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磨面条及其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8588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石磨面条,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小麦、蛋液、荞麦、豆腐渣、魔芋粉、茯苓、蔬菜、富硒井水和桐籽壳,各原料的重量份数为:10~20份的小麦、1~3份的蛋液、2~5份的荞麦、0.05~0.1份豆腐渣、0.05~0.1份魔芋粉、1~2份的茯苓、1~2份的蔬菜、3~6份的富硒井水和0.1~0.2份的桐籽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磨面条,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重量份数为:10份的小麦、1份的蛋液、2份的荞麦、0.05份豆腐渣、0.05份魔芋粉、1份的茯苓、1份的蔬菜、3份的富硒井水和0.1份的桐籽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磨面条,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重量份数为:15份的小麦、2份的蛋液、4份的荞麦、0.08份豆腐渣、0.06份魔芋粉、2份的茯苓、1.5份的蔬菜、5份的富硒井水和0.15份的桐籽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磨面条,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重量份数为:20份的小麦、3份的蛋液、5份的荞麦、0.1份豆腐渣、0.1份魔芋粉、2份的茯苓、2份的蔬菜、6份的富硒井水和0.2份的桐籽壳。

5.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石磨面条,其特征在于:所述蛋液取自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或鸽子蛋。

6.根据权利要求5述的石磨面条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以下方法制备:步骤一、原料的准备:a、称取上述份数的小麦,在石磨下研磨成小麦粉,过60~100目筛备用;b、称取上述份数的荞麦,在石磨下研磨成荞麦粉,过60~100目筛备用;c、称取上述份数的茯苓,烘干后打粉得到茯苓粉,过100~200目筛备用;d、称取上述份数的桐籽壳,烘干后灼烧,得到桐壳灰,备用;e、称取上述份数的新鲜的豆腐渣,研磨打浆后,喷浆造粒得到豆腐渣粉,过100~200目筛备用;f、称取上述份数的蔬菜和富硒井水,将蔬菜洗净后与富硒井水打浆得到蔬菜汁;

步骤二、和面:将上述份数的蛋液、魔芋粉以及步骤一制得的小麦粉、荞麦粉、茯苓粉、桐壳灰和豆腐渣粉混合后加入和面机内,再加入蔬菜汁,混合搅拌15~20min,使之形成面团;

步骤三、熟化:将面团和好后,取出放入熟化机内,熟化机转速为8~10r/min,面团温度20~30℃,熟化后,静置20~30min;

步骤四、切条:把步骤三熟化后的面团辊轧成面带,连续轧辊2~3次,得到所需规格的面条;

步骤五、烘干:用烘干机将面条烘干或在阳光下暴晒,干后切断,凉至室温包装。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