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4650阅读:766来源:国知局
红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红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叶: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的鲜叶;(2)将鲜叶直接送入180-200℃烘箱内,鼓热风翻吹茶叶5-10分钟,出叶;(3)将上述茶叶按3-4厘米摊于萎凋帘上,萎凋温度为42-48℃,萎凋时间为1-2小时,每隔10-15分钟翻叶一次;本发明采用二次发酵,本发明生产的红茶,有效成分含量高,色泽乌润、味道别具一格、醇厚,受到消费欢迎与认可。
【专利说明】红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领域,更具体涉及ー种红茶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红茶属全发酵茶,汤色和叶底均为红色;传统エ艺为:鲜叶一萎凋一初揉一复揉—发酵一干燥一精制。其缺点是:色泽枯黄;汤色不亮、发酵味道不浓、香气不正。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茶的制作方法,该方法结合传统红茶加工エ艺,进行改进,生产的红茶,色泽乌润、味道别具一格、醇厚。
[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红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叶: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ニ叶的鲜叶;
(2)、将鲜叶直接送入180-200°C烘箱内,鼓热风翻吹茶叶5-10分钟,出叶;
(3)、将上述茶叶按3-4厘米摊于萎凋帘上,萎凋温度为42-48°C,萎凋时间为1_2小吋,每隔10-15分钟翻叶一次;
(4)、揉捻:将萎凋茶叶放至50-60°C加热锅,热揉20-30min;降温至室温,摊放3_4小吋,再加热至70-80°C,热揉5-10分钟;
(5)、一次发酵:将揉捻后的茶叶摊放于发酵室内,摊叶厚度为8?10厘米,发酵室温度为23-28 °C,发酵时间为2-3小时;
(6)、二次发酵:将一次发酵茶叶抖开,冷却至室温存放12-14小吋,再摊放于发酵室内,摊叶厚度为5-6厘米,发酵室温度为35-39°C,发酵时间为2-3小时;
(7)、烘焙:将二次发酵后的茶叶在115-125°C下烘焙至含水量3-5%;
(8)、干茶整理:将足干后的茶叶经分筛、割去碎末、簸去黄片、剔杂后装箱。
[0005]本发明生产的红茶,有效成分含量高,色泽乌润、味道别具一格、醇厚,受到消费欢迎与认可。
【具体实施方式】[0006]例1:
红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叶: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ニ叶的鲜叶;
(2)、将鲜叶直接送入180-200°C烘箱内,鼓热风翻吹茶叶5-10分钟,出叶;
(3)、将上述茶叶按3-4厘米摊于萎凋帘上,萎凋温度为42-48°C,萎凋时间为1_2小吋,每隔10-15分钟翻叶一次;
(4)、揉捻:将萎凋茶叶放至50-60°C加热锅,热揉20-30min;降温至室温,摊放3_4小吋,再加热至70-80°C,热揉5-10分钟; (5)、一次发酵:将揉捻后的茶叶摊放于发酵室内,摊叶厚度为8?10厘米,发酵室温度为23-28 °C,发酵时间为2-3小时;
(6)、二次发酵:将一次发酵茶叶抖开,冷却至室温存放12-14小吋,再摊放于发酵室内,摊叶厚度为5-6厘米,发酵室温度为35-39°C,发酵时间为2-3小时;
(7)、烘焙:将二次发酵后的茶叶在115-125°C下烘焙至含水量3-5%;
(8)、干茶整理:将足干后的茶叶经分筛、割去碎末、簸去黄片、剔杂后装箱。
[0007]本发明生产的红茶,有效成分含量高,色泽乌润、味道别具一格、醇厚,受到消费欢迎与认可。
[0008]例2
红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叶: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ニ叶的茶叶鲜叶;
(2)、将鲜叶直接送入180-200°C烘箱内,鼓热风翻吹茶叶5-10分钟,出叶;
(3)、将上述茶叶按3-4厘米摊于萎凋帘上,萎凋温度为42-48°C,萎凋时间为1_2小吋,每隔10-15分钟翻叶一次;
(4)、揉捻:将前述茶叶加入至50-60°C加热锅,热揉20-30min;降温至室温,摊放3_4小时,再加入至70-80°C加热锅,热揉5-10分钟;
(5)、一次发酵:将揉捻后的茶叶摊放于发酵室内,摊叶厚度为8?10厘米,摊叶中间隔2-3厘米夹ー层荷叶,茶叶顶部用荷叶盖住,发酵室温度为23-28°C,发酵时间为2-3小时;
(6)、二次发酵:将一次发酵茶叶抖开,冷却至室温存放12-14小吋,再摊放于发酵室内,摊叶厚度为5-6厘米,发酵室温度为35-39°C,发酵时间为2-3小时;
(7)、烘焙:将二次发酵后的茶叶在115-125°C下烘焙至含水量3-5%;
(8)、干茶整理:将足干后的茶叶经分筛、割去碎末、簸去黄片、剔杂后装箱。
[0009]本发明荷叶夹层增加了茶叶发醇温度,使得发酵彻底,改善ロ感,更醇厚。
【权利要求】
1.红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叶: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ニ叶的鲜叶; (2)、将鲜叶直接送入180-200°C烘箱内,鼓热风翻吹茶叶5-10分钟,出叶; (3)、将上述茶叶按3-4厘米摊于萎凋帘上,萎凋温度为42-48°C,萎凋时间为1_2小吋,每隔10-15分钟翻叶一次; (4)、揉捻:将前述茶叶加入至50-60°C加热锅,热揉20-30min;降温至室温,摊放3_4小时,再加入至70-80°C加热锅,热揉5-10分钟; (5)、一次发酵:将揉捻后的茶叶摊放于发酵室内,摊叶厚度为8?10厘米,发酵室温度为23-28 °C,发酵时间为2-3小时; (6)、二次发酵:将一次发酵茶叶抖开,冷却至室温存放12-14小吋,再摊放于发酵室内,摊叶厚度为5-6厘米,发酵室温度为35-39°C,发酵时间为2-3小时; (7)、烘焙:将二次发酵后的茶叶在115-125°C下烘焙至含水量3-5%; (8)、干茶整理:将足干后的茶叶经分筛、割去碎末、簸去黄片、剔杂后装箱。
【文档编号】A23F3/06GK103444922SQ201310318218
【公开日】2013年1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6日
【发明者】汪学兵 申请人:安徽省霍山县聚一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