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有机肥复合益生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524864阅读:6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生物有机肥复合益生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有机肥复合益生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农业应用、城镇绿化和环保等领域。
背景技术
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城镇生活垃圾以及园林植物废弃物是干扰世界环境和人们健康的直接来源。又由于长期不合理的使用化学肥料,造成部分农田营养成分比例失调, 导致农田生态环境、土壤理化特性和区系土壤微生物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危及到农产品的安全和人们的生活质量。而生物有机肥不仅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养分,补充土壤区系微生物的同时,还能有效的改良土壤板结、防止土壤盐碱化、减少化肥用量等特点。因此,生物有机肥在实现世界环境与生态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繁荣,生物有机肥行业也迅速发展起来,特别是在畜禽粪便堆肥方面,国内兴办了很多企业;同时也掀起了以农作物秸秆、城镇生活垃圾以及园林植物废弃物为原料腐熟堆肥研究的热潮。目前多采用自然条件下或加入腐熟菌剂的堆肥发酵。自然条件下,腐熟发酵周期长,不利用产业化生产。加入腐熟菌剂能有效的缩短发酵腐熟周期,提高生产效率,但是生产出的产品不符合生物有机肥的标准。因为添加的腐熟菌剂与土壤微生物菌群不一致,所以土壤区系微生物菌群得不到补充;另外, 虽然有些腐熟菌剂含有土壤微生物菌群中的菌种,但是目前多采用造粒前添加益生菌剂的生产工艺,由于高温造粒会将这些有益微生物菌群杀死。因此,总达不到生物有机肥国标要求的有效活菌数0. 2亿个/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有机肥复合益生菌剂。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有机肥复合益生菌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生物有机肥复合益生菌剂的制备方法,由下列步骤组成 A、菌种复活
采用微生物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 GSICC 31605、紫色变异链霉菌 (Sti^ptomyces violovariabilis) GSICC 41915、根瘤菌(Rhizobium sp. ) GSICC 31813、 褐色球形固氮菌(Azotobacter chroococcum) GSICC 30112、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GSICC 32828、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GSICC 32826、 赌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GSICC 32815、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GSICC 3(^85、韦氏芽孢杆菌(Bacillus weihenst印hanensis)GSICC 3沘44、胶冻样芽孢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 GSICC 30250、苏云金芽抱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GSICC 32807、鲁酵母(Saccharomyces rouxii) GSICC 51930、灰色链霉菌锈色变种 (Streptomyces griseus var. ferrugineus) GSICC 41920、细黄链霉菌(treptomyces microflavus) GSICC 41903,以上14种微生物均在甘肃省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GSMSC)购得。由于菌种长时间保藏于4°C菌种库中,因此在使用前要进行复活。具体复活方法 取上述14种微生物,在室温放置1-2天后,分别转接到装有复活培养基的试管中,28-30°C 培养5天,就得到活化菌种。本方法用现有细菌培养基可以完成,但效果不是最佳,最佳的菌种复活培养基的重量配比为马铃薯20%,葡萄糖2%,牛肉膏0. 3%,蛋白胨1%,氯化钠0. 5%,琼脂1. 5%,余量为水。具体制作取马铃薯,去皮、切成块煮沸30min,然后用200目纱布过滤,再加入上述其他原料,补足水,待琼脂溶化后分装试管,121°C灭菌30min。B、混合接种与发酵
