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统红酸汤的自动生产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1000221阅读:473来源:国知局
一种传统红酸汤的自动生产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装置,尤其是一种凯里传统红酸汤的自动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红酸汤起源于贵州黔东南地区,经传统工艺自然发酵而成。据说最早的酸汤是用酿酒后的尾酒调制而成的,发展至今,已出现了多个酸汤品种。在众多的酸汤品种中,如今以黔东南自治州凯里市的凯里红酸汤最为著名。红酸汤是凯里地区苗、侗族人民的民族传统食品,它所独具的色鲜红、清香、味醇酸、回甜,令食者胃口大开。红酸汤是用新鲜红辣椒、西红柿、食盐、料酒等腌制发酵而成,色泽鲜红或间有白、黄色颗粒,光泽度好;组织状态呈半固态状,细度均匀一致,无霉花浮膜现象,粘稠适中,无分层;口感醇厚、细腻、柔和,酸味纯正、辣味悠厚、咸味适中。并且具有开胃、健脾、增强食欲和降脂减肥的独特作用,其味道鲜美、百食不厌,深受海内外宾客的青睐。
[0003]然而,目前传统的红酸汤还是采用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由于存在操作者人为的差异,生产质量不稳定。

【发明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传统红酸汤的自动生产装置,确保降低劳动强度,稳定生产质量。
[0005]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传统红酸汤的自动生产装置,包括原料槽、清洗机构、发酵罐、磨酱机构、包装机构和PLA控制器;原料槽与清洗机构通过送料输送线连接;清洗机构包括初洗室、精洗室和清洗输送线,在初洗室和精洗室内设置有搅拌器;清洗机构与发酵罐连接,在发酵罐内设置有用于粉碎原料刀片,刀片安装于一根旋转轴上,旋转轴可以上下移动;发酵罐与磨酱机构连接,发酵罐与磨酱机构之间设置有送料栗A,磨酱机构包括磨酱器和储料容器,磨酱机构与包装机构连接,磨酱机构与包装机构之间设置有送料栗B,PLA控制器分别控制清洗机构、发酵罐、磨酱机构和包装机构。
[0006]在清洗机构与发酵罐之间还设置导料槽,使清洗好的原料顺利进入发酵罐。
[0007]在包装机构的出料端还设置有成品输送线,将包装好的成品输送装箱。
[0008]采用上述装置,将用于生产红酸汤的原料用小车倒入原料槽,然后原料通过送料输送线进入清洗机构清洗,清洗好的原料再通过清洗输送线进入发酵罐,原料在发酵罐内先被刀片粉碎,然后通过PLA控制器控制温度、压力等参数进行发酵,发酵合格后,PLA控制器发出信号,送料栗A工作,将发酵好的原料输送至磨酱机构,磨酱机构将原料磨成酱状装入储料容器内,当储料容器内的原料达到一定量后,PLA控制器发出信号,送料栗B工作,将酱状原料输送到包装机构进行包装。
[0009]整个生产工程由PLA控制器控制,各种生产参数精确,避免人工操作存在的人为误差,确保了生产质量的稳定。并且整个生产工程中除原料槽加料是人工采用小车外,其余工序步骤为智能自动化生产,大幅度降低了劳动强度。
[0010]本装置经过多次调试生产,工作稳定可靠,可以有效保证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不意图;
[0012]附图中:1原料槽2送料输送线3清洗机构31清洗输送线32搅拌器
[0013]4发酵罐41导料槽5送料栗6磨酱机构7送料栗B 8包装机构9成品输送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5]如图1所示,在原料槽I与清洗机构3之间通过送料输送线2连接;也就是送料输送线2把原料槽I内的辣椒和西红柿送入清洗机构3,送料输送线2包括不锈钢网带,送料输送线2为现有技术,可以购买。
[0016]清洗机构3包括初洗室、精洗室和清洗输送线31,初洗室就是对原料进行第一道清洗,精洗室就是对原料进行第二道清洗,第二道清洗后原料清洁度达到标准;在初洗室和精洗室内设置有搅拌器32,搅拌器32转动便于原料洗净,原料经过第一道清洗后通过清洗输送线31送入精洗室。
[0017]清洗机构3出料端与发酵罐4连接,在发酵罐4内设置有用于粉碎原料刀片,刀片安装于一根旋转轴上,旋转轴可以上下移动,旋转轴上下移动通过螺旋传动实现,进入发酵罐4内的原料首先被刀片旋转粉碎,粉碎过程由PLA控制器控制,原料粉碎达到要求后,旋转轴升到上部位置,刀片不与原料接触。
[0018]在清洗机构3与发酵罐4之间还设置导料槽41,导料槽41使清洗好的原料顺利进入发酵罐4。
[0019]发酵罐4与磨酱机构6连接,发酵罐4与磨酱机构6之间设置有送料栗A5,磨酱机构6包括磨酱器和储料容器,磨酱器将上一工序加工的原料进一步磨成酱状,酱状原料堆积于储料容器内。
[0020]磨酱机构6与包装机构8连接,磨酱机构6与包装机构8之间设置有送料栗B7,即送料栗B7把酱状原料送入包装机构8进行装瓶密封,在包装机构8的出料端还设置有成品输送线9,将包装好的成品输送装箱。
[0021]PLA控制器分别控制清洗机构、发酵罐、磨酱机构和包装机构,使整个生产线按设计的参数进行工作。
【主权项】
1.一种传统红酸汤的自动生产装置,包括原料槽(I)、清洗机构(3)、发酵罐(4)、磨酱机构(6)、包装机构(8)和PLA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原料槽(I)与清洗机构(3)通过送料输送线(2 )连接;清洗机构(3)包括初洗室、精洗室和清洗输送线(31),在初洗室和精洗室内设置有搅拌器(32);清洗机构(3)与发酵罐(4)连接,在发酵罐(4)内设置有用于粉碎原料刀片,刀片安装于一根旋转轴上,旋转轴可以上下移动;发酵罐(4)与磨酱机构(6)连接,发酵罐(4)与磨酱机构(6)之间设置有送料栗A(5),磨酱机构(6)包括磨酱器和储料容器,磨酱机构(6)与包装机构(8)连接,磨酱机构(6)与包装机构(8)之间设置有送料栗B( 7),PLA控制器分别控制清洗机构(3 )、发酵罐(4)、磨酱机构(6 )和包装机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统红酸汤的自动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清洗机构(3)与发酵罐(4)之间还设置导料槽(4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传统红酸汤的自动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包装机构(8)的出料端还设置有成品输送线(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传统红酸汤的自动生产装置,包括原料槽、清洗机构、发酵罐、磨酱机构、包装机构和PLA控制器;原料槽与清洗机构通过送料输送线连接;清洗机构包括初洗室、精洗室和清洗输送线,在初洗室和精洗室内设置有搅拌器;清洗机构与发酵罐连接,在发酵罐内设置有用于粉碎原料刀片,发酵罐与磨酱机构连接,磨酱机构包括磨酱器和储料容器,磨酱机构与包装机构连接,PLA控制器分别控制清洗机构、发酵罐、磨酱机构和包装机构。整个生产工程由PLA控制器控制,主要工序步骤为智能自动化生产,大幅度降低了劳动强度,保证产品质量。
【IPC分类】A23L23/00
【公开号】CN205385847
【申请号】CN201620114411
【发明人】林顺宝, 陆阳, 黄明慧, 罗洪标, 肖天非
【申请人】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公开日】2016年7月20日
【申请日】2016年2月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