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高效光合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164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复合高效光合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合反应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使用的装置。
在生物技术领域中,光合微生物自身所需要的物质或代谢产物的生成均要通过光合作用才能获得,否则将导致培养周期长,得率低等一系列问题。而目前的光合反应器存在下列不足首先就透光玻璃材料制作的反应罐而言,由于光照强度和厌氧条件不足,无法实现大规模生产,且不能进行高温消毒,污染程度较高;其次就内置式光源反应器来讲,由于光源自身产热,易导致部分微生物死亡,并降低了反应器的安全性能和有效容积;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具有高温消毒,光源好,光照强度高,容积利用率高的复合高效光合反应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它包括带保温夹套的罐体,设于罐体内的搅拌装置和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罐体上通过其通孔设有由光源、透光窗、固定件和密封件构成的光照装置。所述光照装置设为至少一组,每一组至少含有两个光照装置,且设置在罐体的同一个水平面上,以保证入射光在罐内散射后形成最大照射区域的同时,提高该水平面范围内的光照强度,避免该水平面范围内的光照死角。各组光照装置按上、下分别设置在罐体的纵向位置,且上、下光照装置为错位设置,以保证入射光在罐内形成最大照射角的同时,提高纵向范围内的光照强度,避免光照死角。所述光照装置的光源为低压光源,并通过外置的光源器具一灯泡将其送入罐内,以便根据需要调整或更换不同生物生长所需要的不同光源。所述光照装置的透光窗为一透光材料,通过固定件和密封件安装于罐体的通孔上。所述搅拌装置设置于罐体内的中心位置,以便与光照装置配合,调整光照强度和菌液浓度,有效避免透光窗被趋光性生物所覆盖,保持罐内光照强度不变,促进生物的生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由于在罐体上设置了多组外置的光照装置,在保证工作空间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光源利用率和光照强度,避免光照死角,有利于缩短生物的培养周期,并使生物菌体浓度提高3倍,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另外,针对光合细菌对不同波长光源的需要,可方便地对外置光源进行调整或更换,以满足各种生物生长的要求,同时配合搅拌装置,有效避免透光窗被趋光性生物所覆盖,保持罐内光照强度不变,促进生物的生长,因此,实为一种理想的可进行大规模生产的高效光合反应器。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结构示意图;图2为光照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图4为光照装置安装位置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但本实用新型之内容并不仅限于此。
图中,1为反应器罐体,其上设有保温夹套2,3为加热装置,4为消毒用蒸汽管,5为搅拌装置,设置于罐体内的中心位置,6为光照装置,由光源61、透光材料62、固定法兰63和密封圈64构成,通过固定法兰63设于罐体的通孔上,光照装置在本罐体上设置有上、下二组,每一组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呈120度角设置,上下两组光照装置错位设置。
权利要求1.一种复合高效光合反应器,它包括带保温夹套的罐体,设于罐体内的搅拌装置和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罐体上通过其通孔设有由光源、透光窗、固定件和密封件构成的光照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照装置设为至少一组,每一组至少含有两个光照装置,且设置在罐体的同一个水平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组光照装置按上、下分别设置在罐体的纵向位置,且上、下光照装置为错位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照装置的光源为低压光源,并通过外置的光源器具—灯泡将其设于罐体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照装置的透光窗为一透光材料,通过固定件和密封件安装于罐体的通孔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设置于罐体内的中心位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高效光合反应器,它包括带保温夹套的罐体,设于罐体内的搅拌装置和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罐体上通过其通孔设有由光源、透光窗、固定件和密封件构成的光照装置。通过多组外置的光照装置,在保证工作空间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光源利用率和光照强度,避免光照死角,有利于缩短生物的培养周期,并使生物菌体浓度提高3倍,有效降低生产成本,针对光合细菌对不同波长光源的需要,可方便地对外置光源进行调整或更换,以满足各种生物生长的要求,同时配合搅拌装置,有效避免透光窗被趋光性生物所覆盖,保持罐内光照强度不变,促进生物的生长。
文档编号C12M1/00GK2575103SQ02244468
公开日2003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02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02年10月17日
发明者黄遵锡, 唐湘华 申请人:昆明爱科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