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装体液的微流体容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65312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装体液的微流体容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装体液的微流体容器,解决了检测中一次抽血不能做多次生化检测的问题。该微流体容器包括二氧化硅基片,所述基片有10到500个分装洞槽和多个引流沟槽,所述分装洞槽用于收集血液而引流沟槽用于回收血液,能将抽取的血液或组织液分装到众多洞槽中,并且使每一个洞槽内的血液或组织液量都足够做一次分子检测,从而该微流体装置能辅佐癌症的诊断。
【专利说明】一种分装体液的微流体容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作为疾病诊断的血液体液取样和分装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由微机电刻蚀技术制作的微流体容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癌症检测诊断的采集体液(血液和组织液等)取样过程中,一瓶试管的体液往往只能做一次分子生物学的诊断,存在采集体液浪费问题。目前还没有一种容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由微机电刻蚀技术制作的微流体容器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微流体容器是为疾病诊断的血液体液取样和分装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解决目前检测诊断的采集体液(血液和组织液等)取样过程中,一瓶试管的体液往往只能做一次分子生物学的诊断的采集体液浪费问题,对体液取样的可分装取液的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分装体液的微流体容器,包括二氧化硅基片,所述基片有10到500个分装洞槽和多个引流沟槽。
[0006]优选的,该微流体容器设有包住二氧化硅基片膜外包层,所述外包层膜结构完全覆盖所述二氧化硅晶片的内部的分装洞槽和引流洞槽。
[0007]优选的,膜外包层采用对聚对二甲苯、二甲基硅氧烷、尼龙(聚己二酰己二胺)或者聚苯乙烯。膜材料化学特色是能保持血液或者细胞组织液的化学性质不变,选用聚对二甲苯等材料做微流体容器的膜结构,是因为聚对二甲苯研究表明其有生物相容性。聚对二甲苯生物相容性是指说血液不会与聚对二甲苯发生化学反应而影响癌症诊断的检测结果。其它替代材料如二甲基硅氧烷,尼龙(聚己二酰己二胺)或者聚苯乙烯都具备这种生物相容性。
[0008]优选的,洞槽口的几何形状呈现圆形、正方形、正六边形或者正八边形。
[0009]优选的,膜外包层采用对聚对二甲苯、二甲基硅氧烷、尼龙或者聚苯乙烯。
[0010]优选的,圆形洞槽的尺寸在半径150-600微米间,其洞槽深度在400-600微米间。
[0011]优选的,当洞槽口形状采用正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形状的槽口时,其槽口的对角线长度在300-1200微米间,其洞槽深度在400-600微米间。
[0012]本实用新型的微流体容器可用于血液和细胞组织液取样和分装,而其微流体容器的分装到众多微小洞槽的取样液体可进一步通过生物化学的检测来辅助对癌症的诊断。具体操作措施包括:通过抽血采集患者的血液或者通过相关手段提取患者的细胞组织液;将采集的液体通过注射器抽取后滴在微流体容器内,令其分装到众多的微小洞槽中。如果待检测的液体量过多,且在淹没了众多的微小洞槽仍然溢满,多余液体就能够通过装置两边的两个引流沟槽回流到试剂瓶中。对分装好的微小洞槽,每个洞槽内的液体都能通过针对I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摔,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
的微流体容器,包括二氧化硅基片,基片设
6片的膜外包层,膜外包层完全覆盖所述二
—先取一个二氧化硅的基层,在基层上,采用:境下完成刻蚀分装洞槽1和两边的两个引
【权利要求】
1.一种分装体液的微流体容器,包括二氧化硅基片,所述基片设有10-500个分装洞槽和多个引流沟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体容器,其中,所述微流体容器还设有包住所述二氧化硅基片的膜外包层,所述膜外包层完全覆盖所述二氧化硅晶片的分装洞槽和引流沟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流体容器,其中,洞槽口的几何形状为圆形、正方形、正六边形或者正八边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流体容器,其中,所述膜外包层采用对聚对二甲苯、二甲基硅氧烷、尼龙或者聚苯乙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流体容器,其中,圆形洞槽的尺寸在半径150-600微米间,其洞槽深度在400-600微米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体容器,其中,当洞槽口形状采用正方形、正六边形或正八边形形状的槽口时,其槽口的对角线长度在300-1200微米间,其洞槽深度在400-600微米间。
【文档编号】C12M1/00GK203625353SQ201320649655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1日
【发明者】揭李迪 申请人:揭李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