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级固体饮料素食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24740阅读:555来源:国知局
一种纳米级固体饮料素食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食品技术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纳米级固体饮料素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素食一般是将多种食材,按照营养均衡的配比加工成固体饮料,素食一般能及时补充长期素食者缺乏的钙、铁、锌等营养,做到全面均衡补充,既不用改变素食者的饮食习惯,还能保证身体健康。且食用起来方便简单,能提升免疫力、增强体质,全面补充营养,迅速提升机体免疫力。

目前素食的制备方法一般:按照营养均衡的原则,选取食材;将食材进行干燥;将食材进行粉粹;将粉碎后的食材进行调配和混合;最后包装成品。现有的制备方法存在以下缺点:

一方面粉碎颗粒度不够小,是食用后不易消化,尤其是对消化功能失常的人群;其次在制备过程中,尤其是粉碎过程中,由于从大颗粒粉粹成小颗粒的过程中,颗粒之间的摩擦和碰撞容易导致瞬时温度过高,使得其中的淀粉和蛋白质很容易出现碳化,从而破坏营养物质。淀粉碳化一般在60-120度左右,蛋白质对温度更敏感,一般50-70度左右。尤其是在干热条件下,淀粉的碳化温度更低,在50度左右就出现碳化现象。产生碳化后,不但失去营养物质,更不易消化和吸收。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固体饮料素食及其纳米级的制备方法,可以很好的解决在粉碎过程中的温度升高导致碳化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级固体饮料素食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多种食材原料根据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大小进行分类筛选,分成A,B,C和D四类,其中A类为淀粉含量高的食材原料,B类为蛋白质含量高的食材原料,C类为花类食材原料、D为其他食材原料;

将D类中各原料进行烘干粉碎,粉粹的颗粒控制在毫米级,混合得到D类颗粒;

将A类中各原料进行烘干粉碎,粉粹的颗粒控制在微米级,并在粉碎后2-3m内加入部分D类颗粒进行搅拌混合,得到A类和D类的混合颗粒;

将B类中各原料进行烘干粉碎,粉粹的颗粒控制在微米级,并在粉碎后1-2m内加入剩余的D类颗粒进行搅拌混合,得到B类和D类的混合颗粒;

将C类中各原料进行烘干粉碎,粉粹的颗粒控制在微米级,混合得到C类颗粒;

将A类和D类的混合颗粒以及B类和D类的混合颗粒进行搅拌混合,再将混合物进行粉粹,粉粹的颗粒控制在纳米级,并在1-3m内加入C类颗粒,混合搅拌即得固体饮料素食。

进一步地,所述多种食材原料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人参3-5份、灵芝3-5份、枸杞3-5份、茯苓1-2份、决明子1-2份、沙棘1-2份、榛蘑1-2份、松茸1-2份、猴头1-2份、黑木耳1-2份、大红菇1-2份、银耳1-2份、羊肚菌1-2份、香菇1-2份、红蘑1-2份、冬菇1-2份、极大螺旋藻1-2份、海带1-2份、紫菜1-2份、红枣1-2份、胡罗卜1-2份、山楂1-2份、松花粉1-2份;

燕麦300-500份、小麦50-100份、大麦200-400份、糯米50-100份、黑米50-100份、薏米100-200份、荞麦米50-100份、玉米50-100份、黍米50-100份、小米50-100份、糙米50-100份、高粱米50-100份、黄豆100-200份、黑大豆30-50份、黑小豆30-50份、红豆30-50份、绿豆30-50、豌豆30-50份、蚕豆30-50份、鹰嘴豆10-30份、扁豆10-30份、刀豆10-30份、青豆10-30份、芸豆10-30份、荷兰豆10-30份、毛豆10-30份、四季豆10-30份、龙豆10-30份、垅船豆10-30份、豇豆10-30份;

莲子30-40份、山核桃仁20-30份、榛子仁20-30份、松子仁20-30份、开心果仁20-30份、杏仁20-30份、葵花籽仁20-30份、花生仁20-30份、白果果仁10-20份、西瓜籽10-20份、南瓜籽10-20份、葡萄籽10-20份、黄瓜籽10-20份、紫苏籽10-20份、生菜籽10-20份、雪里蕻籽10-20份、冬瓜籽10-20份、苦瓜籽10-20份、方瓜籽10-20份、佛手瓜子10-20份、金丝瓜籽10-20份、丝瓜籽10-20份、笋瓜籽10-20份、西葫芦籽10-20份、角瓜籽10-20份、芹菜籽10-20份、香菜籽10-20份、心里美罗卜籽10-20份、花菜籽10-20份、西兰花籽10-20份、丕兰籽10-20份、苋菜籽10-20份、苦苣籽10-20份、石榴籽10-20份、白菜10-20份、菠菜籽10-20份、胡萝卜籽10-20份、香椿籽10-20份、芥蓝籽10-20份、茼蒿籽10-20份、油菜籽10-20份、黑芝麻10-20份、白芝麻10-20份、莱菔籽10-20份、酸枣仁10-20份、火麻仁10-20份;

