纯的戊二醛虽具有快速、广谱的特性,但其与皮肤直接接触易出现过敏反应,且使用有限期短。醋酸洗必泰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有机物及阳离子存在时就会影响杀菌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杀菌力强,抗菌谱广,作用持久,长期使用无抗药性,对皮肤创面具有营养、止痛作用,对人体无害的抗菌杀菌剂。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一种抗菌杀菌剂,其特殊之处在于它的配方包括母液,该母液的配方及其重量百分比组成包括醋酸洗必泰6.66~16.67,乙醇26.67~33.33,丙三醇16.67~31.58,OP乳化剂26.67~33.33。
本发明的配方还包括增效剂,母液与增效剂的配比为母液∶增效剂=1∶0.26~0.5本发明母液配方的重量百分比组成为醋酸洗必泰6.66,乙醇26.67,丙三醇40.00,OP乳化剂26.67。
本发明的增效剂可为戊二醛,其与母液的配比为母液∶戊二醛=1∶0.26本发明的增效剂可包括丙二醇,聚乙二醇及尿素,其配比为1∶1∶1;所述母液与该增效剂的配比为1∶0.4。
本发明母液配方的重量百分比组成为醋酸洗必泰16.67,乙醇33.33,丙三醇16.67,OP乳化剂33.33。
本发明的增效剂可包括丙二醇、聚乙二醇及尿素,其配比为1∶1∶1,所述母液与该增效剂的配比为1∶0.5。
一种生产所述抗菌杀菌剂的生产工艺,其特殊之处在于该生产工艺的步骤包括①先用乙醇将醋酸洗必泰溶解;②再加入丙二醇、OP乳化剂,搅拌均匀,得到母液;③送检、装灌、封装。
本发明生产工艺的步骤还包括①向母液中加入增效剂;②加入水稀释;③加入碱调节PH值至7~8。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本发明的具体生产步骤为①取15kg醋酸洗必泰,加入30kg乙醇溶解之;②分别加入丙三醇25kg,OP乳化剂30kg,搅拌均匀,得到100kg母液;③按1∶1∶1的比例分别取丙二醇,聚乙二醇和尿素共计50kg,与上述母液混合均匀;④加入600kg水稀释⑤加入NaOH调PH值,使之为7~8;⑥送检、装灌、封装即可。
本发明的杀菌机理1、使菌体蛋白质变性,能引起微生物原浆蛋白质凝固或变性,使其生长繁殖抑制而死亡。
2.使胞浆膜通透性增加,能降低病原微生物细胞表面涨力,使胞膜通透性增加,菌体内物质外漏而死亡。
醋酸洗必泰抗菌谱广,对G+菌、革兰氏阴性菌、病毒、真菌均有较强的杀菌作用;无刺激性、过敏反应极小,还具有快速、持久、毒性极低、几乎不被机体吸收、对人体无害、长期使用无抗药性等优点,所以在临床上可用于各种目的的消毒,适用于烧伤、烫伤、伤口消毒,皮肤消毒,手术野消毒,皮肤病、外耳炎、咽喉炎、口腔创伤及溃疡、扁桃体手术、拔牙手术后的预防感染及消毒、小儿脐带区消毒、妇科疾病消毒等。也可用于无菌室消毒,医疗器械等方面的消毒,对于预防流感、肝炎病毒效果良好,较呋喃西林、无味氯霉素等效果好,在抑菌、杀菌作用上比碘酊、苯酚、新洁而灭等消毒剂强、和磺胺、青霉素。四环素等抗菌素合用无禁忌,且效果更好。成本低,并有止痛作用。
丙三醇具有渗透作用,对皮肤有滋润作用,对创面、烧伤、烫伤有止痛作用和营养作用。另外还有防腐作用,可使试剂的期效更长。
醋酸洗必泰易溶于乙醇中,且与醇类合用,杀菌效果相当于碘酊,但碘酊杀菌效果强,对创面的刺激性也强,当用于创面时,往往使病人感到疼痛难忍,所以用乙醇把醋酸洗必泰溶解后,再加入适量的丙三醇、OP乳化剂起乳化作用,这样在应用上除了具有醋酸洗必泰应有的优点外,其还可对皮肤粘膜进行消毒,另外,对皮肤粘膜还有滋润保护营养作用。对创面、烫伤、烧伤等皮肤损伤除消霉外,还具有止痛、营养作用。这样即达到了消毒作用,又减少了病人的痛苦,且利于伤口的愈合。
本发明的增效剂,采用戊二醛时,主要适用于手术前医疗器械的杀菌、消毒及物体表面的杀菌、消毒,对预防流脑、乙肝效果较佳。增效剂采用丙二醇、聚乙二醇及尿素时,主要可直接作用于人体或人体皮肤创面;将采用该种增效剂的本发明产品在容器里加热至60~70℃,然后将织物或无纺布浸入1小时后,织物或无纺布可具有较强的抑菌、杀菌作用,且反复洗涤后仍有杀菌作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杀菌力强,抗菌谱广,用途广泛。
