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木霉ltr-2菌株及其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8862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绿色木霉ltr-2菌株及其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LTR-2菌株、其筛选方法以及相关的制剂与制备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木霉菌(Trichoderma spp.)属于半知菌类的丝孢纲,丛梗孢目,丛梗孢科,广泛存在于土壤、根围、叶围、种子和球茎等生态环境中,由于木霉菌的广泛适应性、广谱性及多机制性,一直是植病生防学家研究的重点对象。
维林,木素木霉菌对立枯丝核菌及其他土传真菌的强寄生作用,植物病理学报,1932,22837-845(WEILDING R.Studies on a lethal principle effective in the parasiticaction of Trichoderma hamatum on Rhizoctonia solani and other soil fungi,Phytopathology,1932,22837-845.)发现在培养条件下木素木霉菌可以寄生于许多土传真菌,在土壤中增加其含量能够防治某些致病真菌,木霉菌由此引起人们的重视。现已发现哈茨木霉菌、绿色木霉菌、康氏木霉菌、钩状木霉菌和长枝木霉菌等对多种植物病原菌表现出拮抗活性。爱拉帝,柴塔,波义耳等,通过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扫描观察木霉菌对立枯丝核菌和整齐小核菌的寄生作用,植物病理学报,1983,7385-88(ELAD Y,CHET I,BOYLEP,et al.Parasitism of Trichoderma spp.on Rhizoctonia solani and Sclerotium rolfsii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fiuorescence microscopy,Phytopathology,1983,7385-88.)研究表明,木霉菌和寄主真菌识别后,木霉菌丝沿寄主菌丝平行生长和螺旋状缠绕生长,并产生附着胞状分枝吸附在寄主菌丝上,通过分泌胞外酶溶解细胞壁,穿透寄主菌丝,吸取营养。多数学者认为拮抗木霉菌在寄生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降解病原菌细胞壁的水解酶,与拮抗木霉菌的生防作用有关的胞外酶主要是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木霉菌在产生抗菌物质方面具有优势,就其种类而言,仅抗真菌的代谢产物至少在70种以上。贺瑞斯,理查德,梵尼斯等,哈兹木霉产生的6-戊烷基吡喃酮植物生长抑制剂和杀菌剂,农业生物化学,1986,50(11)2943-2945(HORACE G C,RICHARD H C,FANIST G,et al.6-Pentyl-Q-pyrone from Trichoderma harzianumIts plant growth inhibitory andantimicrobial properties.Agric Biol Chem,1986,50(11)2943-2945.)报道,哈茨木霉菌防治立枯丝核菌的主要机制之一就是产生了挥发性抗生素,经过鉴定为6-戊烷基吡喃酮。木霉菌的拮抗作用被认为是2种或3种机制同时或顺序作用的综合。贝克,里夫绅斯,用木霉菌处理豌豆种子降低病害的生物防治装置,植物病理学报,1986,76720-725(BAKERR,LIFISHITZ R,Mechanism of biological control of precmergence damping-off of peaby sead treatment with Trichoderma spp.Phytopathology,)研究表明,用木霉菌处理豌豆种子后,木霉菌对腐霉的作用包括产生抗生素及重寄生作用两种机制。
