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菌茶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431396阅读:8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羊肚菌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食用菌为原料的茶类饮品,具体讲是一种无添加成分的天然羊肚菌茶饮品。
背景技术
羊肚菌属食用菌(Morchella)是一类味道鲜美、营养保健价值极高的名贵食用菌,包括羊肚菌、尖顶羊肚菌、粗柄羊肚菌、小羊肚菌、黑脉羊肚菌、圆锥羊肚菌、美味羊肚菌寸。羊肚菌属的食用菌在食品和保健品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羊肚菌属食用菌子实体和菌丝体中均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属于一种高营养低热量的高级营养滋补佳品,并具有调节机体免疫能力的功能和作用(张利平等羊肚菌胞外多糖免疫活性研究[J].中国食用菌,2009,观(3);李娟等羊肚菌多糖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杂质,2005,25 G))。由于羊肚菌属食用菌的人工栽培尚存在问题,难以实现大规模的栽培,人们更侧重于对菌丝液体发酵产物的研发,而对子实体的开发则较少(任丹等羊肚菌的药用价值及开发利用 [J].中国食用菌,2009,观(5))。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将提供一种无任何添加成分、全部为羊肚菌成分的茶类饮料,可以按传统茶的冲泡方式饮用,有利于羊肚菌所具有的有益功能和作用的充分发挥,满足市场需求。进一步,本发明还将提供一种所说该羊肚菌茶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羊肚菌茶,是由粒径为5 30目筛的熟化后的羊肚菌颗粒组成。试验显示,为有利于其风味的发挥和/或保存,该羊肚菌颗粒的水分重量含量以保持< 10%为优选,更好的是使其水分的重量含量< 9%。本发明上述羊肚菌茶中所说的羊肚菌,可以包括羊肚菌属(Morchella)中的如羊肚菌、尖顶羊肚菌、粗柄羊肚菌、小羊肚菌、黑脉羊肚菌、圆锥羊肚菌、美味羊肚菌等各种类天然羊肚菌。本发明上述羊肚菌茶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一种典型的制备方法可按下述步骤操作1'将洗净的羊肚菌原料于彡70°C温度条件下干燥至水分重量含量彡10% ;2'将干燥后的羊肚菌原料粉碎,取粒径为5 30目筛的干燥颗粒加热使熟化;3'将熟化后的羊肚菌颗粒在< 70°C条件下干燥,得到所说的羊肚菌茶产品。在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说第1'步中的羊肚菌原料更好的干燥温度范围是40°C 60 "C。上述制备方法第Γ步中对羊肚菌原料的干燥,更好的是使其水分重量含量
(9%。上述制备方法中第2'步羊肚菌颗粒的熟化,可以采用目前常用的蒸煮加热、微波加热、烘烤加热等各种方式进行。其中,为避免水蒸汽等过多水分在熟化过程中混入粒料, 影响后续的操作,优选采用的是以隔离水蒸汽混入的干蒸或覆盖有吸水材料层(如布)等方式蒸熟(一般蒸15 30分钟即可),或可采用微波加热熟化等方式。对熟化后的羊肚菌颗粒的干燥,即上述的第3'步,可以采用在如常用的热风循环烘箱中烘干,或其它适当的方式进行干燥后。其中优选的干燥条件是在40°C 60°C下,使熟化后的羊肚菌颗粒的水分重量含量<10%。更好的是使熟化后的羊肚菌颗粒的水分重量含量< 9%。实验结果显示,烘干温度对所得的羊肚菌茶成品的冲泡口感等品质会有一定的影响。干燥时的温度过高,成品茶的冲泡品质会变差。本发明上述形式的羊肚菌茶全部由羊肚菌组成,不含任何其它的添加剂,保证了羊肚菌的原汁原味。使用方法可以按传统的绿茶、红茶等茶品的同样方式,以沸水冲泡后即可饮用。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上述形式的羊肚菌茶可以充分发挥羊肚菌所具有的调节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的有益功效和作用,扩大了对羊肚菌的应用方式,满足和丰富了市场的需求。以下通过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再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技术思想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的各种替换或变更,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羊肚菌茶(1)选取优质干羊肚菌子实体为原料,快速清洗后,均勻装盘,在50°C的热风循环烘箱中烘至水分重量含量< 10%。将干燥后的羊肚菌原料轻度研磨粉碎后,选择粒径为16 30目筛范围的颗粒均勻铺在托盘中,以隔离水蒸汽的方式蒸15分钟使其熟化。