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粒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8270534阅读:来源:国知局
力而抬起夹持轨道23,此时,借助罩30的底面30A,将夹持轨道23引导至从引导板安装用的螺栓28以及螺母29向左方横向外侧离开的位置。
[0092]由此,与将夹持轨道23配置在从上唇板19向左外方远离的位置上以便能够避免与引导板安装用的螺栓28或螺母29接触的情况相比,可节省空间,同时可事先避免夹持输送机构7中的收割谷杆C的输送堵塞,该输送堵塞由于夹持轨道23挂在引导板安装用的螺栓28或螺母29上而限制了夹持轨道23的上升移位所引起。
[0093][其他实施方式]
[I]上述引导板25的张数不限于上述的两张。
[0094]例如可如图5所示那样,由沿收割谷杆C的输送方向排列配备的四张板体25A?25D构成引导板25。或者,虽未图不,但可由沿收割谷杆C的输送方向排列配备的三张板体或者五张以上的板体构成引导板25。
[0095]在上述构成中,在各板体的收割谷杆C的输送方向上游侧的端部形成有谷杆引导部25a、25b等,所述谷杆引导部越位于该输送方向上游侧越位于上方,将由夹持输送机构7输送的收割谷杆C向下方引导。
[0096][2]此外,如图6所示,使引导板25以其脱粒滚筒侧的端部进入脱粒齿26顶端的旋转轨迹K的内侧的方式向脱粒滚筒侧延伸,并且在该脱粒滚筒侧的端部上设置允许脱粒齿26通过的脱粒齿通过部,这样也是有利的。以下表示两个具体示例。
[0097](a)在图7所示的示例中,引导板25由橡胶板等可弹性变形的材料(树脂)制的板体25A、25B构成,并且,其脱粒滚筒侧的端部形成为进入到脱粒滚筒9中所具有的脱粒齿26的顶端随着脱粒滚筒9的旋转而绘出的旋转轨迹K的内侧。并且,在板体25A、25B的脱粒滚筒侧的端部上,在脱粒滚筒侧开口地形成有狭缝(slits)(脱粒齿通过部的一例)31,该狭缝31通过弹性变形从关闭状态变为开口状态从而允许脱粒齿26通过。
[0098]在上述构成中,借助引导板25能够更可靠地将随着脱粒滚筒9的旋转向收割谷杆C的根部侧流下的谷粒向脱粒滚筒9引导,而不会导致由于引导板25与脱粒齿26的干涉而产生的破损。其结果为,可以更加有效地防止卡粒的发生,可以更加可靠地防止进入到收割谷杆C的根部侧的谷粒与脱粒处理后的收割谷杆C 一起被排出的不良情况的发生。
[0099]在脱粒齿26通过后,各狭缝31借助引导板25的弹性回复到关闭状态,由此可防止谷粒从各狭缝31向收割谷杆的根部侧流下。
[0100](b)在图8所示的示例中,引导板25形成为其脱粒滚筒侧的端部较浅地进入脱粒滚筒9所具有的脱粒齿26的顶端随着脱粒滚筒9的旋转所绘出的旋转轨迹K的内侧。并且,在该脱粒滚筒侧的端部上,在脱粒滚筒侧开口且较浅地形成有允许脱粒齿26的顶端通过的R状的凹部(rounded recesses)(脱粒齿通过部的一例)32。
[0101]在上述构成中,可通过引导板25更可靠地将随着脱粒滚筒9的旋转向收割谷杆C的根部侧流下的谷粒向脱粒滚筒9引导,而不会导致由引导板25和脱粒齿26的干涉引起的磨损或破损。其结果为,可更有效地防止卡粒的发生,可更可靠地防止进入到收割谷杆C的根部侧的谷粒与脱粒处理后的收割谷杆C 一起被排出的不良情况发生。
[0102]对于各凹部32的形状,可形成为例如与脱粒齿26的顶端的形状非常接近的形状(在图7的示例中为R状(rounded))。由此,凹部32、脱粒齿26之间的空隙为必要的最小限度,可抑制谷粒从该空隙向收割谷杆的根部侧流下。出于该目的,优选使各凹部32的大致整体位于脱粒齿26的顶端所绘出的旋转轨迹K的内侧。