将活化好的菌种采用混合接种方法,按照假单胞菌紫色变异链霉菌根瘤菌褐色球形固氮菌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韦氏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鲁酵母灰色链霉菌锈色变种细黄链霉菌为1-5 1-5 1-5 1-5 1-5 1-5 :1_5 :1_5 :1_5 :1_5 :1_5 :1_5 :1_5 :1_5 的比例接种到 500mL 液体种子培养基中,在,转速200转/分的摇床上培养,发酵2-4天;
然后进行扩大发酵,在发酵过程中,14种微生物自动调节菌群比例,经过种子发酵和生产发酵,14种微生物菌群的比例达到最佳微生态平衡状态,发挥微生物之间最佳的协同作用。首先将菌种转接到5L液体种子培养基中,在观_301、转速200转/分的摇床上培养, 发酵2-4天;然后将菌种再转接到50L液体种子培养基中,温度28-30°C,转速200转/分, 发酵2-4天;最后将菌种输送到500L发酵罐培养基中,温度,转速200转/分,发酵3-5天,可以得到液体复合益生菌剂;
500mL.5L.50L液体种子培养基的重量配比为马铃薯20%,葡萄糖2%,牛肉膏0. 3%,蛋白胨1%,氯化钠0. 5%,具体制作取200g去皮的马铃薯,切成块煮沸30min,然后用200目纱布过滤,再加入上述其他原料补足水,121°C灭菌30min。500L发酵罐培养基的重量配比为糖蜜3-5%,牛肉膏0. 3%,蛋白胨1%,氯化钠 0. 5%,硫酸镁0. 05%,磷酸二氢钾0. 05%,硝酸钾0. 1%,加水补足500L,调pH值为6. 8-7. 4。C、固体复合益生菌剂的制备
将B得到液体复合益生菌剂与5吨的风化煤(购自新疆天枣源龟兹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混合均勻,堆放3-5天,然后在55°C烘干,即可制成固态型粉末,该固体复合益生菌剂活菌数彡30亿个/克。用本发明方法就可以制得生物有机肥复合益生菌剂,本发明终产品可保藏6个月。本发明菌剂的使用方法可以配合生物堆肥、有机化肥和复混肥等使用,可以做底肥,也可做追加肥。菌剂与复配肥按照1:100质量比,混合均勻后,底肥施肥量约为 30-40kg/亩,追加肥施肥量约为5-10kg/亩。也可在复配肥生产后,按照按照1:100质量比添加,然后包装,即成生物有机肥。该生物有机肥保质期6个月,做底肥使用,施肥量约为 30-40kg/亩,追加肥施肥量约为5-10kg/亩。本发明添加的有益微生物菌种具有以下功能
1)褐色球形固氮菌、根瘤菌、灰色链霉菌锈色变种等微生物,具有固定氮素能力,可以减少化学氮肥的用量;2)韦氏芽孢杆菌、灰色链霉菌锈色变种、假单胞菌等微生物,能降解土壤中的农药残留和水体污染物;
3)紫色变异链霉菌、胶冻样芽孢杆菌、灰色链霉菌锈色变种等微生物,能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磷,转化无效磷、钾等,有利于植物对元素的吸收;
4)蜡状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等微生物,能降解土壤中的硅酸盐,还原硝酸盐,改善土壤板结等问题;
5)解淀粉芽孢杆菌、鲁酵母等微生物,能耐受盐碱土壤,而且能够代谢盐碱成份,从而改良土壤的盐碱度;
6)细黄链霉菌、灰色链霉菌锈色变种、紫色变异链霉菌等微生物,能分泌植物所需激素,促进植物生长、结实,提高产量;
7)细黄链霉菌、灰色链霉菌锈色变种、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等微生物,能分泌一些抗生素或产芽孢,可提高作物的抗病性,减少农药用量。本发明复合益生菌剂含有14种有效菌株,通过混合接种,使其自动调节各种微生物比例,已达到最佳的微平衡状态。此状态下,它们协同作用最强。本发明根据土壤微生物生态特性,有针对性的补给土壤短缺有益微生物菌群,配合生物堆肥使用,使生物有机肥有效活菌数达到国标要求,本发明的复合益生菌剂能够改良土壤、改善土壤贫瘠、板结,降解农药污染,防止土壤盐碱化,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和抗病性、减少化肥用量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操作,适合大规模生产和应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在具体实施之前,首先从甘肃省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GSMSC)获取14支菌种的斜面。