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花生米加工领域,具体涉及泡椒花生米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花生,是豆科植物落花生的果实。花生米,是去掉花生壳的花生仁,也是花生的种子。花生具有很好的滋补作用,有助于延年益寿,因此民间又称其为“长生果”,还被誉为“素中之荤”。
花生的蛋白质含量为25~30%,花生蛋白质含有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精氨酸含量高于其他坚果,生物学价值高于大豆。每日食用一定量花生、花生油或花生制品,不仅能提供大量蛋白、脂肪和能量,而且可降低膳食饱和脂肪和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大大促进植物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E、叶酸、钾、镁、钙、锌等,这些对健康有益的营养素的摄入,从而改善膳食的结构和品质。
花生的吃法很多,有五香花生、麻辣花生、甜味、咸味等等,每种口味都非常可口,市面上还有泡椒花生米,泡椒花生的味道鲜美,既可以用作下饭菜,也可当做零食,泡椒的酸辣加上花生米的香味,及其提高人们的食欲,深受大众喜爱。目前,泡椒花生米的制作方法普遍是将花生米放入泡椒水中和泡椒一起浸泡,然而,在浸泡过程中,花生米中的营养成分会浸出到泡椒水中,导致浸泡完成的花生米的营养成分严重损失,营养价值明显降低。
2015年12月16日公布的申请号为2015105690065的中国专利“泡椒花生的制作方法”,将泡椒切成两段,将花生煮熟后放入泡椒段内,使用纱布捆紧得花生包,花生包放入泡椒水中浸泡3~4天,捞出花生包,移至5~10℃恒温室内,10~15min后将花生包拆卸既得泡椒花生。该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花生中营养成分的流失,但是在花生包浸泡过程中,泡椒水会穿透纱布,由于分子的运动,花生的营养成分也会大部分融入泡椒水,只是花生包和泡椒水静置状态下,溶出的营养成分相对直接将花生散乱浸泡在泡椒水中损失少些。并且该方案将花生一颗颗塞进泡椒段,这样的工作效率很低,人工劳动强度很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泡椒花生米的制作方法,以解决现有泡椒花生米制作方法得到的花生米营养成分严重损失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泡椒花生米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准备原料:选择含湿量35~50%的花生米备用;将泡制好的泡椒从泡椒水中取出并剁碎制得泡椒末;
b、腌制:将备好的花生米和泡椒末放入容器中混合均匀得混合物,将混合物密封在室温状态下放置5~8天;
c、蒸:准备蒸笼,以泡椒水作为蒸笼的蒸汽水,将步骤b的混合物放入蒸笼,加热泡椒水蒸2~3h后,停止加热,待蒸笼冷却至室温后取出混合物,将花生米剔选出;
d、调味,剔选出的花生米拌入食用香料及调味料即得泡椒花生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 本方案选择含湿量35~50%的花生米,泡制好的泡椒剁碎后,将两者混合腌制5~8天。选用的花生米自身具有一定的湿度,腌制5~8天后,花生米固有的水分和油分很好的融入泡椒的辣味和酸辣气味,并扩散在花生米内部,使花生米带有泡椒的酸辣味。
2、腌制5~8天后,花生米带有的泡椒酸辣味还不够稳定,在放置过程中容易扩散而使气味变淡,鉴于此,形成本发明前,实践操作中通过延长腌制时间,发现随能使花生米的酸辣味变浓,保质期6个月内气味仍然浓郁,但是随着腌制时间的延长,花生的色泽变得暗沉略有黑圈,这极大的影响到花生米的品质。然而通过蒸,用泡椒水作为蒸汽水,对混合物蒸2~3h后,一方面蒸汽可以一定程度上杀菌,另一方面,使花生米的酸辣气味更加浓郁,保质期6个月内花生米中融入的泡椒的酸辣气味仍然保持刚蒸完的状态;且克服了延长腌制时间导致花生米色泽暗沉略有黑圈的问题,在蒸的过程中,花生米中的油脂成分受热而扩散至花生皮,使蒸后的花生米色泽油亮新鲜,待蒸笼冷却至室温后取出混合物,这样避免香味成分随蒸汽散失,同时避免在有热温的情况下,促进空气中的氧气与花生表皮内的油脂作用而使其氧化变色,由此本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加工的泡椒花生米外观品质更佳。
3、实际操作中可以在蒸之间将调味料和食用香料加入混合物再蒸,但是本发明方案没有这样做。在蒸过后进行调味,使调味料和食用香料能充分的融入花生米中,避免剁碎的泡椒吸收调味料和食用香料成分,造成调味料和食用香料的浪费。同时,因为剁碎的泡椒中仍含有水分,若蒸时加入调味料和食用香料,会增大泡椒的细胞外部的渗透压,使泡椒失水,溶出的辣椒水接触花生米后,溶解花生米的营养成分,会带走少量花生米的营养成分,因此,本发明方案在蒸过后加入调味料和食用香料,有效的避免了上述缺陷。