随着公众对环境与健康问题的日益关心,生物防治的研究与应用已经受到广泛的重视,在目前已发现的拮抗微生物中,尤其是在植物土传病原真菌生物防治工作中,经常报道的木霉菌是最有希望的生防因子,作为一种重要的植物病害生物防治菌,木霉菌的研究丰富了该领域的知识,增加了人们对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了解。多种木霉菌制剂的商品化必将激励研究机构和企业的联合,从而使木霉菌的研究与应用向更深入更广泛的方向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菌株LTR-2,及其筛选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绿色木霉菌株LTR-2的用途,即绿色木霉菌株LTR-2农用制剂。
1、绿色木霉LTR-2,保藏号为CGMCC NO.1498。绿色木霉LTR-2菌株特征描述如下菌落在PDA平板上生长快,菌丝层较厚,致密丛束状,初期为白色,平坦,后期因产生分生孢子而呈深绿色。产孢区常排列成同心轮纹状。菌落背面无色,有时呈浅黄色。菌丝透明,有隔,细胞壁光滑,分生孢子梗由菌丝直立生出,无色,分枝多,对生或互生二至三级分枝,整体象树枝;分枝与分生孢子梗近似直角,末端为小梗,小梗瓶形,分生孢子球形或长椭圆形,表面粗糙,或者布满小刺突;单胞,靠粘液在小梗上聚集成球状绿色的分生孢子头。结果如图1和图2所示。
2、绿色木霉LTR-2的筛选方法如下(1)样品的采集采集样品为蔬菜田土,地点为济南,用铁铲拨开表层泥土,直至见到有植物根系存在的土层,将土壤连同植物的根一起铲出,用聚乙烯袋装好,带回实验室。
(2)分离方法将根系连同土壤稍风干,轻拍根系,使粘附土壤脱落,然后以灭菌水充分漂洗根上残留的土壤,保留漂洗液,用无菌生理盐水作梯度稀释,并分别取0.1mL滴入TSM培养基平板上,用灭菌的L形玻璃棒涂匀,置28℃恒温箱中培养2-4天。挑取菌落形态近似木霉菌的单菌落,转接PDA平板纯化培养,经镜检初步鉴定为木霉菌,编号保存于PDA斜面上。
上述PDA培养基取土豆200g,洗净切成小块,用水煮沸30min,用纱布过滤,保留滤液,加入10g葡萄糖,15g琼脂,定容至1000mL,121℃灭菌20min备用,无菌操作加入氯霉素使培养基氯霉素含量达到100μg/mL。
上述TSM培养基(木霉菌半选择培养基)MgSO4·7H2O 0.2g,K2HPO40.9g,KCl 0.15g,NH4NO31.0g,葡萄糖3.0g,玫瑰红0.15g,6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0.3g,PCNB 0.2g,琼脂15g,水1000mL。121℃灭菌20min备用,无菌操作加入氯霉素使培养基氯霉素含量达到100μg/mL。
3、绿色木霉LTR-2的固体发酵培养,按以下步骤进行,以下均为重量比或重量百分比。
(1)斜面菌种采用固体PDA培养基,将该绿色木霉LTR-2接种在试管培养基上,28℃培养2-3天。
(2)茄瓶菌种采用液体PDA培养基,将试管菌种接种在液体茄瓶中,置于摇床上28℃振荡培养3-4天。
(3)液体菌种采用种子培养基,玉米粉2%,葡萄糖0.5%,豆饼粉1%,磷酸氢二钾0.2%,磷酸二氢钾0.3%,碳酸钙1%,pH6.0,121℃灭菌40分钟,将1-2个茄瓶的种子用无菌水洗下,接种于150立升的种子罐内,30℃培养,通气量1∶0.6-0.8,搅拌速度为200r/min,培养时间为36-48小时。
(4)固体菌种采用固体培养基,麸皮∶稻壳∶玉米粉=7∶1∶2,含水量为70%(其中包括接种的液体菌种的水分),pH6.0,121℃灭菌40分钟后以循环水冷却,在混合接种器内将液体菌种与固体培养基混合均匀,接种量为5-10%,接种完毕转移到固体培养室内培养。
(5)培养培养基厚度为5cm,料温控制在30±2℃,室温控制在25-30±2℃,空气的相对含水量控制在95-100%,培养时间为5-7天。
培养完毕,将固体培养物自然风干,成品含水量控制在5-10%,得绿色木霉LTR-2固体培养物。过100目筛收集孢子粉。该孢子粉可用于配制农用制剂。
4、绿色木霉LTR-2的生物活性测定方法如下(1)绿色木霉LTR-2的抑菌能力测定分别在PDA平板中央移入直径5mm的病原菌菌饼,在距菌饼2.5cm处点接待测菌株,28℃培养5-7天,记录抑菌带宽度,每个处理设3次重复。