由于菌种长时间保藏于4°C菌种库中,因此在使用前要进行复活。具体复活方法 从保藏中心取到以上菌种,在室温放置1-2天后,分别转接到试管斜面,28-30°C培养5天, 就得到活化菌种。IL菌种复活培养基配方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牛肉膏3g,蛋白胨10g,氯化钠 5g,琼脂15g。具体制作取200g去皮的马铃薯,切成块煮沸30min,然后用200目纱布过滤,再加入上述其他原料,待琼脂溶化后补足水至1L,分装试管,121°C灭菌30min。实施例1
将活化好的菌种采用混合接种方法,按照假单胞菌紫色变异链霉菌根瘤菌褐色球形固氮菌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韦氏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鲁酵母灰色链霉菌锈色变种细黄链霉菌 =1:1:1:1:1:1:1:1:1:1:1:1:1:1 比例混合接种到500mL液体种子培养基中,在28°C、转速200转/分的摇床上培养,发酵2天。然后转接到5L 二级种子摇瓶中,在观!、转速 200转/分的摇床上培养,发酵2天。再转接到50L种子罐中,温度^°C,转速200转/分, 发酵2天。将种子罐的菌种输送到500L发酵罐中,温度^°C,转速200转/分,发酵3天, 得到液体复合益生菌剂。将得到液体复合益生菌剂与5吨的风化煤混合均勻,堆放3天,然后在55°C烘干,即可制成固态型粉末,该固体复合益生菌剂有效活菌数为30亿个/克。500mL液体种子培养基(一级种子摇瓶培养基)马铃薯100g,葡萄糖10g,牛肉膏 1.58,蛋白胨58,氯化钠2.58。具体制作取IOOg去皮的马铃薯,切成块煮沸30min,然后用200目纱布过滤,再加入上述其他原料补足水,121°C灭菌30min。5L液体种子培养基配方(二级种子摇瓶培养基)马铃薯1000g,葡萄糖100g,牛肉膏15g,蛋白胨50g,氯化钠25g。具体制作取IOOOg去皮的马铃薯,切成块煮沸30min,然后用200目纱布过滤,再加入上述其他原料补足水,121°C灭菌30min。50L液体种子培养基配方(种子罐培养基)马铃薯10000g,葡萄糖1000g,牛肉膏 150g,蛋白胨500g,氯化钠250g。具体制作取IOOOOg去皮的马铃薯,切成块煮沸30min, 然后用200目纱布过滤,再加入上述其他原料补足水,在种子罐中灭菌。500L发酵罐培养基组成及质量含量为糖蜜3%,即15000g ;牛肉膏0. 3%,即 1500g ;蛋白胨1%,即5000g ;氯化钠0. 5%,即2500g ;硫酸镁0. 05%,即250g ;磷酸二氢钾 0. 05%,即250g ;硝酸钾0. 1%,即500g ;加水补足500L,调节pH值为6. 8。实施例2
改变实施例1中的发酵时间和温度,即一级液体种子、二级液体种子、种子罐和扩大培养的发酵温度有改变为30°C,发酵时间有2天延长为3天,同时将糖蜜浓度从3%提高至5%。将得到液体复合益生菌剂与5吨的风化煤混合均勻,堆放时间也有3天延长为5 天。此条件下制成固态型粉末,该固体复合益生菌剂有效活菌数为38亿个/克。液体种子培养基配方与实施例1相同。500L发酵罐培养基组成及质量含量为糖蜜5%,即25000g ;牛肉膏0. 3%,即 1500g ;蛋白胨1%,即5000g ;氯化钠0. 5%,即2500g ;硫酸镁0. 05%,即250g ;磷酸二氢钾 0. 05%,即250g ;硝酸钾0. 1%,即500g ;加水补足500L,调节pH值为6. 8。实施例3
改变实施例1中发酵培养基的PH6. 8为pH7. 4,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与实施例2相同。 即,按照假单胞菌紫色变异链霉菌根瘤菌褐色球形固氮菌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韦氏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 鲁酵母灰色链霉菌锈色变种细黄链霉菌=1:1:1:1:1:1:1:1:1:1:1:1:1:1的比例接种, 一级液体种子、二级液体种子、种子罐和扩大培养的发酵温度为30°C,发酵时间为3天,pH 值为7. 4,糖蜜浓度3%,堆放时间5天。此条件下制成固态型粉末,该固体复合益生菌剂有效活菌数为35亿个/克。液体种子培养基配方与实施例1相同。500L发酵罐培养基组成及质量含量为糖蜜3%,即15000g;牛肉膏0.3%,即 1500g ;蛋白胨1%,即5000g ;氯化钠0. 5%,即2500g ;硫酸镁0. 05%,即250g ;磷酸二氢钾 0. 05%,即250g ;硝酸钾0. 1%,即500g ;加水补足500L,调节pH值为7. 4。实施例4
