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用三轮车便式耙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088阅读:6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农用三轮车便式耙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用机耕耙犁,具体地涉及一种和农用三轮车相配套使用的机耕耙犁。
对于在小片土地上使用与农用三轮车相配合的小型铧犁因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体积小,耗油少已越来越多地受到农户欢迎。但是由于犁耙不配套,往往在耕作时不能犁耙同作,既费工又费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能同时进行犁耙耕作的农用三轮车便式耙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农用三轮车便式耙犁由操纵杆装置、耙装置和犁装置组成,其特征是耙装置由耙升降拉杆6连接连板14和操纵杆11相连,犁装置由犁升降拉杆9和操纵杆相连,耙装置和犁装置上的调整拉杆15上都设一可旋螺母17,耙V形连杆4上和耙爪支架2连接部的销孔33为一长孔。
耙装置包括耙爪1、耙爪支架2、牵引顶杆3、耙V形连杆4、固定架横梁5、调整拉杆15、可旋螺母17、耙爪固定架20。
犁装置包括犁头19、犁臂18、犁头支架16、犁头固定架13、犁V形连杆8、犁升降拉杆9、调整拉杆15、可旋螺母17、V形连杆固定架10。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操纵杆的A向视图图3是抓手的装配示意图图中1—耙爪 2—耙爪支架 3—牵引顶杆 4—耙V形连杆 5—固定架横梁 6—耙升降拉杆 7—横梁支架 8—犁V形连杆 9—犁升降拉杆 10—V形连杆固定架 11—操纵杆 12—U形螺钉 13—犁头固定架 14—连板15—调整拉杆 16犁头支架 17—可旋螺母 18—犁臂 19—犁头 20—耙爪固定架 21—抓手 22—钢丝绳 23—插销固定档套 24—弹簧 25—齿轮插销 26—分档齿轮 27—操纵杆固定轴套 28—垫圈 29—开口销 30—扭簧 31—销子 32—栓钢丝轴销 33—销孔如
图1所示,耙装置的耙升降拉杆连接连板和操纵杆相连,犁装置也由犁升降拉杆和操纵杆相连,那么只要前后移动操纵杆就会带动耙装置或犁装置同时升降,在农用三轮车的动力驱动下,同时进行耙作和犁作。由于操纵杆能方便地同时提升耙装置和犁装置,所以当农用三轮车行驶在路面和田埂上时,完全不需要再停车提犁卸耙。
耙装置和犁装置上都设有调整拉杆,拉杆分为两段,在拉杆分离部分套有可旋螺母,其作用是为了调整耙爪支架和耙爪固定架,犁头支架和犁头固定架之间的距离,改变耙爪和犁头的入土角度,控制入土深度。
在耙V形连杆和耙爪支架相连接的部分有一销孔为长孔,其作用是为耙爪支架和耙V形连杆之间设置的销钉可以在长孔中左右移动,以消除在升降过程产生的横向位移。
整个耙犁装置后部由螺母将固定架横梁固定在农用三轮车拖斗下焊制的横梁支架上,前部由U形螺钉将犁头固定架固定在农用三轮车的驾驶台下方的大架上。操纵杆安置在犁头固定架上。
由于耙装置是由螺母将其固定在拖斗下的横梁支架上的,因此取掉螺母和耙升降拉杆,就能方便地使耙装置脱离犁装置和农用三轮车。
操纵杆的移动由分档齿轮定位。驾驶员只要以右手移动操纵杆定在所需位置,就能很轻松地同时进行耙作和犁作。
本实用新型将耙和犁合为一体同时耕作,省工省时、耕作效果好,特别适合农村小片土地上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农用三轮车便式耙犁由操纵杆装置、耙装置和犁装置组成,其特征是耙装置由耙升降拉杆(6)连接连板(14)和操纵杆(11)相连,犁装置由犁升降拉杆(9)和操纵杆相连,耙装置和犁装置上的调整拉杆(15)上都设一可旋螺母(17),耙V形连杆(4)上和耙爪支架(2)连接部的销孔(33)为一长孔。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农用三轮车便式耙犁,其特征是耙装置包括耙爪(1)、耙爪支架(2)、牵引顶杆(3)、耙V形连杆(4)、固定架横梁(5)、调整拉杆(15)、可旋螺母(17)、耙爪固定架(20),犁装置包括犁头(19)、犁臂(18)、犁头支架(16)、犁头固定架(13)、犁V形连杆(8)、犁升降拉杆(9)、调整拉杆(15)、可旋螺母(17)、V形连杆固定架(1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和农用三轮车相配套使用的机耕耙犁。本实用新型由操纵杆装置,耙装置和犁装置组成,其特征是耙装置由耙升降拉杆6、连接连板14和操纵杆11相连,梨装置由犁升降拉杆9连接和操纵杆相连,耙装置和犁装置上的调整拉杆15上都设一可旋螺母17,耙V形连杆4上和耙爪支架2连接部的销孔33为一长孔。整个耙犁后部由螺母将其固定在农用三轮车拖斗下设置的横梁支架上,前部由U形螺钉将其固定在农用三轮车驾驶台下方的大架上。
文档编号A01B49/02GK2299435SQ9722170
公开日1998年12月9日 申请日期1997年7月8日 优先权日1997年7月8日
发明者苏耀龙, 韩独石 申请人:苏耀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