指示病原菌株蔬菜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Bc-6,串珠镰刀菌(Fusariummoniliforme)Fm26,麦根腐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Fg2,麦长蠕孢菌(Helminthosporium sativum)Hsll,苹果轮纹病菌(Macrophoma kawatsukai)Mk8,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vasinfectum)V19,本研究室分离保存;纹枯病菌(Rhizoctoniacerealis)RC46和小麦全蚀病菌(Gaeumannomyces graminisvar.tritici)V32,由中国农业大学提供。绿色木霉LTR-2的抑菌谱见表1,绿色木霉LTR-2对棉花枯萎病菌的平板抑制作用见图3。
表1 绿色木霉LTR-2的抑菌谱(mm) 注数据为三次重复的平均值。
(2)绿色木霉LTR-2的促生能力黄瓜种子(京新2000)用绿色木霉LTR-2孢子悬液(108cfu/mL)浸泡30min后播种到健康土中,每盆20粒,重复三次,以清水作为对照。在温室中(15-30℃)培育45天后全部采样调查单株主根长、单株干重。结果见表2。
增产率%=(处理单株干重-对照单株干重)×100%/对照单株干重表2 绿色木霉LTR-2的促生试验 注数据为三次重复的平均值。
(3)绿色木霉LTR-2的温室生防效果实验棉花种子(鲁棉12号)用绿色木霉LTR-2孢子悬液(108cfu/mL)浸泡60min后播种到棉立枯病发病土壤中,每盆20粒,重复三次,以清水作为对照。在温室中(15-30℃)培育42天后全部采样调查单株生物量、棉花立枯病发病情况,计算各菌株对棉花立枯病的防治效果及对棉花单株干重的影响。结果见表3。
棉花立枯病病情调查分级标准0无病;1茎基部有小病斑,占茎围的1/4以下;2茎基部病斑较大,约占茎围的1/4-1/2;3茎基部病斑占茎围的1/2以上,但尚未破坏整个茎围;4茎基部病斑占据全部茎围,植株死亡。
病株率%=每个处理的病株数×100%/每个处理的总株数病情指数%=∑(各病级×各级株数)×100%/(最高病级×总调查株数)防效%=(对照病情指数-处理病情指数)×100%/对照病情指数增产率%=(处理单株干重-对照单株干重)×100%/对照单株干重表3 绿色木霉LTR-2对棉花立枯病防治效果及温室增产试验

注数据为三次重复的平均值。
(4)绿色木霉LTR-2的裂解酶活性测定β-1,3-葡聚糖酶活性测定配制葡聚糖培养基,KH2PO46.8g,K2HPO417.98g,酵母汁5g,茯苓粉4g,苯胺蓝100mg,琼脂粉15g,水1000mL。在平板中央点接绿色木霉LTR-2菌片(直径为5mm),28℃培养2-4天,观察无色水解区的大小。
几丁质酶活性测定配制几丁质培养基,用丙酮将0.2kg几丁质湿润,置于1000mL HCl中,冰浴过夜,当几丁质分散为小颗粒时,将悬浮液置于蒸馏水中,几丁质沉淀出,弃上清液,用蒸馏水反复冲洗,直到几丁质悬浮液为中性,取1000mL胶体悬浮液(内含3-5g几丁质)加入下述物质(NH4)2SO43g,KH2PO44g,K2HPO43g,MgSO4·7H2O 0.2g,酵母汁0.2g,H3BO45.6mg,CuSO4·5H2O 0.4mg,ZnSO4·H2O 0.5mg,NaMoO4·2H2O 1.5mg,柠檬酸铁 1mg,CaCl210mg,琼脂10-15g,pH7.2-7.4。在平板中央点接绿色木霉LTR-2菌片(直径为5mm),28℃培养2-4天,观察透明水解区的大小。
内切β-葡聚糖酶活性测定配制1%羧甲基纤维素培养基,1%羧甲基纤维素,0.87%磷酸氢二钾,0.252%柠檬酸,1.5%琼脂。在平板中央点接绿色木霉LTR-2菌片(Φ5mm),28℃培养3天,培养结束,用1mg/mL刚果红染色平板20min,然后用1mol/L NaCl退色20min,并用清水冲洗干净,在日光灯下观察透明圈的有无和大小。结果见表4。
表4 绿色木霉LTR-2的β-1,3葡聚糖酶活性,几丁质酶活性,内切β-葡聚糖酶活性

注1β-1,3葡聚糖酶活性,2内切β-葡聚糖酶活性。
