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糖生产中糖化液的ph值调节方法

文档序号:552958阅读:17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葡萄糖生产中糖化液的ph值调节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玉米深加工综合利用领域,涉及葡萄糖的生产方法,具体地说是葡萄糖生产中糖化液的PH值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产品资源丰富,主要农产品的总产量、商品量均居世界前列,因此农产品深加工是大有发展前途的产业。
玉米是人类种植的最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约占世界粮食作物总产量的四分之一。玉米也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品种,总产量仅次于稻谷和小麦,居世界第二位。其综合加工更是急待开发的经济领域。
玉米具有快熟,高产、种植地区广、籽粒含淀粉量高、副产物品种多、价值高、易于运输和储存、可全年加工生产等优点。因此,世界各国对玉米深加工都十分重视,西方国家50%以上的玉米用于生产综合加工产品,品种有4000余个。
玉米淀粉综合加工第一步是制成玉米淀粉后淀粉乳,玉米淀粉经一定的加工工艺处理后,可广泛应用于食品、造纸、纺织、医药、化工行业及其相关产业,如饮料业、糖果糕点业、奶业、肉类加工、调味品、营养小食品、功能性保健食品、酶制剂、各类添加剂、酿造业以及建筑涂料、地矿、石油化工等,用途极为广泛,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淀粉是碳水化合物多糖,是由众多葡萄糖单元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随其水解深度的不同可生成葡萄糖,麦芽糊精、低聚糖,果葡糖浆等多种产品,而结晶葡萄糖是当前用途最广,发展最快的淀粉糖之一。
葡萄糖是由玉米淀粉乳加入α-淀粉酶调浆,经两次喷射液化后,送入糖化工序,加入糖化酶,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糖化反应,转化生成葡萄糖,其后经提纯,结晶,干燥等处理制得各类商品葡萄糖。
糖化是葡萄糖生产的重要步骤之一,它直接影响着转化率和产品品质。通常糖化反应是在糖化酶的存在和作用下完成,因而选择糖化酶较适宜的反应条件,有利于提高葡萄糖的收率和质量。由于糖化酶要求的底物最适宜的PH值范围为4.2~4.4之间,而液化工序产出的液化液的PH值在5.5左右,所以在糖化过程中,需要向反应物料中加入一定量酸调节PH,使其适应糖化酶对底物PH的要求。常规操作是向物料中加入盐酸,直至PH达到要求范围,这种方式即便当又便宜,但实践中观察发现,由于加入盐酸后,糖化液内氯根会增高,过多的氯根对不锈钢设备材质产生严重的腐蚀,引起不锈钢糖化罐体的腐蚀损坏,严重时甚至引起罐体穿孔。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在糖化液中PH值调节时,所带入的氯根对罐体造成腐蚀的缺点,本发明人提出了选择更换PH调节剂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葡萄糖生产中糖化液PH的调节方法它选用硫酸代替盐酸作为糖化液的物料PH调节剂,将糖化液物料的PH调节至4.2~4.4的范围之内。
使用硫酸调节PH与使用盐酸同样方便可行,成本也基本相同,其主要优点是根除了氯根对不锈钢设备的腐蚀所带来的潜在危险,由于硫酸是二价酸,带入物料中的硫酸根比氯根约少一半,浓度也很低,不会对后续反应和加工过程及产品质量带来影响。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所述糖化液PH调节方法与公知技术相比,除所选用的PH调节剂不同外,其浓度,操作方式,后续反应工艺条件控制,均可参照公知技术完成,不需作任何改动。此处不再举例详述。
权利要求
1.葡萄糖生产中糖化液的PH值调节方法,其特征是它选用硫酸代替盐酸作为糖化液物料的PH调节剂,将糖化液物料的PH调节至4.2~4.4的范围之内。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为葡萄糖生产中糖化液的PH值调节方法,其特征是它选用硫酸代替盐酸作为糖化液物料的PH调节剂,将糖化液物料的PH调节至4.2~4.4的范围之内。主要优点是根除了氯根对不锈钢设备的腐蚀所带来的潜在危险,不会对后续反应加工过程及产品质量带来影响。
文档编号C13K1/00GK1880485SQ20051004382
公开日2006年12月20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13日
发明者王勇, 王亮, 王岩, 王涛 申请人:山东西王糖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