[0103][3]对于引导板25的材质,不做特别限定。例如可由板金制等的多个板体构成。或者也可以由可弹性变形的材料或者不可弹性变形的材料构成各板体。
[0104]另外,在上述另外的实施方式[2]Ca)中优选由可弹性变形的材料(橡胶板等)形成引导板25,但其余的实施方式中不做特别限定。
[0105][第2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9?图19说明第2实施方式。
[0106]图9表示自脱型联合收割机的整体侧面,图10表示其整体背面,该联合收割机包括:由角管材料等形成为框状的机体框架101、装备在基体框架101的下部的左右一对的履带式行进装置102、可升降摆动地连结在左前部的收割输送部103、搭载在左半部的脱粒装置104、搭载在右后部的装袋装置105、形成在右前部的搭乘运转部106、以及搭载在右前部的发动机107等。
[0107]左右的履带式行进装置102由从发动机107经由主变速装置(未图示)或副变速装置(未图示)等传递来的动力驱动,根据搭乘运转部106中所具有的主变速杆108或副变速杆109的操作而变速,在其驱动状态下,根据搭乘运转部106中所具有的十字摆动式的中立回复型的操纵杆110的向左右方向的摆动操作,在左右的履带式行进装置被等速驱动的直行状态、与左右的履带式行进装置差动的回转行进状态之间切换。
[0108]来自发动机107的动力经由主变速装置或收割离合器(未图示)等传递至收割输送部103,在其动作状态下,随着机体的行进,位于顶端的多个分配器111 一边将收获对象即栽种谷杆在每个种植条中梳分一边梳起,多个拉起装置112将分条后的栽种谷杆拉起为既定的收割姿势,推子型的收割装置113切割被拉起的栽种谷杆的根部侧,谷杆输送装置114一边将切割后的栽种谷杆即收割谷杆从收割用的立起姿势改变为脱粒用的横倒姿势一边向脱粒装置104进行输送。
[0109]此外,根据操纵杆110的向前后方向的摆动操作,架设在机体框架101和收割输送部103上的液压式升降缸(未图示)进行伸缩动作,由此绕左右朝向的支点(未图示)进行升降摆动。
[0110]如图11和图12所示,脱粒装置104构成为具有以下部件等:脱粒部117,在由连结在机体框架101上的下部壳体115和可开闭摆动地连结在该下部壳体115上的上部壳体116形成的处理空间中,一边向后方输送收割谷杆一边对收割谷杆的穗头侧施行脱粒处理;分选部118,对通过该脱粒处理得到的处理物进行分选处理;以及回收部119,回收由该分选处理得到的一次物和二次物。
[0111]脱粒部117构成为具有以下部件等:夹持输送机构120,夹持收割谷杆的根部侧并以左右朝向的姿势输送收割谷杆;脱粒滚筒9,通过以前后朝向的支轴121为支点向从正面观察时的右方驱动旋转而对收割谷杆的穗头侧施行脱粒处理;以及承接网123,使通过该脱粒处理得到的处理物向下方的分选部118漏下。在承接网123的后方形成有使没有从承接网123漏下的处理物向下方的分选部118流下的送尘口 124。
[0112]S卩,通过该脱粒部117中的脱粒处理,单粒化谷粒或带枝梗的谷粒等的含有量多的处理物从承接网123向分选部118的分选方向上游侧(前部侧)漏下,此外,切断麦杆或麦杆肩等的含有量多的处理物从送尘口 124向分选部118的分选方向下游侧(后部侧)流下。
[0113]分选部118构成为具有对来自脱粒部117的处理物进行摆动分选的摆动分选机构125、以及生成对来自脱粒部117的处理物进行风力分选的分选风的风选风扇126等。另外,通过对处理物进行摆动分选以及风力分选,可将来自脱粒部117的处理物分选为作为一次物的单粒化谷粒、作为二次物的带枝梗谷粒或麦杆肩等的混合物、以及作为三次物的切断麦杆或麦杆肩等的尘埃。