木霉菌LTR-2酶系较全,并具有较高的酶活性,这也是其具有高拮抗性的原因之一。
(5)抗生素吡喃酮(2H-Pyran-2-one,5,6-dihydro-6-pentyl-)的制备用固体麸皮培养基培养绿色木霉LTR-2,获得孢子粉。用二氯甲烷5-10℃浸泡孢子粉2天,浸泡液依次经5%活性炭吸附,3%碳酸钠溶液洗涤,无水硫酸钠脱水,最后将处理液减压浓缩至粘稠状,得到含抗生素吡喃酮的浓缩物,该抗生素吡喃酮的分子结构为

上述步骤的产物吡喃酮对立枯丝核菌的PDA平板抑制作用(见图4)1为对照,2为吡喃酮,在PDA平板垂直交叉线上距中央35mm处打取4个直径5mm的孔洞,2个洞(图3中标志2)内滴入50uL的浓度为200μg/mL的吡喃酮(溶剂为二氯甲烷),另2个洞(图3中标志1)内滴入同体积的对照溶剂二氯甲烷,平板中央接入直径5mm的立枯丝核菌菌片,25℃培养2-3天观察吡喃酮的抑菌效果。结果吡喃酮对立枯丝核菌有强烈的抑制作用,抑菌带大小为6.5mm(孔洞内边缘与病原菌菌落外边缘间的最小值),而对照孔洞已长满病原菌。
(6)绿色木霉LTR-2的重复寄生能力在PDA平板上对峙培养立枯丝核菌和木霉菌LTR-2,当两菌落接触后,将平板直接置于显微镜下观察拮抗体对立枯丝核菌的寄生现象,包括单位立枯丝核菌菌丝上拮抗菌的寄生点,菌丝的寄生方式,在两个菌落交叉处于显微镜下计数立枯丝核菌菌丝被木霉菌寄生的百分数,表示寄生能力的强弱。
对峙实验中,观察到木霉菌与立枯丝核菌的菌落相交叉后约4天左右木霉完全覆盖病菌菌落,并大量产孢,显出绿色;对各立枯丝核菌的菌丝寄生率达到100%。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木霉菌对立枯丝核菌有明显的寄生现象,寄生方式包括缠绕、平行生长、穿透等。观察表明,木霉菌LTR-2对立枯丝核菌的老龄菌丝特别是枯萎病菌的老龄菌丝寄生能力都不强,表现为木霉菌菌落覆盖立枯丝核菌菌落的扩展速度减慢而后停止,显微镜下菌丝寄生率明显下降。结果见图5。
(7)绿色木霉LTR-2的根部定殖试验在健康土壤中播种露白的棉花(鲁棉12号)种子,用含菌量为108cfu/mL的绿色木霉LTR-2分生孢子悬浮液浸泡种子30min,盖同样的土壤2cm厚,于20-30℃的温室内培育。30天后,小心地取出棉株,用含有氯霉素100μg/mL的PDA培养基分别测定棉花根际和周围土壤中的真菌含量,计算两者比例(R/S),作为真菌根际定殖能力的指标。以紧贴根表的土壤作为根际部分,以离植株主根3-5cm,离土表2cm,而且没有须根的土壤作为周围(非根际)土壤。计数时以未接种木霉菌的棉花为对照,扣除背景真菌。结果见表5。
表5 绿色木霉LTR-2在棉花根际及土壤中的定殖能力(×103cfu/g)

5、绿色木霉LTR-2的应用(1)本发明绿色木霉LTR-2在农业上的应用,以活孢子为有效成分配制成农用制剂,一种可湿性粉剂或者水分散性微粒剂,组分如下,均为重量份绿色木霉LTR-2孢子粉0.05-0.2份淀粉或玉米粉 92.1-96.05份黄原胶 1.0-2.0份黄腐酸钠 0.1-0.2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2.5-5.0份几丁质粉 0.3-0.5份。
将上述组分用超微粉碎机进行粉碎,过325目筛。
所说的绿色木霉LTR-2孢子粉是上述3.绿色木霉LTR-2的固体发酵培养方法步骤(5)的产物。
上述组分中绿色木霉LTR-2孢子粉为有效杀菌成分,淀粉或玉米粉为分散剂,黄原胶为防脱水,防紫外线,稳定剂,乳化剂,润湿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润湿剂,乳化剂,紫外线防护剂,黄腐酸钠为紫外线防护剂,几丁质为木霉菌提供营养,诱导木霉菌产生几丁质酶。
(2)本发明绿色木霉LTR-2在农业上的应用,从孢子中提取抗菌成分吡喃酮为有效成分配制成农用制剂,一种可湿性粉剂,组分如下,均为重量份硅藻土 68-84份含吡喃酮的浓缩物 10-2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5-10份吐温80 1-2份。
将上述组分用超微粉碎机进行粉碎,过325目筛。
所说的含吡喃酮的浓缩物是上述4(5)的产物。