熟化后的颗粒立即在50°C的热风循环烘箱烘至水分重量含量< 10%。装入铝膜袋,灭菌,即得到羊肚菌茶成品。实施例2羊肚菌茶O) 选取优质干羊肚菌子实体原料,快速清洗后,均勻装盘,在60°C的热风循环烘箱中烘至水分重量含量<8%。然后轻度研磨,选择粒径为8 20目筛范围的颗粒均勻铺在托盘中,以隔离水蒸汽的方式蒸20分钟,使熟化。熟化的颗粒立即在60°C的热风循环烘箱烘至水分重量含量< 9%。装入铝膜袋,灭菌,得到羊肚菌茶成品。取上述实例1上述羊肚菌茶成品,用沸水浸泡半个小时,收集浸泡液;重复浸泡两次,最后将全部的浸泡液定溶到浓度为0. lg/ml,为试验样品,进行下述的药效学和功能学实验一、本发明羊肚菌茶对鸡红细胞所致小鼠溶血素抗体生成的影响试验动物KM种小鼠40只,体重20 士 2g。试验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蒸馏水O.anl/lOg)、模型组(蒸馏水 O.anl/lOg)、羊肚菌茶组(30g/kg),每组各10只,雌雄各半。各组每日按剂量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给药5天。在第5天给药0.证后,以0. aiil/只给小鼠腹腔注射鸡红细胞溶液,同时腹腔注射环磷酰胺生理盐水溶液20mg/kg。之后,分别在第7天、第9天给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生理盐水溶液20mg/kg,期间持续给药。试验第11天小鼠灌胃0. 5h后,在小鼠眼后静脉丛用尖嘴吸管取血0. 025ml,加入盛有Iml生理盐水的试管中,之后加入4%鸡红细胞溶液0. 5ml, 15%豚鼠血清0. 5ml,在37°C水浴中放置lh,Ih后冰浴IOmin终止反应, 2000r/min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1ml,加入3ml血红蛋白应用液中,于540nm处比色。结果以X士S表示,组间行t检验。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经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与模型组比较,羊肚菌茶组与模型组比较具显著性差异,表明其对环磷酰胺造成机体免疫低下有显著的对抗作用(P < 0. 05),。该结果提示,羊肚菌茶组能提高免疫低下模型小鼠溶血素抗体生成的水平。表1羊肚菌茶对鸡红细胞所致小鼠溶血素抗体生成的影响
权利要求
1.羊肚菌茶,其特征是由粒径为5 30目筛的熟化后的羊肚菌颗粒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羊肚菌茶,其特征是所说羊肚菌颗粒的水分重量含量<1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羊肚菌茶,其特征是所说的羊肚菌颗粒的水分重量含量<9%。
4.权利要求1至3所述羊肚菌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按下述步骤操作1'将洗净的羊肚菌原料于< 70°C温度条件下干燥至水分重量含量< 10% ; 2'将干燥后的羊肚菌原料粉碎,取粒径为5 30目筛的干燥颗粒加热使熟化; 3'将熟化后的羊肚菌颗粒在< 70°C条件下干燥,得到所说的羊肚菌茶产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说第1'步中的羊肚菌原料干燥温度为 40°C 60°C。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说第1'步中的羊肚菌原料干燥至水分重量含量< 9%。
7.如权利要求4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说第2'步羊肚菌颗粒的熟化采用隔离水蒸汽的方式蒸15 30分钟。
8.如权利要求4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说第3'步的干燥为在40°C 60°C下,使熟化后的羊肚菌颗粒的水分重量含量< 10%。
9.如权利要求8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说的第3'步的干燥为使熟化后的羊肚菌颗粒的水分重量含量<9%。
全文摘要
羊肚菌茶及其制备方法。该羊肚菌茶是由粒径为5~30目筛的熟化后的羊肚菌颗粒组成,是一种由无任何添加成分的纯天然羊肚菌制成,可以冲泡方式使用的茶类饮用品,方便人们使用。药效学实验显示其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为羊肚菌的利用和充分发挥其药用价值提供一种新的食用途径。该羊肚菌茶的制备方法简单,设备成本低,已于实现标准化生产。
文档编号A23F3/34GK102370020SQ20101025396
公开日2012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16日
发明者余梦瑶, 李前红, 江南, 罗霞, 许晓燕, 郑林用, 魏巍 申请人:德阳仙鹤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