[0114]回收部119包括形成在摆动分选机构125的分选方向上游侧的下方的第一回收部127、以及形成在摆动分选机构125的分选方向下游侧的下方的第二回收部128等。
[0115]第一回收部127回收由分选部118分选的一次物,并借助沿左右朝向配备在其底部的第一螺杆129,将回收的一次物向与其右端连通连接的扬送螺杆131(参照图10)输送。
[0116]第二回收部128回收由分选部118分选的二次物,并借助沿左右朝向配备在其底部的第二螺杆130,将回收的二次物向与其右端连通连接的第二还原螺杆132输送。
[0117]如图10和图11所示,扬送螺杆131扬送通过第一螺杆129输送来的一次物,并供给到并列设置在脱粒装置101的右侧方的装袋装置105的谷粒存储部133中。第二还原螺杆132在对通过第二螺杆130输送来的二次物施行再脱粒处理后,扬送并还原到摆动分选机构125。
[0118]如图11和图12所示,脱粒滚筒9构成为在形成为圆筒状的脱粒滚筒主体134的外周部上具有弯折形成为大致V字形的多个脱粒齿135等。
[0119]如图11?图16所示,承接网123形成为沿脱粒滚筒9的外周弯曲,且构成为两部分分割结构,即可以分割为以从下方覆盖脱粒滚筒9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的下部侧的方式配置的第I承接网部136、和以从下方覆盖脱粒滚筒的旋转方向上游侧的下部侧的方式配置的第2承接网部137。
[0120]各承接网部136、137由以下部件形成为格子状:多个且多种弯曲钢板138、139,以与脱粒滚筒9的支轴121正交的姿势在沿着支轴121的方向上并列设置;和多个且多种直线钢材140、141,以沿着脱粒滚筒9的支轴121的姿势沿脱粒滚筒9的外周并列设置。
[0121]在各承接网部136、137中,既定的弯曲部件138A、138B、139A、139B形成为比其他的弯曲部件大,以使它们的两端部作为加强位于各承接网部136、137的脱粒滚筒旋转方向的两端的截面大致为3字形的直线钢材140A、140B、141A、141B的加强肋发挥作用。
[0122]在第I承接网部136中,在位于与第2承接网部137的接合端处的直线网材140B上穿设有卡合孔143,两个卡合突起142卡入该卡合孔143中,并从位于第2承接网部137的与第I承接网部136的接合端处的直线钢材141A向第I承接网部136突出设置。
[0123]在承接网123的位于脱粒滚筒9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的框部123A即第I承接网部136的直线钢材140A上,允许通过利用脱粒滚筒9的旋转所进行的脱粒处理得到的处理物漏下的多个大致矩形的漏下孔144如下地形成,即在直线钢材140A的长度方向上,以从既定的弯曲部件138A、138B、139A、139B的端部离开的状态,以既定的间距并列。
[0124]如图12以及图17所示,在脱粒部117中,在相对于承接网123的脱粒滚筒9的旋转方向下游侧,在沿脱粒滚筒9的支轴121的方向上以既定间距并列配置有多个切杆刀145。
[0125]各切杆刀145形成为具有三角形的一对刀部145A的3字形,可拆装地螺栓连结在跨越脱粒部117的前后壁146、147的板金制的支承部件148上。
[0126]支承部件148可拆装地螺纹连结在形成脱粒室的前后壁146、147上,在其下部可拆装地螺栓连结有与承接网123、前后壁146、147以及支承部件148等一起形成脱粒室的板金制的脱粒室形成部件149。
[0127]脱粒室形成部件149在从支承部件148到承接网123的整个范围上形成,由此,可将没有从承接网123漏下的处理物向多个切杆刀145引导,可利用多个切杆刀145切碎该处理物中所含有的长的切断麦杆。
