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菊芋特色酱油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45102阅读:56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味品的制作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菊芋特色酱油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菊芋,又名洋姜,是一种菊科向日葵属宿根性草本植物。秋季开花,长有黄色的小盘花,形如菊,一般用块茎繁殖,其地下块茎富含淀粉、菊糖等果糖多聚物,可以食用,煮食,熬粥,腌制咸菜,晒制菊芋干,还可以作制取淀粉和酒精原料。

菊芋的作用:菊芋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可以促进糖分分解,使过剩糖分转化为热量,改善体内的脂肪平衡,菊芋对血糖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一方面可以使糖尿病患者血糖降低,另一方面又能使低血糖病人血糖升高。菊芋含有丰富的菊糖,提炼后具有特殊的保健和抗癌作用;加工成的菊粉作为一种天然功能性食用多糖,具有水溶性膳食纤维和生物活性前体的生理功能,因而已被广泛应用于低热量、低糖、低脂食品中。

新鲜菊芋不易贮藏,菊芋经深加工的产品较少,利用新鲜菊芋原料加工成菊芋特色酱油,产品风味独特、营养丰富、食用方便,是一种理想的调味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以菊芋为原料,加工菊芋特色酱油,解决新鲜菊芋不耐贮藏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菊芋特色酱油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制作步骤为:

A原料处理:将新鲜成熟、无机械损伤的菊芋在阴凉处堆放8天,使菊芋内淀粉充分转化为糖分,然后将菊芋洗净去皮后里沥干;

B蒸料:把干净的菊芋肉切成小块,晾晒10小时后上蒸笼蒸,当蒸汽上升到笼顶后,再蒸50分钟,即可蒸熟蒸透;

C发酵:将蒸好的菊芋倒在筛子中,按25%的比例撒上金荞麦粉,均匀铺放在席上,厚度为30mm,最后在上面盖一层干净的纱布,以利发酵,经过22天的发酵,原料上面渐渐长出一层白毛,25天后白毛变成黄花、绿花,此时揭去纱布,迅速晒干;

D晒酱:将发酵好的干料放在瓷缸内,每50千克干料加入30千克5%食盐水,置阳光下暴晒,每天搅拌5次,15天后变成黑红色,并散发出芳香的酱油气味,此时加入冷开水至原来水位,再晒40天,用纱布过滤,除去酱油内的余渣及杂质;

E调味:取花椒粉、胡椒、豆蔻、桂皮、小茴香各0.35千克,姜丝0.6千克,食盐12千克,加入50千克食用水煮沸3小时,即为调味液,将酱油过滤液与调味液按1:1的比例混合后煮沸,搅拌冷却后加入少许鸡精和0.05%乳酸,搅匀,即为菊芋特色酱油;

F包装:将酱油用玻璃瓶分装,即为成品。

有益效果:本发明一种菊芋特色酱油的制作方法,以菊芋为主要原料,经过加工后制成菊芋特色酱油,本产品富含淀粉和菊糖,有利于血糖的双向调节,改善体内的脂肪平衡,加工方法简单,设备成本低,易于实施。也开辟了菊芋原料深加工的新途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菊芋特色酱油的制作方法,其主要步骤为:

A 原料处理:将新鲜成熟、无机械损伤的菊芋在阴凉处堆放6天,使菊芋内淀粉充分转化为糖分,然后将菊芋洗净去皮后里沥干;

B 蒸料:把干净的菊芋肉切成小块,晾晒1—2天后上蒸笼蒸,当蒸汽上升到笼顶后,再蒸30—45分钟,即可蒸熟蒸透;

C 发酵:将蒸好的菊芋倒在筛子或簸箕中,按3%—5%的比例撒上面粉,均匀铺放在席上,厚度为40—50mm,最后在上面盖一层干净的纱布,以利发酵,经过6—7天的发酵,原料上面渐渐长出一层白毛,7—8天后白毛变成黄花、红花或绿花,此时揭去上面的纱布或棉纸,迅速晒干;

D 晒酱:将发酵好的干料放在瓷缸内,每100千克干料加入500—600千克4—5%食盐水,置阳光下暴晒,每天搅拌4—5次,7—8天后变成黑红色,并散发出芳香的酱油气味,此时加入冷开水至原来水位,再晒15—20天,用纱布过滤,除去酱油内的余渣及杂质;

E 调味:取花椒、胡椒、八角、桂皮各0.2—0.3千克,老姜0.4—0.6千克,食盐20—25千克,加入100千克食用水煮沸2—3小时,即为调味液,将酱油过滤液与调味液按1:2的比例混合后煮沸,搅拌冷却后加入少许味精和0.03—0.05%柠檬酸,搅匀,即为菊芋酱油;

F 包装:将酱油用玻璃瓶分装,即为成品。

实施例2:

一种菊芋特色酱油的制作方法,其主要步骤为:

A 原料处理:将新鲜成熟、无机械损伤的菊芋在阴凉处堆放5—7天,使菊芋内淀粉充分转化为糖分,然后将菊芋洗净去皮后里沥干;

B 蒸料:把干净的菊芋肉切成小块,晾晒1—2天后上蒸笼蒸,当蒸汽上升到笼顶后,再蒸45—60分钟,即可蒸熟蒸透;

C 发酵:将蒸好的菊芋倒在筛子或簸箕中,按3%—5%的比例撒上面粉,均匀铺放在席上,厚度为30—40mm,最后在上面盖一层干净的纱布,以利发酵,经过6—7天的发酵,原料上面渐渐长出一层白毛,7—8天后白毛变成黄花、红花或绿花,此时揭去上面的纱布或棉纸,迅速晒干;

D 晒酱:将发酵好的干料放在瓷缸内,每100千克干料加入500—600千克4—6%食盐水,置阳光下暴晒,每天搅拌4—5次,7—8天后变成黑红色,并散发出芳香的酱油气味,此时加入冷开水至原来水位,再晒28—30天,用纱布过滤,除去酱油内的余渣及杂质;

E 调味:取花椒、胡椒、八角、桂皮各0.2—0.3千克,老姜0.4—0.6千克,食盐20—25千克,加入100千克食用水煮沸2—3小时,即为调味液,将酱油过滤液与调味液按1:2的比例混合后煮沸,搅拌冷却后加入少许味精和0.03—0.05%苹果酸,搅匀,即为菊芋酱油;

F 包装:将酱油用玻璃瓶分装,即为成品。

本发明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