上述组分中硅藻土为载体,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助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吐温80为消泡剂。


图1是绿色木霉LTR-2的PDA平板培养形态。
图2是绿色木霉LTR-2的分生孢子梗。
图3是绿色木霉LTR-2对棉花枯萎病菌在琼脂平板上的抑制作用,中间为LTR-2菌落,周围白色部分为棉花枯萎病菌菌落。
图4是抗生素吡喃酮对立枯丝核菌的PDA平板抑制作用。1为对照,2为吡喃酮。
图5是绿色木霉LTR-2对立枯丝核菌的寄生现象。3为LTR-2的菌丝,4为立枯丝核菌的菌丝。LTR-2的菌丝缠绕在立枯丝核菌的菌丝上面。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绿色木霉LTR-2的固体发酵培养,以下均为重量比或重量百分比。
绿色木霉LTR-2,保藏号为CGMCC NO.1498,是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得到的,经室内平板拮抗实验和大田生物防治试验发现,该菌株抑菌谱广,防治效果好,易培养,无污染。
绿色木霉LTR-2的固体发酵培养,按以下步骤进行(1)斜面菌种采用固体PDA培养基,将该绿色木霉LTR-2接种在试管培养基上,28℃培养2-3天。
(2)茄瓶菌种采用液体PDA培养基,将试管菌种接种在液体茄瓶中,置于摇床上28℃振荡培养3-4天。
(3)液体菌种采用种子培养基,玉米粉2%,葡萄糖0.5%,豆饼粉1%,磷酸氢二钾0.2%,磷酸二氢钾0.3%,碳酸钙1%,pH6.0,121℃灭菌40分钟,将1-2个茄瓶的种子用无菌水洗下,接种于150立升的种子罐内,30℃培养,通气量1∶0.6-0.8,搅拌速度为200r/min,培养时间为36-48小时。
(4)固体菌种采用固体培养基,麸皮∶稻壳∶玉米粉=7∶1∶2,含水量为70%(其中包括接种的液体菌种的水分),pH6.0,121℃灭菌40分钟后以循环水冷却,在混合接种器内将液体菌种与固体培养基混合均匀,接种量为5-10%,接种完毕转移到固体培养室内培养。
(5)培养培养基厚度为5cm,料温控制在30±2℃,室温控制在25-30℃±2℃,空气的相对含水量控制在95-100%,培养时间为5-7天。
培养完毕,将固体培养物自然风干,成品含水量控制在5-10%,得绿色木霉LTR-2固体培养物。过100目筛收集孢子粉。
实施例2绿色木霉LTR-2的应用绿色木霉LTR-2农用制剂,配方如下,均为重量份LTR-2孢子粉 0.05份淀粉或玉米粉96.05份黄原胶 1.0份黄腐酸钠0.1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5份几丁质粉0.3份。
上述LTR-2孢子粉为实施例1的产物。
实施例3绿色木霉LTR-2的应用绿色木霉LTR-2农用制剂,配方如下,均为重量份LTR-2孢子粉 0.2份淀粉或玉米粉92.1份黄原胶 2.0份黄腐酸钠0.2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5.0份几丁质粉0.5份。
上述LTR-2孢子粉为实施例1的产物。
实施例4绿色木霉LTR-2的应用抗生素吡喃酮的农用制剂,均为重量份硅藻土 84份含吡喃酮的浓缩物 1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5份吐温80 1份。
上述含吡喃酮的浓缩物制备方法如下,用固体麸皮培养基培养绿色木霉LTR-2,获得孢子粉。用二氯甲烷5-10℃浸泡孢子粉2天,浸泡液依次经5%活性炭吸附,3%碳酸钠溶液洗涤,无水硫酸钠脱水,最后将处理液减压浓缩至粘稠状,得到含吡喃酮的浓缩物,采用PDA平板扩散法测定其抑菌活性。结果抑菌带为6.5mm。
其中,生物材料绿色木霉LTR-2样品已保藏,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条13号;保藏日期2005年10月20日;保藏编号CGMCC No.1498;分类命名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
权利要求