[0128]在脱粒室形成部件149的下端部焊接有板金制的支承部件150,该支承部件150挡接支承承接网123的位于脱粒滚筒9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的框部123A。此外,在脱粒室形成部件149中引导处理物的引导面(与脱粒滚筒9对置的面)上,允许由利用脱粒滚筒9的旋转所进行的脱粒处理而得到的处理物的漏下的多个大致矩形的漏下孔151在脱粒室形成部件149的长度方向上以既定的间距并列地形成。
[0129]根据上述构成,由利用脱粒滚筒9的旋转所进行的脱粒处理得到的处理物不仅从承接网123的网眼漏下,还从各漏下孔144、151漏下。即,可增大漏下面积而无需加大承接网123,从而可促进处理物的漏下。
[0130]而且,由于将各漏下孔144、151形成在承接网123的、随着脱粒滚筒9的旋转而容易扬起处理物使处理物成为扩散状态的、位于脱粒滚筒旋转方向下游侧的框部123A (第I承接网部136的直线钢材140A)、或承接网123的位于脱粒滚筒旋转方向下游侧的脱粒室形成部件149上,而不是形成在承接网123的、处理物容易成为堆积状态的位于脱粒滚筒9的旋转方向上游侧的框部123B(第2承接网部137的各直线钢材141A、141B或第I承接网部136的直线钢材140B)等上,所以特别可以促进处理物中这样的单粒化谷粒从各漏下孔144、151漏下:即由于与切断麦杆或麦杆肩等相比质量大,所以容易受到由于与脱粒滚筒9一起转动而产生的离心力的影响的单粒化谷粒。
[0131]其结果为,可有效地防止由于单粒化谷粒的漏下不良而引起的谷粒损伤的发生,可提尚谷粒的质量。
[0132]此外,可有效地抑制卡粒的发生,即不会发生从承接网123漏下的单粒化谷粒在随着脱粒滚筒9的旋转向收割谷杆的根部侧流下并分散到收割谷杆的根部侧的状态下,与脱粒处理后的收割谷杆一起排出到机外。
[0133]而且,在脱粒室形成部件149由于与处理物的接触等而磨损的情况下,可容易地仅将脱粒室形成部件149更换为新的部件。
[0134]如图9?图11以及图18所示,摆动分选机构125构成为,在被凸轮式的驱动机构152沿前后方向驱动摆动的筛壳153的上部配备有粗分选用的谷物盘(夕' U >/《>)154、粗糠筛155、第I逐稿器156以及第2逐稿器157,在筛壳153的下部配备有精分选用的谷物盘158和谷粒筛159。另外,通过上部的谷物盘154或粗糠筛155等挡接从承接网123漏下的单粒化谷粒和麦杆肩等混合的分选处理物,施行基于筛选的粗分选处理,并且通过下部的谷物盘158或谷粒筛159挡接从粗糠筛155漏下的单粒化谷粒和带枝梗谷粒等混合的分选处理物,施行基于筛选的精分选处理,将分选处理物分选为作为一次物的单粒化谷粒、作为二次物的带枝梗谷粒或麦杆肩等的混合物、以及作为三次物的切断麦杆或麦杆肩等的尘埃。
[0135]粗糠筛155构成为,在筛壳153的上部的前后中央,沿前后方向以一定间距排列配置有多个可动式的粗筛凸缘板(夭^ 7 1J 7°板)160和固定式的粗筛凸缘板161。可动式的各粗筛凸缘板160各自的上端部枢转支承在筛壳153上,各自的下端通过连结部件162联动连结,以便能够进行以它们的上端部为支点的向前后方向的一体摆动操作。
[0136]在多个可动式粗筛凸缘板160中的配置在它们的前后中央的可动式粗筛凸缘板160上,装备有以其上端部为支点一体摆动的连接臂163。另外,在该连接臂163的自由端部和筛壳153的整个范围上,经由连接臂163和连结部件162架设有拉伸弹簧164,该拉伸弹簧164对可动式的各粗筛凸缘板160向形成在它们之间的处理物的流下路径变窄的关闭方进行摆动施力。此外,在连接
当前第3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