改变实施例3中糖蜜浓度为5%,并按照假单胞菌紫色变异链霉菌根瘤菌褐色球形固氮菌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韦氏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鲁酵母灰色链霉菌锈色变种细黄链霉菌 =1:1:1:1:1:1:1:1:1:1:1:1:1:1的比例接种,一级液体种子、二级液体种子、种子罐和扩大培养的发酵温度为^°C,发酵时间为3天,PH值为7. 4,糖蜜浓度5%,堆放时间5天。此条件下制成固态型粉末,该固体复合益生菌剂有效活菌数为34亿个/克。液体种子培养基配方与实施例1相同。500L发酵罐培养基组成及质量含量为糖蜜5%,即25000g ;牛肉膏0. 3%,即 1500g ;蛋白胨1%,即5000g ;氯化钠0. 5%,即2500g ;硫酸镁0. 05%,即250g ;磷酸二氢钾 0. 05%,即250g ;硝酸钾0. 1%,即500g ;加水补足500L,调节pH值为7. 4。实施例5
调节接种比例,按照假单胞菌紫色变异链霉菌根瘤菌褐色球形固氮菌(AzotcAacter chroococcum)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 (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蜡状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韦氏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鲁酵母灰色链霉菌锈色变种细黄链霉菌 =5:5:5:5:5:5:5:5:5:5:5:5:5:5的比例进行接种,其它发酵条件与实施例2相同,S卩,一级液体种子、二级液体种子、种子罐和扩大培养的发酵温度为30°C,发酵时间为3天,pH值为 6. 8,糖蜜浓度5%,堆放时间5天。此条件下制成固态型粉末,该固体复合益生菌剂有效活菌数为37亿个/克。液体种子培养基配方与实施例1相同。500L发酵罐培养基组成及质量含量为糖蜜5%,即25000g ;牛肉膏0. 3%,即 1500g ;蛋白胨1%,即5000g ;氯化钠0. 5%,即2500g ;硫酸镁0. 05%,即250g ;磷酸二氢钾 0. 05%,即250g ;硝酸钾0. 1%,即500g ;加水补足500L,调节pH值为6. 8。实施例6
改变实施例5发酵培养集的pH为7. 4,其它条件均与实施例5相同,即按照假单胞菌 紫色变异链霉菌根瘤菌褐色球形固氮菌(AzotcAacter chroococcum)枯草芽孢杆菌 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蜡状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韦氏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鲁酵母灰色链霉菌锈色变种细黄链霉菌 =5:5:5:5:5:5:5:5:5:5:5:5:5:5的比例进行接种,一级液体种子、二级液体种子、种子罐和扩大培养的发酵温度为30°C,发酵时间为3天,pH值为7. 4,糖蜜浓度5%,堆放时间5天。 此条件下制成固态型粉末,该固体复合益生菌剂有效活菌数为37. 5亿个/克。液体种子培养基配方与实施例1相同。500L发酵罐培养基组成及质量含量为糖蜜5%,即25000g;牛肉膏0.3%,即 1500g ;蛋白胨1%,即5000g ;氯化钠0. 5%,即2500g ;硫酸镁0. 05%,即250g ;磷酸二氢钾 0. 05%,即250g ;硝酸钾0. 1%,即500g ;加水补足500L,调节pH值为7. 4。实施例7
接种量与实施例5相同,其它发酵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即按照假单胞菌紫色变异链霉菌根瘤菌褐色球形固氮菌(AzotcAacter chroococcum)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蜡状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韦氏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鲁酵母灰色链霉菌锈色变种细黄链霉菌 =5:5:5:5:5:5:5:5:5:5:5:5:5:5的比例进行接种,一级液体种子、二级液体种子、种子罐和扩大培养的发酵温度为^°C,发酵时间为2天,pH值为6. 8,糖蜜浓度3%,堆放时间3天。 此条件下制成固态型粉末,该固体复合益生菌剂有效活菌数为31亿个/克。