重瓣红玫瑰1-4份、丁香花1-4份、菊花1-4份、葵花1-4份、代代花1-4份、白扁豆花1-4份、金银花5-7份、丹凤牡丹花1-2份、茶树花1-2份。

进一步地,所述A类原料包括:

小麦、大麦、糯米、薏米、黑米、玉米、荞麦米、燕麦、黍米、小米、糙米、高粱米、黄豆、黑大豆、黑小豆、红豆、绿豆、豌豆、蚕豆、鹰嘴豆、扁豆、刀豆、青豆、芸豆、荷兰豆、毛豆、四季豆、龙豆、垅船豆、豇豆。

进一步地,所述B类原料包括:

莲子、山核桃仁、榛子仁、松子仁、开心果仁、杏仁、葵花籽仁、花生仁、白果果仁、西瓜籽、南瓜籽、葡萄籽、黄瓜籽、紫苏籽、生菜籽、雪里蕻籽、冬瓜籽、苦瓜籽、方瓜籽、佛手瓜子、金丝瓜籽、丝瓜籽、笋瓜籽、西葫芦籽、角瓜籽、芹菜籽、香菜籽、心里美罗卜籽、花菜籽、西兰花籽、丕兰籽、苋菜籽、苦苣籽、石榴籽、白菜籽、菠菜籽、胡萝卜籽、香椿籽、芥蓝籽、茼蒿籽、油菜籽、黑芝麻、白芝麻、莱菔籽、酸枣仁、火麻仁。

进一步地,所述C类原料包括:

重瓣红玫瑰、丁香花、菊花、葵花、代代花、白扁豆花、金银花、丹凤牡丹花、茶树花。

进一步地,所述D类原料包括:

人参、灵芝、决明子、松茸、茯苓、沙棘、榛蘑、猴头、黑木耳、大红菇、银耳、羊肚菌、香菇、红蘑、冬菇、极大螺旋藻、海带、紫菜、枸杞、红枣、胡罗卜、山楂、松花粉。

进一步地,在将A类和D类的混合颗粒以及B类和D类的混合颗粒进行搅拌混合,再将混合物进行粉粹时采用的是超微粉碎技术,具体采用磨介式超微粉碎、气流式超微粉碎或机械剪切式超微粉碎的其中一种。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上述任意一种纳米级固体饮料素食的制备方法制备的纳米级固体饮料素食。

本发明提供的纳米级固体饮料素食的制备方法通过对食材原料进行分类,将淀粉含量高和蛋白质含量高的筛选出来;在粉碎加工这些食材原来时,加入一些大颗粒的其他食材进行混合,利用其他食材大颗粒与这些小颗粒的食材的充分接触,一方面可以充分将小颗粒表面的温度传导到大颗粒上,使得温度均衡下降,而且另一方面,利用大颗里空隙大,散热好的特征可以将食材颗粒中温度释放出去,从而减少淀粉和蛋白质碳化的风险.

且食材中的花类在加工时只将其加工成微米级的,一方面利用其大颗粒的特点充分发挥降温,且利用花类颗粒在水中易分散均匀,对消化和吸收都不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纳米级固体饮料素食制备方法的物理降温原理图;

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以下3个优选实施例,分别是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

实施例1:

A类:燕麦300份、小麦50份、大麦200份、糯米50份、黑米50份、薏米100份、荞麦米100份、玉米100份、黍米100份、小米50份、糙米100份、高粱米100份、黄豆200份、黑大豆30份、黑小豆50份、红豆30份、绿豆50份、豌豆30份、蚕豆50份、鹰嘴豆10份、扁豆30份、刀豆10份、青豆10份、芸豆10份、荷兰豆10份、毛豆30份、四季豆10份、龙豆10份、垅船豆10份、豇豆10份;

B类:莲子30份、山核桃仁20份、榛子仁20份、松子仁20份、开心果仁20份、杏仁20份、葵花籽仁20份、花生仁20份、白果果仁10份、西瓜籽10份、南瓜籽10份、葡萄籽10份、黄瓜籽10份、紫苏籽20份、生菜籽10份、雪里蕻籽10份、冬瓜籽20份、苦瓜籽10份、方瓜籽10份、佛手瓜子10份、金丝瓜籽20份、丝瓜籽20份、笋瓜籽10份、西葫芦籽10份、角瓜籽20份、芹菜籽20份、香菜籽10份、心里美罗卜籽10份、花菜籽10份、西兰花籽10份、丕兰籽10份、苋菜籽10份、苦苣籽10份、石榴籽20份、白菜10份、菠菜籽10份、胡萝卜籽10份、香椿籽10份、芥蓝籽10份、茼蒿籽20份、油菜籽10份、黑芝麻10份、白芝麻10份、莱菔籽10份、酸枣仁10份、火麻仁10份;

