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牛樟菌的培养基及培养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牛樟菌的培养基。所述的培养基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牛樟木萃取的营养液5%-10%,碳源10-30%,氮源5-10%,葡萄糖10-15%,酵母粉2-5%,水余量。采用所述的培养基进行牛樟菌培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用接种针挑取少量在试管斜面培养基上保藏的菌丝体接种到PDA平板培养基上,进行菌株活化,在将活化的菌株接种于培养基中,在光照下培养,得樟芝菌菌丝体原基。采用本发明进行牛樟菌培养,培养得到的樟菌菌丝体可产生种类最多的物质,且产生的物质明显优于黑暗条件下培养的菌丝体。
【专利说明】一种牛樟菌的培养基及培养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生物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牛樟菌的培养基及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牛樟芝(Taiwanofungus camphorates)属樟科樟属植物,又名黑樟,牛樟燕或樟 芝,原产于我国台湾。牛樟木树干通直,树体高耸,具有良好的观赏价值,其具有特殊的香 味,也不易腐朽,且纹理交错、材质细致,为高价值家具最佳素材。樟荥为一种木材腐朽真 菌,味道较苦,具有安神、行气活血、消积解毒、消肿等功效,可谓一种上等的食或药用类真 菌。台湾研究人员进行了多项樟芝毒理试验,结果显示,LDS (下标50)为2000mg/kg,显示 为无毒性物质,且原子光谱分析显示,其中不含有汞、砷及铬等重金属。台北荣民总医院研 究显示,樟芝菌粉无毒副作用,樟芝无致突变及致畸作用。目前由于牛樟天然林过度开发及 人为盗伐,使得牛樟芝仅分布在高海拨地区,且多为高龄老树,结实量少,母树甚为分散,给 授粉带来较大困难,给种子的采集也带来较大困难,而且因树体高大不易攀爬,即使能采摘 种子,发芽或发芽率较低,导致牛樟芝资源严重短缺,价格昂贵,因此,极有必要进行牛樟芝 的人工栽培。
[0003] 野生与人工培育的牛樟芝功效神奇,目前已实现牛樟芝人工培养规模化。樟芝子 实体可加工成各种饮口,便利人们日常饮用,而其液体培养物只能加工成胶囊,而在无牛樟 树条件下,不可能培养出樟芝子实体,而通过液体静置培养术,可生长出厚实的菌丝体原 基,而这种菌丝体原基在品质及实用上均优于液体发酵菌丝体。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能获 得樟芝菌丝体原基的培养基及培养方法。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能获得樟芝菌丝体原基的培养基及培 养方法。
[0005]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牛樟菌的培养基,所述的培养基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牛樟木萃取的营养液 5%-10%, 碳源 10-30% 氮源 5-10% 葡萄糖 10-15% 酵母粉 2-5% 水 优选的,所述的碳源选自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或地瓜淀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0006] 优选的,所述的氮源为麸皮浸出液。
[0007] 优选的,所述的培养基为在121°C、0. 10-0. 15Kpa下灭菌15-30min的培养基。 [0008] 优选的,所述的水为二次蒸馏水。
[0009] 优选的,所述的玉米淀粉:水的体积比为(3-4) : (5-7)。
[0010] 采用如上所述的培养基进行牛樟菌培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菌株活化:用接种针挑取少量在试管斜面培养基上保藏的菌丝体接种到PDA平板 培养基上,培养得活化的樟菌菌株; (2) 取l-2cm2步骤(1)中培养得到的活化樟菌菌落接种于培养基中,在光照下培养,得 樟芝菌菌丝体原基。
[0011] 所述的樟芝菌株为本实验室分离自台湾野生樟芝子实体。
[0012] 步骤(1)中所述的培养温度为25-28°C,所述的培养时间为20-25d。
[0013] 步骤(2)中所述的培养温度为26-30°C,培养时间为55-56d。
[0014]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体现在以下几点: 1. HPLC结果显示,培养55d或以上,培养55天或以上菌丝体产生的物质种类最多。在 菌丝体生长初期,菌丝体只合成本身生长所需要的初级代谢产物,在后期才合成具有生物 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但是在培养60天时,菌丝体的物质种类少于培养55天的樟芝菌丝 体,说明在培养60天后,菌丝体的物质可能被菌丝体利用。因此,本发明中将樟菌的培养时 间限定为55-56d, 2. 研究显示,HPLC结果显示,樟菌丝体在有光的条件下产生的物质明显优于黑暗条件 下培养的菌丝体。因此,本发明对樟菌在光照下培养。
[0015] 3.牛樟菌可利用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或地瓜淀粉作为碳源,不能利用大米粉作 为碳源,能利用麸皮作为氮源,不能利用豆饼粉作为氮源,本发明中将玉米淀粉、马铃薯淀 粉、地瓜粉及麸皮作为培养基中成分,以利于牛樟菌的生长。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0017] 实施例1 一种牛樟菌的培养基,所述的培养基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牛樟木萃取的营养液 5%, 玉米淀粉 麸皮浸出液 5% 葡萄糖 10% 酵母粉 2% 二次蒸馏水 所述的培养基为在121°C、0. lOKpa下灭菌15min的培养基。
[0018] 所述的玉米淀粉:水的体积比为3 :5。