对革兰氏阳性菌及革兰氏阴性菌,均有较强的抑菌、杀菌能力,为强杀菌消毒剂,可用于各种目的的杀菌、皮肤消毒、手术野消毒、口腔粘膜消毒、外耳炎、咽喉炎、医疗器械消毒、小儿脐带消毒、妇科疾病消毒,尤其对创伤伤口、溃疡、烫伤、烧伤除有消毒作用外,还有止痛、营养、滋润等作用。对病毒如流脑病毒、肝炎病毒、脊灰病毒、艾滋病毒等均有杀灭作用,对真菌也有杀菌作用。所以也可用于物品消毒、房屋空气消毒、公共场所及公共场所用具等消毒。
2、本品具有快速、持久的功效;几乎不被人体吸收,对人身无害,在有效浓度下对各种组织无刺激作用及过敏反应。和磺胺、青霉素等其它抗菌素合用亦无禁忌,效果更好。
3、本品具有有效浓度低,长期使用无抗药性,对皮肤护理有保健作用。
4、具有防腐作用,产品使用的期效更长。
权利要求
1.一种抗菌杀菌剂,其特征在于它的配方包括母液,该母液的配方及其重量百分比组成包括醋酸洗必泰6.66~16.67,乙醇26.67~33.33,丙三醇16.67~31.58,OP乳化剂26.67~33.3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杀菌剂,其特征在于它的配方还包括增效剂,母液与增效剂的配比为母液∶增效剂=1∶0.26~0.5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菌杀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液配方的重量百分比组成为醋酸洗必泰6.66,乙醇26.67,丙三醇40.00,OP乳化剂26.67。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菌杀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效剂为戊二醛,其与母液的配比为母液∶戊二醛=1∶0.26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菌杀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效剂包括丙二醇,聚乙二醇及尿素,其配比为1∶1∶1;所述母液与该增效剂的配比为1∶0.4。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菌杀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液配方的重量百分比组成为醋酸洗必泰16.67,乙醇33.33,丙三醇16.67,OP乳化剂33.33。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菌杀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效剂包括丙二醇、聚乙二醇及尿素,其配比为1∶1∶1,所述母液与该增效剂的配比为1∶0.5。
8.一种生产如权利要求1所述抗菌杀菌剂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该生产工艺的步骤包括①先用乙醇将醋酸洗必泰溶解;②再加入丙三醇、OP乳化剂,搅拌均匀,得到母液;③送检、装灌、封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抗菌杀菌剂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它的生产工艺步骤还包括①向母液中加入增效剂;②加入水稀释;③加入碱调节PH值至7~8。
全文摘要
一种抗菌杀菌剂及其生产工艺,主要是将醋酸洗必泰溶解于乙醇中,再与丙三醇及OP乳化剂按一定配比混合组成。针对不同的用途还可加入不同的增效剂。本发明生产工艺简便,产品杀菌力强,抗菌谱广,作用持久,长期使用无抗药性,对皮肤创面具有营养、止痛作用,对人体无害。
文档编号A01N47/40GK1218622SQ9710854
公开日1999年6月9日 申请日期1997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1997年12月5日
发明者王树亮 申请人:王树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