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株用于蛋禽养殖的优良丁酸梭菌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株丁酸梭菌,具体是一株能够促进畜禽生长发育、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幼畜幼禽死亡率以及提高蛋禽生产性能的用于蛋禽养殖的丁酸梭菌。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采用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来控制畜禽的疾病以及提高生产性能。由于抗生素、激素的大量使用,使畜禽的蛋、肉、奶品质下降,长期食用给人类健康带来潜在危害。因此,欧盟从1999年起禁止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21世纪进入到一个提倡“健康、绿色”的时代,各种各样的产业都开始了以人和动物的健康为核心的绿色、生态化的研究。畜牧业作为我国一项支柱产业在经历了 20世纪的蓬勃发展后也响应了“健康、绿色”的口号,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而微生态制剂作为效果比较突出的一类,已经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大的成果。目前市场上的丁酸梭菌活菌制剂全部从日本进口,价格较高,丁酸梭菌作为药品、保健食品、饲料添加剂和微生物肥料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丁酸梭菌如果作为饲料添加剂,可以使我们的畜牧产品朝着绿色方向发展,对整个畜牧业和饲料业有着深远的意义。本发明针对上述课题,研制出一种畜禽养殖的优良丁酸梭菌HM-68 (Clostridiumbutyricum HM-68),作为饲料添加剂,它能够促进畜禽生长发育、提高饲料利用率、改善动物消化道微生态环境、促进肠道健康、调节机体免疫能力、降低幼畜幼禽死亡率、提高蛋禽生产性能等优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株能够促进畜禽生长发育、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幼畜幼禽死亡率以及提高 蛋禽生产性能的用于蛋禽养殖的优良丁酸梭菌。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株用于蛋禽养殖的优良丁酸梭菌,其特征在于:所述丁酸梭菌HM-68(Clostridium butyricum HM-68)已于2012年10月29日,在地址为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国家专利局指定专利微生物保藏中心)保藏,保藏号:CGMCC N0.6732。Clostridium butyricum HM-68分离自健康鸡肠道中,丁酸梭菌(Clostridiumbutyricum HM-68)可在动物肠道内拮抗动物病原菌,促进畜禽生长发育,提高饲料利用率,改善动物消化道微生态环境,促进肠道健康,调节机体免疫能力,降低幼畜幼禽死亡率。一种丁酸梭菌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改善蛋禽养殖。一种丁酸梭菌的活化和培养,其特征在于:将冷冻保存的ClostridiumbutyricumHM-68接种于GPY液体培养基中,在温度37°C下培养20h,如此传代培养2_3次得到所述的活化Clostridium butyricum HM-68菌种;所述的GPY液体培养基组成如下:蛋白胨10.0g,酵母膏 10.0g,葡萄糖 6.0g, MgSO4.7Η201.0g, Κ2ΗΡ042.0g, MnS0450ppm,加入 IL 蒸馏水,调节 pH 至 6.8,121°C灭菌 15min。一种丁酸梭菌菌粉的制备,其特征在于将活化的菌种接种发酵、干燥、粉碎制成菌粉,使其活菌数达到I X 109cfu/g。一种丁酸梭菌在饲料中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菌种发酵、冻干、粉碎后的菌粉与基础日粮充分搅拌均匀待用,饲料中丁酸梭菌活菌数达到lX105cfu/g。所述丁酸梭菌在畜禽养殖方面的应用,实验方法如下:试验方案:选择34周龄健康商品代海兰褐蛋鸡360只,采用单素有重复的试验设计方案,随机分成6个处理,每个处理60只鸡,每3只鸡为I个重复,即每个处理组可以获得20个重复观察数据,试验周期42天,平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饲喂典型玉米豆柏型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添加丁酸梭菌的基础日粮。指标测定:试验期间每日按重复记录产蛋数、蛋重、采食量和死淘鸡数,试验结束计算产蛋率、平均蛋重、料蛋比和死淘率。试验动物管理:试验鸡采用阶梯式笼养,自然通风,自由采食和饮水;免疫和驱虫程序按鸡场常规同步进行。及时收集槽外损失料放回槽内,随时观察、记录鸡只采食和健康状况。本发明提供的丁酸梭菌具有下述积极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饲料中丁酸梭菌活菌数达到lX105cfu/g时,饲喂蛋鸡能显著降低料蛋比,节省饲料 消耗,提高蛋鸡生产的经济效益。