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木霉真菌及其在普洱茶生产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2314阅读:5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绿色木霉真菌及其在普洱茶生产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绿色木霉真菌及其在普洱茶生产中的应用,属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绿色木霉能产生纤维素酶、纤维二糖酶、淀粉酶、乳糖酶等。可用来产生柠檬酸,能合成核黄素并可用于甾体转化,也是一类产生抗生素的真菌,该菌利用范围较广。
在普洱茶大生产过程中,该菌系能分泌酶类作用于基质。可抑制其他杂菌的生成,并能与其他菌种配合发挥良好的作用,促进普洱茶“醇和”品质的形成。
在普洱茶研究领域,由于长期缺乏学科的研究,尤其是从微生物的角度来进行普洱茶的研究。而如何通过对云南普洱茶加工中微生物的研究,并从普洱茶加工中筛选有益优势微生物菌株应用到生产中来提升普洱茶的品质尚未见公开的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从微生物的角度对进行普洱茶进行研究,为生产企业提供高品质普洱茶有益菌株来源。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通过控制有益菌种在普洱茶生产中的比例,为促进云南普洱茶品质稳定和提高发挥作用。
本发明的绿色木霉真菌,由生产菌株和辅料经初筛、复筛、天然培养基培养、及木霉纯化培养工序后得到,其特征在于生产菌株为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PTri050102,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条13号,保藏日期2007年3月1日,保藏号CGMCC No.1962。
本发明的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PTri050102的形态学特征为该菌株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广铺,初为白色致密的基质菌丝,而后出现棉絮状气生菌丝,产孢丛束区常现同心环纹的菌落。产孢区深蓝绿色,菌落反面无色,老的培养基散发一股椰子气味,菌丝透明,壁光滑,分枝复杂。分生孢子梗为菌丝的短侧枝,其上对生或互生分枝,分枝上又可继续分枝,形成二级、三级分枝,最终形成松柏似的分枝轮廓。分枝的末端形成小梗,小梗瓶形或锥形,分生孢子大多为球形,直径2.5~4.5μm,孢壁具明显的小疣状突起,在显微镜下单个孢子呈淡绿色。
本发明经公知的纯化、天然培养基培养等传统工序后得到。
本发明的有提高普洱茶品质的作用,可应用于普洱茶的生产工艺中。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将绿色木霉真菌按重量比为0.1-0.8%的比例用于普洱茶的大生产过程中,其普洱茶中的茶多酚及茶褐素可控制在适当的比例达到提高品质的作用,并缩短了加工时间,对普洱茶品质的稳定和提高发挥重要作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PTri050102菌种的纯化从采集到的普洱茶样中,通过公知的平板分离得到绿色木霉菌株。绿色木霉纯化培养基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蒸馏水1000ml、pH自然。马铃薯去皮,切成块,煮熟半小时,然后用纱布过滤,在加琼脂和糖,熔化后补足水至1000ml。121℃灭菌20min。
纯化方法(1)将公知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熔化,冷却至45℃,注入无菌培养皿中,每皿约15~20毫升,稍微摇转,静置,使成平板备用。
(2)取要分离的茶样2g,在火焰旁加到装有98ml无菌水的研钵中研碎,此时得到的是10-2的菌悬液。
(3)稀释按十倍稀释法把菌悬液稀释至10-8,十倍法是指下一管的菌悬液要比上一管的稀十倍。
(4)接种事先准备好的平板9套,分别标号为10-6、10-7、10-8,每个稀释度写三套平皿,以便比较。在每个已标号的平皿中注入1ml相应的菌悬液,用涂布棒涂均匀,放入25~28℃培养24小时观察。
(5)培养2~5天后,挑取单个菌落,并移植于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的斜面上培养,待形成子实器官后检查是否只有一种菌而且这种菌是否符合绿色木霉的特征。
(6)最后把选出的菌种接种到天然培养基上(葡萄糖30g、麸皮10g、玉米粉50g、蛋白胨10g、酵母膏1.0g、加蒸馏水至1000,pH自然。放到28℃恒温箱中早晚摇动培养5~7天后,在无菌超作台上用无菌滤纸过滤,无菌收获滤纸上的菌丝和绿色木霉的孢子,放到28±2℃恒温箱中干燥即可用于接种发酵试验。
实施例2绿色木霉真菌的生产应用将毛茶按传统的方法进行湿热,随后在毛茶中加入按重量比为0.1-0.8%的PTri050102菌种让其发酵,当堆温升高到30℃时,PTri050102菌种开始进行代谢,并且随着堆温进一步的升高,分泌出大量的酶类。这些酶对茶叶中的内含成分进行氧化、水解。在蛋白酶的作用下,将不易消化的大分子蛋白质降解为蛋白胨、多肽及各种氨基酸。在糖化酶、纤维素酶的作用下使发酵基质大分子不溶物质转化为可溶解于水的小分子物质,经过接种生产的普洱茶具有香气独特,滋味醇和回甘,汤色红浓明亮,叶底棕褐油润的品质特征。
经接种绿色木霉真菌后生产的普洱茶,其品质有明显的提高,普洱茶中的茶多酚含量为15~17%、茶褐素含量为10~12%。
权利要求
1.一种绿色木霉真菌,由生产菌株和辅料经初筛、复筛、天然培养基培养、及木霉纯化培养工序后得到,其特征在于生产菌株为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PTri050102,保藏日期2007年3月1日,保藏号CGMCC No.1962。
2.权利要求1所述绿色木霉真菌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绿色木霉真菌在普洱茶的生产工艺中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绿色木霉真菌及其在普洱茶生产中的应用,属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绿色木霉真菌,由生产菌株和辅料经传统的初筛、复筛、天然培养基培养、及木霉纯化培养工序后得到,生产菌株为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PTri050102,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条13号,保藏日期2007年3月1日,保藏号CGMCC No.1962。该绿色木霉真菌有提高普洱茶品质的作用,可应用于普洱茶的生产工艺中。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将绿色木霉真菌按重量比为0.1-0.8%的比例用于普洱茶的大生产过程中,其普洱茶中的茶多酚及茶褐素可控制在适当的比例达到提高品质的作用,并缩短了加工时间,对普洱茶品质的稳定和提高发挥重要作用。
文档编号A23F3/06GK101028023SQ20071006578
公开日2007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6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6日
发明者周红杰, 龚家顺, 秘鸣, 安文杰, 张春花, 袁文侠, 单治国 申请人:云南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