4、本方案相对2015年12月16日公布的申请号为2015105690065的中国专利“泡椒花生的制作方法”而言,人工劳动强度显著降低,节约了人力成本。
综上所述,本发明方案,突破传统泡椒花生米浸泡的工艺,选择含湿量35~50%的花生米,与剁碎的泡椒末混合腌制,然后再使用泡椒水蒸,最后调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作泡椒花生米的整个过程大大减少了花生米与泡椒水的接触时间,在使花生米具备泡椒的香辣味和酸咸味的同时,有效保留了花生米自身的营养成分,避免营养成分的流失。因此,本方案克服了现有技术加工泡椒花生米,使其中的营养成分浸出到泡椒水中,导致花生米的营养成分严重损失,营养价值明显降低的技术缺陷。
进一步,作为优化的方案一,本发明泡椒花生米的制作方法中,步骤d在调味时还加入形状完整的泡椒,泡椒和花生米的重量比例为1:4。这样可以在存放过程中,会增强花生米的酸辣味,使泡椒花生米的口感更佳。
进一步,作为优化的方案二,本发明泡椒花生米的制作方法中,步骤a剁碎泡椒前先划破泡椒,使泡椒内部空腔中的泡椒水流出。因为在泡制泡椒的过程中,会有少许的泡椒水进入泡椒内部的空腔中,为了更进一步的减少花生米与泡椒水的接触,对方案进行优化得本优化方案二。
进一步,步骤c中,将混合物放入蒸笼前,向混合物中加入白酒,混合均匀;白酒与混合物的重量比例为2.5~4:10。混合物加入白酒再蒸,白酒受热后具有一定的串走作用,这样有助于促进泡椒的酸辣成分与花生米本身的香味和营养成分均匀融合,使获得的泡椒花生米的口感更谐和。同时,白酒与混合物的重量比例为2.5~4:10,避免白酒量不足,达不到调和口感香味的效果;避免白酒量过多,使酒味凸显出来,影响到泡椒花生米的风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泡椒花生米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准备原料:选择含湿量50%的花生米备用;将泡制好的泡椒从泡椒水中取出,划破泡椒,使泡椒内部空腔中的泡椒水流出,然后剁碎制得泡椒末;
b、腌制:将备好的花生米和泡椒末放入容器中混合均匀得混合物,将混合物密封在室温状态下放置5天;
c、蒸:准备蒸笼,以泡椒水作为蒸笼的蒸汽水,将步骤b的混合物放入蒸笼,加热泡椒水蒸3h后,停止加热,待蒸笼冷却至室温后取出混合物,将花生米剔选出;
d、调味,剔选出的花生米拌入食用香料及调味料即得泡椒花生米。
实施例2:泡椒花生米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准备原料:选择含湿量35%的花生米备用;将泡制好的泡椒从泡椒水中取出,划破泡椒,使泡椒内部空腔中的泡椒水流出,然后剁碎制得泡椒末;
b、腌制:将备好的花生米和泡椒末放入容器中混合均匀得混合物,将混合物密封在室温状态下放置8天;
c、蒸:准备蒸笼,以泡椒水作为蒸笼的蒸汽水,向步骤b的混合物中加入白酒,混合均匀,白酒与混合物的重量比例为4:10;然后将混合物放入蒸笼,加热泡椒水蒸2h后,停止加热,待蒸笼冷却至室温后取出混合物,将花生米剔选出;
d、调味,剔选出的花生米拌入食用香料及调味料即得泡椒花生米。
实施例3:泡椒花生米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准备原料:选择含湿量45%的花生米备用;将泡制好的泡椒从泡椒水中取出,划破泡椒,使泡椒内部空腔中的泡椒水流出,然后剁碎制得泡椒末;
b、腌制:将备好的花生米和泡椒末放入容器中混合均匀得混合物,将混合物密封在室温状态下放置6天;
c、蒸:准备蒸笼,以泡椒水作为蒸笼的蒸汽水,向步骤b的混合物中加入白酒,混合均匀,白酒与混合物的重量比例为2.5:10;然后将混合物放入蒸笼,加热泡椒水蒸3h后,停止加热,待蒸笼冷却至室温后取出混合物,将花生米剔选出;
d、调味,剔选出的花生米加入形状完整的泡椒,泡椒和花生米的重量比例为1:4,最后拌入食用香料及调味料即得泡椒花生米。
实施例4:泡椒花生米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准备原料:选择含湿量45%的花生米备用;将泡制好的泡椒从泡椒水中取出,划破泡椒,使泡椒内部空腔中的泡椒水流出,然后剁碎制得泡椒末;
b、腌制:将备好的花生米和泡椒末放入容器中混合均匀得混合物,将混合物密封在室温状态下放置6天;
c、蒸:准备蒸笼,以泡椒水作为蒸笼的蒸汽水,向步骤b的混合物中加入白酒,混合均匀,白酒与混合物的重量比例为3:10;然后将混合物放入蒸笼,加热泡椒水蒸3h后,停止加热,待蒸笼冷却至室温后取出混合物,将花生米剔选出;
d、调味,剔选出的花生米加入形状完整的泡椒,泡椒和花生米的重量比例为1:4,最后拌入食用香料及调味料即得泡椒花生米。
本发明方案中的食用香料和调味料与传统加工工艺相同,包括食盐、味精、小茴香。白醋、香叶、花椒等。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