C类:重瓣红玫瑰4份、丁香花4份、菊花4份、葵花4份、代代花4份、白扁豆花4份、金银花7份、丹凤牡丹花2份、茶树花2份;

D类:人参3份、灵芝3份、枸杞3份、茯苓1份、决明子1份、沙棘1份、榛蘑2份、松茸1份、猴头1份、黑木耳1份、大红菇1份、银耳2份、羊肚菌2份、香菇1份、红蘑2份、冬菇1份、极大螺旋藻2份、海带1份、紫菜2份、红枣1份、胡罗卜2份、山楂1份、松花粉2份。

实施例2:

A类:燕麦400份、小麦100份、大麦300份、糯米100份、黑米100份、薏米200份、荞麦米50份、玉米100份、黍米100份、小米50份、糙米100份、高粱米100份、黄豆200份、黑大豆50份、黑小豆30份、红豆50份、绿豆30份、豌豆50份、蚕豆30份、鹰嘴豆10份、扁豆30份、刀豆10份、青豆30份、芸豆10份、荷兰豆30份、毛豆10份、四季豆30份、龙豆10份、垅船豆30份、豇豆10份;

B类:莲子40份、山核桃仁30份、榛子仁30份、松子仁30份、开心果仁30份、杏仁30份、葵花籽仁30份、花生仁30份、白果果仁10份、西瓜籽10份、南瓜籽20份、葡萄籽10份、黄瓜籽20份、紫苏籽10份、生菜籽10份、雪里蕻籽20份、冬瓜籽10份、苦瓜籽20份、方瓜籽20份、佛手瓜子20份、金丝瓜籽10份、丝瓜籽10份、笋瓜籽20份、西葫芦籽20份、角瓜籽10份、芹菜籽20份、香菜籽10份、心里美罗卜籽20份、花菜籽20份、西兰花籽10份、丕兰籽20份、苋菜籽10份、苦苣籽20份、石榴籽10份、白菜20份、菠菜籽10份、胡萝卜籽20份、香椿籽10份、芥蓝籽20份、茼蒿籽10份、油菜籽20份、黑芝麻10份、白芝麻20份、莱菔籽10份、酸枣仁10份、火麻仁10份;

C类:重瓣红玫瑰3份、丁香花3份、菊花3份、葵花3份、代代花3份、白扁豆花2份、金银花6份、丹凤牡丹花2份、茶树花1份;

D类:人参5份、灵芝3份、枸杞5份、茯苓2份、决明子1份、沙棘2份、榛蘑2份、松茸1份、猴头2份、黑木耳1份、大红菇1份、银耳1份、羊肚菌2份、香菇1份、红蘑1份、冬菇1份、极大螺旋藻2份、海带1份、紫菜1份、红枣1份、胡罗卜1份、山楂2份、松花粉2份。

实施例3:

A类:燕麦500份、小麦100份、大麦400份、糯米100份、黑米100份、薏米200份、荞麦米100份、玉米50份、黍米50份、小米50份、糙米50份、高粱米50份、黄豆100份、黑大豆30份、黑小豆30份、红豆30份、绿豆30份、豌豆30份、蚕豆30份、鹰嘴豆10份、扁豆10份、刀豆10份、青豆10份、芸豆30份、荷兰豆10份、毛豆10份、四季豆10份、龙豆10份、垅船豆10份、豇豆10份;

B类:莲子35份、山核桃仁25份、榛子仁25份、松子仁25份、开心果仁25份、杏仁25份、葵花籽仁25份、花生仁25份、白果果仁15份、西瓜籽15份、南瓜籽15份、葡萄籽15份、黄瓜籽15份、紫苏籽15份、生菜籽15份、雪里蕻籽15份、冬瓜籽15份、苦瓜籽15份、方瓜籽15份、佛手瓜子15份、金丝瓜籽15份、丝瓜籽15份、笋瓜籽15份、西葫芦籽15份、角瓜籽15份、芹菜籽15份、香菜籽15份、心里美罗卜籽15份、花菜籽15份、西兰花籽15份、丕兰籽15份、苋菜籽15份、苦苣籽15份、石榴籽15份、白菜15份、菠菜籽15份、胡萝卜籽15份、香椿籽15份、芥蓝籽15份、茼蒿籽15份、油菜籽15份、黑芝麻15份、白芝麻15份、莱菔籽15份、酸枣仁15份、火麻仁15份;