液体种子培养基配方与实施例1相同。500L发酵罐培养基组成及质量含量为糖蜜3%,即15000g ;牛肉膏0. 3%,即 1500g ;蛋白胨1%,即5000g ;氯化钠0. 5%,即2500g ;硫酸镁0. 05%,即250g ;磷酸二氢钾 0. 05%,即250g ;硝酸钾0. 1%,即500g ;加水补足500L,调节pH值为6. 8。实施例8
发酵培养基与实施例6相同,发酵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即按照假单胞菌紫色变异链霉菌根瘤菌褐色球形固氮菌(AzotcAacter chroococcum)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蜡状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韦氏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鲁酵母灰色链霉菌锈色变种细黄链霉菌 =5:5:5:5:5:5:5:5:5:5:5:5:5:5的比例进行接种,一级液体种子、二级液体种子、种子罐和扩大培养的发酵温度为^°C,发酵时间为2天,pH值为7. 4,糖蜜浓度5%,堆放时间3天。 此条件下制成固态型粉末,该固体复合益生菌剂有效活菌数为32亿个/克。液体种子培养基配方与实施例1相同。500L发酵罐培养基组成及质量含量为糖蜜5%,即25000g ;牛肉膏0. 3%,即 1500g ;蛋白胨1%,即5000g ;氯化钠0. 5%,即2500g ;硫酸镁0. 05%,即250g ;磷酸二氢钾 0. 05%,即250g ;硝酸钾0. 1%,即500g ;加水补足500L,调节pH值为7. 4。实施例9
培养条件与实施例2相同,接种比例不同。即按照假单胞菌紫色变异链霉菌 根瘤菌褐色球形固氮菌(AzotcAacter chroococcum)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蜡状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韦氏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鲁酵母灰色链霉菌锈色变种细黄链霉菌 =1:1:1:2:2:2:3:3:3:4:4:4:5:5的比例进行接种,一级液体种子、二级液体种子、种子罐和扩大培养的发酵温度为30°C,发酵时间为3天,pH值为6. 8,糖蜜浓度5%,堆放时间5天。 此条件下制成固态型粉末,该固体复合益生菌剂有效活菌数为38亿个/克。液体种子培养基配方与实施例1相同。500L发酵罐培养基组成及质量含量为糖蜜5%,即25000g ;牛肉膏0. 3%,即 1500g ;蛋白胨1%,即5000g ;氯化钠0. 5%,即2500g ;硫酸镁0. 05%,即250g ;磷酸二氢钾 0. 05%,即250g ;硝酸钾0. 1%,即500g ;加水补足500L,调节pH值为6. 8。以上实施例的实验结果表明
1、混合接种量和PH值的变化,对复合益生菌剂总有效活菌数的影响不大。2、发酵时间和发酵培养基糖蜜的浓度,对复合益生菌剂总有效活菌数的影响较大。3、发酵温度对复合益生菌剂总有效活菌数有一定影响。4、在本发明条件内,复合益生菌剂总有效活菌数> 30亿个/克。以下实施例是将实施例1得到的复合益生菌剂与牛粪堆肥混合使用效果。实用例1 复合益生菌剂在黄瓜上的应用效果
菌剂与牛粪堆肥按照1:100质量比,混合均勻,塑料大棚黄瓜底肥施肥量为亩。 对照为牛粪堆肥,塑料大棚黄瓜底肥施肥量为亩。在黄瓜生长、结实过程中,观察植株生长、药害情况,分析霜酶病、枯萎病病情,计算病情指数、防病效果和增产效果。结果表明试验组黄瓜霜酶病病指15. 8%,对照组黄瓜霜酶病病指25%,病情减轻36. 8% ;试验组黄瓜枯萎病病株率8%,对照组黄瓜枯萎病病株率20. 5%,病情减轻60. 9%。另外,验组黄瓜比对照组提前5天成熟。在提高黄瓜产量方面,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组产量5500kg/ 亩,对照组产量4548kg/亩,验组比对照组增收20. 9%。实用例2 复合益生菌剂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
菌剂与牛粪堆肥按照1:100质量比,混合均勻。在甘肃省天水玉米试验基地开展施肥效果试验,底肥施肥量为40kg/亩。对照为牛粪堆肥,底肥施肥量为40kg/亩。孕穗期追肥添加实验组复合益生菌剂与牛粪堆肥复配肥施肥量为^g/亩,对照为牛粪堆肥,施肥量为^g/亩。分析随机取10株玉米,分析其生长发育,衡量指标叶面积指数(LAI)和株高(PH);玉米产量,衡量指标穗长、穗行数、百粒重等,结果见表1和表2。结果表明, 实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表1 不同施肥对玉米叶面积指数和株高的影响
权利要求
