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收割机的二次切割喂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38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联合收割机的二次切割喂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谷物二次联合收割机的二次切割喂入装置。
已有的谷物联合收割机有采用一次切割的传统型联合收割机,和采用两次切割的二次切割联合收割机。已有的二次切割联合收割机在传统型联合收割机的基础上改进并增设了二次切割喂入装置,该装置的结构多由有进口和出口的卧式壳体,有由定刀片和动刀片组成的切割器,壳体中有由传动轮及其上有拨齿的上下层卧式输送带组成的输送器构成。这种装置的进口接在二次联合收割机的割台后,其出口与二次联合收割机的脱粒装置相接,收割时,割台的切割器在靠近谷物的根部进行一次切割并向二次切割喂入装置输送,由二次切割喂入装置在靠近谷物穗头部进行第二次切割,并向后输送而喂入脱粒装置进行脱粒。已有的二次切割联合收割机较传统型联合收割机有许多优点,其最大的特点是在同等生产率的条件下,可以大大减少动力消耗和联合收割机重量,其二是收割后谷物禾杆的三分之二能完整保存,可进行利用。但是由于其二次切割喂入装置不能完全把二次切割下来的穗头禾杆部份全部喂入到脱粒装置中进行脱粒,而部份散落于大田中造成二次切割损失,因而使二次切割联合收割机未能得到广泛推广应用。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会造成二次切割损失的二次切割联合收割机的切割喂入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立式结构的壳体,壳体下部的切割器,由立式旋转的回转筒、回转筒中曲拐轴上沿径向伸缩且沿转轴线呈螺旋排列的拨齿构成的输送器,使二次切割后的穗头禾杆在输送器中从直立状态转变成倾斜状态,而被全部喂入脱粒装置来实现其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联合收割机的二次切割喂入装置(参见附图),包含有进口(7)和出口(9)的壳体及其内的输送器,壳体下端的切割器,上述壳体呈立式结构,上述输送器有与动力传动相联的竖立的回转筒(10)、回转筒内有与壳体相联的曲拐轴(16),该曲拐轴上有能在回转筒筒壁的通孔(21)中沿径向伸缩且沿转轴线呈螺旋排列的拨齿(20),上述切割器有壳体上的定刀片(22)、和与回转筒相联的且与定刀片相配合的动刀片(24)。上述的回转筒(10)的上下端有分别用上轴承座(13)、和下轴承座(14)安装在壳体上的上转轴(11)和下转轴(12)。
上述曲拐轴(16)与贯穿上转轴(11)中心且固联在壳体上的回转筒上半轴(17)相联,该曲拐轴有四个曲拐,每个曲拐上有三根杆形的上述拨齿(20),上述的通孔(21)呈其长轴沿筒壁周向的椭圆形。
上述的动刀片(24)固联在动刀盘(23)上,该动刀盘固联在回转筒下半轴(19)上。
上述的壳体有由上端板(1)、下端板(2)、弧形导板(3)、侧导板(4)构成的壳身,上述的进口有导禾板(5)和直导板(6),上述的出口有挡草板(8)。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能将二次切割的穗头禾杆部份全部喂入脱粒装置进行脱粒,从而,使二次切割联合收割机具有不造成二次切割损失的优点。
下面,再用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联合收割机的二次切割喂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显示图2的A-A剖视结构。
图2是
图1的B-B剖视示意图。
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联合收割机的二次切割喂入装置,如附图所示。由壳体、输送器、切割器等构成。
上述壳体,呈立式结构,有由上端板1、下端板2、弧形导板3、侧导板4用通常方法联接组成的类似蜗壳形的壳身,在壳身的前侧有由导禾板5、直导板6形成的进口7,在壳身的后侧有由弧形导板3尾端的直板部和挡草板8形成的出口9。从而,构成本二次切割喂入装置的骨架。