C类:重瓣红玫瑰1份、丁香花1份、菊花1份、葵花1份、代代花1份、白扁豆花1份、金银花5份、丹凤牡丹花1份、茶树花1份;

D类:人参4份、灵芝4份、枸杞4份、茯苓2份、决明子2份、沙棘1份、榛蘑1份、松茸1份、猴头1份、黑木耳1份、大红菇1份、银耳1份、羊肚菌1份、香菇1份、红蘑1份、冬菇1份、极大螺旋藻1份、海带1份、紫菜1份、红枣1份、胡罗卜1份、山楂1份、松花粉1份。

上述实施例中的纳米级固体饮料素食的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1:将多种食材原料根据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大小进行分类筛选,分成A,B,C和D四类,其中A类为淀粉含量高的食材原料,B类为蛋白质含量高的食材原料,C类为花类、D为中药其他类;

步骤2:将D类中各原料进行烘干粉碎,粉粹的颗粒控制在毫米级,混合得到D类颗粒;

步骤3:将A类中各原料进行烘干粉碎,粉粹的颗粒控制在微米级,并在粉碎后2-3m内加入部分D类颗粒进行搅拌混合,得到A类和D类的混合颗粒;

步骤4:将B类中各原料进行烘干粉碎,粉粹的颗粒控制在微米级,并在粉碎后1-2m内加入剩余的D类颗粒进行搅拌混合,得到B类和D类的混合颗粒;因为蛋白质的碳化温度更低,因此必须在B类粉粹后尽快及时的加入D颗粒进行降温;

步骤5:将C类中各原料进行烘干粉碎,粉粹的颗粒控制在微米级,混合得到C类颗粒;

步骤6:将A类和D类的混合颗粒以及B类和D类的混合颗粒进行搅拌混合,再将混合物进行粉粹,粉粹的颗粒控制在纳米级,并在1-3m内加入C类颗粒,混合搅拌即得固体饮料素食。

其中在纳米级颗粒加工过程中可采用超微粉碎技术,超微粉碎技术是近年来国际上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新技术。超微粉碎是指利用机械或流体动力的方法将物料颗粒粉碎至微米甚至纳米级微粉程。目前超微粉碎的方法有磨介式超微粉碎、气流式超微粉碎和机械剪切式超微粉碎。物料经超微粉碎纳米化后具备一般颗粒所不拥有的一些特殊的理化性质,如良好的溶解性、分散性、吸附性等。

上述制备方法可以有效的解决食材原料在加工过程中由于粉碎产生的温度过高导致的淀粉和蛋白质碳化的问题,尤其是这些原料粉碎前都需要烘干,在干热条件下,碳化的温度更低,而在粉粹过程中,由于切割互相摩擦很容易出现高温的问题。

相对于传统的制备方法,均将所有原料按照一定标准进行统一处理,而本发明采用多级颗粒分类制备,再将其混合,在大颗粒食材原料(毫米级)与小颗粒食材原料(微米级、纳米级)在搅拌混合过程中,利用大颗粒与小颗粒直接的热传导、大颗粒隔离小颗粒减少摩擦以及大颗粒缝隙大可以疏松散热的物理特性,从而可以有效降低问题,减少碳化的问题。具体原理如图1和图2所示,在步骤步骤3和步骤4中,小颗粒(微米级的A类颗粒和B类颗粒)粉碎后,在很短时间内,大颗粒(毫米级的D类颗粒)分别和其混合,小颗粒与大颗粒接触后,会将温度传导给大颗粒,从而减少小颗粒中的淀粉和蛋白质的碳化现场,且大颗粒之间缝隙较大,使得内部的温度在搅拌时也容易散发出来,且由于内部大颗粒的存在,使得减少了小颗粒之间的碰撞和摩擦的机会,也使得很容易降低其整体温度。

在步骤6中,一方面由于颗粒已经是毫米和微米级的,再加工成纳米级时不会产生过多的粉碎剪切物理操作,温度不会产生过高的问题,且进一步利用花类的原料颗粒易分散均匀,对消化和吸收都不影响的特点,可以直接将其加工成的微米级下混合其他纳米级的颗粒,不但可以利用上述的散热特性,还可以保持松散的特点,还不会造成消化吸收的问题。

表1是申请人采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与现有制备方法在实施例上的营养成分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由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其能量、蛋白质含量都很很大提高,脂肪含量变化不明显,因为脂肪的碳化要求温度更高,一般在100度以上,而一般在粉碎过程中产生的瞬时高温不会达到脂肪碳化的温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