1.绿色木霉菌株LTR-2,保藏号为CGMCC NO.1498,特征描述如下菌落在PDA平板上生长快,菌丝层较厚,致密丛束状,初期为白色,平坦,后期因产生分生孢子而呈深绿色,产孢区常排列成同心轮纹状,菌落背面无色,有时呈浅黄色,菌丝透明,有隔,细胞壁光滑,分生孢子梗由菌丝直立生出,无色,分枝多,对生或互生二至三级分枝,整体象树枝;分枝与分生孢子梗近似直角,末端为小梗,小梗瓶形,分生孢子球形或长椭圆形,表面粗糙,或者布满小刺突;单胞,靠粘液在小梗上聚集成球状绿色的分生孢子头。
2.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木霉LTR-2的固体发酵培养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均为重量比(1)斜面菌种采用固体PDA培养基,将该绿色木霉LTR-2接种在试管培养基上,28℃培养2-3天;(2)茄瓶菌种采用液体PDA培养基,将试管菌种接种在液体茄瓶中,置于摇床上28℃振荡培养3-4天;(3)液体菌种采用种子培养基,玉米粉2%,葡萄糖0.5%,豆饼粉1%,磷酸氢二钾0.2%,磷酸二氢钾0.3%,碳酸钙1%,pH6.0,121℃灭菌40分钟,将1-2个茄瓶的种子用无菌水洗下,接种于150立升的种子罐内,30℃培养,通气量1∶0.6-0.8,搅拌速度为200r/min,培养时间为36-48小时;(4)固体菌种采用固体培养基,麸皮∶稻壳∶玉米粉=7∶1∶2,含水量为70%,其中包括接种的液体菌种的水分,pH6.0,121℃灭菌40分钟后以循环水冷却,在混合接种器内将液体菌种与固体培养基混合均匀,接种量为5-10%,接种完毕转移到固体培养室内培养。(5)培养培养基厚度为5cm,料温控制在30±2℃,室温控制在25-30℃±2℃,空气的相对含水量控制在95-100%,培养时间为5-7天;培养完毕,将固体培养物自然风干,成品含水量控制在5-10%,得绿色木霉LTR-2固体培养物,过100目筛收集孢子粉。
3.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木霉LTR-2的应用,从其固体培养物收集的孢子粉,以及以活孢子为有效成分配制成农用制剂,一种可湿性粉剂或者水分散性微粒剂,组分如下,均为重量份绿色木霉LTR-2孢子粉0.05-0.2份淀粉或玉米粉 92.1-96.05份黄原胶 1.0-2.0份黄腐酸钠 0.1-0.2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2.5-5.0份几丁质粉 0.3-0.5份,将上述组分用超微粉碎机进行粉碎,过325目筛。
4.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木霉菌株LTR-2的应用,从孢子中提取抗生素吡喃酮为有效成分配制成农用制剂所述的抗生素吡喃酮的提取方法为用固体培养基培养绿色木霉LTR-2,获得孢子粉,用二氯甲烷5-10℃浸泡孢子粉2天,浸泡液依次经5%活性炭吸附,3%碳酸钠溶液洗涤,无水硫酸钠脱水,最后将处理液减压浓缩至粘稠状,得到含抗生素吡喃酮的浓缩物,用该浓缩物配制一种可湿性粉剂,组分如下,均为重量份硅藻土 100-200份含吡喃酮的浓缩物 10-2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5-10份吐温80 1-2份将上述组分用超微粉碎机进行粉碎,过325目筛。
全文摘要
绿色木霉LTR-2菌株及其制剂,属于生物技术领域。绿色木霉菌(Trichoderma viride)菌株LTR-2,保藏号为CGMCC NO.1498。从蔬菜田植物根土系土壤中筛选而得,特征描述为菌落在PDA平板上生长快,菌丝层较厚,致密丛束状,初期为白色,平坦,后期因产生分生孢子而呈深绿色,产孢区常排列成同心轮纹状。绿色木霉LTR-2菌株具有较高的酶活性,用于植物抗生素的制备及土传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制剂的配制。
文档编号C12R1/885GK1786150SQ20051010438
公开日2006年6月14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31日
发明者杨合同, 李纪顺, 陈凯, 郭勇, 黄玉杰, 王加宁, 周红姿 申请人:山东省科学院中日友好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