[0019] 采用如上所述的培养基进行牛樟菌培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菌株活化:用接种针挑取少量在试管斜面培养基上保藏的菌丝体接种到PDA平板 培养基上,培养,培养温度为25°C,培养时间为20d,得活化的樟菌菌株; (2) 取lcm2步骤(1)中培养得到的活化樟菌菌落接种于培养基中,在光照下培养,培养 温度为26°C,培养时间为55d,得樟芝菌菌丝体原基。
[0020] 所述的樟芝菌株为本实验室分离自台湾野生樟芝子实体。
[0021] 实施例2 一种牛樟菌的培养基,所述的培养基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牛樟木萃取的营养液 1〇%, 马铃薯淀粉 30% 麸皮浸出液 10% 葡萄糖 15% 酵母粉 5% 二次蒸馏水 所述的培养基为在121°C、0. 15Kpa下灭菌30min的培养基。
[0022] 采用如上所述的培养基进行牛樟菌培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菌株活化:用接种针挑取少量在试管斜面培养基上保藏的菌丝体接种到PDA平板 培养基上,培养,培养温度为28°C,培养时间为25d,得活化的樟菌菌株; (2) 取2cm2步骤(1)中培养得到的活化樟菌菌落接种于培养基中,在光照下培养,培养 温度为30°C,培养时间为56d,得樟芝菌菌丝体原基。
[0023] 所述的樟芝菌株为本实验室分离自台湾野生樟芝子实体。
[0024] 实施例3 一种牛樟菌的培养基,所述的培养基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牛樟木萃取的营养液 8%, 地瓜淀粉 20% 麸皮浸出液 8% 葡萄糖 12% 酵母粉 3% 二次蒸馏水 所述的培养基为在121°C、0. 12Kpa下灭菌20min的培养基。
[0025] 采用如上所述的培养基进行牛樟菌培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菌株活化:用接种针挑取少量在试管斜面培养基上保藏的菌丝体接种到PDA平板 培养基上,培养,培养温度为26°C,培养时间为23d,得活化的樟菌菌株; (2) 取2cm2步骤(1)中培养得到的活化樟菌菌落接种于培养基中,在光照下培养,培养 温度为28°C,培养时间为55d,得樟芝菌菌丝体原基。
[0026] 所述的樟芝菌株为本实验室分离自台湾野生樟芝子实体。
[0027]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定,本领域 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不脱离本发明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牛樟菌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养基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牛樟木萃取的营养液 5%-10%, 碳源 10-30%, 氮源 5-10%, 匍萄糖 10-15%, 酵母粉 2-5%, 水 余量。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牛樟菌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源选自玉米淀 粉、马铃薯淀粉或地瓜淀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牛樟菌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氮源为麸皮浸出 液。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牛樟菌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养基为在 121°C、0. 10-0. 15Kpa 下灭菌 15-30min 的培养基。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牛樟菌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为二次蒸馏水。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牛樟菌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玉米淀粉:水的体 积比为(3-4) : (5-7)。
7. 采用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培养基进行牛樟菌培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以下步骤: (1) 菌株活化:用接种针挑取少量在试管斜面培养基上保藏的菌丝体接种到PDA平板 培养基上,培养得活化的樟菌菌株; (2) 取l-2cm2步骤(1)中培养得到的活化樟菌菌落接种于培养基中,在光照下培养,得 樟芝菌菌丝体原基。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牛樟菌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樟芝菌株为本实 验室分离自台湾野生樟芝子实体。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牛樟菌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培养温 度为25-28°C,所述的培养时间为20-25d。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牛樟菌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培养 温度为26-30°C,培养时间为55-56d。
【文档编号】C12N1/14GK104152359SQ201410405485
【公开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8日
【发明者】刘巴宁, 郑安乔 申请人:中山安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