1.一种生物有机肥复合益生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由下列步骤组成A、菌种复活采用14种微生物,即假单胞菌GSICC 31605、紫色变异链霉菌GSICC 41915、根瘤菌 GSICC 31813、褐色球形固氮菌GSICC 30112、枯草芽孢杆菌GSICC 32828、解淀粉芽孢杆菌GSICC 32826、赌状芽孢杆菌GSICC 32815、地衣芽孢杆菌GSICC 3(^85、韦氏芽孢杆菌 GSICC 32844、胶冻样芽孢杆菌GSICC 30250、苏云金芽孢杆菌GSICC 32807、鲁酵母GSICC 51930、灰色链霉菌锈色变种GSICC 41920、细黄链霉菌GSICC 41903,取上述14支菌种,在室温放置1-2天后,分别再转接到14个装有复活培养基的试管中,28-30°C培养5天,就得到活化菌种;B、混合接种与发酵将活化好的菌种采用混合接种方法,按照假单胞菌紫色变异链霉菌根瘤菌褐色球形固氮菌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韦氏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鲁酵母灰色链霉菌锈色变种细黄链霉菌为1-5 1-5 1-5 1-5 1-5 1-5 :1_5 :1_5 :1_5 :1_5 :1_5 :1_5 :1_5 :1_5 的比例接种到 500mL 液体种子培养基中,在,转速200转/分的摇床上培养,发酵2-4天;然后转接到5L液体种子培养基中,在^-30°C、转速200转/分的摇床上培养,发酵2-4天;再转接到50L液体种子培养基中,温度,转速200转/分,发酵2-4天;将种子罐的菌种输送到500L 发酵罐培养基中,温度,转速200转/分,发酵3-5天,可以得到液体复合益生菌剂;C、固体复合益生菌剂的制备将B步骤得到液体复合益生菌剂与5吨的风化煤混合均勻,堆放3-5天,然后在55°C烘干,即可制成固态型粉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有机肥复合益生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A中菌种复活培养基的重量配比为马铃薯20%、葡萄糖2%、牛肉膏0. 3%、蛋白胨1%、氯化钠 0. 5%、琼脂1. 5%,余量为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有机肥复合益生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B中液体种子培养基的重量配比为马铃薯20%、葡萄糖2%、牛肉膏0. 3%、蛋白胨1%、氯化钠 0. 5%,余量为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有机肥复合益生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B中发酵罐培养基的重量配比为糖蜜3-5%、牛肉膏0. 3%、蛋白胨1%、氯化钠0. 5%、硫酸镁 0. 05%、磷酸二氢钾0. 05%、硝酸钾0. 1%,余量为水。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何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生物有机肥复合益生菌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有机肥复合益生菌剂及其制备方法,步骤为将14支益生菌,假单胞菌、紫色变异链霉菌、根瘤菌、褐色球形固氮菌、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韦氏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鲁酵母、灰色链霉菌锈色变种、细黄链霉菌活化培养后,按照1%-5%的比例混合接种到500mL液体种子培养基中,然后进行扩大培养,最后将菌种输送到500L发酵罐中,温度28-30℃,转速200转/分,发酵3-5天,可以得到液体复合益生菌剂。本发明制备的生物有机肥复合益生菌剂在发挥微生物生态优势,改良土壤、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和抗病性、减少化肥用量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文档编号C12R1/10GK102229900SQ20111013156
公开日2011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0日
发明者周剑平, 季彬, 宗有祥, 王治业, 祁宏山, 祝英 申请人:周剑平, 祝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