上述输送器,呈立式结构,设置在壳体内。有竖立的呈圆筒形的回转筒10,回转筒上下端盖上各有呈一体结构的空心的上转轴11和下转轴12,上转轴和下转轴分别依靠上轴承座13和下轴承座14,安装在上端板1和下端板2上。上转轴11的上端装有与动力传动相联的皮带轮15。回转筒内有沿轴向的曲拐轴16,曲拐轴上端的回转筒上半轴17贯穿上转轴11的中心孔与壳体上的支架18相联。回转筒的下转轴12有向下伸出的回转筒下半轴19。上述回转筒、回转筒上半轴、回转筒下半轴构成一个同轴线的回转体。曲拐轴16有四个曲拐,每个曲拐上有三根杆形且互成120。的拨齿20,曲拐轴的共12根拨齿沿转轴线呈螺旋排列。在回转筒的筒壁上有与12个拨齿相对应且拨齿能穿过的12个椭圆形且其长轴沿筒壁周向的通孔21。构成回转筒轴线与曲拐轴上的拨齿中心成偏心结构,在回转筒由皮带轮带动旋转时,曲拐轴固定不动,拨齿随回转筒绕曲拐轴轴心转动的同时,也在回转筒筒壁的通孔中沿径向伸缩滑动。从而使拨齿在弧形导板与回转筒之间所形成的空间中的伸出长度成为固定不变的。
上述切割器,设置在壳体下端,有固装在壳体的下端板2上的定刀片22,有用键固联在回转筒下半轴19上的凹盘形的动刀盘23,动刀盘上固联有三把互成120°的动刀片24,动刀片与回转筒下半轴19、下转轴12、回转筒10一起旋转。旋转时,动刀片与定刀片形成切割付,对谷物禾杆进行切割,完成对禾杆的二次切割。
本实用新型的联合收割机的二次切割喂入装置,安装于二次联合收割机的立式割台与卧式输送槽之间,立式割台输送带输送来的禾杆,从进口进入壳体,先由动刀盘上的动刀片与固定在下端板上的定刀片组成的切割付,切下穗头连同少量禾杆部,由旋转的回转筒带动拨齿抓住穗头禾杆由出口送出,向卧式输送槽输送,由于拨齿成螺旋排列,在输送过程中穗头部分禾杆,由直立状态转为倾斜状态,而顺利地进入脱粒装置喂入口。保证把全部带穗头部分的禾杆喂入脱粒装置,解决二次切割联合收割机的二次切割喂入的穗头散落问题。
权利要求1.联合收割机的二次切割喂入装置,包含有进口(7)和出口(9)的壳体及其内的输送器,壳体下端的切割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壳体呈立式结构,上述输送器有与动力传动相联的竖立的回转筒(10)、回转筒内有与壳体相联的曲拐轴(16),该曲拐轴上有能在回转筒筒壁的通孔(21)中沿径向伸缩且沿转轴线呈螺旋排列的拨齿(20),上述切割器有壳体上的定刀片(22)、和与回转筒相联的且与定刀片相配合的动刀片(2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的二次切割喂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回转筒(10)的上下端有分别用上轴承座(13)、下轴承座(14)安装在壳体上的上转轴(11)和下转轴(12),所说的曲拐轴(16)与贯穿上转轴(11)中心且固联在壳体上的回转筒上半轴(17)相联,该曲拐轴有四个曲拐,每个曲拐上有三根杆形的上述拨齿(20),所说的通孔(21)呈其长轴沿筒壁周向的椭圆形,所说的动刀片(24)固联在动刀盘(23)上,该动刀盘固联在回转筒下半轴(19)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联合收割机的二次切割喂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壳体有由上端板(1)、下端板(2)、弧形导板(3)、侧导板(4)构成的壳身,所说的进口有导禾板(5)和直导板(6),所说的出口有挡草板(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谷物二次联合收割机的二次切割喂入装置。旨在解决已有技术存在的二次切割穗头散落而损失的问题。包含有进口和出口的壳体及其内的输送器,壳体下端的切割器,壳体呈立式结构,输送器有与动力传动相联的竖立的回转筒10、回转筒内有与壳体相联的曲拐轴16,该曲拐轴上有能在回转筒筒壁的通孔21中沿径向伸缩且沿转轴线呈螺旋排列的拨齿20,切割器有壳体上的定刀片22、和与回转筒相联的动刀片24。
文档编号A01D41/00GK2306642SQ972373
公开日1999年2月10日 申请日期1997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1997年7月14日
发明者周天佑, 王世友 申请人:周天佑, 王世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