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丁酸梭菌活菌数达到IX 105cfu/g时,饲喂蛋鸡后能在动物肠道内拮抗病原菌,维持和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增强动物机体免疫功能,显著降低蛋鸡死淘率。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下述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并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一株用于蛋禽养殖的优良丁酸梭菌,所述丁酸梭菌HM_68(ClostridiumbutyricumHM-68)已于2012年10月29日,在地址为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国家专利局指定专利微生物保藏中心)保藏,保藏号=CGMCCN0.6732。Clostridium butyricum HM-68分离自健康鸡肠道中,丁酸梭菌(Clostridiumbutyricum HM-68)可在动物肠道内拮抗动物病原菌,促进畜禽生长发育,提高饲料利用率,改善动物消化道微生态环境,促进肠道健康,调节机体免疫能力,降低幼畜幼禽死亡率。一种丁酸梭菌的应用,用于改善蛋禽养殖。一种丁酸梭菌的活化和培养,将冷冻保存的Clostridium butyricum HM-68接种于GPY液体培养基中,在温度37°C下培养20h,如此传代培养2-3次得到所述的活化Clostridium butyricum HM-68菌种;所述的GPY液体培养基组成如下:蛋白胨10.0g,酵母膏 10.0g,葡萄糖 6.0g, MgSO4.7Η201.0g, Κ2ΗΡ042.0g, MnS0450ppm,加入 IL 蒸馏水,调节 pH至 6.8,121°C灭菌 15min。—种丁酸梭菌菌粉的制备,将活化的菌种接种发酵、干燥、粉碎制成菌粉,使其活菌数达到lX109cfu/g。一种丁酸梭菌在饲料中的使用方法,将菌种发酵、冻干、粉碎后的菌粉与基础日粮充分搅拌均匀待用,饲料中丁酸梭菌活菌数达到I X 105cfu/g。实验1:丁酸梭菌HM-68 (Clostridium butyricum HM-68)降低蛋鸡料蛋比的情况。选择34周龄健康商品代海兰褐蛋鸡360只,采用单因子有重复的试验设计方案,随机分成6个处理,每个处理60只鸡,每3只鸡为I个重复,即每个处理组可以获得20个重复观察数据,试验周期42天,平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3个处理I组。基础日粮配方及营养水平见表I。每日按重复记录产蛋数、蛋重,试验结束计算产蛋率、平均蛋重。对照组饲喂典型玉米豆柏型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添加丁酸梭菌的基础日粮,每克饲料中Clostridium butyricum HM-68活菌数达到I X 105cfu/g。蛋鸡产蛋率、平均蛋重情况见表2。表I基础日粮配方及营养水平
权利要求
1.一株用于蛋禽养殖的优良丁酸梭菌,其特征在于:所述丁酸梭菌(Clostridiumbutyricum HM-68)是从健康鸡肠道中分离得到的;该菌株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CGMCCN0.6732,保藏日期为2012年10月29日。
2.一种丁酸梭菌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改善蛋禽养殖。
3.—种丁酸梭菌的活化和培养,其特征在于:将冷冻保存的ClostridiumbutyricumHM-68接种于GPY液体培养基中,在温度37°C下培养20h,如此传代培养2_3次得到所述的活化Clostridium butyricum HM-68菌种;所述的GPY液体培养基组成如下:蛋白胨10.0g,酵母膏 10.0g,葡萄糖 6.0g, MgSO4.7Η201.0g, Κ2ΗΡ042.0g, MnS0450ppm,加入 IL 蒸馏水,调节 pH 至 6.8,121°C灭菌 15min。
4.一种丁酸梭菌菌粉的制备,其特征在于将活化的菌种接种发酵、干燥、粉碎制成菌粉,使其活菌数达到I X 109cfu/g。
5.一种丁酸梭菌在饲料中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菌种发酵、冻干、粉碎后的菌粉与基础日粮充分搅拌均 匀待用,饲料中丁酸梭菌活菌数达到lX105cfu/g。
全文摘要
一株能够促进畜禽生长发育、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幼畜幼禽死亡率以及提高蛋禽生产性能的用于蛋禽养殖的优良丁酸梭菌。技术方案是其特征是所述的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 HM-68已于2012年10月29日,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号CGMCC No.6732。本发明还公开了其应用方法。
文档编号C12N1/20GK103205375SQ201310083900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5日
发明者赵树平, 李安东, 乔向前 申请人:厦门和美科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